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效应走出改革“犹豫期”

   今年春季以来,我国进入了第二波改革春潮,围绕中共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的改革思路,各领域的改革意见和方案密集出台。但与此同时,一种所谓公务人员“辞职潮”的现象也持续升温。久久期盼的改革真的来了,为何有人却要选择离去呢?
   对于公务人员“辞职潮”,首先需要客观的评估。法律人微信圈里讨论最多的是一些法官、检察官的辞职现象,但观察表明,这些辞职“个案”多是在改革语境下被放大了,恰如有媒体所分析的,动摇的人可能不少,但真正选择辞职的并不多。辞职是否形成了一种“潮”?在缺乏足够的实证数据前,并不宜妄下结论。
   其实,无论是个别优秀法官、检察官的辞职个案,还是解读近年来法院、检察院人员的流失数据,一些舆论所渲染的辞职现象,一方面回应了体制内人员对关乎切身利益改革的关注,另一方面也是向改革决策者传递现实诉求。也正因此,尽管定性“辞职潮”不免草率,但从中所映射的公务人员对于改革的观望和彷徨心态,却值得高度关注。
   公务人员辞职增多也好,一些舆论刻意炒作“辞职潮”也罢,实际上都反映出人们对于改革的态度。从某种意义而言,我国已进入了改革的“犹豫期”。以往,一些人对改革或许不以为然,或许觉得与自身关系不大,但这一次似乎“动真格”了,势必会触及自身的切身利益。每一个人,尤其是体制内的人,都会进行权衡和估测,自己究竟能够从改革中获得什么?又可能失去什么?
   意大利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曾如此形容改革:“革新者使所有在旧制度之下顺利的人们都成为敌人了,而使那些在新制度之下可能顺利的人们却成为半心半意的拥护者”,因为“对于新的事物在没有取得牢靠的经验以前,他们是不会确实相信的”。历史证明,每一次重大改革都会令人们在心理上产生“犹豫期”,具体到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不同部门,个人究竟能从改革中获得多大的职业前景和发展空间,老百姓究竟能从改革中获得多少真真切切的实惠,都需要给出明确的制度预期,如此才能让改革获得普遍的认同和信赖。
   因此,随着各领域改革措施的大范围推进,必须高度关注“犹豫期”内人们的所思所想,善于从制度预期上努力作出安稳人心的回应。具体而言,一是要改革措施本身务求公正,真正充满正能量,让有为者看到确定的希望,让“劣币”自动选择淘汰;二是要在“犹豫期”着力发挥制度的激励功能,针对司法等原本人才流失严重的行业领域,需要设计出具有一定诱惑力的制度措施,改变法官、检察官向律师的逆向流动;三是应当确保落实改革的“最后一公里”不变形,以强有力的监督防止改革走样,力避实践中出现“劣币驱逐良币”,全力防范改革沦为少数特权者的游戏。
   总之,对于一些舆论所渲染的辞职潮,虽不必大惊小怪,但也不可疏忽大意。面对利益调整如此之大的全面深化改革,不出现人心浮动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能够以制度的预期效应稳定人心,坚定体制内外对改革的信心,如此,才能顺利走出改革的“犹豫期”,最终抵达改革的理想彼岸。


责任编辑:阿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