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星光:从启蒙到薪火

-- ——我与《民主与法制》的故事
  《民主与法制》杂志已经40年了,虽然我今年才42岁,却与之有着割舍不掉的缘分。从父辈的启蒙到求学的积淀,再到视野的扩展、创业的支持,《民主与法制》已经成为我生命中一份温馨的回忆,一段难忘的情愫,一抹朝霞般的亮色。


父辈的启蒙

  我父亲是一位回乡创业的退伍军人,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万元户。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知识的力量。在我的记忆里,家里最大的家具就是那两排满满的书架,里面充塞了各种各样的书籍和期刊,都是他用积蓄一点点订阅和购买来的。这个书架,自然也成为我阅读的源泉。父亲最喜欢看的三类图书是科技、诗词和法制类,他长期订阅的期刊里面就有《民主与法制》。
  记忆中有一次,父亲投资的养殖场建到一半,就遭到政府部门派人来气势汹汹地勒令停工。父亲晓之以理之余,从家里翻出一本《民主与法制》,指着其中一篇文章,告诉来人这种建设仍然属于农业基础建设,并未改变土地用途。来人把杂志带走研究,之后就再没有回来“找茬”。
  父亲去世后的某一年,我回老家去收拾老宅子里面的东西,再次审视布满灰尘的书架,在层层叠叠的书里面,发现专门堆在一角的几十本《民主与法制》。我想,我之所以高考填志愿时只一心报了法律专业,或许在儿时的启蒙中已经潜移默化地植入了这种兴趣因素。


视野的扩展

  我从江西到北京求学,由于学校离得近的原因,经常去乡贤刘桂明先生家里打扰。刘先生时任《中国律师》杂志总编,对我这位晚辈很是爱护,鼓励我多听多看。学校是象牙塔,书里的乾坤往往都是理想世界,而通往现实社会的镜子就是一本本的期刊。  
  当别的同学沉浸在各种大部头的法学专著里的时候,我却更喜欢窥探真实的世界。除了阅读《中国律师》这种行业性杂志了解职业情况以外,在学校图书馆里,《民主与法制》里面的民生、社会、行业生态、百姓心声、案例交锋,紧紧地抓住了我的心。这也让我在开始律师职业生涯的时候,有了一份从容和淡定。
  机缘巧合,刘桂明先生从2010年开始担任《民主与法制》总编辑,更将我与这份杂志的缘分紧紧联系在一起。除了爱看这本杂志,我也多次投稿并结识了杂志社的多位编辑,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对这本杂志的认识也开始立体起来。
  在交往中,我被刘先生所带领的团队深深地感动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充满使命感,从月刊到半月刊再到旬刊,直至现今周刊,每次我看到他们的身影,感觉到这是一支在黎明中秉炬前行的朝圣者队伍,他们手中所执的,是中国法制观念的薪火,照亮途经的村庄,点亮沉睡的大山,迎来希望的曙光,呼唤喷薄而出的太阳。


创业的支持

  2012年,我出资设立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从事公益事业,并在2013年联合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等机构,发起中华遗嘱库公益项目,意在推动中国社会财富传承文化的发展和观念理念的进步。
  这个转身,是我从法制领域进入社会领域的转变,也开始了我从法律人到社会人的转变。在此期间,《民主与法制》对这一事业倾注了莫大的关注和热情的支持。
  中华遗嘱库启动到全国布点再到推出新举措,刘先生多次带领记者参加发布仪式,发表热情洋溢的演讲。多年来的无数次关心,多次指点,数次扎根中华遗嘱库一线,采写多篇报道,刊发多篇专题文章,点点滴滴,谆谆教诲,默默支持,在我心头凝成了一个大写的感恩。感恩妙不可言的缘分,感恩长辈的提携,感恩《民主与法制》的支持。
  中华遗嘱库的每一次进步,我的每一步前进,都深深地烙着《民主与法制》的力量。
  《民主与法制》四十年风雨历程,可以说我只是众多受益者之一,我相信有更多的年轻人、更多的法律人、更多的前行者,感受并得到《民主与法制》薪火传递的温暖。
  在《民主与法制》四十岁华诞之日,我衷心祝福其永远年轻,永远与文明和进步为伍,永远传递民主与法制的力量!
  (作者系中华财富传承文化发展倡导者、中华遗嘱库创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