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电影的热闹与门道》系列报道之六

看法律文化:法律电影之新意

  一场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春节原本的热闹欢乐,浓重的阴霾笼罩在了全国民众的上空,一场特殊的全民战“疫”就此打响。
  时至今日,就在中国的防疫抗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的同时,世界各国又陆续陷入了防疫抗疫的艰难斗争中。
作为法律人,面对疫情,无法像一线医护人员一般冲锋陷阵,只得服从政府号召,安居一隅,心系武汉,关注世界。秉持着法律人闲不下来的特性,正好借着这浮生得闲,将收集起来的各国法律电影一一看过,利用这一方法体验各国的法律文化,对比世界各国的法律制度差异,研究并探寻我国法治改革的道路。


我为什么要收集法律电影?

  关于收集法律电影一事,说起来也算是无心插柳。
  早在2010年,笔者因身体健康亮起了红灯,不得已终止了记者和律师的工作,从北京回到西安休养。身体稍有起色,便着手收集了一些企业家犯罪案例,到年底完成年度的《中国企业家犯罪报告》工作。
  在其他工作几乎全面暂停的情况下,为了另寻出路便策划成立一家中国企业家犯罪的研究机构。没想到后来一家高校和媒体机构联合成立了企业家犯罪的研究机构,但却与之失之交臂,于是便继续一边独立完成每年的《中国企业家犯罪案例报告》,一边另谋出路。
  2013年1月初,一个偶然的契机。当我带着刚刚完成的《2012年度中国企业家犯罪案例报告》到母校西北政法大学去复印时,途经学校研究中心,恰巧遇到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的法官来调研,进去旁听并且发表了自己的一点意见。
  会议结束后,我将我的《2012年度中国企业家犯罪案例报告》送给母校科研处冯卫国教授及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法官,冯卫国教授拿了本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平冤十记》一书赠我,寒暄片刻便相互道别。回家后,由于琐事缠身便忘了那本书。
  春节将至,平日无事便翻看吴效先老师所著的《平冤十记》。起初只是坚持每晚一篇,但是看着看着,就放不下了。尤其是看到《平冤篇》之四——《三下石城——复查季莲芳被害案件纪实》,读来令人爱不释手,全篇三十多页一口气读完。这部书记录了吴效先曾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法院法官时的办案回忆。从自己承办的上千例案件中,回忆了他所平冤的十多例冤错案的办案过程。
  该书中写道,当年作者在复核郝松杀人案件的时候,若不是坚持原则一次次认真调查,案件就可能办成现代版的《三滴血》《十五贯》,此处使我印象深刻。由此,笔者忆起幼时看过的传统秦腔戏曲如《三滴血》《十五贯》《铡美案》《窦娥冤》等,还记得其中最大的矛盾冲突就是诉讼事宜,而且戏曲的看点也集中在法治与诉讼方面。
  于是,闲来无事便着手搜集起这些经典传统秦腔戏曲的视频用作回味。经典不愧为经典,《三滴血》中山西五台县令晋信书的迂腐和荒唐,《十五贯》中县令过于执的迷信刑讯逼供取得的口供和想当然,《铡美案》中包拯的刚正不阿和不畏权势,《窦娥冤》中泼皮无赖和县衙相互勾结、行贿受贿……
  不承想,从法治的角度去欣赏这些古典秦腔戏曲的时候,秦腔“哐哐锵锵”的嘈杂声,也变得悦耳起来了。一度将自己听进了戏中产生了共情,戏曲唱到高潮阶段,便与戏曲中的人物同悲同喜,时而泪流满面,时而喜不自禁⋯⋯
  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好几天时间几乎闭门不出。这期间欣赏了《屠夫状元》《狸猫换太子》《海瑞训虎》《游西湖》《游龟山》《三娘教子》《苏三起解》《辕门斩子》《打金枝》《火焰驹》⋯⋯小时候曾看到过秦腔《强项令》,但传统秦腔的视频不易找,而京剧却有。于是就连京剧《强项令》、豫剧《七品芝麻官》等传统戏曲也一并看了。从中甚至了解到,一些传统秦腔戏曲总顾问还是习仲勋、汪锋、马文瑞等领导人,可见老一辈革命家对此的热爱和推崇。
  重温这些曲目,不禁让人对中国传统戏曲刮目相看。这些戏曲除了宣传惩恶扬善、因果报应之外,不也是“法制宣传”的活教材吗?
  戏曲中“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难道没有王法了吗”等唱词、台词,可不就是在向民众宣传法律、培养法律意识。在旧时代,这些传统戏曲对法律的普及,恐怕远超今天的某些“法制宣传”活动。受此感染,笔者甚至在春节后专门到鲁迅先生当年去过的西安易俗社看了场秦腔戏曲。
  艺术都是相通的,除了戏曲,电影也是极佳的呈现方法。如《405谋杀案》《追捕》《流浪者》《人世间》等,也都是涉及法律题材的影片。这一年,韩国影片《辩护人》在律师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看一眼收藏夹里的法律影片已经收集有近百部。在看过了越多的影片后越觉得影片资料其实是普法宣传相对高效的一种方法。
  开始,不过是无意识地寻找这一类型的影片,但到后来,发现观看各国的法律电影可以了解各国的法律状况,所以开始下意识地去做这件事情。每次看完后都要整理出这部电影所反映的国家、上映时间、获奖情况、主要看点、剧情简介,再附上一张影片的海报,形成一部数十万字的《中外经典法律电影简介》书稿。
  最初,笔者只是将自己记忆中的相关影片拎出来重温,再后来就开始根据网上的一些电影介绍去找,即便是在观看电影、电视、微信、微博、网络时无意间看到法律电影的介绍都会认真地记下来。自2013年春节至今,共计下载欣赏了上千部的影视作品,从中收集、整理了600多部有价值的法律电影视频资料。
  对笔者而言,节假日休息就是收集、下载、整理、欣赏法律电影,同样,收集、下载、整理、欣赏法律电影就是节假日的休息。有时为了收集、下载某一部法律电影资料,甚至会耗上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直到找到合适的视频资料包括中文字幕为止。
  回头想想这些年在收集、观赏这些法律电影方面,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甚至金钱,但是却从未感到后悔。这些影片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将我带到了多个国家,体验到了各国的法律文化,并且见识了各国的法治发展状况。
  大千世界,有人集邮,有人收集钱币、粮票、布票、烟标、酒标、火柴盒甚至古董、家具等等,昔日说起来还不大理解。如今,也全然明白了,正如收集世界各国法律电影能够体验到世界各国的法律文化一般,收集的魅力便是感受差别带来的乐趣。


法律电影能告诉我们什么?

  电影是当代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它不仅是一种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且也是一种最为直观的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大众化的艺术。法律电影其实并不是电影的一个专业分类,而是法律人为它分出的一个非专业的类别。
  可以说,法律电影就是涉及法律内容的电影总称。当你认为一部电影跟法律有关系的都可以称为法律电影,有的是法律题材的,有的是涉及法律人的,有的是涉及法律内容的,有的电影并不完全是法律电影,但却多少反映了电影里所展现的那个时代的法治背景,或者反映了电影拍摄的那个年代的时代背景,对我们仍然有启发价值。
  例如《红色娘子军》《闪闪的红星》《芙蓉镇》等影片,并不能完全说算是法律电影,但他们却反映了故事发生时期的社会状况以及拍摄年代的法律意识背景。对我们认识、了解影片反映的时代以及拍摄年代的法治状况仍然具有莫大的价值。
  如果把这些电影再进行分类,首先有反映中国、美国、英国、印度、巴基斯坦、澳大利亚、法国、德国、前苏联、俄罗斯、日本、韩国、欧洲大陆、拉美等国的法律电影。这些法律电影展现了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两大法系的不同区别。
  其中还有反映不同时代的法治历史的电影,如古代、近代,现代;也有反映不同的法律人如法官、检察官、律师、陪审员、警察乃至法学教授和学子的电影;还有反映不同诉讼或者不同内容的如刑事辩护、民事代理、少年儿童保护、环境保护、刑事侦查、监狱管理、精神病患者犯罪、黑社会犯罪、腐败犯罪、企业家犯罪、战争犯罪、联合国执法等的电影;还有在规避法律方面成功或失败的电影⋯⋯
  从这些世界各国经典法律电影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以下内容:
  首先,法律教育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法律教育方法。如美国的《力争上游》等;世界各国不同历史年代的法律发展情况,如英国的《四季之人》等;现代世界各地的法律状况,如中国香港的《法内情》等;法律的生活化及实用性,如中国大陆的《我不是药神》等。
  其次,法律历史方面,着重体现影片故事发生时代的法律状况。如美国的《疑是故人来》;影片拍摄放映年代的法律状况,如美国的《亚当的肋骨》;世界各国不同历史年代的法律比较,如美国的《断锁怒潮》和中国大陆的《三滴血》的比较;世界各国现代法治发展状况,如英国、印度、法国、韩国、中国等各国的法律电影。
  第三,在法律界人物故事方面,可谓群英荟萃。如美国的《甘地传》和南非英国合拍的《漫漫自由路》;法官故事,如美国的《法官老爹》和中国大陆的《法官妈妈》;检察官故事,如中国大陆的《远山》和美国的《无罪的罪人》;律师故事,如中国大陆的《无人区》和印度的《律界新手》;陪审员故事,如美国的《失控的陪审团》;警察故事,如法国的《警官的诺言》等;狱政人员故事,如美国的《肖申克的救赎》等⋯⋯
  最后,从影片故事内容来看,主要包括刑事犯罪、民事纠纷、反腐败、婚姻纠纷、继承、环保等故事,以及谋杀、爱情欺诈、第三者、儿童保护、黑社会、企业家犯罪、反恐等故事,还包括法庭激辩、冤狱平反、牢狱生涯、死刑执行等故事。此外,还有一些反映法律与政治、法律与亲情、法律与精神病、法律与复仇、法律与新闻、法律与军队、法律与间谍、法律与宗教、法律与道德等各方面的电影。
  透过这些法律电影,我们可以粗略看到世界各国不同阶段的法治概况,同时更有益于定位我国此时所处的法治发展阶段,甚至于我们也可以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法治经验,设想、预测或者分析我们未来可能要走的道路。
  

收集法律电影有什么意义?

  在百年世界电影史上,有着许多经典的法律故事。有的电影,法律作为大背景出现在电影内容中;有的电影,直接就是法律题材,有的就干脆取材于真实的案例;有的电影,甚至影响到了法律的完善或修改……
  通过欣赏这些法律电影,首先可以使观众在短时间内迅速面向世界开阔了视野。
  过去30多年间,笔者见证了在法官宿办合一的宿舍围着炉子开庭,也参加过在法院的老房子里围着一台兵乓球桌开庭,还看见过三名法官和一名书记员都戴着同样的大盖帽穿着同样的制服同坐一排开庭……就在那时,对于各国的法庭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好奇。阅尽千帆后,不仅明确了世界各国的法庭环境,而且熟悉了各国的法官、律师、检察官等诉讼参加人在法庭上的表现特点。
  其次,它可以使人们非常直观地感受到各国法律不同的侧重点,例如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区别和特点,学习之初始终不甚清楚,而如今观看了不同法系的法律电影,这些问题便了然于心了。
  第三,有益于客观地认识到我国与世界各国法治发展的不同阶段。例如我们许多人对美国的法律十分敬仰,其实那只是国内引进的部分法律电影所反映的,我们不知道还有部分国内没有引进、放映的影片,如美国的《伸张正义》《地下审判团》《守法公民》等。看了这些影片,也许你就不会对美国的法律那么崇拜了。同样,大陆法系的弊端,一些国家也有法律电影集中突出地反映出来过。
  第四,有助于我们在世界各国的比较中找寻我国法治改革的道路。法庭就是展示各国法律的主要舞台。舞台设计的好,法律就展示的好;舞台设计不科学,法律就可能出问题。英美法系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弊端,同样大陆法系也有它的优点和弊端。我们中国的法律走向哪里呢?笔者常常在思考。看过这些法律电影后,比较了各国的法庭设计,方才得出了初步的想法。
  第五,通过法律电影,可以使人们在娱乐休闲中,润物细无声地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如案件的一审、二审、再审,提供证据,正当防卫,刑讯逼供,共同犯罪,以及杀人、受贿、行贿等罪名⋯⋯
  第六,通过欣赏法律电影,可以了解世界各国电影的特点。如美国电影的高度个人英雄主义特点、印度电影的歌舞表演及超越现实的浪漫主义特点,以及我国电影的主旋律电影特点、韩国电影的深入扎实的特点⋯⋯美国的电影虽没有主旋律一说,但是我国在引进法律电影的过程中,选择了类似主旋律的充满正能量的影片,结果使部分人盲目地以为美国法律如何如何⋯⋯
  20多年来,经过大量的反腐败案例和企业家犯罪案例的收集,发现其中不乏可以改编创作为优秀的法律电影的案例和情节。尤其在看了吴效先老师的《平冤十记》之后,深受触动。于是笔者试着把他的《三下石城》改编成法律电影剧本《死刑复核》。虽然尚且不知将来能否拍摄成法律电影,但是这样的改编工作也算是一种别样的经历。
  电影乃是凝结了许多人智慧才能的艺术结晶,反映着现实世界的生活,又往往高于现实生活。一部部法律电影,既反映了不同时期世界各国的现实生活状况和法治状况,又反映了世界各国电影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法律的反思。
  法律类型的电影对于法律建设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它需要面对的是在法治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困惑和那些在困惑中披荆斩棘的身影。法律的盲点往往能够激发人们的创作灵感和热情,而通过艺术手法的放大化呈现能够促进法治建设。
  通过将理性却沉闷的法律和浪漫又深刻的电影结合起来,以一种更加生动的方式引导民众对法律制度进行更深、更广的思考与讨论,有助于培养人们的法律意识,对于思考、研究、参与我国司法改革的法律人,也有着极大的启发和帮助⋯⋯
  愿我国的法律电影越来越成熟,以昂扬的姿态展现出越发坚定的文化自信甚至是法律自信。
  (作者系西北政法大学中国企业家犯罪研究所所长。出版有《总裁的陷阱》《找个好律师》等五部著作。)
● 责任编辑:张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