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元钱背后的故事有何神奇?

  未成年人的思想远没有成年人那样的成熟,很可能因为一时诱惑而在行为上产生偏差。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引导未成年人的同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更要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那年我12岁,刚从村小学升到镇上读初中。有一天中午,班上的同学都到校外的小吃铺或食杂店吃午饭去了,我被值日班长留下来负责打扫教室的卫生。在扫地时,我突然在教室后面的墙角处看到一卷纸币。我捡起来打开一看,是一张50元面值的纸币。
  捏着那张纸币,我的心怦怦地跳个不停。我家里很穷,每个星期的午餐费都是母亲东挪西借来的。50元钱在我眼里可不是个小数目,足足是我一个月的午餐费呢,也足以改善我每天午餐只嚼两袋干脆面的窘境。最后,我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硬是掐灭了“把钱交给老师”的念头,偷偷地把钱塞进了裤兜里。
  那天中午,我没有去校外的食杂店吃午餐,坐在课桌前心里一片慌乱。过了些时候,陆续有同学吃完午饭回来了。我埋着头装作看书,不敢和他们目光对接。下午第一节课是语文课,离上课时间还有十分钟。突然,王惠发出了一声尖叫:“我的钱丢了!你们谁捡到我的钱了?”整个教室顿时变得寂静无声,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说话。班长李红新从座位上站起来,对着全班同学发出警告:“谁捡到了快点拿出来还给王惠,否则一会儿搜身,搜出来,脸上就不好看了!”
  听到班长说要搜身,我的手下意识地伸进裤兜,捏了捏那张原本并不属于我的50元纸币,额头刷地冒出了豆粒大的汗珠,心里害怕得要命。我是一个极度腼腆和自尊心很强的人,“如果从我身上搜出钱来,同学们以后会怎么看我?还有谁会和一个‘小偷’做朋友?”我非常懊悔,为什么会见财起意,丢失人格。我当时甚至想到:“如果钱被搜出来,我就再没脸活了,不如跳楼死了算了!”
  等了一会儿,班长见还没有同学主动站出来承认,就说“那我们就从前排同学开始搜身吧”,有个同学跟着附和:“快点儿搜吧,一会儿就要上课了。”正当大家闹哄哄乱作一团时,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郝敏老师夹着讲义推门走进来。郝敏老师站在讲台上,同学们立刻就鸦雀无声了。班长向郝敏老师汇报了王惠丢钱的事情和搜身的提议。郝敏老师听后摇了摇头,然后和蔼地说:“同学们,让我们大家做个游戏吧,等我们游戏做完了,钱一定会再回到王惠的课桌里。”
  全班同学包括郝敏老师都来到教室外的走廊上,然后再遵照郝敏老师制定的游戏规则,一个一个地单独走进教室里然后再走出来,等全班同学都走完了一遍,大家再一起陆续走进教室。同学们都不知道郝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但我一下就明白了郝老师的良苦用心。 
  当游戏结束之后,大家重新走进教室坐到自己的座位上,王惠突然站起来手里挥着一张50元纸币,兴奋地喊:“老师,你真厉害!我丢的钱真的又回来了!”就这样,郝敏老师用她超人般的智慧和对学生的呵护之心,保全了我稚嫩的尊严。现在想来,如果不是郝敏老师,我真不知道我当时会怎么样,会做出什么样的冲动之举。
  十年以后,我从师范大学毕业,也成了一名乡村人民教师。每当走进教室站在三尺讲台上,我就会想起当年之事,想起郝敏老师。从郝敏老师的身上,我体会到教书育人责任之重大。我也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以郝敏老师为榜样,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