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大所看盈科北京》专题报道之三

“千千宝宝”:我与盈科辗转不断的缘分

  一个平淡无奇的早晨,我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里传来一个温柔而亲切的女声,对方告诉我,我幸运地成为盈科北京的第1000名律师。在中奖的喜悦之余,万千思绪涌入心头。


向曾经致敬

  其实我跟盈科有着千丝万缕的缘分,我是盈科的新人,但也是盈科的老人了。五年前,也是这样一个秋天,还在读研究生的我,顶着北京特色的雾霾,开始了我在盈科的实习生涯。实习第一天,我来到盈科北京的办公地址——大成国际,穿过宽阔的走廊,忐忑走进A区1102办公室,见到了我的实习导师—— 一位看起来有那么点儿沧桑但又风度翩翩的老律师。
  我接触的第一个案子,就是一个沉重且带有一丝“玄幻色彩”的案件。被告人王某是一名50多岁的大叔,在网上虚构自己是高山族王子,与多名十几岁的少女网恋。他用玄幻而离谱的谎言,将十几位少女带到宾馆发生性关系,利用少女的无知屡屡得手,一审二审都判了死刑,网络舆论也一片哗然。我的导师就在这样艰难的处境下,决定代理该案的死刑复核程序,他就是北京市百名优秀刑辩律师、刑民交叉律师服务创始人、迄今已执业32年的“老”律师——车行义律师。
  我有幸经历了车律师“手把手”教我写辩护词的时光,几十页的辩护词,车律师都要亲自一个字一个字地推敲,字斟句酌,殚精竭虑。终于,在2016年的春天,我们收到了最高法的裁定:“不予核准,发回重审。”要知道,最高法死刑复核的“不核准率”非常的低,这意味着“律师”在一个案件中所起到作用非常之大。
  这个案子引发的社会思考也许是深刻而复杂的,但却让一名法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法律的光彩与律师的价值,我们有义务在法律的框架内穷尽所能,为委托人的生命、自由、财产、尊严负责。这个案子让我明白,社会整体的正义与公平,法律条文的庄严与光辉,是可以通过律师的执着与努力而得以完美诠释,让我明白律师这个职业的神圣和分量以及应有的敬畏与担当。
  

为现状反思

  2016年,我研究生毕业,那一年的秋天我开始思考自己的执业方向。
  我本身是传媒和知识产权的双重背景,所以我把目光瞄准了娱乐法领域。恰逢当年盈科王军律师团队招人,经过笔试和面试的重重考核,我非常幸运也如愿以偿在王军律师团队开始了新的人生阶段。
  经历了无数个加班的日日夜夜,经手了各种法律文件的千锤百炼,一晃儿,我在王军律师团队(北京韬安律师事务所前身)就呆了整整四年。这四年来,我一直专注于娱乐领域的法律服务,也逐渐地从被培养的新人成长为可以培养新人的人。这四年来,我体会了什么叫苛求完美、至臻至善,什么叫脚踏实地、稳扎稳打,什么叫作为律师的匠人精神。
  我非常感恩这段时光,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一名娱乐领域律师的基本功,还是我面对未来的信心和底气。
  同时,也正是因为这段经历,让我意识到国内娱乐行业法律意识的淡薄和行业规范的不完善,也接触到了文娱行业光鲜背后的一面。我看到过才华横溢的创作者,因为法律意识的淡薄,以低廉的价格卖断了一个IP所有权利,当这个IP变成几亿价值的时候,也很难从中再分一杯羹;我看到过签了十几年经纪约的小艺人,既没有得到经纪公司的资源,又无法解约的进退两难;我看到过因为前期权利布局的不科学,导致假货泛滥,失去了衍生产品变现的最佳时机;我也看到过导演和编剧被投资方玩弄于股掌之间,被剥夺最基本的署名权利,但维权无比艰难。
  虽然我可能无力去改变这个行业,但是我一直有一个小小的愿景,我希望尽可能去帮助一些从业者,让他们能够少走一些弯路,我希望能够为行业规则的完善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我希望这个行业能够因为我有那么一点点的不同。


与未来有约

  2020年的9月,还是一个秋天,但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太一样的秋天。我做了一个勇敢的决定:跳出舒适圈儿,成为一名独立的执业律师。我选择了盈科,我回到了盈科。这对我来说是一个终身难忘的尝试,是一个让自己热血沸腾的决定,是一个崭新而充满期待的起点。
  这个秋天,在这个新的起点上,我幸运地成为盈科北京的第1000名律师,也有了一个温暖的新名字“千千宝宝”。千千宝宝,是我与盈科万缕千丝、辗转不断的缘分;是一个符号、一种意义,意味着新的篇章、新的起点,也意味着新的责任和使命。
  一家律所突破千人,对于中国律师、对于盈科来说,都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2001年,盈科成立,当年,5个创始合伙人创办盈科,那一年中国律师总人数为11万余人,而整个北京注册律师也才5000余人。2020年,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不包括分所)的执业人数突破1000,盈科全国律师人数即将破万(截至发稿之日,盈科全国律师人数9983名),这一年,中国律师总人数五十万左右,北京律师的执业人数突破三万五千人。
  从2001年到2020年,从5人到1000人,从1000人到即将突破10000人,从11万人到50万人,盈科见证并参与了中国律师行业的蓬勃发展,盈科培养了千千万万个优秀的青年律师。
  作为盈科北京的第1000名律师,作为中国律师队伍的“后浪”,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身上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我想我与盈科万缕千丝的故事也是中国青年律师成长的缩影,是盈科一直致力于培养优秀青年律师的生动写照。
  青年兴,则盈科兴;青年律师强,则中国律师强。盈科和盈科人的梦想一直都不曾改变,盈科的前浪后浪将汇集成大江大浪,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不懈努力、砥砺前行!
  (作者系盈科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
● 责任编辑:刘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