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眼中的民法典》系列报道之一

律师是准确适用民法典、 依法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力量

编者按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这也是一部与人民生活各方面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百科全书”。
  民法典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人民权利保障进入了新阶段。
  徒法不足以自行,民法典的生命在于实施。
  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法典专业性较强,实施中要充分发挥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等法律专业机构、专业人员的作用,帮助群众实现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律师作为一线法律实践者,作为全面宣传、贯彻实施民法典的重要群体,作为依据民法典解决民商事纠纷的重要参与者,更要带头宣传、推进、保障民法典实施,争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
  民法典颁布后,北京安通律师事务所第一时间组织律师学习民法典、积极撰写专业文章,并特别邀请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利明教授撰写评析文章。王利明教授对这种学习民法典的热情予以赞赏并建议安通律师事务所将该系列文章结集出版,就如何学习、运用民法典,向全国律师推广这一有益做法。
  本期特刊发该系列文章,以与各位读者分享“律师眼中的民法典”。



  2020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高票通过!
  作为我国民事法律的集大成者,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也是第一部直接以“民”命名的法典。以“法典”命名,表明凡是纳入民法典的规则,都具有基础性、典范性的特点;以“民”命名,说明民法典把人民愿望置于首位,充分反映了人民的利益诉求。
  此次民法典最大的亮点就是为民立法、以民为本,最大化地谋求人民的利益。民法典的立法宗旨和目的就是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保障私权,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如何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基础性法律”?我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
  一是在整个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民法典是一部基础性法律。所谓“典”,就是典范、典籍的意思,在整个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民法典是在宪法之下的基础性法律。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民法典是一部基础性法律,也就意味着其他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单行法等,都应当和民法典保持一致。同时,行政执法、司法也都要以民法典为基本遵循。
  二是在民事领域的立法中,民法典具有基础性地位。民法典也称为私法基本法。我们采用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民法典在整个民商事立法中也处于基础性地位。我国目前有二百五十多部法律,其中一半以上属于民商事立法或者涉及民事法律关系的调整,除已废止的法律以外,这些民事立法都要在民法典的统率下,构成统一的整体。
  三是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民法典有关产权保护的规则、有关人身权保护的规则,以及有关合同债权的保护规则等,构建了整个市场经济的基础。因此可以说,民法典是调整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四是民法典是行政执法和司法的基本遵循。法典化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就是找法方便、修法透明、规则统一。正所谓“法典在手,找法不愁”,解决民事纠纷基本的裁判依据都在民法典中,在找法时不能盲目。民法典是法律工作者今后研究、处理涉及民事纠纷的基本依据,也是执法、司法的基本平台,民事纠纷的解决都应当在该平台中研讨。在民事领域中考验我们的执法能力,很大程度上就是衡量我们准确把握、理解和运用民法典的能力。
  民法典是法律人适用法律的基本依据。我认为,在法律人中,律师是准确适用民法典、依法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力量。为什么说律师是准确适用民法典、依法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力量?
  首先,律师是全面宣传民法典的重要群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民法典“要聚焦民法典总则编和各分编需要把握好的核心要义和重点问题,阐释好民法典关于民事活动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等基本原则,阐释好民法典关于坚持主体平等、保护财产权利、便利交易流转、维护人格尊严、促进家庭和谐、追究侵权责任等基本要求,阐释好民法典一系列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律师是法律人共同体的一员。民法典既是老百姓的权利宣言书,也是法律人共同体讨论民商事案件、解决民商事纠纷的统一平台。民法典实现了民事裁判规则的集中和体系化,因此,在民法典颁布之后,法律人共同体不能各说各话,而应当依据民法典的规定来讨论问题,在民法典的内在体系与外在体系的指引下,对法律条文进行解释,这既是民法典的意义之所在,也是法律人共同体的职责之所在。而律师作为法律人共同体中的重要成员,必须在民法典的框架范围内讨论相关案件、解决相关纠纷,对于宣传、准确把握民法典将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律师群体是全面贯彻实施民法典的重要群体。律师是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参与者,是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重要力量。“律师兴则国家兴”,律师依据民法典,帮助当事人理解法律、运用法律,在法庭上辩论理据,有助于法官查明事实、准确适用法律。律师们还能够广泛参与政府重大决策的法律顾问、各类企事业单位的纠纷预防、重大合同签订谈判等各个环节和过程,通过所掌握的民法典知识,避免当事人违反法律并导致利益受损。
  最后,律师群体是依据民法典解决民商事纠纷的重要参与者。律师群体准确理解民法典、科学运用民法典,是民法典能够准确适用的重要环节,也是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的关键环节。民法是裁判法,民法典更是裁判规则的集大成者。民法典的作用,主要通过一个个案件的裁决裁判、一起起纠纷的解决处理来实现,要让老百姓在每一个个案中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这就离不开律师群体的广泛参与。因此,律师必须带头深入学习民法典的规定,理解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和价值理念。
  北京市安通律师事务所在民法典颁布之后立即展开对民法典各编内容的学习,并由该所主任和资深律师撰写了一系列学习文章,这是对民法典深入学习的第一步。这些文章对于民法典的理解或深或浅,有些观点也属于一家之言,但对于民法典的理解和适用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千千万万法律人的深度参与,过程可能需要绵亘数百年。因此,安通律师事务所对民法典的这种高昂的学习热情,值得肯定。
  现代法治强调“规范公权,保障私权”,民法典是权利保障的宣言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法典专业性较强,要充分发挥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等法律专业机构、专业人员的作用,帮助群众实现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要发挥人民调解、商事仲裁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作用,加强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工作,通过社会力量和基层组织务实解决民事纠纷,多方面推进民法典实施工作。
  为此,我应安通律师事务所主任汤敏煌律师的邀请,为其律所的民法典系列学习文章作序以勉之。
● 责任编辑:宋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