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40年》系列报道之三

从上海到北京:承前启后各展风采

  “你们《民主与法制》不是在上海吗?你怎么在北京?”刚刚从部队转业到民主与法制社的我,时常会被老战友这样问得一脸懵懂。
  “你那是老黄历了,《民主与法制》早在三十年前就迁到北京啦!坐下来,我来给你讲讲这些年的故事。”
  细数迁京三十年的过往,我们一步一步走得坚实有力。


胡同办公

  40年中,民主与法制社的社址几经变更,也难怪人们会弄错。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民主与法制》起步于上海,从华东政法大学东风楼,到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再到赤峰路323号,上海十年为《民主与法制》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海的弄堂,到了北京,就称之为胡同。
  迁京后的三十年里,民主与法制社的办公地点似乎总是在胡同里打转转。
  1989年年底,按照中央宣传部门的要求,《民主与法制》总社迁入北京,落脚点定在了二环里的东四十条100号的大院里。这个院子成了《民主与法制》迁京后的首处社址。
  两年后,民主与法制社北京编辑部的队伍逐渐扩大,为了满足办公需求,搬到了当时车公庄的展新小学校区,从平房升级到楼房。那是一栋二层小楼,米白色的外墙。虽然深藏于居民区,但从未影响到编读往来的热情。
  民主与法制社的再次搬家是在1995年,西北二环里的新街口航空胡同32号成了新社址。与以往不同是,这座350平方米的独栋小楼,已经属于社里的固定资产。
  在世纪之交的最后一年,民主与法制社随中国法学会一同搬进了西城区的兵马司胡同63号,这一呆就是16年。直到2015年年底,才随中国法学会搬到了如今的皂君庙4号院。
  虽然社址一直在变,唯一不变的是我们对民主与法制的追求。
  为什么总是在搬家?是因为我们的队伍不断在壮大,事业不断在发展。


两地合作

  迁京伊始,《民主与法制》由新到任的社长沙洪和总编辑王树人执掌重任。然而,这个担子并不好挑,一切从零开始的现实摆在两位领导面前。
  有了社址,还得有人。从上海到北京,不是谁都愿意来的。无奈之下,北京杂志编辑部只能重新招兵买马了。
  作为初建时期负责人的刘巍回忆道:“先期组建北京杂志编辑部的,其实只有张所菲、冯慧、朱克辛、马利、黎伟华等几个人。采编工作由上海和北京两个编辑部共同完成,而出版印刷还是在上海。按照当时的计划安排,《民主与法制画报》仍然留在上海。”
  两年以后,杂志编辑部已经基本成型,采编队伍得到成长和壮大,张建华、于昕、呼满红、阮莹、崔勃、李爱芹、李伟红等都是这一时期成长起来的业务骨干。编辑、出版和印刷三块业务都调整到了北京,并开始采用当时先进的激光照排系统完成杂志的后期制作。鉴于当时上海对报刊行业的优惠政策,《民主与法制》的发行工作还是依托上海发行局,直到2006年,才将主发行局改为北京。
  “那时候,大家都很年轻,朝气蓬勃的,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工作起来干劲十足。”资深编辑李爱芹回忆道。 
  1994年,王厚德接棒社长重任,倪振梁、朱克辛、赵晓谦任副总编辑。这一时期,《民主与法制》发生了两项重大变化,杂志的刊期从月刊改为了半月刊,《民主与法制画报》更名为《民主与法制时报》。
  香港回归的1997年,王强华受命担任民主与法制社总编辑。
  彼时,杂志的经营状态保持了较好的势头,月发行量达到46万份。那时的稿件来源除本社记者采写以外,还有许多稿件来自社聘的特约记者。
  比如当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已经颇有名气的记者阿计,便是这样来到了《民主与法制》,从一名社外的特约记者变成了本社的专职记者。
  此时,《民主与法制》的杂志和报纸仍然分置两地,总社领导号召北京和上海的两个编辑部相互间要多走动,加强联系交流。
  于是,便有了“今年北京编辑部去上海过年,明年上海编辑部在北京过年”这样“走亲戚”般的热闹场景。
  “那时候,上海的同志们来,总是能带些有意思的礼物,比如鲜美的大闸蟹、精美的小折扇、华丽的长丝巾等等;北京同志的招待也很丰富,吃吃烤鸭,看看话剧,爬爬长城,一片和谐温馨的气氛。”资深编辑崔勃对于那时的情境记忆犹新。
  社里有一张老照片,记录了上海、北京两地工作人员一同畅游长城的热烈景象,人们背靠烽火台,或坐或站,努力地挥舞着双手,热情地欢呼着……
  在加强交流的同时,《民主与法制》发挥两地优势,扬长避短,各显神通,大大促进了这一时期的业务工作。


招兵买马

  2004年,新一任社领导集体接印上任,胡永朝任社长,李明信接任总编辑,同时成立中共民主与法制社党委。
  市场经济体制下报刊业的发展困局,让社党委一班人意识到,必须进一步强化采编队伍建设,主动出击,赢得先手。为此,杂志编辑部成立采访部,连继民任主任,刚刚招聘入社的王健、侯兆晓成了采访部的重要力量。
  为了拓展信息渠道,提升采编素养,连继民经常代表编辑部联络《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等国内知名媒体,以召开座谈会的形式,相互交流经验。
  举步维艰的《民主与法制时报》于2006年,也迁入北京。民主与法制社化零为整,决定重整旗鼓,整合优势资源,积极开拓市场,在不断摸索中寻找新的机遇。
  在随后的几年里,经历了数次改革和调整,《民主与法制时报》逐渐稳住了步伐,走出了经营谷底。
  采编工作、人才队伍的梯次配置和能力培养至关重要。
  近年来,社党委为使人员配备更加合理,集中引进了李天琪、王涵、张志然、孙洁、张露等一批年轻人,增加采编队伍的活力,为民主与法制社添入新鲜血液。
  经过7年的磨砺,她们都已成为社里的中坚力量。除了张露调任办公室,其余四人加上更早入社的刘瑜,被刘桂明总编辑冠之以“五朵金花”名号。
  

守成创业

  2010年5月,按照中国法学会党组的安排,周占华、刘桂明分别被任命为民主与法制社常务副社长和《民主与法制》杂志副总编辑。一年的任职试用期结束后,周占华被任命为民主与法制社党委书记、社长,刘桂明被任命为《民主与法制》杂志总编辑。
  在经历了十年的苦心经营、十年的艰难探索之后,《民主与法制》杂志完成了由半月刊到旬刊、再到周刊的终极转变。
  社长周占华在主持全面工作的同时,重视记者站的制度建设与规范管理,加强经营运作能力,杂志和报纸的发行稳步攀升,在法制类报刊中名列前茅。
  总编辑刘桂明强调利用媒体平台效应,在政法领域精准发力,积极开展互动。通过与政法机关、律师机构、高等院校等主体联动,拓展人脉渠道,增强杂志影响力。在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同时,强化品牌建设与推广。通过杂志选题的聚合作用完成线上的理论交流;借助开展各类论坛、学术研讨会等方式,有效进行线下的实践互动。
  新一届领导集体,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使《民主与法制》杂志在短短的几年间实现了从黑白到彩色、从半月刊到旬刊再到周刊的成功蜕变。《民主与法制时报》也在不断摸索中找准了定位,在时政类新闻报纸行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除了杂志和报纸这两个重要支撑点以外,民主与法制社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抢占舆论阵地,立足自身特色,大力发展互联网信息平台建设。
  其实,早在2000年,民主与法制网就已创建,但当时的网站只提供杂志电子版服务。直到2012年,成功改版为综合性新闻门户网站,实现了真正意义的互联网服务。在随后的几年,创建微博、微信公众号,获得新闻发布权,形成新媒体矩阵,成为国家一类新闻网站。
  

深入基层

  《民主与法制》过去的受众群体,主要以普通读者为主,实行的是普惠式宣传模式,这是一个时代的现实需求;如今在新时代里,作为中央级政法媒体,《民主与法制》更加强调政治站位,有义务有责任做党和国家的喉舌,内容更有针对性,更加精细化,更重深刻度。
  2011年开始,民主与法制社致力于“宣传法制理念,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的核心使命,在全国多个地区开展了“民主与法制巡回讲坛”活动,邀请陈卫东、张卫平、张青松、田文昌等多位法律界知名人士助力法治宣传活动。
  2014年和2015年,分别在呼和浩特和西安连续两年,主办了“中国法制媒体高峰论坛”;2014、2015、2019年,举办了“全国代表委员访谈”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大大提升了《民主与法制》的影响力,推动了品牌建设,发挥了法治媒体宣传作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曾经的“特约”活动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时任公安部文联会刊《家园》杂志编辑部主任张明还清楚地记得,2012年12月在浙江宁波参加民主与法制社举办“特约撰稿人”座谈会时的场景,除了与采编人员的座谈互动,还被安排到当地检察机关实地参观采访,深入了解办案过程,与检察官面对面交流,使互动更加深入和务实。
  近年来,中央号召新闻战线广泛开展“走转改”活动,其目的是为了使新闻工作者紧密联系群众,深入到一线体验各行各业和老百姓的酸甜苦辣。
  从2011年至今,民主与法制社积极开展“走基层”活动,从基层社区到乡村田野,从公检法司到政企学律,让记者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邯郸、河间、宁波、徐州、枣庄、遵义、杭州、宣城,这些都是近年来杂志编辑部组织集体采风的地区。在完成采访活动的同时,还与当地建立了持续稳定的宣传合作关系。
  “真山真水的看一看,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才能更加深切地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现实意义。”最近一次在安徽宣城开展的走基层活动中,随行记者刘瑜发出这样的感叹。
  作为党支部书记的刘桂明总编辑认为:走基层活动,不仅是记者深入生活、了解社会的渠道,同样也是单位开展党建工作的良机。每到一处革命遗迹或文化遗址,他都非常重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带领记者团队重温历史,回望初心,牢记使命,凝聚人心,着力提升采编队伍整体战斗力。
  

团队温暖

  作为媒体人,开阔的视野、开放的理念是其必备的素质。从2012年开始,杂志编辑部内部开展“读书会”活动,以“无关专业,有关视野”为宗旨,每个月安排一个人,分享内容不拘一格。如李爱芹讲的中医保健,连继民讲的军事战争,阮莹讲的陵墓解密,李蒙讲的人口问题,刘瑜讲的色彩心理学,呼满红讲的新闻传播知识。这些内容都属于个人爱好,形式内容更像是杂谈,将其拿出来分享,不仅可以互通有无,还可以相互了解,增进感情。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人员的调整走留对于一个单位来说实属平常。民主与法制社却没有将这当成平常事,每当有员工离职或者退休,都会举办一次欢送活动。刘桂明总编辑将其称之为“三个一”:一次聚餐、一份代表大家共同心意的礼物、一首由刘桂明总编辑亲自作的打油诗。
  还记得最近的一次,是送别采访部孙洁的欢送聚餐。当时的现场气氛热烈且温馨,大家回忆着一同工作时所经历的点点滴滴,欢笑回荡在整个房间。
  席间,当刘桂明总编辑把大家给孙洁的送别寄语一一朗读出来的时候,这位平时并不爱哭的“女汉子”,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情绪,泪水夺眶而出。在表达感谢之时,她数度哽咽,还是早已眼圈通红的刘桂明总编辑不断地为她打着圆场……
  这些迎来送往的温暖细节,既体现了社里对每一个人的关怀,又体现了每一个人都对这个“大家庭”的依恋。


编读往来

  迁京后,杂志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给编辑部的来信也越来越多。
  一开始,只是将这些来信分配给几个编辑处理,后来信件太多,且信件中的内容处理也更加专业。于是,专门成立了信访部,聘请了一些在政法部门退休的老同志专门处理这些信件。
  一家媒体的成功,关键在于读者的支持和信赖。
  作为法治媒体急先锋的《民主与法制》,近年来,在一些冤错案的报道方面屡有突破,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这些案件的平反进程。这其中张高平案就是因为其本人在阅读2008年第13期《民主与法制》杂志中的一篇文章时,发现一个重要人物线索,并由此推动案件的重审。最终,张高平叔侄案件得到平反。而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吉林保民律师事务所主任修保与《民主与法制》有着38年的渊源,从国营煤矿工人到资深律师,于他而言,《民主与法制》不仅仅是陪伴他的良师益友,更是改变命运的引路灯塔。
  《民主与法制》不仅是政策法规的解读者和宣传者,还可以成为寻常百姓手中的维权武器。有着30多年刊龄的老读者王庆华,就是拿着杂志上刊载的文章,帮助邻里乡民解决了农商纠纷和医患矛盾。
  重庆市南川区有一位叫杨武乐的忠实读者,从1994年就开始订阅《民主与法制》,更为难得的是,他将这一本本杂志像宝贝一样精心收藏起来。2016年,刘桂明总编辑在南川区人民法院讲学时,见到了这位老读者和他的收藏。当看到这一本本保持完好的杂志时,刘桂明总编辑的内心是震撼的,他不仅仅是被读者的行为所感动,更为深切地体会到办刊的责任和读者的信任是如此的厚重。
  “农民律师”杨波,35年痴心不改,持续订阅《民主与法制》杂志。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女儿、女婿都成为《民主与法制》杂志的忠实读者,而这份情感还将继续传递下去。
  《民主与法制》杂志不仅是老读者们的钟爱,同样也是年轻人所喜爱的刊物,90后律师赵青航就是这样的代表人物。他与《民主与法制》杂志亲密接触缘于2015年的一次投稿,从此一发不可收,他写的文章屡见刊端,继而成为《民主与法制》杂志的忠实读者和作者。 
  2013年,岳成律师事务所正式建立与民主与法制社的法律顾问合作关系。谈起这次的律媒结缘,律所主任岳成律师感慨不已:这本杂志是他40年律师生涯中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而现在更成为他的护航者和参与者,这让他无比欣慰。
  《民主与法制》的无穷魅力,在于它对读者角色的神奇变幻——实现从普通读者到资深读者的晋级,从一代人向一代人的传承,从阅读者到撰稿者的转换,从陪伴者到参与者的提升。
  《民主与法制》的道路有过辉煌、有过坎坷。40年的风风雨雨让《民主与法制》历久弥新,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路上阔步前行。
  在纪念《民主与法制》创刊40年之际,编辑部“五朵金花”的才女们为她们心中共同的家,作了一首小诗,回顾曾经的故事,寄托未来的心愿。
  你从黄浦江畔走来,点亮心灯,法治故事流入心怀。
  全民普法的时代悄悄打开,吹响号角,民主之声传向四海。
  民主与法制,为你喝彩。民主与法制,继往开来。
  你从三中全会走来,一路同行,新的时代步伐豪迈。
  依法治国的初心与你同在,一张蓝图,法治中国百姓期待。
  民主与法制,为你喝彩。民主与法制,继往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