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法,只为“少年的你”》系列报道之一 ​

全新篇章:护航幼苗成长

编者按

  千呼万唤始出来!
  2020年10月17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自201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修订工作,经2019年10月第一次审议、2020年6月第二次审议、2020年10月第三次审议,这部倾注了许多专家学者以及一线实务人员心血的新未保法终于落地。它增加、完善了多项规定,着力解决社会关注的涉未成年人侵害问题,包括监护人监护不力、学生欺凌、性侵害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
  本期封面系列报道,我们邀请了少年司法领域的专家学者,对新未保法进行深度解读,以飨读者。他们其中多位全程参与了全国人大未成年人保护法修改工作。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有何亮点?与现行未成年人保护法相比有什么变化?新法在实践中应该如何把握?
  在此,感谢各位专家学者的妙笔生花,且听他们细细道来……

  201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修订工作;
  2019年10月第一次审议;
  2020年6月第二次审议;
  2020年10月第三次审议。
  终于!在10月17日,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案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
  该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保法”)是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综合性法律,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新未保法”)增加、完善多项规定,着力解决社会关注的涉未成年人侵害问题,包括监护人监护不力、学生欺凌、性侵害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问题。
  我国现行未保法制定于1991年,2006年进行了较大幅度修订。据了解,2018年以来,各界人士强烈呼吁修改未保法,以更好适应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现实需求。
  此次新未保法在现行法律的基础上,增加了多项内容,分为总则、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法律责任和附则。由七章扩展为九章,新增设了网络保护和政府保护专章,条文从72条增至132条。
  新未保法有以下变化值得关注。

增设强制报告

  新未保法增设了发现未成年人权益受侵害时强制报告制度。国家机关、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受到侵害、疑似受到侵害或者面临其他危险情形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关部门报告。
  此外,增设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从业人员的准入资格制度,国家将建立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违法犯罪人员信息查询系统,向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提供免费查询服务。


定义学生欺凌

  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并明确规定了学校在学生欺凌及校园性侵的防控与处置机制。
  学校应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应及时制止和处理学生欺凌行为;应对相关未成年学生及时给予心理辅导、教育和引导,对相关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给予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


细化家庭责任

  新未保法明确列举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该履行的监护职责和不得实施的行为。
  具体列举监护人应当做的10类行为,包括: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照顾等。具体列举监护的11类禁止性行为,包括非法送养未成年人或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放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


完善照护制度

  针对留守儿童等群体监护缺失的问题,建立健全委托照护制度,明确委托人、被委托人相关责任和要求,无正当理由的,不得委托他人代为照护。
  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与未成年人、被委托人至少每周联系和交流一次。


明确国家兜底

  修订后的未保法完善总则规定,进一步明确国家保障未成年人各项权利,给予更加全面的平等保障;确立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增加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等具体要求。
  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明确具体工作承担部门。明确国家在未成年人监护中的责任,国家采取措施指导、支持、帮助和监督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尤其新增设的政府保护专章,规定了如何具体落实国家责任。



新增网络专章

  新未保法增加网络保护一章,从政府、学校、家庭、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同主体出发,对网络素养教育、网络信息内容管理、个人信息保护、网络沉迷预防和网络欺凌防治等内容作了规定,力图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线上线下全方位保护。
  国家建立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系统。强化平台企业责任,明确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采取有关措施,制止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信息的传播;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有关义务;明确禁止网络欺凌,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制止网络欺凌行为。
  通过亮点的梳理,不难看出,新未保法在专家学者和一线实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回应了民众的关切,保护了祖国的未来!
  (部分内容综合《央视新闻》《中国妇女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