做一名理性而有温度的法律人究竟有多美?

-- ——访北京华允律师事务所主任李毅
  一张铁嘴雄辩天下,满腹经纶驰骋法庭。
  一颗真心焐热寒冷,满腔诗情律动生命。
  作为一名女律师,女性的温柔感性和男性的严谨理性在她的身上同生,女性的浪漫文采和男性的干练豁达在她的体内共存。喜爱写作的她,别出心裁地戏称自己为“蚁蚁”,身躯看起来微不足道,却用兢兢业业的勤奋、踏踏实实的努力,认真背负着每一份信任和每一件托付,一步一步坚定不移地向前行进。
  李毅,才情与品行同具,能力与实力兼备。她有一张天使般美丽的脸,有一张所向披靡的嘴。她诗情勃发又时尚优雅,逻辑严谨又锋芒毕露,一半温婉一半锐利。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她,来感受这位女律师的温度、实力与情怀。
  
  坚守使命,用行动践行初心
  采访李毅时,她刚好沉浸于收到一份刑事判决书的兴奋中。这令人有些不解:明明她的标签是公司法资深律师。
  “确实如此!”李毅已有12年的法律职业生涯,大多致力于公司法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务操练,而执业前两年,她是一名刑辩律师。
  会计专业毕业的她,与其他的法律门外汉并无二致,执着地认为刑辩律师才是律师正义形象的唯一化身。她说,从事会计工作6年后,支撑自己辞职毅然投入司法考试的,是美国大律师德萧维茨的传奇执业实录,而《最好的辩护》就是她的《圣经》。
  2006年3月,她进入一家专做刑事案件的律师事务所,成为一名实习律师。每次跟老师去会见犯罪嫌疑人之前,她都认真地查询涉案罪名,并在网上检索相关罪名的辩护词,仔细研究不同案件的辩护思路,用心揣摩不同律师的辩护风格。一年后,她开始独立执业,分配到手或自己谈下来的都是小案子,量刑3年以下的居多,但每一个案件她都怀揣百分之百的热情去办理。
  激愤情形下出手伤害同事的犯罪嫌疑人雷某,被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拘役。雷某曾是一名军人,并在部队多次立功,李毅想方设法联系到退伍的老班长,向他了解雷某在部队的具体表现和立功原因,并提交法庭作为酌定量刑的参考。
  得知因笔记本电脑被盗而愤然损害公共财物的大学生孙某来自贫困地区时,李毅去了他老家,通过乡政府具体了解当地和孙某家的实际情况,将此背景提交法庭,使合议庭能够理解案发时孙某的情绪。
  这样的故事很多。李毅说,那时候她看起来不像个律师,感性有余理性不足,但她之所以能够坚持这样做下去,是因为她坚信这才是身为律师的真正意义。
  李毅曾经接了一件容留卖淫案,犯罪嫌疑人安某的理发店开在某知名学府附近,有卖淫女和嫖客租用房间一晚,后来案发。
  在会见中,李毅了解到安某的孩子正在知名大学上大二,丈夫在孩子两周岁时因病去世。多年来,她就是自己靠理发的手艺赚钱养育孩子。她一直在孩子所在的校园附近开理发店,从县城到省城再到北京。单次理发收费10元,她不嫌少。后来有卖淫女找她,租用一次给60元,她同意了。
  庭审过程中,李毅除了针对案件的具体事实和法律问题发表了辩护意见,同时向法庭讲述了安某陪伴儿子求学的经历。
  听到这里,法官打断了李毅:“辩护人,儿子知道妈妈这个事情吗?”李毅摇摇头:“全家人都瞒着儿子呢。”
  法官又问:“关了多长时间了?”法官助理回答说:“四个半月。”
  法庭很快作出判决:5个月拘役。法官打电话给李毅说:“告诉安某,出去了之后一定守法经营,这段经历别让儿子知道。否则会影响他的前途,影响他以后找媳妇成家。”法官这一段话,让李毅泪流满面,也备感欣慰。
  法律绝非无情物,绝非冷冰冰、干巴巴的一项项规则、一件件条例。李毅说,那些认为法律就是单纯惩罚“犯规者”的论调,只会曲解立法原意,破坏法律的整体实施效果。
  热衷星座学的李毅自嘲道:作为典型的处女座,自己曾经以追求完美与极致而骄傲。而这段刑事案件辩护经历让她懂得人性是复杂立体的,判断人之事并不是非黑即白般简单。这也是她在决意转为公司法专业律师后,每年仍通过法律援助方式坚持做刑事辩护的原因。
  即使在做律所主任后忙碌不堪的情况下,李毅依然接受北京市和海淀区两级法律援助中心的指派,参与一系列刑事案件的辩护工作。对她来说,这是坚守初心的表达,也是作为一种社会责任的承担。
  在记者将近两个小时的采访中,李毅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个案件,并不是她手中标的数亿的大案,也并不是哪个颇具名气的上市公司的要案,而偏偏只是从业初期,也就是十多年前法律援助的案件、或是标的较低的一个个刑事案件。
  这其中人物她如数家珍,有丧失爱子的耄耋老人,有为了培养孩子社会底层打工妈妈,有法律意识淡薄的农民工……一位位鲜活的人,一件件鲜活的案例,犹如一帧帧精彩的电影画面,在眼前一一闪过。
  她说,这一个个小的案例,才是她做律师的意义,这个大女孩儿的初心一直没有变。
  记者不禁暗自思忖做律师意义何在?有的律师用案件的标的来衡量成功,有些律师用诉讼费来丈量高度,有些律师用酷炫的头衔来度量知名度。让人感动的是,有的律师始终用“人民律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追求正义与公平是他们的使命与责任。
  人民律师的定位,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律师的指示论述得清清楚楚,“律师队伍是依法治国的一支重要力量”,并且要求“切实加强律师工作和律师队伍建设”。很显然,律师队伍作为“法律服务队伍”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人民性不言而喻。
  他们的名字叫“人民律师”,既能讲政治又能讲法治。而在李毅的身上,记者分明看到了人民律师的影子。
  法谚有云:“法律是灰色的,而司法之树常青。”法律人绝非冷酷无情之人,法律精神也应该有温度。正如麦克莱所言: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对于李毅而言,既要恪守法律的强制力和约束力,又要坚守法治的人文情怀和人性理念,通过每一个案件体现法律正义对人的关爱,这是律师的职责,更是律师的情怀。
  
  谋篇布局,用专业成就口碑
  在法律人心目中,优秀的法律服务产品俨然艺术品,从整体构思到局部安排再到细节的精雕细琢,无不体现律师作为一名法律工匠的独具匠心以及日积月累的深厚功底。所有的一切,不仅体现在作品的谋篇布局上,而且各个细节都无不凸显着律师深度的专业素养。
  对工作高度负责、精益求精,是成为一名合格法律人必要的前提。在39岁生日时,李毅这样深情写道:无论多年轻,也无论多年老,都能够始终保持种子破土的姿势,既细微,又坚定!总之,一辈子都要:热烈渴望,安静生长!
  “热烈”二字,是李毅积极的态度,“渴望”凸显了她对所热爱事业的不懈追求,“安静”则是她脚踏实地的真实描述。
  拿到执业证的第二天,李毅签下了律师生涯的第一单。
  2007年6月19日,李毅驱车前往北京市司法局领取律师执业证书的路上,接到一家当时办公用品行业头部企业的来电,邀请其到公司谈一下法律顾问合作。
  次日,李毅见到了公司CEO、美丽干练的女老板王某。见她如此年轻,王总禁不住问:你做律师多久了?
  李毅直言:今天是第二天,昨天接到公司的电话时,恰好在去取律师证的路上。
  王总面露怒色,径直问分管副总:你们为公司选用律师的标准是什么?
  分管副总解释道:我们是从互联网检索中,看到李毅有会计学的专业背景和国企会计从业经历,认为这样的律师应该更能提供贴合企业需求的法律服务。
  李毅见状也说:王总,来之前我对公司和您都做过相关了解。如果您最终确定我作为公司的主要服务律师,我一年只收两万元服务费。作为我执业生涯的第一单,我会倍加珍惜并努力做好。您也完全可以找到经验丰富的律师,他们的报价自然很高,但他们收取的费用中,有一部分工作是我这样的新律师完成的。
  王总笑了,起身坐到李毅身边,说:你这个姑娘挺有意思!我得跟你好好聊聊。
  后来,王总把这一单的机会给了李毅,一方面鼓励她认真负责地完成公司交办事项,另一方面也叮嘱说她拿不准的时候一定要向资深律师请教。
  王某很快发现,作为公司的法律顾问,李毅甚至要比一些资深律师做得还出色,她熟悉企业组织结构和各部门职责分工,能够看懂公司财务报表,从而总是轻易发现交易过程中的风险所在,并提供出最优解决方案。
  李毅以优异的工作成果,得到了王某的高度赏识。这一合作就再也没停下来,直至2020年还在继续。更难得的是,如今随随便便报价就可以十几万、几十万的李毅,仅以三万元的价格继续为王某公司提供服务。李毅说:她希望以这样的方式,让自己永远铭记给自己成长机会的公司,而不忘感恩也是不忘初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户黏度大可以说是每个律师的追求目标,除了上述看起来有点拼情商的表现,李毅一直坚信客户黏度大,一定靠律师的专业能力强。
  律师是充满挑战的职业,要通晓法律法规,要博学多才,要触类旁通。虽然会计专业背景为李毅加分不少,她并不满足于此,而是马不停蹄地学习钻研,涉猎多个专业,并不断在细分领域深入开掘。更重要的是,能够将所学用于解决当下的商业痛点。
  2016年2月5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要求私募基金申请管理人牌照,皆需由律师事务所出具法律意见书。这是一次面对全国律师事务所的崭新机会,所有律所都公平地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李毅敏锐地捕捉到这次机会,并组织律所核心力量进入研发状态。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她几乎没在凌晨两点前回过家,有一次跟同事把研究成果整理出来时一看,已经是次日上午九点了。
  那段日子,有两个同事曾手拉手,到李毅的办公室表示压力大要辞职。李毅鼓励他们,要挺过黎明前的黑暗。并告诉他们这种开创性的成就感,一定会让他们爱上律师这一职业。果然,时间不久他们提交的第一份法律意见书,以“零反馈率”顺利通过后,提交的法律意见书通过越来越顺利,时间越来越短。最短的一个,从提交申请到审批通过,只用了不到24小时。
  有人问李毅有什么秘诀。李毅说:精细、打磨!别人写20页,我们写100页;别人查20项,我们查200项。
  有人又问:工作量这么大,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吧?
  李毅回答:我们研发产品,就是一边做知识管理,一边做流程管理,一边解决实体问题,一边总结方法论。所有的工作都拆分成N个工作步骤,再把每个工作步骤标准化。有了工作方法,按照工作流程,完成实质内容,工作质量高且工作效率高。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所需要付出的心力、精力不可想象。但李毅说,作为律所带头人,就必须这样做!不断寻求与团队专业相匹配的市场痛点,带领团队在专业上研究、突围直至包抄。她不断强调,要做到这些,基础法律知识必须扎实牢固,自己至今常常利用碎片化时间,背诵法条,进而升华为记忆,储存于大脑库房中,随用随取,永不枯竭。
  她说,虽然互联网能够帮助我们检索到自己需要的法条,但是法条装在自己的大脑中,更容易在结合案件事实时,快速达到纵横捭阖的状态。不仅如此,深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解决复杂的法律问题,往往需要深厚的理论根底。
  李毅说,基金管理人牌照业务成熟后,为了能够满足基金管理人的更多法律服务需求,她几乎购买了市面上所有私募法律实务相关书籍,之后自己也写作、发表了多篇私募实务和理论的相关文章和论文。
  作为公司法领域的法律专家,李毅一直坚持主张服务企业的律师,应当拥有法财税一体思维。解决公司的法律问题时,往往要带着财税的思维去参与调查、谈判、落地,否则会与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背道而驰。
  李毅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的校外导师,同时,也是《国际税法》的授课老师。她说,在讲台上传道授业、答疑解惑,她更致力于思维的启发,而不是知识的灌输。其实,在律师执业过程中也是一样,知识是用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用来展示的。
  也正是因为李毅对自己专业水准的苛求和十几年如一日的敬业态度,多年来,她与很多客户都成了朋友。每每谈起客户,她的眼里总是充满了温暖、喜悦和感动,无数个与客户有关的细节深深烙印在她的脑海里。
  李毅还记得一位客户在确定中标后跟她谈:选择top10的律所,即使工作干砸了,我也不会太有压力。毕竟,公认的好所都干不成,老板不会有太多其他想法。舍弃大所选择你们,就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否则我跟老板解释不清楚,只能自担其责。但是,你的真诚、努力和专业实力确实打动了我,我决定选择你们!
  她常常跟同事说:每一个客户确定委托时的眼神,我都记在心里,是一定要把事情做好的决心,是愿意坚守律师职业的一股力量,也是成就个人价值的幸福源泉。
  
  干事创业,用激情打造品牌
  在许多男子眼里,这位温婉与智慧并存的女性就是天使的化身;在许多女人眼里,从国企到律所,从文艺青年到知名律师,这位聪慧的女子简直无所不能——每一次生活和事业的起落都从容自若、如履平川,每一次转身融入都波澜不兴、华丽惊艳。
  2013年12月10日,李毅成立了北京华允律师事务所。有人说,创业令人从规律生活的动物变成野蛮生长的狩猎者。对李毅而言,创业更像是一场生命不再设限、无比欢乐也深重孤独的人生历程。
  律所创立后,李毅总感觉大脑转速比之前快了几十倍却仍然不够使用。对各种知识的渴求变得真切而热烈,为了探求最适合自身发展同时切合市场需求的细分领域,大脑快速吸收着关于资本证券化、各式基金的设立、新三板、IPO等各类知识。对律所管理经验的需求也变得直接而紧迫,寻求前辈的帮助、听取同行的建议成为常态。她总是恨不能把国内外优秀律所的管理方式和业务开展模式,一股脑的“拿来主义”,旋即在华允落地生根。
  对律所文化、品牌等方面的思考,则是随时随地。有一次,她在飞机上看到报纸一角的内容恰好适合律所文化,欣喜地撕下来揣到包里,直到看见邻座惊诧的眼神,她才感觉方才的行为略显粗鲁,有失风度。但此时的她,心里却暗自嘀咕庆幸:这不算啥,偶尔看见一面很有文化的墙,我都会有搬回律所的冲动。
  一路摸索前行,作为华允的带头人,李毅有足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时时被重重袭来的成就感团团包围,兴奋不已,直至手舞足蹈、上窜下跳。偶尔,她也会因为种种的挫折和困扰,一个人黯然神伤至泪流满面,一副孤独寂寞冷的耍酷模样。
  很多朋友曾问她:创业最难的是什么?李毅不假思索:团队建设。近8年的发展历程中,内心最柔软的、最坚韧的、最伤痛的部分统统与之相关。很少有人知道,这样一个激情四溢的女子,在律所成立初期竟然得过抑郁症。
  李毅从幼儿园开始就是三好学生,三好学生最大的特点是活在众人捧赞的世界里。她又是个文艺小清新,骨子里高傲,行为中自律,与他人的日常交往中总是充满真诚、热情和友善。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她在工作中的核心要求就是不断精进业务。
  然而,当她的身份转变为律所当家人时,发现很多自己引以为傲的个性似乎变成了管理的桎梏。她后来发现,要做好管理者,必须把自己撕碎,重构自己。她告诫自己不再是走在大家前面的三好学生,不能做老好人,不能要求所有人都为自己点赞。尽管做了诸多的心理准备,但遇到来自员工的“对抗”时,内心受到的冲击和质疑却一时无法平复。
  律所经营到第6个月,李毅便开始看心理医生。“特别颓废,感觉自己在与团队的相处中表现得特别糟糕;同时也感觉特别委屈,想不明白,我对工作严格要求有什么错。”李毅回忆说,那时候无法接受这种状态,经常在大家都下班后,自己坐在办公室大哭一场,然后再回家。
  如今回想起那段时光,李毅哑然失笑。实际上,这也是自己内心追求完美主义的结果,后来她放下了。“忽然有一天,就跟自己说,其实,你不必那么完美。你是个有血有肉的人,要接纳自己的短板。即使做对了也未必都是鲜花掌声,何况创业本身就是不断试错的累积。”李毅说,思想开阔了,道路就宽了。
  那个时候,李毅突然感觉自己经历了一场巨大的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如今,在李毅的带领下,华允团队愈发和谐。大家一致同意将精进专业作为第一要旨。所以,她和大家总是一头扎进法律知识的系统学习和不断研究中,沉浸在法律思维的反复练习和经常训练中。由于公司法和私募实务所涉领域繁杂,他们又不得不涉猎多个知识领域,再加训练多元思维模式。这样还不够,对于每个知识点要做到参悟,必须进行持续不断的锤炼和打磨。这些都需要时间,都需要精力,都需要专注,都需要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前提下“白加黑”似的“加班状态”下进行。
  他们一致同意,作为法律人,不但要理性还要有温度。所以,即使在交出高质量的工作成果时,仍会审慎地不显露出些许骄傲和丁点满足,而是努力尝试着写出既能够清晰表达观点又能舒畅着陆到客户心理的工作邮件。每一位到访过华允所的人,都会被如家庭一般的律所文化所感染。除了丰富多元的团建文化,除了他们一言不合就写诗的团队氛围,更多的,是源于律师相互间坚定不移的信任。
  多年来,李毅始终秉承“成为一名理性而有温度的法律人”的执业信念,积极参与法律援助案件和社会公共法律服务。她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温暖了接受援助或帮助的一个个家庭、一个个普通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律师的社会责任。
  别看李毅在工作时强悍无比,在生活中却是一个文艺到骨子里的“小女子”。她的温婉优雅和细腻思维,宛如云烟萦绕,最后落纸成了一首首绕指柔。写文章是她倾诉衷肠的载体。此外,李毅还被称为北京女律师圈中马拉松跑得最勤的,又被视为在跑马界律师业务做得最好的人。
  法律人马拉松界有一句名言:一个人跑,可以跑得很快;但只有一群人跑,才能跑得很远。而李毅,乐于沿着跑道慢慢达到目标,也善于通过法律细细刻画公正。她在奔跑的时候,全力以赴、步伐坚定;她在工作的时候,心怀信仰,为梦想而战。
  在愉快的氛围中,两个多小时的采访告一段落,起身告别,猛然间,这位口吐珠玑的大女孩,自身的细节,令我眼前一亮:合体的职业装,时尚的耳钉,搭配一抹明丽色彩的丝巾,这点点滴滴,显露出她打磨得无比精致。就是这样一位智慧与美丽共存、家庭与事业齐抓的女律师,无论她扮演哪一类角色,在人生的大舞台上都能游刃有余、熠熠生辉。无论岁月如何变化,践行“人民律师”的她,都是庄严法坛上那支最美的铿锵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