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女主播和 高墙内的男粉丝们

   2015年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正值羊年新春,当天,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雨花台畔的南京监狱一片沸腾。南京监狱与江苏广电总台联合开展的大型主题帮教活动“邓煌和她的朋友们:温暖2015,走进你们”如期举行。当邓煌带着她的团队和30余名听众走进监狱教学楼大礼堂时,等候多时的服刑人员亲眼目睹了心仪已久的“女神”,沉浸在一片欢乐和激动之中。若不是铁门、铁窗、铁的纪律约束,他们会一起冲到她的面前,欢呼雀跃,夹道欢迎!
   邓煌,江苏广播电视总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曾获得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全国十佳音乐主持人”、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十大杰出员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十佳主持人、江苏广播“十大名牌节目”冠军、江苏地区最具影响力媒体人等诸多殊荣。这样万众瞩目的明星主持人,何以与高墙内的囚子结下如此深的情谊?又在情人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来到这个特殊的环境,与特殊的群体见面?


一份特殊的邀约

   邓煌,以她富有亲和力的播报、积极阳光的心态、知性智慧的语言、知人善解的风格,赢得了许许多多人的尊敬和喜爱。每天都会有许多听众通过不同的方式联系她,把她当成说知心话的好朋友。临近年关的一天,当她习惯性地打开桌子上的信件时,看到了王金的来信。
   “邓煌老师,新年好!我是王金,收到你寄来的信和CD,还有你签名的明星册,同改们都很羡慕我。马上又要到春节了,每到过年,我心里都很难过,不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就很想家。我现在进步多了,也比以前成熟了,还参加了监狱的音乐班,学会了唱歌。虽然我唱不好,但我希望有一天能唱给你听。不知道你能有机会到监狱里来吗?”
   说来也巧,早在几个月前,南京监狱就有民警给邓煌打电话,希望她有机会到监狱里来走访一下,这里有她大量的粉丝听众。一开始,她还以为遇到了骗子,这几年,以执法单位的名义行骗的太多了。她把通话号码和姓名交给助理去查询一下,还真是南京监狱的民警。这让她意识到平时真的遗忘了这个群体。但她迟迟下不了决心,事情太多了,安排不下来。王金的来信,使她想起了3年前的一封来信。
   2012年4月,王金给她写了第一封信,是在监狱的医院里写的。告诉她自己20岁刚出头,以前在社会上混,触犯了法律,被判了10年刑。2010年到了南京监狱,现在身体不好,心里很孤独。每天听“阳光倾城”,心情好受一些。
   其实,在信里王金没有告诉邓煌,2011年12月,他因突发肾病综合征,监狱两次送他到明基医院抢救,已发出病危通知书,监狱也把他的父母接到医院,通报了他的病情,并告知他的家人,按照规定可以办理保外就医手续。但他家境困难,父母无力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婉拒了监狱的好意。为了把他从鬼门关里抢救回来,监狱前后花了50多万元。平时,王金就寡言少语,行事古怪,经常与其他服刑人员因为一些小事闹矛盾。现在生病了,大家不愿意主动靠近他。在明基医院抢救回来后,就更加沉默、孤独,整天坐着发呆。
   邓煌第一时间给他回了信,耐心地开导他,把他当作一个弟弟一样关心他。收到邓煌的来信,王金明显发生了改变,从那时起他脸上有笑容了,也愿意跟别人聊天了,他把邓煌寄给他的CD和亲笔签名的明星册,当作宝贝一样,放在箱子里,并不时地拿出来“炫耀”一番。他一遇到什么烦心事和困难,都会给邓煌写信叙说。就这样随着书信的往来增多,王金的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如今的他不光身体健康、性格开朗,而且在劳动岗位也特别用心,刻苦学习技能,改造、学习、生活都步入正轨。
   2014年夏天,南京监狱开办音乐兴趣班,原先没有音乐细胞的王金第一个报名参加,因为他埋下了一个愿望,希望能学会唱歌,有朝一日,唱给邓煌老师听。音乐班担任教员的是社会帮教志愿者王思懿和徐玉琴老师,虽然王老师已经67岁高龄了,徐老师也快60岁了,但两位老师精神抖擞,神采奕奕,丝毫看不出已是花甲之年了。一年来的教学,让服刑人员既学习了音乐知识,掌握了发音练声和唱歌的技巧,也愉悦了身心,舒缓了心情,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邓煌到来的那天,王金和音乐班的学员们在两位老师的指挥下,在大礼堂的舞台上,向邓煌和现场的观众献唱了一首歌曲《清晨》,这是王老师亲自填词作曲并教会大家演唱的歌曲,充满着感恩之心和悔过之情,唱出了全体服刑人员的心声。
   与邓煌的见面,让王金整个春节都沉浸在幸福与喜悦之中。在后台,邓煌对他说,等到他走出监狱那一天,不管家里有没有人来接,都要到电台来找她,一起吃顿饭。王金盼望着那一天早日到来。他已开始用一颗感恩的心、阳光的心去面对生活。他在最近写给邓煌的信中说,尽管高墙限制了身体的自由,但是心是自由的,在这里的每一天都是充满希望的。


一个父亲的心愿

   2月14日的见面会上,有一个特邀嘉宾在现场接受邓煌的采访,幽默而朴实地讲述着自己的故事,赢得台下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他就是曾在南京监狱八监区改造多年的回归人员张开良,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大家诠释着天道酬勤的道理。
    张开良在监狱改造一开始并不顺利。他来自苏北赣榆县,家庭条件不富裕,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2008年10月到南京监狱服刑,面对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刑期,张开良感到迷茫。南京监狱是高等级监狱,服刑人员一般刑期都比较长,几年下来,劳动技能熟练,自然取得的成绩就多。10年刑期如果不付出一些努力,改造成绩比不过人家,得到的奖励就少。这对平时好吃懒做只想发财的张开良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折磨。家里父母年迈,儿子还小,妻子能否等待自己还是一个未知数,心理压力特别大,改造也很消极,认为自己没有希望了,开始混刑度日。
   一晃大半年过去了,张开良行政奖励没拿到,反倒是常常与其他服刑人员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口角,受到处理。看到张开良好端端的一个人却不思进取,分管他的马警官着了急,经常找他谈话,帮助他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剖析他的思想根源,给他算了一笔账,大半年时间白白浪费了,别人都取得了监狱表扬,而他却两手空空。本来刑期并不长,只要努力,每天都会有进步,也会过得充实,10年刑期两次刑一减,就可以回家了,儿子可以照顾了,家庭可以挽回,父母面前也可以尽孝了,可不能这个时候犯傻啊!
   警官不厌其烦的教诲,让张开良有所觉悟,一段时间,张开良沉默寡言,他似乎有所触动,又有什么顾虑在心里。一次谈话中,马警官得知他非常挂念10岁的儿子,自己因为坐牢让儿子受到了伤害,现在不能陪在身边尽父亲的责任,心里很纠结。想通过《阳光倾城》节目,在儿子生日的当天,为儿子点上一首歌,送去在狱中服刑的父亲的殷殷祝福。
   在马警官的鼓励和帮助下,张开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邓煌写了一封信,表达了作为父亲的一点请求。没想到邓煌把他的愿望记下了,在生日那天,帮助他给儿子送上一份特殊且珍贵的礼物,使张开良百感交集。从此,邓煌也成了张开良倾诉心声的朋友。逐渐地,张开良改变了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感到自己并不因为犯罪而受到社会的歧视,在高墙内仍能得到关怀,走出高墙照样能够重新开始新的人生道路。
   从此,张开良一门心思投入到改造中去。辛勤的努力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他两次得到了减刑的奖励,2014年1月提前走出高墙,回归社会。在创业过程中,面对并不轻松的生活压力,他以自己的勤劳站住了脚。先是收购玉米秸秆加工饲料取得了第一桶金,现在干起了贩运蔬菜的行当。尽管起早摸黑很辛苦,但他感到充实有劲,忙碌且幸福。他通过自己的致富经历,给服刑人员上了生动的一课。他告诉服刑人员,外面的世界虽然很精彩,但机会总是给勤奋的人,让大家对回归社会有了更真切的认识。
   这次,张开良带着自己的儿子走上舞台,他的励志事迹,让服刑人员深受感动和鼓舞。监狱民警还专门准备了一台天文望远镜,作为礼物,送给他喜爱天文的儿子。


一次美丽的约会

   情人节,邓煌带着她的朋友们,情深意浓地来到了南京监狱,与服刑人员开始了一场美丽的精神之约。
   节日中的邓煌,身着白色的上衣,显得那样洁白无瑕;红、白、黄相间的花裙子,又让人感到她是那么天真烂漫;她那一头褐红的秀发,更像是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光温暖了服刑人员的心窝。她对广大服刑人员说,在没有情人的情人节里,她就是大家的情人、亲人,她和大家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邓煌的一席话,让服刑人员深深地感到:这是她对服刑人员的人格尊重,是对服刑人员重塑自我的巨大激励!
   参加活动的服刑人员,经过在南京监狱脱胎换骨的改造,大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转变和进步。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常有一种忧虑、彷徨的愁绪徘徊在心头。究其原因,就是担心社会不能接纳自己这个曾经犯下罪恶的罪人;担心亲朋不会像过去一样亲近自己;担心世态炎凉与人们的轻贱冷眼。
   邓煌的一则“黄丝带”的故事,像清晨的一缕阳光,驱散了服刑人员心中的雾霾。当她说到代表着接纳和宽容服刑人员的黄丝带挂满树枝时,在场的服刑人员无不热泪盈眶。当邓煌把牵头这次活动的两名警官介绍给大家时,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当今社会处处充满竞争。竞争使社会进步,竞争使财富聚增,但竞争又使社会变得冷漠。可邓煌来了,还带来了和她一样充满爱心的朋友们。
   邓煌的朋友之一、拉波尼公司董事长陈开恩先生在现场表示,愿意为走出高墙的囚子提供就业岗位,愿意帮助有困难的服刑人员子女就学。现场的囚子眼里噙满了泪花。
   活动现场,舞台两侧,布置了两棵美丽的心愿树,上面挂满了服刑人员精心书写的心愿卡,表达了广大服刑人员新年的祝福和心愿以及对《阳光倾城》节目的感受。在每个主题活动中,主持人邀请嘉宾随机摘取心愿树上的心愿卡进行抽奖活动,并由主持人邓煌当场念出服刑人员的感受及心愿,赠送精美礼品,鼓励服刑人员积极改造。
   活动结束后,望着邓煌和她朋友们远去的身影,有一名服刑人员告诉笔者,当时他忽然觉得自己在南京监狱服刑,诚如当年狄更斯在《双城记》开篇里写的那样:这是最坏的时候,也是最好的时候——作为一名服刑人员该用怎样的行动来回报监狱民警的关爱和帮助?又该用怎样的行动来回应邓煌那美丽的精神之约?  
   精神之约,是啊!希望更多的社会有识之士关注大墙囚子,多几次精神陪护,让更多囚子重塑新我,早日回归社会,成为有用人才。
   (文中服刑人员名字为化名)


责任编辑:呼满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