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金牛:战疫办案复工线上,那抹最美检察蓝

  2020年农历新年即将到来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
  “我们需要组织突击队到街道社区参加疫情防控,有愿意报名的请说话!”“我愿意!”“我也愿意!”1月26日,大年初二,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检察院微信群里“我愿意”此起彼伏。短短半个小时,就有30多名干警报名参加突击队。很快,由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主的金牛区检察院“正义金剑”青年突击队(简称“正义金剑”)第一批11名队员开赴一线。出征前,他们心底有光,逆风而行,签下请战书!
  “正义金剑”们穿上红马甲,成了小区院落里那抹最美的检察蓝。


母亲儿子:这句话从未说出口

  因为工作的原因,干警杨勇的两个孩子一直是父母在帮忙照看,疫情来袭后,杨勇的母亲作为一名退休医生,第一时间申请回到了工作岗位,脱下围裙重披白大褂,每天在社区进行体温检测和咨询宣讲。
  “60多岁的人了还去干吗?”身边总有质疑的声音。杨勇却给了母亲最大的支持:“妈,您上!家里有我们。”没想到,杨勇也成为金牛区检察院青年志愿者,和母亲一样战斗在“疫”线。母子俩在与疫魔较量中奋力拼搏。
  每天早上,都在孩子们没醒之前离家;每次晚上,都在孩子们睡了之后归家。2月4日凌晨零点已过,杨勇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家,他以为孩子们都熟睡了,轻手轻脚推开门,没想到3岁的女儿却端着蛋糕跑来:“爸爸,今天是我的生日,我给你留了块蛋糕,你快吃!”女儿的举动让他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有一次生日,母亲因为治疗做农活儿伤到脚的病人忙到很晚才回家。他也像自己女儿一样坚持等到母亲回家才肯睡觉。
  儿时的杨勇,一直觉得母亲有一双神奇的手,能做饭、能辅导作业还能救死扶伤,总在大家需要她的时候出现。那时的杨勇心里就种下了一颗种子,要像母亲一样能为大家服务。长大后,他如愿成为一名检察干警。如今,“为人民服务”的5个字从儿时的梦想成为现实的使命。杨勇和母亲都曾错过了儿女的生日,那句“宝贝,生日快乐”没来得及说,“孩子,我们都在以坚决的模样战斗着,平凡却闪烁微光!”这句从未说出口的话却成为一份传承的力量,在杨勇家庭里悄然发生着,这粒红色的种子让长大后,“我就成了您”!
  “嘿,思燃,我这还有口罩,你拿着!”1月28日,徐炜听闻办公室同事李思燃作为第一批突击队员即将出征的消息,立马从包里翻出了自己仅有的3个医用口罩递给他。李思燃坚持不收。徐炜追出去硬塞给他,说道:“你在第一线比我更需要它!”在当时,口罩是非常宝贵的“奢侈品”。而这3个口罩,是徐炜在提前结束休假从老家返蓉前,妈妈专门为他准备的。徐炜强行把口罩塞到了李思燃衣兜里:“你要注意安全,我们一起加油!”好像是男子汉的“倔强”,柔情的话从未说出口,但其实却在说着你是我的同事,今日你守护大家,明日我来守护你。岁不寒,无以知松柏;情之迫,更可见真心。
  和仅有两岁的孩子隔着口罩亲吻后,一对都在社区进行疫情防控的夫妻开始了“逆行”之路:800多居民入户排查,小区院落门口测量体温、发放宣传单、返蓉人员登记,为居家隔离人员送去必需的生活物资。菜市场、大型商场、公园、餐馆都有夫妻俩奔波的身影。夫妻俩,男生是金牛检察院干警黄涛,“正义金剑”突击队员之一;女生是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人员。夫妻俩每天都要“比赛”,看回到家谁的微信步数排第一。这个简单的“攀比”成为他们无声的关心,来不及寒暄太多又投入到第二天的工作中。那艰难的时日,或许问候并未说出口,但彼此都知道,“守护好家孩子才能有未来,我们这个小家也要为祖国大家做点微薄事,尽我们一份力”。


口干舌燥:这句话述说N多次

  “爸,你快回去休息吧,我来照顾妈。”晚上9点多,干警王浩结束一天的社区防控工作后匆匆赶到成都某医院外科病房。为了接替父亲照顾因车祸住院的母亲,这句话重复N多次,有时爸爸还是不走。
  2月18日,因为一场交通意外,王浩的母亲五根肋骨骨折住进了医院。“爸,要不我还是向单位请一天假来陪妈妈?”王浩和父亲商量。“算了,现在你们那里正需要人手,我们爷儿俩再坚持下,白天我照顾你妈,晚上你再过来。”王浩父亲拒绝了王浩的建议。就这样,王浩白天战斗在小区院落里,晚上到医院替换父亲陪伴母亲。面对虚弱的母亲,王浩少言寡语,多半是怕打扰母亲静养。这份安静是王浩对母亲的一份愧疚。“对不起,爸爸、妈妈。”这句抱歉王浩一直想说,却没说出口。有国才有家,国也是千千万万个小家。王浩坚信,母亲会很快恢复,祖国母亲也会很快恢复。待山河无恙,他一定要陪着母亲再去春熙路的街头走一走,看看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2198、4265、11195、190、5000、7000……这些数字见证了“正义金剑”战“疫”的模样。
  1月底以来,走访排查2198户。“您好,我们来做一下人员登记。”这句话说了2198次。
  挨家挨户发放小区通行证4265张:“您好,这是您出行的通行证,请随身携带。”这句话说了4265次。
  协助社区、院落开展出入登记11195人次。“您好,近14天去过哪些地方?请配合我们做好登记。”这句话说了11195次。
  对190余名重点地区返蓉人员、居家隔离人员落实重点人员信息报告和监测追踪制度,每日上门测量体温,协助购买蔬菜等生活物资:“您好,今天来为您测量体温。”“您好,我们为您采购的物资。”“您好,这是为您取的快递。”这些话190次。
  高速路口,对5000余辆返蓉车辆、7000多名返蓉人员进行登记、测体温:“请停车,测量一下体温……”这些话,都说了很多次。
  “吴sir,家里一切安好,勿念。”这是第二检察部检察官李峰在情人节那天发给妻子吴蕾的微信。吴蕾是成都女子监狱一名狱警,从大年初三开始就一直坚守岗位没有回家。李峰作为突击队员,也每天战斗在另一条疫情防控战线上。夫妻二人两个多星期只得在微信中见面。“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啊?”家里两个年幼的女儿每天都会哭着问李峰。“快了,你们听话,妈妈很快就回来了。”李峰总是这样哄着女儿们。“名编壮士籍,不得顾中私。共勉。”李峰用曹植《白马篇》的诗句作为情人节那天夫妻俩微信交流的结束语。
  “爸妈,您放心吧!”干警林丹独自一个人在成都工作,每天利用微信向在老家的父母报声平安成为林丹的日常功课。为避免父母担心,林丹没有与父母商量,悄悄在请战书上盖下了鲜红的指印,编入了把守老旧小区出入口的社区志愿队伍,开启了他“黑白颠倒”的21天。2月之初,春天尚未到来,夜晚的瑟瑟寒风把只有顶的简易帐篷吹得呼呼响,冻僵了手脚,就干脆起来蹦跶一下。“取暖基本靠抖”,成为最真实的写照。这样的夜晚,林丹一驻守就是21天,“坚持,再坚持一天”成为林丹对自己说得最多的话。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哪有那么多超级英雄,更多的不过是为了静好岁月默默奉献的人,更多的不过是为了人民安康扮演着超级英雄的普通人,他们闪烁着微光,护着大家的梦乡。


办理案件:正义金剑一直在线

  “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时不时在“正义金剑”微信群闪光。疫情防控期间,金牛区检察院组建主要由党员干警组成的涉疫案件办理专班,严守法律防线不放松,各项检察工作不等不拖。疫情期间的“云”办案就这样展开了。
  “现在微信这么普及,要不然问问双方是否愿意通过微信远程调解呢?”姚某故意伤害案系一起民间偶发纠纷引起的刑事案件。解决此案的关键是姚某家属与被害人就赔偿金额达成一致意见。按照以往常规做法,要请双方到检察院开展调解,恰逢疫情发生,这可如何是好?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助理杭志突然想到了妙招,用微信调解。
  说干就干,在征得双方同意后,检察官任立君、杭志和姚某家属、被害人建起了微信群,通过多人视频连线方式进行远程调解。经过多次耐心沟通、说法调解,姚某家属最终与被害人就赔偿金额达成一致并以转账方式支付,被害人也将收条和谅解书邮寄交付。该案现已顺利提起公诉。
  “王叔叔,请放心,我一定会定期通过视频汇报自己的情况。我绝对不会再犯错了。”屏幕上,是一名稚气未脱的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屏幕的另一端,是未成年人检察部检察官王帅文、书记员杨梅,他们正在开展远程考察帮教。在平时,检察官要面对面对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开展定期帮教考察。在这个特殊时期,不能再用传统方式开展帮教,这怎么办?“千万不能放松对他们的帮教考察,得想办法和他们保持联络。”王帅文担心帮教中断后这群特殊的孩子会重新偏离轨道。
  在确保相关未成年人与办案人员健康安全的基础上,检察官们灵活调整办案形式和内容,通过微信视频的形式进行线上交流,了解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近期活动情况和思想动态,并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与要求,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相关的法律知识,开始了普法云课堂。
  “我知道错了,我甘愿接受惩罚。”3月4日,犯罪嫌疑人刘某在看守所讯问室通过远程视频接受检察官讯问,并自愿签下认罪认罚具结书。3月9日,金牛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被告人刘某在疫情防控期间利用口罩、体温枪等防疫物资诈骗一案,通过法院、看守所3方庭审视频系统,一审判处被告人刘某有期徒刑3年8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仅用了72小时,金牛区检察院对辖区首例涉疫诈骗案完成了从受理审查逮捕到提起公诉的整个过程。
  在公益诉讼战场上,检察官们密切关注“两法衔接”平台和相关防治工作,快立快审3起涉及野生动物保护公益诉案件,促进源头治理。


为了复工:那随身携带的充电宝

  疫情防控总体战进入第二阶段后,按照区委的安排,“正义金剑”突击队的工作重心转向了促复工复产,第二批14名突击队员接过战旗,踏上了定点联络45家重点企业、市场的新征程。
  “我们现在陆陆续续地复工,但我们公司人多,口罩、消毒液缺口很大,能不能帮我们解决一下?”接到金牛区某钢铁有限公司反映的问题后,任立君立即向相关部门反馈信息,并积极协调解决。短短两天,该企业顺利购买到口罩,解了燃眉之急。任立君在每天的走访中,随身携带的除了手机还有一个充电宝。任立君说:“每天走访企业,拍下复产复工的实景、记录下企业的问题、给企业推送政策链接、随时答疑解惑,一天没有充电宝还真不行。”
  “您好,这是我省最新出台的《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缓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政策措施》,请您查阅。”“您好,这是进一步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复市的11条措施,如果您对政策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直接询问我们。”队员们和对口联系的企业建立了微信群,在群里实时公布疫情防控最新动态信息,及时向企业推送有关复工复产、疫情防控、社保税收等最新政策,并结合企业复工复产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及时推送典型案例,协助企业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他们辛勤工作获得了企业家们的连连点赞。
  充电宝给了突击队员们走访时的“安全感”。对于企业,突击队员们又何尝不是他们的“充电宝”呢。政府对复产复工有什么要求?复工必需的防护物资不够怎么办?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有些经营者对如何尽快恢复生产还是有不少担心。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帮助解决,在他们对政策不懂时及时推送解释,在遇到法律风险点时耐心释法说理。“正义金剑”突击队员们用金牛检察人的敬业担当、用法律人的忠诚履职为企业及职工打了一剂“强心针”。
  “正义金剑”随风起舞、踏歌前行,践行检察人的初心和使命,为祖国奉献自己的青春!
● 责任编辑:刘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