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去街边馄饨馆吃饭的副院长

-- ——山东省烟台市毓璜顶医院副院长于国平的别样贪腐之路
  如果不是站在被告席上,两鬓斑白、头发谢了大半的于国平看起来像极了一个温文尔雅的学者,即便是在回答法官讯问时,他依然谈吐儒雅,话语间充满条理,神色平静如常。而坐在陪审席上的妻子张明丽却早已泪如雨下:“别的领导干部的妻子都做事谨慎,生怕自己的丈夫犯错,我可倒好,净给自己的丈夫揽事……我真是太糊涂了。” 张明丽望着这个平常对自己宠爱有加的丈夫,内心懊悔不已,但一切都太迟了。
  2019年10月10日,山东省招远市人民检察院以于国平涉嫌受贿罪向法院提起公诉,这也是司法体制改革后,该院办理的第一起职务犯罪案件。2019年11月22日,随着法槌的落下,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于国平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5万元,等待这个医学专家的即将是漫长的铁窗生涯。


心系家乡的医学博士

  早年,于国平一腔热血、从军报国。
  1984年,于国平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位于北京的解放军总医院(下称“301医院”)神经内科担任住院医师。
  入职之初,于国平勤奋好学、行医严谨,在临床医学领域颇有建树,并在1994年获得了北京军医进修学院神经内科专修学员资格。1999年,37岁的于国平顺利拿到了医学博士学位,此时的他已经是301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可谓事业有成、春风得意,不仅医术精湛,擅长诊治神经内科方面的疑难杂症,而且对待病患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颇有悬壶济世的医者之风。如果按照这条人生轨迹发展下去,于国平想必会拥有富足、稳定、美满的人生,甚至会在学术上取得不小的造诣。
  一次,于国平为一名来自山东的患者治疗好了困扰其多年的三叉神经痛,并且在他的悉心指导下,病人少走了弯路,节省了不少治疗费用。临出院前,病人家属给于国平送来了锦旗,激动地握着于国平的手说:“在俺们老家如果能有您这样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生就好啦!”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对于祖籍山东烟台的于国平来说,对家乡的眷恋一直是他心中挥之不去的心结。虽然首都京城的发展平台很好,但能为家乡出一点力更好啊。不久之后,心系家乡医疗卫生事业的于国平,回到了在胶东地区颇有名望的烟台毓璜顶医院工作,担任神经内科医师。
  知情人透露,当年的烟台毓璜顶医院医学博士屈指可数,更何况于国平还年轻有为,在北京大医院工作锻炼过。组织上对这位从北京回来的医学博士分外器重,重点培养。由于先前在北京坐诊期间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于国平回到烟台后,工作上努力敬业,仅在一年后,便被组织任命为毓璜顶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一职。从医师到科室主任,于国平不仅仅是职务提升了,工作的范围也有所变化。为了让于国平尽早熟悉行政业务,医院还让其兼任了医院院长助理一职。当然,于国平也不负众望,不仅助理事务做得井井有条,对神经病学的前沿领域也深有造诣,掌握多种现代实验技术,还结合临床经验,承担了多项省市级的研究课题,于2002年获得“山东省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并任《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编委。
  2005年,凭借过硬的业务能力和优异的表现,于国平升任毓璜顶医院副院长。


街边的馄饨馆是他常去的地方

  职场得意的于国平,迎来的却是家庭生活的失意。由于于国平工作地点在烟台,妻子江某与女儿生活在北京,长期两地分居使于国平的婚姻亮起了红灯。无奈之下,于国平与江某协议离婚,女儿归前妻抚养。
  婚姻的不幸使于国平的情绪一度陷入了低谷,每天晚上回到家,看着空荡荡的屋子和冷冰冰的锅灶,让这个在医院里忙碌了一整天的医学专家时常唉声叹气,孤独地度过一个个寂寥的夜晚。
  没多久,于国平经人介绍认识了小自己8岁的张明丽。张明丽是烟台某酒店的一名经理,离异后与女儿一起生活,她不仅工作体面、打扮时尚、年轻貌美,并且对于国平也很有好感,平时在生活上对于国平嘘寒问暖、体贴有加。于国平跟张明丽在一起后,感觉自己的生命都焕发了色彩,之前乱套的生活也重新回到正轨,甚至在亲友面前曾不止一次地说过:“如果不是她的出现,真不敢想象我以后的日子会过成什么样。”
  2006年1月,于国平与张明丽再婚组建了家庭。有了张明丽在生活上的照顾,于国平开始一心扑在事业上,很快便在副院长的位置上干得有声有色,逐渐受到重用。很快,担任副院长职务的于国平也逐渐开始分管医院的物资材料采购工作,这也使他成为各大医药公司经销商的重点公关对象……
  此时的于国平虽有着一定社会地位,社交面也较为广泛,其在生活上却始终保持着节俭的作风,日常的吃穿用度也都颇为低调,这有别于一般的职务犯罪案件中出现的贪腐高官。
  据办理该案的招远市检察院员额检察官刘艳霞介绍:“于国平不喜欢出入高档会所,也没有其他不良嗜好,他最常与药品经销商会面的地方,就是毓璜顶医院附近的一家馄饨馆,用他自己的话说——‘在这样的地方吃饭,让我觉得心里踏实。’”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于国平在贪腐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自从于国平被提拔为毓璜顶医院副院长之后,有一种危险在黑暗里伺机而动。
  1999年,于国平刚到烟台不久,就遇到一个叫贺一平的病号,于国平看了对方的片子后确诊其是颅内静脉窦血栓,由于毓璜顶医院当时没有造影技术治不了,于国平便联系北京301医院并亲自到北京给他做了手术。在于国平的悉心治疗下,贺一平很快康复,内心对这位医生也非常感激,并且和于国平一直保持着联系和交往,经常邀请于国平一起吃饭聚会等,两人的关系也越发熟络起来。
  此时的于国平可能忘记了“礼下于人,必有所求”的道理,因为贺一平除了是他的病号之外,还有另外一重身份——烟台某医药公司董事长。
  2006年下半年,贺一平找到于国平,表示自己的公司想进入毓璜顶医院药品配送企业的名单,希望能帮忙疏通一下,于国平表示会尽力帮忙。事后,于国平找到药品负责人打了下招呼,过了一段时间,贺一平的公司顺利进入了该医院药品配送名单。
  当年中秋节,贺一平在于国平的办公室送给了于国平一个信封,里面装了1万元现金,对顺利进入药品配送名单一事向于国平表示感谢,于国平客气了一下就收下了。自此,几乎每年中秋、春节期间,贺一平都会给于国平送钱。经调查,2006年至2018年间,于国平先后10次收受贺一平给予的人民币共计14万元。
  至此,于国平这位医学专家随着职务的升迁和社会地位的提高,不但没有继续进取、钻研医术,反而开始走上了长达14年的贪腐之路。

  

他经常为了新婚妻子张口找人办事

  按理说,于国平与妻子的收入都不低,要想维持较高的生活水平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殊不知妻子张明丽追求时尚、生活奢侈,不仅喜欢出入高档会所,还经常出国美容、旅游、购物等。据统计,张明丽每年仅在美容、健身和旅游上的花销便数额不菲,这也使于国平的工资收入时常捉襟见肘。可是面对来之不易的第二次婚姻,于国平始终保持着纵容的态度,即便是在归案后,他也曾不止一次对办案人员说:“女人,就应该风风光光地活着。”
  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自从再婚之后,张明丽频繁出入高档消费场所,于国平也不断为其购买珠宝首饰等奢侈品。为了维持妻子的奢侈生活,于国平开始主动结交形形色色的药品代理商,不仅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准则忘在了脑后,还把找人办事看成是一种“本事”。
  2012年年底,于国平在一次饭局上认识了山东省某干细胞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亭,两人聊的比较投机,刘亭向于国平表示想在毓璜顶医院开展采集脐带血业务。后来,毓璜顶医院与包括刘亭公司在内的共三家公司签订了脐带血采集合作协议,但由于三家公司竞争激烈,再加上当时社会对脐带血认可度也不高,刘亭公司的业务开展一直不景气。
  2017年1月的一天,于国平在济南开会,张明丽也跟随于国平一起去了济南。原来,刘亭知道张明丽平常爱做美容,便介绍了济南一家美容院,这家美容院是他公司的合作企业,可以培育自体脂肪干细胞进行微雕手术,美容效果很好。
  女人都爱美,在酒店工作的张明丽更不例外。张明丽一听就很有兴趣,刘亭也顺势牵线搭桥,约定了美容项目。不久,张明丽便趁于国平在济南开会的机会,和于国平一起来到济南,并在这家美容院对全脸、颈部、手部的干细胞进行注射,前后几次共消费了47000元人民币,全部都由刘亭为其支付。
  “我是奔着于国平的面子给张明丽支付美容费用的,想让他在日常工作中关照我们公司,帮助我们公司开展业务,获取利润。”刘亭说道。
  据统计,2013年至2018年期间,于国平接受刘亭的请托,为该公司在烟台毓璜顶医院开展脐带血采集业务提供帮助,先后多次收受刘亭给予的人民币、手表维修费及妻子美容费共计人民币53.38万元。在于国平的帮助下,刘亭公司在毓璜顶医院的脐带血采集业务量逐年增长,确实挣了不少钱。
  在众多跟于国平有过不正当经济往来的药品代理商中,尚明绝对是与其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也是“打点”于国平数额最大的一个人。2000年,于国平还担任神经内科主任时,便与做医药生意的尚明相识,两人比较投缘,经常凑在一起吃饭喝酒。2011年,随着于国平开始负责药品采购管理等工作,两人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关系更加密切。
  2011年5月,当时尚明的妻子要为出生在香港的儿子办理保险,于是邀请张明丽一同去香港游玩。张明丽平日便热衷于旅游购物,之前还没有去过香港,所以对于这次香港自由行十分期待,坐在一旁的于国平自然是一口答应下来。第二天,尚明给于国平送去了两万元港币,并说道:“于院长,嫂子去香港身上没点港币购物不方便,这两万元港币你们先拿着用。”于国平客气了一下就收下了。张明丽和尚明妻子一起去香港玩了4天左右,这两万元的港币也全部被她挥霍了。
  “于国平对于毓璜顶的药品调整具有决定权,我公司要想在毓璜顶医院的业务顺利开展并扩大业务量,离不开于国平的帮助和照顾。”尚明被调查时对办案人回忆道,“我送给于国平港币,是希望借此与他搞好关系,以后能扩大公司在毓璜顶医院的业务量,赚取更多的利润。”


困难面前他想起了药品供应商

  作为重组家庭,于国平虽然家有娇妻,但他也有自己的烦恼。由于于国平与前妻的女儿自小在法国生活,2013年,于国平女儿毕业工作后,面临着在法国巴黎买房定居的问题。前妻便给于国平打电话,告诉他女儿需要23万欧元购房款。可是,当时于国平家里不仅没有积蓄,反而开支紧张,前妻在电话里听出于国平有些支支吾吾,无奈之下便说:“作为父亲,你好歹拿两三万块钱意思意思吧!”
  挂断电话后的于国平心里五味杂陈,作为亲生父亲,女儿在异国他乡定居自己理应承担一部分费用,但是这些年自己的工资和收受别人的钱财都交给了妻子张明丽,他手头没有现钱,现任妻子张明丽能愿意出这个钱吗?
  一边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另一边则是朝夕相伴的枕边人。面对这种局面,于国平一时之间陷入两难境地。
  思前想后,于国平还是回家将事情告诉了张明丽,并表示想从家里拿两万元给前妻。但张明丽听后十分反感,不仅不给钱,还对于国平冷言冷语。于国平觉得自己平常把这么多钱都交给张明丽了,现在竟然两万元都从家里拿不出来,想想心里就更加郁闷了。
  过了几天,于国平和尚明吃饭时说起这件事,想起远在法国独自打拼的女儿,于国平不禁一顿感慨。见到此情此景,尚明立即对于国平说:“哥,孩子买房的钱我给你出,你需要多少钱?”当时于国平跟尚明客气了几句说不用,但在尚明的反复坚持下,于国平心想:“我既然拿不出23万欧元,那就给孩子出23万人民币吧!”
  于是,于国平让尚明从网上转账23万元人民币给了女儿,为了不让张明丽知道此事而生气,于国平反复叮嘱尚明不要和他妻子提及此事。
  “我想在毓璜顶医院扩大业务量、增加供应药品的品种、调整品种和渠道等都需要于国平的同意,否则就无法实现。”尚明在谈及主动送钱给于国平的原因时说道。
  经调查,2011年至2019年间,于国平接受尚明的请托,为其向毓璜顶医院配送和销售药品等提供帮助,先后多次收受尚明给予的人民币、欧元、港币及车辆等费用,共计折合人民币145万余元。


他想方设法让“懂事”的供应商顺利中标

  于国平对张明丽的爱,很快转移到了其与前夫所生的女儿身上,于国平对待这个女儿也如同自己亲生女儿一般,极尽慈父般的温柔。张明丽也很感动,直接让自己女儿改姓,跟随于国平姓了“于”。
  2012年9月,于国平的继女于丹第一年上大学报到,尚明知道这件事后,便主动提出自己可以送她去上学。于是,报到当天,尚明便开着一辆商务车载着于国平一家到了学校。然而报到期间,由于该学校收费处只收取现金,不能刷卡或者移动支付,于丹念的艺术生,学费1万多,而于国平夫妇身上并没有带大额现金。
  尚明也是聪明人,见状便主动从随身携带的现金中拿出3万元帮助于国平夫妇缴纳费用,这3万元钱除了1万3的学费,剩下的钱还给于丹购买了手机、支付饭卡及生活等费用。“给3万块钱能帮助他们解决难题,想必他们也会感激我,希望于国平在今后的工作中能一如既往地照顾我的公司。”事后,尚明谈到了这么做的原因之一。
  对于尚明的慷慨馈赠,于国平看在眼里,自然也懂得“投桃报李”——在于国平的授意和直接干预之下,尚明所在医药公司在毓璜顶医院销售的药品量大幅提高, 2011年至2018年间,于国平帮助尚明在毓璜顶医院开了一个药品配送账号,不但节省了药品配送费用,还可以承揽药品配送业务,每年给尚明带来了高额利润;另外,在医院进新药品种的时候,在同等条件下,于国平会授意采购科优先选用尚明推荐或代理的药品,尚明靠着于国平赚了个盆满钵满。
  2018年7月,于国平家里的90英寸夏普牌电视机坏了,张明丽随即向“万能的微信朋友圈”发出求助。但消息发出后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复,急于追电视剧的张明丽便央求于国平转发了该条信息。
  当日,华润医药公司老总邬守诚便在朋友圈看到了于国平的求助信息,正愁无法与于国平搭上关系的他如获至宝,立即与于国平取得联系,表示可以提供电视维修服务。最终,邬守诚为于国平家维修电视支付了3万元人民币。对于这笔钱,于国平夫妇也都心知肚明,邬守诚只是找了“修电视”这么个事由罢了,本意还是要送钱给他们的。
  此后,邬守诚又多次给于国平送过现金外汇,共计折合人民币32万余元。于国平也为他的公司提供了不少便利,包括在教学设备采购上使其代理的设备顺利中标,以及为其代理的相关药品顺利进入毓璜顶医院提供便利,而仅药品一项,就使邬守诚赚了不少钱。
  自从与于国平再婚以来,张明丽一直十分反感于国平与前妻和女儿来往,但是对于自己前夫的亲戚却是关心有加。2008年,张明丽前夫的表姐李玲找到张明丽,说自己的女儿护校毕业以后通过了毓璜顶医院招收护士的笔试,马上要面临面试了,想请于国平在面试的时候帮帮忙。张明丽念及旧情,便答应回去跟于国平说说这件事情。临走的时候,李玲塞给张明丽4万元钱,表示让于国平多费心在医院里打点一下关系,张明丽虽然推辞不要,但最终还是拗不过李玲,将钱收下了。
  面对妻子张明丽的恳求,于国平自然是一口答应,表示等面试的时候肯定会帮忙,还嘱咐张明丽,毕竟是亲戚,钱不能要,要张明丽马上把钱退回去。
  随后,在于国平的帮助下,李玲的女儿顺利通过毓璜顶医院面试并被正式录用,分到毓璜顶医院重要病房工作。而张明丽这一边,却并没有将4万元钱退还回去,而是瞒着于国平将钱偷偷存入银行用于日常的家庭开支了。
  2015年,李玲再次找到张明丽,称其女儿的孩子还小需要照顾,重要病房实在太忙了,想调到轻闲点的岗位上去,并且也到了晋升副护士长的年限了,希望于国平能帮帮忙。于国平表示会尽力帮忙。
  于是,在于国平的指点和帮助下,李玲的女儿通过竞聘上岗顺利调到了别的科室,并担任副护士长一职。为此,李玲又送给张明丽10万元现金。于国平得知此事后,还是劝张明丽把钱退回去。可是张明丽虽然嘴上答应,却还是将钱偷偷留下了。因为张明丽心里很清楚,没有于国平的帮助,李玲的女儿肯定不会那么顺利就调整科室和提拔晋级为副护士长的。
  对于这两次为什么背着于国平把钱收下没有退回去,张明丽也坦言:“我跟前夫已经离婚很久了,觉得于国平帮助我前夫家亲戚的忙,心里觉得挺愧对于国平的,所以我还是把钱收下了,没有退还。”如今再次回忆自己当初的所为,张明丽更是悔之晚矣。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现在无论多少悔恨也挽回不了已经发生的过去。于国平走到今天这一步,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在于妻子张明丽没能及时规劝和劝阻反而推波助澜,使于国平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再也回不了头了。


东窗事发时他未能迷途知返

  2019年1月25日,于国平因涉嫌受贿罪被烟台市监察委员会采取留置措施。后经烟台市检察院指定管辖,同年6月于国平因涉嫌受贿罪被招远市检察院批准逮捕,并被移送该院审查起诉。
  2019年7月11日,招远市人民检察院向招远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起诉书指控:2006年至2018年期间,被告人于国平在担任毓璜顶医院副院长期间,利用其职务上的便利及其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在药品配送、销售、人事考录、职务晋升等方面为他人提供帮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486.793606万元。
  2019年10月10日,烟台市毓璜顶医院原副院长于国平涉嫌受贿一案,如期在招远市法院开庭。被告人席上,两鬓斑白、头发谢了大半的于国平看起来神色平静如常,话语充满条理,而坐在陪审席上的于国平妻子张明丽却早已泪如雨下。
  后经查明,2006年至2018年期间,于国平利用担任毓璜顶医院副院长职务上的便利,在药品配送、销售,人事考录、职务晋升等方面为他人提供帮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480余万元,而这些贿款几乎全部交给了妻子张明丽用于日常开销和投资理财。唯一一次例外是2011年11月,于国平向某医药公司董事长索贿人民币23万元,用于资助其与前妻所生女儿在法国买房。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可身居要职的于国平却不这么认为。面对审讯,他依旧神色平静,言语笃定,觉得自己帮了那些经销商赚了钱,自然应该给他分一杯羹。某次,由于讯问的内容较为复杂,需要核对的资料较多,于国平有些不耐烦地对办案检察官说:“我帮了他们那么多忙,收他们点钱怎么了?我也是想让老婆孩子过点好日子……”
  关爱妻子、呵护子女是人之常情,但对领导干部来讲,好作风离不开好家风,好家风也关系着党风和政风,不仅自己要廉洁修身,也要管好自己的身边人,才能收获生活的幸福。作为一名组织培养多年的医生,于国平医术精湛、服务热情周到,是不可多得的医学人才。可是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于国平不仅自己理想信念崩塌,也疏于管好自己的枕边人,最终将自己送上了犯罪的道路……
  该案值得我们反思的还有很多。在我国,一些医院的领导们,本来是优秀的医生,走上领导岗位后动辄就掌管着数万甚至上亿元的医疗资源,拥有着巨大的权力。这个群体有着优秀的治疗经验,但缺乏被围猎应对经验,很容易成为医药企业的重点公关对象。尽管多年来,国家已经加大了对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行业的监督力度,但是公立医院的内部综合监督监管体制的健全和完善仍旧任重道远。于国平作为典型的专家型院长,有着二十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从最初的临床骨干,一步步成长为副院长,从学术精英成为医院管理者,这期间的培养成本可谓相当的高昂。然而,随着于国平违法犯罪事实的发生,这一切都灰飞烟灭,不禁让人扼腕叹息。
  (本案涉案人员除于国平外,全部系化名)
● 责任编辑: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