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二

不平凡:从代表到委员都是“代言人”

  2020年有多艰难,今年的两会就有多不平凡。
  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承载着14亿中国人的共同意志和坚定信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的两会时间特殊、背景特殊,承载着万众期待,肩负着重大使命。
  特殊时期召开的两会,变化的是会期,是议题,是形式;不变的是信心,是决心,是初心。当我们将目光聚焦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聆听那一段段履职故事,“变与不变”的感叹再次涌上心头。
  的确,他们“变”了——心中的使命更强了。这场“疫情大考”给他们带来了“特殊的试题”,他们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把出色的答卷写在了特殊的战场上。
  他们“变”了——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他们不仅扑下身子下基层,还越来越多地放宽眼界上“云层”。他们拥抱新技术,顺应新潮流,在短视频中察民情、直播间里听民声、“带货”振兴乡村经济。
  他们“变”了——履职的形式更多了。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跨界”化身记者,多角度、多方位为全国观众现场“直播”,他们探索出了新时代特有的“群众路线”。
  让我们走进两会,走近代表委员,感受这变与不变的无穷魅力。


迎“疫”而逆行

  “国有危难时,医生即战士。宁负自己,不负人民!”这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抗击非典时的誓言,年逾古稀的他再一次赴一线抗疫。在武汉,因不分昼夜高负荷工作,张伯礼胆囊炎发作,做手术摘除了胆囊。他说:“肝胆相照,我把胆留在了武汉。”
  “我想指挥战斗。”术后没几天,张伯礼就不顾医生劝阻,再次投入了工作。在张伯礼镇守的武汉江夏方舱医院运行的26天,创造了“三零”纪录:轻症病人零转重,痊愈病人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
  如今,春暖花开。张伯礼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出现在北京。在2020年5月22日的两会审议现场,张伯礼代表回忆起抗疫历程时,几度哽咽落泪。这一幕令无数人为之动容。
  此前,张伯礼回忆驰援武汉的经历也曾被触到泪点,“我是1月26日接到任务的,让我转天早晨到北京机场集合,我说什么事,他说到武汉去。我说多长时间,他说三个月。我说准备什么东西,他说不知道。我说还有谁,他不知道,就接到通知准备来。当时武汉的疫情很严重,我有思想准备要去,甚至想主动申请,但是那个瞬间……”
  说到这里,张伯礼的眼角再次湿润了:“出征的心情一个是悲壮,因为当时武汉情况很严重,并且我们对冠状病毒的了解,远远不像现在了解那么多,所以觉得是中央让我去。我这个岁数本身在这摆着,说明疫情很重才让我来负责,否则不会让我这个老头来。”
  在张院士的眼泪中,我们看到了生命至上的医者仁心,更看到了在国家有难时,人民代表义不容辞的使命和担当。
  除了张伯礼,在这个特殊的春天,在人民大会堂出席全国两会的其他代表委员又在忙些什么?在疫情期间调研和履职的“双线”经历,还有哪些不一样的故事?
  有的人在医院——“中医药的价值就是要靠打硬仗来体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说。大年初一,黄璐琦率领队伍奔赴武汉。这支队伍是第一支进入武汉的国家中医医疗队,也是第一个接管重病区、第一个为武汉金银潭医院新冠肺炎危重患者使用中药的医疗团队。他说:“作为国家中医医疗队,救死扶伤是我们的根本宗旨。”
  有的人在实验室——“疫情就是军情,疫区就是战场。”她叫陈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从阻击SARS、埃博拉到抗击新冠肺炎,她一直在路上,“疫情防控决不能等到疫情来了再做”。这个春天,实验室成了陈薇最常呆的家。她和团队研发的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已进入二期临床试验。
  “只要我们不慌不忙、沉着冷静,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说。非典暴发时,他们曾带领团队,研制出了中国首枚专门用于SARS病毒检测的基因芯片。今年2月,程京带领的团队研发出了可以在1.5小时内,一次性检测新冠肺炎、甲流、乙流等6种病毒的试剂盒。这个试剂盒,正运往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助力全球抗疫。
  有的人在社区——“我是人大代表,必须冲在群众前面,当好排头兵。”全国人大代表、律师蔡学恩,在疫情发生后,主动申请成为社区志愿者。每天他都穿一件布满酒精的黑色羽绒服在社区值守、排查。风雨无阻地把新鲜食物送到居民家门口,还积极用自己的法律知识为居民答疑解惑。
  “社区群众之所需,就是下沉干部之所急。”三月初,湖北省武汉市政协委员、武汉市迪睿道路公司董事长郑明下沉社区,了解到社区居民由于平价肉供应不足,他马上联系筹措紧缺的平价肉。连续几天,他在各种群里发布了求助信息,四处联系政协委员和民建会员企业。点滴爱心汇聚成海,终于解决了眼前的物资紧缺问题,居民得以安心,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也都深受感动。
  有的人在乡村——“疫情防控责任重大,绝不能因为我们工作不力,不细心出现任何问题。”这便是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西平县宋集村党支部书记刘香莲在疫情发生后每天挂在嘴边、记在心上的话。她不仅积极组织疫情防控小组,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志愿服务队,而且还带头募捐,带领村民共同抗疫。村民由于疫情无法外出,刘香莲组织起临时复工复产小组。
  “当人大代表就要站在基层群众的角度,去看,去听,把群众的信任当作责任。”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庄窠集镇西坪村党支部书记马天龙说。他带领党员干部在村里执勤、宣传、排查、劝导,谨防疫情内扩外输。给每一位在车间奋战的工人都开出了双倍工资,就连生产出的防护口罩也都无偿捐给了当地党委政府。通过政府的统一调配,快速缓解了当地口罩紧缺的问题。
  有的人在“云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潘鲁生创作防疫主题宣传画。刘发英代表、徐晓兰委员和更多的代表委员在云端建言献策,对于疫情防控的相关问题给出各种的建议,解决基层生活问题。无论身在何地,代表委员都心系人民。
  在这个特殊的春天,全国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头,迎“疫”而行,与人民群众战在“疫”起,书写着履职中不一样的“春天答卷”。

  

变身“网红主播”

  一部手机、一张桌子、一堆核桃,大山里的一户农家院里,梁倩娟正在向全国各地的朋友直播家乡的土特产老树核桃。
  看上去像是普通农家女的梁倩娟,其实她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7年前,梁倩娟回到家乡甘肃省陇南市徽县水阳镇石滩村,开起了网店,成了电商助农的代表,现在她又升级成了主播,带着乡亲们干起了直播“新农活儿”。
  梁倩娟借助陇南农村电商快速发展的契机,将家乡土特产销往全国各地,成为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的中坚力量。2019年全国两会,梁倩娟登上了“代表通道”。她在通道上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几年通过电商已带动300多户农户增收,在快手售出的农特产品超过10万斤。
  2020年两会“代表通道”上首次出现电商直播代表,她叫石丽平,是贵州松桃苗绣公司的负责人。不久前刚在淘宝直播为家乡带货的她,如今又站在“代表通道”上为绣娘、绣爷代言。她说,像松桃苗绣这样的技艺在贵州已经带动了50多万妇女就业。
  实际上,全国两会前夕,还有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像梁倩娟、石丽平一样,变身“网红主播”,走进田间地头,给贫困户当“店小二”,助力脱贫攻坚;走进工厂车间,给企业当“销售员”,拓宽企业制造销路。
  “不如直播卖茶,看看效果如何?”春节以后,新冠肺炎疫情给各行各业带来新挑战。全国政协委员、广东宏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伟忠更加关注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在看到直播带货成为新潮流后,便萌发了直播带货的想法。
  距离全国两会召开还有5天,陈伟忠走进潮州单丛茶叶生产基地,为单丛茶叶代言,助力茶农脱贫增收。他在“两会带货王”直播间里,吸引120万人次观看,接到240多个订单,售出茶叶200多斤。
  “南罗百香鸡,皮脆肉滑、清爽美味……”5月17日,全国人大代表、广东云浮罗定市黎少镇隆久村党支部书记李小兰首次体验直播带货,在54分钟的直播里大卖800多只南罗百香鸡。李小兰介绍,百香鸡养殖基地目前已经可以每年给全村带来10万元左右的收益,给每个贫困户增收1000多元。在直播中,李小兰进入鸡棚,还体验一把“吃播”,品尝刚出锅的隔水蒸鸡。“直播带货帮助扶贫农产品销售出去,也是帮助地方脱贫攻坚的途径之一。”她说。
  除了当网红,代表委员们当然没有忘记建言献策的本职,和传统的线下调研相比,一次次直播,一块块屏幕,搭建起了代表委员们联系民情民意的新桥梁。尤其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无法面对面交流,多位代表则通过短视频在线征集意见,受到了广泛关注。有些短视频播放量超过百万,有代表也从评论中“有意外收获”,并据此提出了新的议案带到全国两会。
  “老铁们大家好!”两会前夕,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全国人大代表孙艳玲开始直接在短视频平台上“求建议”。“我们的好朋友有什么好的意见和想法,通过平台告诉我,我会把你们的声音带到两会上。”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孙艳玲征集民意的视频也已有超过117万的播放量。在评论区,很多网友手动点赞,表示支持发扬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网友在留言中对孙艳玲提出了尖锐的“喊话”:“希望你能了解一下偏远的农民的生活。”孙艳玲也给这样的声音给出答复:“好的,希望大家越来越好!”
  在短视频征集意见的过程中,孙艳玲也有意外的收获。“没有想到反映民生和带货的问题是最多的。”她决定将这两方面的呼声带到两会上。“通过这次尝试,我的胆量也变大了,而且再次感受到了我身上的责任和使命。”孙艳玲说,这种短视频的方式她还会继续用下去。
  “在这种平台上传播,要比挨家挨户地走,得到的声音会更多。因为有的时候可能面对面,老百姓的心声不好意思说。但是网络是不见面的,留言会非常犀利,有的甚至说一些不好听的话,但其实也传递出了他们真实的心声。”孙艳玲补充说,特殊时期在线征集民意的方式反响不错,但实际上征集民意是一项全年都在进行的工作。“入户走访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形式,我每年走访入户的笔记都能记几大本。”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产品的销售方式均发生了新的变化。特别是今年,疫情加快了全社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直播电商平台催生了大量新场景、新业态,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帮助受疫情影响的农户尽快复工复产、打开销路,他们努力适应网络技术发展新趋势,身体力行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为了更好地履行人民代表的职责,代表委员通过上“云端”,主动地接触选民、了解选民,积极履职发声、为民解忧。
  要问,今年两会有啥不一样?可以说,特殊时期、特殊情况下的两会无形中为代表委员们开辟了履职的“新渠道”“新天地”“新场景”,也为群众带来了新变化和新期待。

  

“跨界”当记者

  一场疫情让直播红了,谁知这个潮流竟被带到了两会现场。在今年两会的“部长通道”上,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现场带货贫困地区农产品:大家可以多买点儿!
  今年两会可谓是独树一帜,除了“直播带货”还有“直播带会”“直播参会”。自拍杆也成了代表委员们的“神器”,代表委员们变身“自媒体”,纷纷开启“直播带会”模式。他们一个个化身自媒体,把会场延伸到网上,不少网友直呼,第一次觉得两会离自己那么近。
  跟着代表委员的镜头,可以看到两会全程直播:出行前的行李箱、飞机上的集体照、驻地的医药包……或许屏幕有点儿抖动,背景音有点儿嘈杂,但内容“没有中间商”直达大众,还配着“地方普通话”的生动解说。
  甚至有代表委员在镜头前直接做起了“云开箱”。记者发现,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代表委员的行李箱里可有不少“新装备”。全国人大代表毕宏生在行李箱里装上了防疫药品和消毒用品,还带了他为参会刚买的衬衫。“往年我们都是穿着冬衣去北京参加两会,今年却是穿着夏装过去。”全国人大代表朱晶说。
  全国人大代表许富华在空闲时间还需给学生们上网课,她的行李箱里除了生活用品,还带了课本和教辅资料。“我带了打印机和墨盒,还有固体胶、订书机之类的办公用品。”因为本次两会实行的是闭环管理,人大代表张金海为了以备不时之需,从家里带了打印机和墨盒。湖北全国人大代表李莉腿脚不便,需要拄着拐杖出行。这次前往北京,她的行李满满,有一半都是抗疫的记忆:居民的抗疫画册以及李莉改编的歌曲《社区抗疫之歌》等等。
  此外,本次会议配备的健康包也顺利“入住”代表们的行李箱,里面口罩、体温计、消毒液一应俱全,全力保障会议期间的安全。
  实际上,不只是行李箱装满了“新装备”,此次的两会现场也出现不少。
  由于此次到会报道的记者数量锐减,5G网络和视频会议设备等成了会场和驻地里的“新装备”,不少代表委员还受邀“客串”起了记者一职。李君自称四川代表团的“半个记者”,他随拍随发。在大巴车上,他“采访”其他人大代表,拉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和网友打招呼,称赞他为抗疫作出的贡献。又和四川省广元市委副书记、市长邹自景坐在一起,介绍上会小组安排。
  江苏代表团的90后代表李楠楠也是一位兼职记者。临行之前,她被政府、媒体、其他代表委员等拜托,希望她能在两会上帮忙拍摄一些照片和素材。为了更好的视频效果,有媒体主动借给她补光灯。在不影响纪律的情况下,她欣然接受,并在朋友圈内笑称:“不一样的两会,我成了一名主播。”
  虽说是跨界,但是也有委员还真就“出圈”了。全国政协委员朱同玉充当“主播”的一段自拍短视频火了一把。短短1分钟的视频“干货”满满,举着自拍杆的朱同玉到三位全国政协委员的房间“串了串门”,采访了他们本次大会拟提交的提案内容。该视频很快被大量媒体转发,朱同玉委员的表现被网友称赞为“接地气”“暖人心”“有网红主播潜力”,而他自己则自谦表示“与专业记者水平有很大差距”。
  与此同时,多位代表委员还通过社交媒体把此次难得的经历分享出来。记者通过手机里的部分代表委员们的朋友圈,发现代表委员客房内的《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以及会场楼门前摆放的四色分类垃圾桶,一个个新的变化提示着大家,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已经实施,两会驻地正带头践行,引领垃圾分类和减量新风。
  除了对新条例的践行,在代表委员的朋友圈多次出现的就是两会期间周密的疫情防控状况。我们可以看到今年参会的一些小细节:代表委员的餐桌都是隔起来的,面对面都有挡板,大家取餐时都自觉戴着口罩。人大代表车捷对记者说,在安全防护上,大会也贴心地为代表们的衣食住行制定了详尽的安全防护规范。两会在防范疫情方面认真严谨的态度,为代表委员们准备充足防护物资的举动让大家深感暖心。
  此外,特殊时期参加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又有何不同的感受?记者连线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心态上,“激动”“期待”和“充满信心”是他们的关键词。
  “今年两会,总体感觉大家的精神都很饱满。”全国政协委员李迎新表示,当前国内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代表委员们对全国两会的召开,充满了信心。
  全国人大代表韩德云对记者说,“此次抗疫‘大考’不仅是一次考验,更是一个机会和窗口,我们要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对酝酿多年的民法典草案进行审议,这是一个令人期待的时刻。相信随着民法典的正式出台,我们的社会治理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车捷代表表示。
  相较往昔,今年举行的两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缩短了会期、压减了部分会议、对媒体采访方式也进行了调整。但作为两会的重要参与者,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始终与时代的主题、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幸福紧密相连。他们始终是人民的传声筒和代言人。
  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