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法医的侠骨柔情

   初见刘蓉,一副清秀文静的面容,说起话来和风细雨,让人怎么也无法与那个时常奔波在血腥的案发现场、庄严肃穆的殡仪馆、深山老林腐烂尸体边的干练身影联系起来。
   刘蓉是江西省萍乡市公安局安源分局副主任法医师,是当下江西省唯一能独立出刑事现场的女法医。


深夜赶赴刑案现场

   2014年9月2日7时30分许,萍乡市安源区某小学门外。
   “妈,爸爸告诉我说,你今天凌晨又出去抓坏人了?”看着孩子清澈的眼神,刘蓉眼底里的疲惫一扫而空,她微笑着向儿子点了点头。
   这天,是儿子正式入读小学的第一天。当天零时许,刘蓉在熟睡中突然接到出现场的任务,安源区西门桥头有人被砍伤,公安机关已经介入调查,但需要法医及时给伤者验伤查明伤情。
   从床上爬起来赶赴刑案现场,走在夜幕中的刘蓉,都记不清自己这是第几次了。
   2011年4月21日深夜,安源区五陂下镇发生一起强奸案,刘蓉受命迅速出现场,而此时丈夫又在外地出差。当时孩子只有3岁,“假如孩子半夜醒来找不到妈妈,会不会发生危险?”虽然忧心忡忡,但刘蓉还是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赶到现场后,根据案情,她当即为受害人做了相关检查,提取了相应的检材,之后把受害人送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诊疗…… 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刘蓉心急火燎地回家后,看到仍在睡梦中的孩子,那颗悬着的母亲的心才算落了地。
   上述这起强奸案,刘蓉及时有效地在受害人胸部提取的检材中,找到了犯罪嫌疑人的DNA。经过比对,最终将犯罪嫌疑人捉拿归案。
从事法医工作20年来,刘蓉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独特的眼光、娴熟的技能、辛劳的汗水,观察、发现、提取以及分析现场上与案件有关的一切物证,为公安机关侦查提供与案件有关的线索、方向和依据,为审判量刑提供了科学的证据,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止矛盾激化,合理合法调解民事纠纷提供了科学依据。


从残肢碎片中发现证据

   法医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还要具备复杂现场遇险不惊的良好心理素质。
   以医学院毕业生的身份走进萍乡市公安局法医科办公室时,许多人表示好奇和疑惑——这个面容清秀、体型瘦小的女生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职业?
   面对血腥现场、暴力的场面,刘蓉也曾被吓得双腿发软、头冒虚汗。2000年8月4日,那是刘蓉铭刻在心的日子,因为这天是她第一次独立出现场。当日,上栗县上栗镇一家烟花爆竹厂发生重大药料爆炸事件。
   当刘蓉和同事们赶到现场时,现场已是一片废墟,满眼是残肢断骸,死者、失踪者家属悲怆号哭……爆炸是怎么发生的?案件将如何定性?到底死了多少人?一切问题都在等待着公安机关的答案。在之后的5个昼夜里,300多块残体被陆续从废墟中挖出,再运送到殡仪馆停尸房。刘蓉和同事们就在这里将支离破碎的躯体检验、拼合。
   面对如此惨烈的场面,你一个弱女子怎么坚持下来了?有人问刘蓉。“作为警察,我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以严谨、科学的技术诊断,阐释外界的疑问、告慰逝者,除了争分夺秒地工作,根本不允许有一丁点儿杂念。”
   如果说这时候的刘蓉,是在用她天生的正义感坚持着,经过5年的磨砺之后,她对法医的职责和使命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005年7月的一天,安源区一废弃的矿井里发现了两具尸体。办案民警分析:可能是死者下井盗窃电缆线,吸入未排尽的瓦斯气中毒死亡,直到两个月后才被人发现。
   接到任务后,刘蓉出现在了现场。“从矿井里捞出来时,两具尸体已经化作两堆泥巴,依稀可辨是人的模样。”刘蓉回忆说,许多好奇的附近村民都赶来看,但看到这一景象后,就发出一片呕吐声。刘蓉就是在阵阵呕吐声中,上前做初步尸检。
   “你们法医一个月赚多少钱啊,要干这样的活?”有人不解地向刘蓉提问。当时,刘蓉的每月工资只有1000多元,当她如实回答提问后,有人表示了质疑,有人则说:“每月给1万元,我也不会干!”
   听完这话,刘蓉也只是笑笑:“不这么做,怎么能让死者的家人安心?”
   回首当年,刘蓉说,任何一种工作都得有人去做,当你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接纳它的全部。
   替死者言,为生者权。
   “从死者身上寻找真相、发现破案线索……”在人们唯恐避之不及的尸体或森森白骨前,刘蓉一蹲或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直面血腥和死亡。
   “法医只有理性才能变得更加睿智,不管你个人从感情上能否接受,但你必须相信理性的分析和科学的研判。凡是命案,依靠自己掌握的专业学识,想方设法还原事件真相,这就是我们工作的价值所在。”为了胜任崇高的职业要求,刘蓉不管工作任务有多重,总是不断充实着自己的学业知识。只要没有工作任务,她每个双休日都会到市图书馆借阅书籍、查阅资料;利用出差培训的机会,到医学科研院所,上门向医学、法医专家请教,并获得了大学学士学位;她及时追踪当今法医学科发展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并把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中。
   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天平,而法医作出的鉴定在天平运行中有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刘蓉是个眼睛里揉不得半粒沙子的人,她视自己的职业情操为生命。有一次,她自己的堂兄弟将别人打伤了,申请伤情鉴定时,刘蓉主动要求回避,送上级公安机关鉴定。尽管此事家人有看法,但她觉得心中坦荡!有时候,还会遇到一些群众到法医室请她作出伤情鉴定书,她检验后,确认无伤后断然拒绝。一些不明事理的群众立即辱骂拍桌子,但刘蓉总是一边解释,一边晓以利害,最终使群众心服而归。她的法医鉴定书在公正的天平中运行,从没有冤假错案结论发生。
   刘蓉说,法医工作并非仅仅是为了侦破案件服务,更多的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社会主持公道,为正义提供可靠保证。去年,有对夫妇被人打伤,申请作法医鉴定。刘蓉在询问案件经过的过程中了解到,这对夫妇家境非常困难。她立即帮助这对夫妇申请免去鉴定费,使案件顺利进入法院诉讼。遇到类似于这样的受害者,刘蓉总是施以援手,先后120余次为经济困难受害者免费作法医鉴定。


特殊的工作离不开家人的支持

   法医工作的艰辛,常人难以体会。除了恶劣的工作环境、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和对工作结果的崇高要求外,许多人还在潜意识里避讳这个职业。
   20年来,不知多少人都劝过她:“为什么非要干这份工作呀?当个医生不仅体面,收入还高。”刘蓉只能笑笑。
   刘蓉27岁才步入婚姻的殿堂。对于家庭,刘蓉心怀愧疚。她的丈夫是名记者,也是常常外出采访,忙得连轴转。她经常是把孩子寄宿在邻居家中或央求邻居帮着照看孩子。
   年迈的婆婆远居乡下,加上又患了乳腺癌、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先后4次因病住院抢救,刘蓉有3次在案发现场忙碌,平时也抽不出时间照顾老人。对此,婆婆和丈夫都没有任何怨言。每当谈起此事,刘蓉总是愧疚地噙着泪水说:“在我尽职尽责的同时,还真的仰仗亲人们的理解和支持啊!”
   特殊的工作,特殊的环境,注定了刘蓉不可能和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女子一样优雅从容。
   打开刘蓉的衣橱和鞋柜,基本找不到颜色鲜艳的衣服、裙子和高跟鞋。“我也爱美啊!也喜欢穿漂亮的衣服、穿高跟鞋,但下一秒我连自己要在什么场合出现都不知道,你说怎么穿啊!”
   20年匆匆过去了,刘蓉直面刑案现场,用科学严谨的态度,诠释着法医事业的真谛。她先后荣立三等功、萍乡市“爱岗敬业,创优奉献”奖、萍乡市“劳动模范”称号、江西省“警界先锋”、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2015年2月,刘蓉当选为江西省首届“女警之星”,荣获江西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并荣记二等功一次。


责任编辑:呼满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