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时代的“罪与罚”》系列报道之一

一探究竟:博和法律论坛如何引来顶流?


  编者按

  岁末年初,一条“两家律所14天‘闪婚’”的新闻,迅速引爆了整个上海滩。
  不久之后,这条新闻背后的主角——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则用一场论坛,引爆了全国法律界。
  2020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颁布,这标志着“民法典时代”全面开启。在民法典时代背景下,刑法与民法的关系问题,重新走入大众视野,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热议的焦点。
  今天,我们要探讨的,并非那本经典名著《罪与罚》,而是民法典时代背景下的“罪与罚”问题。
  2020年12月6日,因专业性、学术性、前瞻性闻名上海律师界的博和法律论坛,以“交叉 界分 协调——民法典时代的罪与罚”为主题,聚焦刑民交叉问题。
  其中,理论层面,如何审视刑民法律之间的交叉共融?如何解决刑民责任之间的冲突?如何实现刑民制度的衔接?实践层面,刑法应如何保护新型财产权利?如何平衡科技创新与权利保护?审理刑民交叉案件时,应该“先刑后民”“先民后刑”还是“刑民并行”?
  接下来,请带着这些问题,跟随记者来到第十一届博和法律论坛现场一探究竟。


  每年年底的博和法律论坛,与其说是刑事律师的盛会,不如说是法学学者、法官、检察官以及律师等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年终团聚。
  除博和的老朋友外,2020年的博和法律论坛,更是邀请到了法学界的铿锵玫瑰、引爆“人脸识别法律隐忧”舆论的清华大学法学院劳东燕教授,刑法学界的青年翘楚、第九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 被学生封为“车神”的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车浩教授,以及华政“老三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姚辉教授。
  2020年12月6日,由上海市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上海市普陀区法学会、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博和法律论坛如约在黄浦江畔举办,本次论坛以“交叉 界分 协调——民法典时代的罪与罚”为主题,聚焦民法典时代背景下刑民关系的理论与实践发展。
  每次看着设计精彩绝伦的议程设置,作为参会者,记者总是好奇:为什么博和法律论坛总能吸引法学界的顶流参会?

  携手:博和汉商联姻
  当记者向林东品主任表露出这份好奇心时,旁边的王嵘律师慢悠悠地说:“这都是基于我们东品主任的人品呀。”
  王嵘律师在上海滩律师界年少成名,办理无数大要案,曾任上海市律师协会副会长,荣获第三届“东方大律师”称号。同时,他的另一身份是上海律师辩论队总教头,他带领的上海律师队,二十余年来未尝败绩。目前,他身任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席,同时,也是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的“粤语歌王”。
  第十一届博和法律论坛,对王嵘律师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在此之前,他都是以客人的身份参会,而这次,是他第一次以主人的身份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博和汉商新老朋友。
  2020年11月,上海博和律师事务所与上海汉商律师事务所正式宣布合并。这次合并,可谓是一次“闪婚”。从提议到决议,仅仅用时14天。
  2021年1月16日,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合并仪式在博和汉商新址——上海会德丰国际广场21楼举办。上海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陆卫东,上海市政协常委、市政协社发委常务副主任、上海市法学会副会长董卫民,普陀区委副书记、区长姜冬冬,华东政法大学校长叶青,普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杨元飞等出席仪式。
  “尽管合并的动议始于临时起意,但两家律所快速融合的原因,还在于相同的市场判断、契合的理念与共同的价值观。”博和与汉商两家律师事务所,都是业内享有盛誉的精品律所。林东品表示:“博和专注于刑事辩护、政府法律服务、企业合规等领域,汉商在争议解决、资本市场、金融保险等领域优势明显,两家律所融合,业务领域互补。”
  合并之后的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正式迈入百人大所行列,创收规模突破1亿元预期目标。目前,博和汉商拥有执业律师120余人,各类专业人员及辅助人员共计140余人,业务覆盖银行金融、建筑工程、劳动人事、知识产权、企业合规、家族财富、政府服务、争议解决、刑事法律服务等16大领域。
  按律界金牌主持人、中国法学会《民主与法制》周刊刘桂明总编辑的话说,这不仅是两位上海律协副会长的情投意合,也不仅仅是两位“东方大律师”的惺惺相惜,更不仅仅是两位华政校友的情深意切,而是博和文化与汉商文化的浑然一体。
  儒雅、睿智、幽默、沉稳、严谨、平和、谦逊,是这两位“东方大律师”身上闪烁的共性。
  正如王嵘律师所主张的律师职业“真善美”标准,律师应该追求美,即应该讲究仪态、风度和语言,努力给人以理性、平和的印象。是的,“歌王”做到了。
  如果说仲悦所的加入,让上海博和律师事务所开启了规模化的2.0时代,那么,博和所与汉商所的强强联合,则让博和汉商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开启了博和汉商规模化的3.0时代。
  而何为博和汉商文化,记者认为,有以下五点。

  理念:专业守正为基
  如果要在律师界评选“学者型律所”,博和汉商一定榜上有名;如果要对国内律所进行低调度排名,博和汉商一定名列前茅;而如果统计疫情之年逆势上扬的律所,博和汉商是最好的一例。
  专业高效、低调谦和、开放创新、包容共享,这是博和汉商文化的特质,是海派律师文化的精髓,也是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在律师行业的投射。
  从北京奥运之年的3位创始人、6位律师、300平方米的办公室出发,到如今的百人律所,博和汉商整整走了12年。
  12年间,博和汉商一直秉持着“忠于职守、恪尽厥职”的办所理念,始终坚持“博采众长、和合天下”的办所宗旨,为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
  近年来,上海律师业步入发展快车道,截至2020年12月底,共有律师事务所1709家,律师人数达到31670名(包括两公律师)。上海律师业着力打造律所“职业化、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和适度规模化”发展之路,培育和扶持一批综合业务能力强的规模所和业务特色鲜明的专业所,鼓励律所做大做强做精。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博和汉商人的内心却始终坚守对业务、对专业的极致追求,永远把专业放在第一位。“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的这句话用来形容博和汉商人,再合适不过。

  文化:师徒传承为本
  这种对于专业的极致追求,也体现在博和汉商的人才培养模式中。
  在很多律所都在纠结要不要走公司化管理模式的时候,博和汉商却坚定不移地选择了传统的传帮带的师徒制。林东品主任认为:“师徒制、手把手教的模式,永远不会被行业淘汰。”
  在2020年无讼组织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是律师行业绕不开的怪圈吗?”线上沙龙中,林东品主任的得意弟子、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王思维律师,对师徒制的优势进行了详细的分享。
  甚至在律所新人面试的时候,博和汉商的合伙人更倾向于考核面试者的价值观,也就是王嵘律师在开头提到的“人品”。
  某种程度上来看,博和汉商对于律所新人的培养,已经不是在培养一名优秀的助理,而是在培养一个优秀的人。
  目前,博和汉商已经逐渐形成了以林东品、王嵘、黄志伟等业内元老为引领,以朱宇晖、马赛、王思维、朱海峰、谢向英、胡婧、葛蔓、熊江江、白树彩、余子晨、张翠翠、田思远、李冬颖、赖碧君、罗欢、朱旭望、吴向东、王凯、宋晨、薛宽、吕彪等为中坚力量,以随鲁辉、田宁宁、李瑞阳、白翔飞、李腾、谢海涛等为储备力量,以一大批具有优秀教育背景与综合能力的青年律师为新鲜血液的人才梯队架构。
  正如林东品所言:“一个律师团队的品牌建设,必须要注重人才梯队的培养,使之后继有人。”
  目前,博和汉商所三分之二的青年律师都是80、90后,博和汉商合伙人除了亲自带帮教新生代外,还全面推行了“三年学习期”的团队制下的带教制,并以开放式培训和内部训练提高青年律师的专业知识和实务技能,给他们茁壮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在很多律所都在为代际传承问题头疼的时候,博和汉商人已经形成了老一辈全身心关怀年轻人、下一代全身心专注打磨专业能力的“和”文化。

  创新:线上线下结合
  不同于往届论坛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将很多同行挡在了静安洲际酒店的门外,但也正是因为疫情,更多的同行参与到了论坛中。
  本届博和法律论坛首次采用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虽然现场规模控制在150人以内,线上观看人数却达到了一万余人。正如丘吉尔所言:“不浪费任何一场危机,危机之下,更应当逆流而上。”可见,危机之中,也潜藏着更大的机遇。
  也许,这也正是博和汉商在行业整体低迷的大环境下,能够逆势成长的秘诀所在——在危机中寻找机遇。
  这种新颖的模式,也让很多参会嘉宾收获了自己的B站首秀。并且,让更多的法律人在云端,聆听到了智者的思想。
  其实,这并不是博和汉商在云端的第一次探索。早在疫情防控期间,博和汉商就推出了博和云学院之“刑辩新势代”系列微论坛、刑事法学者评析热点的“刑事法学名家巡礼”等系列活动,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实现了穿越时空的行业交流。

  格局:规模品牌并重
  仲悦、汉商的加入,让博和汉商认识到了规模化的重要性。从最初的刑事精品所,到后来的刑事法律服务、企业法律服务、行政法律服务三大拳头并举,再到目前的综合大所,博和汉商已经形成了16个业务部门,基本实现法律服务大类全覆盖的律所内部格局。
  而最为可贵的一点是,这16个业务部门并不承担创收考核的压力,而只需要承担业务研究和业务培养的职能就好。那么,律所要发展,创收的压力去哪里了呢?答案是:高伙团队。
  粗浅揣测,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点:第一,可以让青年律师心无旁骛地专研案件本身。第二,可以促进不同领域律师之间在业务理论与实践中不断交流感悟、切磋技能,实现所内各领域专业律师的整体能力提升。
  同时,这也意味着,可以将刑事团队的优秀经验向其他专业团队分享。那么,是否也可以将博和汉商的优秀经验向其他地区分享呢?正当记者产生这个疑问时,上海博和汉商所刑事业务四部主任胡婧律师给出了答案。
  规模化与品牌,总是绕不开的两个行业话题。过去,博和汉商人认为:“专业、案件就是我们最好的品牌。”每一个案件,就是律师最好的广告。
  然而,传统中“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在互联网信息化时代,每个个体都生活在了“信息茧房”之中,“酒香也怕巷子深”。认识到这一点后,博和汉商选择了“有质量的规模化”道路。翻译过来就是:做强是根本,做大是路径。
  品牌依附于规模,律所只有在规模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品牌,而规模是品牌的目的,品牌通过规模增强其价值。王嵘表示:“未来三至五年,博和将布局国内重点区域、重点城市,让‘博和汉商’这一品牌,立足上海、辐射全国,将海派律师‘精致优雅、温和理性、全力以赴’的品质传递出去。”
  于是,2021年1月9日,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特别举办了“法治进程中的律师与传媒”研讨会,探讨律师社会责任与媒体助力、律师文化与媒体参与两大议题。在律师社会责任与媒体助力环节,刘桂明总编辑围绕律师与传媒的关系进行主题发言。他认为,从地位与作用来看,两者是相提并论,二者都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改进者、促进者和推进者;从功能与价值来看,律师是要说出去、辩起来、找问题,媒体是要发出去、写起来、解难题,两者相辅相成;从服务与营销来看,两者是相得益彰。
  有鉴于此,目前,博和汉商已经形成了“博和法律论坛”“博和汉商判例研讨会”“博和汉商讲坛”三位一体的博和三大王牌活动。
  同时,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博和汉商已经形成了包括博和汉商官方网站、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官方公众号、博和刑事微信公众号、每周刑事资讯要览微信公众平台在内的新媒体矩阵,以向更多的律界同仁传经送宝、与更多的律界同道交流心得、思想碰撞。

  基因:专业学术前瞻
  从2008年建所到现在,12年间,博和汉商持续举办十一届博和法律论坛,始终聚焦刑事法领域。
  从第一届的“平安世博 预防犯罪——涉黑犯罪问题理论研讨会”;第二届的“交流 合作 创新 发展”论坛;第三届的“信念 责任 创新 发展”论坛;第四届的“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控暨《企业常见刑事法律风险防控操作指引》首发式”;第五届的“改革 机遇 使命——司法改革与刑事辩护”论坛;第六届的“理解 适用 提升——《刑法修正案(九)》的理论动向与实践探索”论坛;第七届的“探索 创新 运用——大数据时代的刑法理论与实践”论坛;第八届的“理念 制度 实践——97《刑法》颁行二十年回顾与展望”高峰论坛;第九届的“反思 规范 促进——优化营商环境与刑事司法保障”高峰论坛;第十届的“立场 冲突 共建——全球化背景下的刑事司法与律师参与”高峰论坛,到2020年的“交叉 界分 协调——民法典时代的罪与罚”高峰论坛。12年间十一届论坛,为国内上万名刑辩律师、刑事同仁不断搭台,编导了一出出精彩的刑辩大戏。
  综合以上议题,我们可以看出博和法律论坛的三大特性:专业性、学术性、前瞻性。
  每一次的议题,都是当年刑辩领域的重大课题,也是刑事立法历史的见证。
  同样,每一次的议题设置,都是在合伙人不断的观点碰撞中闪耀出的火花。
  刑事辩护,本来就是一种争论与说服的艺术。
  而在这一次次的争论中,定位越辩越明,议题越辩越精彩,体现出的,正是博和汉商作为一家“学者型律所”对待学术的审慎态度。而被说服后“妥协”的过程,也体现出了博和汉商的“和”文化。毕竟,章程中有约定,管委会成员之间互为“AB面”,就是要互帮互助。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
  告别了成绩斐然的2020年,博和汉商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