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神童”背后那片“成年人的江湖”

  近期,云南昆明六年级小学生陈某某的一篇论文《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参与全国青少年科创大赛,并获得大奖。
  此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舆论普遍质疑,这篇“博士级”难度的论文不可能由小学生独立完成。大赛组委会经过复核,认定其违反了竞赛规则,撤销并收回了奖牌和证书。其后,任职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的孩子父亲也发表公开信致歉,承认自己“过度参与”了儿子的项目。
  这起事件的曝光,掀开了“从娃娃抓起”的科研造假乱象的冰山一角。随后,武汉一对小学生姐妹的获奖论文《茶多酚的抗肿瘤实验研究》、重庆中学生程某某的获奖论文《甲状腺髓样癌特异性敏感标志物降钙素的ECL比率检测研究》、重庆中学生段某某连续三年在全国青少年科创大赛中的获奖成果,都遭到了舆论的质疑,被指根本不可能是中小学生的科研成果,有浓厚的“拼爹”色彩。
  令人稍感欣慰的是,近期爆出的这些青少年科研造假疑案,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日前,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全面开展对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的自查工作,复核以往获奖项目的真实性、独创性,“坚决防止由家长或其他人代劳等参赛造假行为”。
  有关部门的纠查行动,无疑是对社会关切的及时回应,其积极意义值得肯定。但令人深思的是,这类明显违反常理的中小学生造假论文,此前竟然能一路过关斩将,拿到省级乃至全国大赛的奖项,其中所暴露的体制、机制的积弊和评审过程中的种种不堪,恐怕并非一次运动式的自查自纠就能彻底解决。更为关键的是,由于复核标准整体性缺失等因素,核查工作很可能受到众多利害关系人或明或暗的阻挠,这就令人难以对系统内的自查自纠过度乐观。比如,面对武汉小学生姐妹花获奖论文所遭到的社会质疑,当地科协却发表了认可其成果的声明,但这样的辩解,并没有真正打消公众的怀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利益的地方就有欲望。全国青少年科技竞赛领域的这股歪风,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中原因其实不难理解:利益攸关之下,从参赛学生、学校、当地有关部门,再到赛事的组委会,都需要荣誉或政绩来装点大大小小的门面。学生需要荣誉作为学业晋升的敲门砖,老师和学校需要成绩证明教学实力,当地有关部门需要业绩彰显教育成就,赛事组织方则需要提升参赛率和吸金能力。这些从个体到单位到部门再到组织的大大小小的“需要”汇集到一起,便形成了一股不惜造假、掺水以谋夺奖项的利益“江湖”。
  这样的“江湖”,败坏的是祖国花朵们幼稚的心灵和纯洁的精神,但说到底,孩子们只是配角和被操纵的傀儡,这个江湖的真正主角是成年人,是成年人将那些摆不上桌面的潜规则和扭曲的名利观强加给了孩子,是成年人在功利心的驱使下,将孩子送上了一条失去底线、摧毁人格的不归路。可以说,被成年人裹挟的孩子们,既是表面上的受益者,更是实质上的受害者。
  击穿底线的造假,自然应当受到谴责和追究。大是大非面前,孩子也不能置身事外。但面对利益驱动下的造假“江湖”,最需要反思和检讨的,应当是成年人本身。正是成年人在名利和欲望指挥棒下所设计的种种“学术游戏”和竞赛指标,一步步摧毁了孩子们本该纯真、美好的世界,也扭曲了教育本应高尚、诚实的面貌。
  也正因此,要真正遏制造假“神童”的系列乱象,需要着力治理的目标,并非那些被裹挟被操纵被摆布的“神童”,而是“神童”们产生的土壤,是“神童”们背后那片被利欲蒙住心灵的“成年人的江湖”。而要改良其土壤、廓清其江湖,最为关键的是让常识归位,让平常心归来,让规则意识和底线意识深入人心。
  而这,既涉及对各类青少年竞赛评价规则、评审机制以及与此挂钩的加分规则的检讨,涉及对教育评价体制和升学入学机制的反思,也涉及对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等的深刻省察。总而言之,现有的游戏规则和游戏环境不变,则很难刹住类似的造假歪风。因而,必须要从相关制度和机制入手,让造假者失去动力,让违规者付出代价。
  如此,造假“神童”才会真正绝迹,孩子们也会迎来一片纯净的成长空间。
● 责任编辑:阿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