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厅官员主导的特大伪劣种子案

  提前退休的湖北副厅级官员乐某,主导了一件横跨四省的特大假水稻种子案,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省近万户农民受灾,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000多万元。
  2020年7月,涉及此案的乐某等四名主要犯罪嫌疑人被当地检察机关提起诉讼。为什么会有假种子出现?业内人士称,做假种子是一件暴利的生意,利润率高达200%~400%,而培育一个稳定的品种,一般需要8~10年时间。这让一些不法分子不惜铤而走险。


300多亩水稻颗粒无收

  2018年12月6日,湖南省常德市警方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省公安厅的直接指挥下,常德市公安局调集警力,先后辗转全国四省多地,历时近一年时间,行程3万多公里,克服重重困难,成功侦破“2·08”特大生产、销售伪劣种子案,主要犯罪嫌疑人乐某、胡某、金某、张某等四人全部抓获归案。据悉,该案造成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省近万户农民受灾,直接经济损失巨大。而该案的幕后老板,竟是湖北一名原副厅级官员,令人瞠目结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担粮。种子的优劣是农业生产的根本与关键,事关粮食产量,涉及农民利益,牵涉社会稳定。2017年秋分节气刚过,正是水稻秋收开始的时候,不少乡村田野都出现农民忙碌的身影。然而,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十美堂镇的40多户种植户却为300多亩水稻发愁,田里的水稻出现枯死、结穗少甚至不结穗等问题,几乎颗粒无收,估计损失30多万元。
  农户们心痛不已。“去年没有发生自然灾害,应该是种子出了问题。”一些村民纷纷议论着。义愤填膺的受害农户立即找到当地卖种子的经销商丁某讨要说法。“我们的稻田颗粒无收,是你的种子害了我们!”“我们要到法院告状,要你赔偿损失。”“你这黑良心,竟然这样坑害我们农民!”农户们你一言我一语,将经销商丁某团团围住。
  “什么?竟有这种事情?”有着多年种子销售经验的丁某一头雾水,他也是第一回遇到这样的情况,“这批‘陆两优17号’种子是自己从武汉宏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硕公司)销售经理张某手中批量购进的,一共有900多公斤杂交水稻。”丁某对发生这样的事情也感到突然与意外,“大家先消消气,这样好不好,我和你们一起马上向有关部门反映,让专家进行鉴定,是我的问题我不会推卸责任。”于是,丁某和几位种植户代表,立即向常德市鼎城区农业局反映该批水稻种子可能是“假冒伪劣”的种子。
  2018年1月23日,经过农业权威部门鉴定证实:2017年丁某购买的900公斤“陆两优17”杂交水稻种为“假冒伪劣种子”,评估损失鉴定为22万元。


涉及四省的假种子惊天大案

  因事件重大,2018年2月初,鼎城农业局将该犯罪线索移交至公安部门。鼎城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对犯罪线索初步核查后发现,这批假冒伪劣种子系丁某从湖北采购后销售到鼎城区的十美堂镇、石公桥镇的各个农户。同年2月8日,鼎城公安分局以“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种子案”对该犯罪线索进行正式立案侦查。就在这个时候,办案民警陆续接到江西吉安、湖北监利和湖南常德、岳阳、湘潭等地的经销商携带假种子前来举报涉案公司的犯罪线索,累计受害群众500多户,水稻受灾面积2万亩,直接造成经济损失2000多万元。由于该案关系广大农民切身利益,且案情重大,涉及地域广,受灾面积大,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引起了常德市、区两级公安机关的高度重视。当即迅速抽调精干力量成立“2·08专案组”,鼎城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洪振坤担任专案组组长,常德市公安局也指派一名副局长督查此案。
湖南省公安厅领导在听取汇报后对此案也极为重视,多次派员督促了解案情,并帮助查找案件线索,协调案件侦查相关事谊。2018年3月30日,该案被公安部列为挂牌督办案件。
  擒贼先擒王。专案组民警决定从公司的法人代表胡某开始调查,以此来打开案件的突破口。2018年3月20日下午,根据前期掌握的线索,专案民警在湖北荆州某农场将正在干农活儿的胡某抓获归案。面对从天而的警察,胡某满脸惊愕,显得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他戴着草帽,卷着裤腿,小腿上一腿的泥巴。”这让专案组感到十分诧异。民警汪杰说,四十多岁的胡某怎么看都不像是公司的法人代表,不像一个老板。
  在对胡某进行突击审讯后,专案组民警了解到,宏硕公司背后的实际控股人是乐某(男,61岁,湖北武昌人),胡某只不过挂了个名,是公司的傀儡。2016年,乐某以胡某的名义在武汉注册了宏硕公司,并给胡某每月开数千元的工资,许以报销日常生活开支等好处,表面让胡担任该公司法人代表,实则平时负责管理仓库和发货。
  随着胡某的到案,一个以乐某为首,从安徽等地采购假种子、印刷假商标,再在湖北成立假公司、租用厂房分袋包装假种子,最后到湖南、江西、湖北等地高薪聘请销售业务员,大肆销售假冒、伪劣种子的庞大犯罪网络团伙浮出水面。经查,2016年以来,乐某在没有取得种子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从某地收购各种没有标签的散装种子,通过物流公司运到湖北公司租赁的仓库储存。乐某安排公司法人代表胡某负责印制标有“宏硕公司”“富悦公司”“天下农公司”的种子包装袋,然后由金某负责在仓库内组织工人将购买的假种子包装成“陆两优17”“金优402”“株两优268”等杂交水稻品种,最后由该公司区域销售经理张某负责销往湖南、江西市场,刘某、刘某胜负责湖北市场,数万斤的假种子大肆销往湖南省常德、岳阳、湘潭、益阳,湖北省黄冈市、赤壁,江西省高安市等地,从而非法谋取高额利益。


幕后老板竟是原副厅级干部

  横跨四省的一个特大生产、销售水稻伪劣种子案已基本清晰,常德市公安局指示专案组决定收网。在当地公安机关的配合下,除乐某外,专案组将其他犯罪嫌疑人相继抓获。可涉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乐某为人狡诈,具有较强的反侦查能力,案发后他一直潜逃,专案组民警多次前往武汉抓捕未果。
  2018年9月,专案组获悉,首犯乐某出现在武汉某小区内,在准备实施抓捕时,乐某却玩起了“空城计”,闭门不开佯装无人居住假象。细心的民警只好藏身该小区的消防通道,在蹲守6小时后,将正准备侥幸出逃的乐某一举抓获,并在现场缴获假公司印章70多枚,大量销售假种子合同和账目等。“你们如果不蹲守,就抓不到我。”乐某不甘心地犟着嘴巴。
  一开始,乐某负隅顽抗,拒不供述自己的罪行,在人证物证及强大的政策攻心下,乐某终于开口交代:他原是湖北省某厅副厅级干部,申请提前退休后,于2000年下海经商,创办了湖北富悦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从事种子经营销售;2014年,由于经营不善,该公司破产重组,亏损2亿元,乐某个人负债累累。为了弥补窟窿,2015年年底,乐某不惜铤而走险,召集原集团公司的员工胡某、金某、张某等人,打着“中国水稻研究所”的旗号,在湖北武汉等地先后以胡某的名义注册了“宏硕公司”“富悦公司”“天下农公司”等数十家空壳种子公司,并伪造经营许可证和公司印章。尔后多次从安徽某地以低价购进散装的伪劣杂交水稻种子,经过重新“包装”后,将价格翻了数十倍且无任何合法经营种子资质的情况下,利用自己积累多年的庞大种子销售网络,大肆向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地销售假冒、伪劣种子,致使上万名农户受害,水稻受灾面积2万多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00多万元,其受害面积之广,损失数额之大,均令人瞠目结舌。
  作为一名曾经的副厅级官员,乐某主导了一起震惊全国的特大伪劣种子生产、销售案,着实让办案民警大跌眼镜!“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副厅级官员,丧失最起码的良知与道德底线,乐某的犯罪行径令人发指!”此案被公安部称作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水稻伪劣种子生产、销售案。案件的成功侦破,有力震慑了种子领域制假售假等违法犯罪行为,保障了农业生产安全,维护了农民权益。公安部向湖南省公安厅和常德市、鼎城区两级警方发来了嘉奖电。
  2020年4月,涉案的四名主要犯罪嫌疑人乐某、胡某、金某、张某的犯罪事实已由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并依法移送起诉。7月中旬,鼎城区检察机关已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待乐某等人的将是法律的审判。
  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销售伪劣种子可造成农田失收,坑农害农,可谓罪大恶极。湖南某育种公司的负责人介绍,湖南广为种植的杂交水稻,一般3年换一次种子品种。因为同一品种连续栽种3年后,抗性减退,导致产量下降,严重的会绝收。以水稻为例,公司科研人员从拿到育种材料到育成一个稳定的品种,一般需要8~10年时间。而留给他们的获利时间,最多也就三年。“培育一个品种需要很长时间,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别人窃取起来却非常容易。比如常规稻,只要拿到了别人的品种就可以自繁。”
  一位种业公司负责人表示:“不法分子制作假种子,生产成本往往只有真种子的一半左右,利润高达200%至400%。”由于造假成本低以及暴利,才让不法分子不惜铤而走险。
● 责任编辑:崔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