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终盘点》系列报道之六

2020年十大检察新闻

  2020年,注定是难忘的一年。如今,终于要挥手和它告别。
  这一年,抗疫几乎成为每个人、每个行业的关键词,检察机关也依自身职能筑起了一条钢铁战“疫”防线。
  而在此之外,随着“四大检察”“十大业务”的检察职能新局面全面形成,最高人民检察院带领全国检察机关开始逐步深入开展各项工作,在履行打击犯罪、发挥法律监督职能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回首将要走过的2020,一切都不寻常,一切却又如常。
  
  使命决心:筑战“疫”钢铁防线
  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直接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工作节奏,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共同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而精准打击妨害疫情防控犯罪,是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了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检察机关依法及时从严惩治妨害疫情防控各类违法犯罪,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公众普遍点赞。
  这其中,从2020年2月11日至4月1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以每周一次的频率,连续发布十批次共计55个全国检察机关依法办理涉新冠肺炎疫情典型案例,既对涉疫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从严从快打击彰显刑罚威慑力,又积极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聚焦“化解矛盾、消弭对抗、修复损害、促进和谐”,体现司法谦抑性。
  不管是在案例发布的数量和频次上,还是在案件发布时所处的司法程序和阶段性抗疫的现实需要上,最高检涉疫典型案例的“十连发”均可谓“史无前例”,这无疑彰显了检察机关在特殊时期履行自身使命的战“疫”决心。
  
  责任爱心: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
  2020年5月14日,国新办举行检察机关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陈国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办理人民信访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依靠群众开展法律监督的重要途径。
  据了解,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收到群众信访971400件,均做到7日内“应回尽回”“能回尽回”;先后有139934件符合检察机关受理条件的案件满3个月答复期,答复办理结果或进展的有138967件,答复率为99.3%。其中,最高人民检察院共接收群众来信188755件,符合最高检管辖的案件有2469件,均实现了7日内程序回复和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
  
  工作细心:筑牢廉洁司法“防火墙”
  2020年5月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以“狠抓‘三个规定’落实,筑牢廉洁司法‘防火墙’”为主题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检察机关落实“三个规定”工作情况。
  最高检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潘毅琴介绍,“三个规定”是指2015年中办国办、中央政法委、“两高三部”先后印发的《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的若干规定》,要求对于领导干部插手干预司法、内部人员过问案件,以及与当事人、律师等不当接触交往行为,司法人员都要主动记录报告,并进行通报和责任追究。
  为持续做好执行“三个规定”工作,2020年4月,最高检针对记录报告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印发《关于执行“三个规定”等重大事项记录报告制度若干问题的工作细则》,进一步规范了重大事项填报工作,最大程度消除检察人员的思想顾虑;进一步明确了抽查督察、成果运用、责任追究等规定。


 监督精心:加强刑罚变更执行监督

  从云南孙小果被判死刑后违规减刑出狱,到内蒙古巴图孟和故意杀人后纸面服刑15年,再到郭文思违规减刑9次后释放,多起案例显示,违规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涉“减假暂”司法腐败损害法律权威、破坏社会公平,必须强化对权力的制约监督,压实主体责任,深查司法领域违纪违法行为,维护司法执法公平公正。
  2020年6月3日,最高检举行“加强刑罚变更执行监督,促进双赢多赢共赢”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检察机关开展刑罚变更执行法律监督工作情况,发布最高检第十九批指导性案例,并回答记者提问。
  最高检第五检察厅厅长侯亚辉表示,依法对刑罚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2018年以来,各地检察机关实行巡回检察和派驻检察相结合、书面检察和实地调查相结合、全面检察和重点检察相结合等工作方式,全面加强对“减假暂”活动提请、审理、裁决、执行等各个环节的同步监督,特别是加强对罪犯岗位调整、计分考核、立功奖励、病情鉴定等关键部位和重点环节的监督,从源头上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
  
  改革恒心:全面提升职务犯罪检察品质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推开、最高检反贪贿部门整体转隶后,监检如何衔接、如何进一步提升职务犯罪案件质量,一直是外界关心的问题。
  对此,最高检于2020年7月21日举行了“提升职务犯罪检察品质 为反腐败斗争贡献检察力量”新闻发布会,向外界进行了回应。
  最高检第三检察厅厅长王守安表示,2018年全面深化监察体制改革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准确把握人民群众更高法治需求,大力深化检察供给侧改革,积极谋划新时代职务犯罪检察工作,为推动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服务全心:精准服务民企发展

  民营企业保护是近些年一直颇受关注的问题,也是检察机关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
  2020年7月28日,最高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第二十一批有关民营经济司法保护的指导性案例。最高检副检察长张雪樵表示,最高检先后制定发布系列有关民营经济司法保护的规范性文件,各地检察机关亦积极回应本地民营经济的司法需求,尊重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出台相关机制,为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2020年10月30日,在最高检与全国工商联联合举办的主题为“服务‘六稳’‘六保’,护航民企发展”的第36次检察开放日上,张军检察长再次语出金句。他说:“如果说工商联是民营企业家的‘娘家’,检察机关就是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老娘舅’,当好‘老娘舅’就要真严管、真厚爱。”
  同时,张军强调,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关键是做到“平等”二字。对国企民企、内资外资、大中小微企业要一视同仁,确保各种所有制企业诉讼地位平等、诉讼权利平等、法律保护平等。要考虑民营企业不同的经营管理模式,对经营中涉嫌犯罪的民营企业负责人要慎捕慎诉,最大限度保证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制度关心:持续深入推进未检工作
  近年来,检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持续不断推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
  2020年6月1日,最高检发布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14—2019)》。《白皮书》全面梳理总结了2014至2019年全国检察机关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白皮书》分别从依法惩戒和精准帮教涉罪未成年人、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及保护救助未成年被害人、开展全面综合司法保护、参与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加强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强化未成年人检察专业化规范化建设、推进未成年人检察社会化建设共七个方面,全面展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具体做法和明显成效。
  
  公正信心:检察听证让公平正义触手可及
  检察听证工作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检察机关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努力提供更优质的法治产品、检察产品的重要举措,也是检察机关不断探索增强司法公信力的有益实践。
  2020年10月20日上午,最高检举行“检察听证  让公平正义可触可感可信”新闻发布会,通报制定印发《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听证工作规定》及典型案例的有关工作情况。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万春表示,开展检察听证的目的,一是为了更好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二是为了更好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三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三个效果”有机统一。
  据介绍,云南、山东、贵州、上海、江苏等地开展检察听证的案件数居全国前列。北京、天津、上海、安徽、福建、重庆、贵州、宁夏等地已实现检察听证工作三级检察院全覆盖。其中,安徽在2020年6月就已经实现三级检察院“四大检察”全覆盖。
  
  扶贫用心:以检察新担当新作为助力精准脱贫攻坚战
  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脱贫攻坚,2020年是收官之年。检察机关如何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供有力司法保障?2020年3月1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党组会议。最高检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主持会议并就统筹抓好助力“战贫”、围绕建立检察服务脱贫攻坚长效机制,提出了对侵吞扶贫资金等职务犯罪,要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持续保持严惩态势,保护国有资产、集体财产的安全,确保扶贫成果不被蚕食等6项具体要求。
  张军表示,检察机关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任务,按照党中央的最新要求,既要帮助群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也要通过认真履职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他还要求,要加大对因案返贫、致贫当事人的司法救助力度,切实贯彻落实到每一个案件中。
  
  公开真心:检务公开树立检察机关公信力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开是司法公信的最佳助推剂。
  2020年12月3日,在第七个国家宪法日即将来临之际,最高检举行第37次检察开放日活动。从2010年5月28日最高检机关举行第一个检察开放日活动算起,这项活动走过了10个年头,已成为最高检联系人民群众的一张“亮丽名片”。
  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高检以开展检察开放日等活动为抓手,推动检务公开的内容不断拓展,方式不断创新,以求极致的态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
  最高检发布的《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工作规定(试行)》提出,检察机关将全面推行案件程序性信息网上查询,并将该项信息查询集中到12309网站上,切实为案件相关人员获取信息提供便捷。
  2020年,这次说得出再见,因为疫情。
  2020年,同时也说不出再见,因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