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民主与法制》不得不说的事儿

  军旅七余载,她一路激励我成长。
  从一腔热血满怀激情梦想的新兵日子,到火红熔炉锻造难忘青春的军旅生活,她见证了我当兵之初的懵懂,激励起那个被现实打败的“闯关者”。
  她就是引航我人生的风向标,是我工作中的好帮手。这个她,就是——《民主与法制》。
  初识《民主与法制》,是在2011年年底。这时,我保留了大学学籍参军,心里想的就是尽快完成两年义务回家。新训不久,随着训练强度逐渐加大,自己开始感受到军营生活枯燥乏味,思想上的波动越来越大,很快便败在了理想与现实带来的差距中。几次考核,原本优秀的课目,成绩也下降到了仅限及格的水平。有时,甚至做好了逃离这种生活的打算。这时,班长走进了我的世界。他帮我分析问题成因,鼓励我发挥自身优势,重新站起来。经班长开导,我很快走出了困境。
  一天,我在连队图书室随手翻阅到《民主与法制》杂志,我发现了个秘密:没有想到,只有初中文化的班长,竟能将杂志中的“观点+事例”,结合我们军营生活感悟,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课。那一期的“经济与社会”专栏,刊发了一篇《“熊猫女孩”:做您生命危急时刻的坚强屏障》,讲的就是青年人该如何实现自身价值,帮助他人造福社会。越翻心中越亮堂,越读嘴里越有甜头。几番阅读,如“案例”“人物”“手记”等专栏文章,让我越读越感到有理想、有力量。那一刻,《民主与法制》校正了我的人生航向,让我认识到该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
  一时间,这本杂志成为我们新兵热捧的读物。后来,我们这批新兵中,有两人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8人被单位聘为“法纪辅导员”,单位被上级表彰为“安全无事故先进单位”“学法规用法规先进集体”。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2013年12月,我的班长退伍离开了部队。这时,我从副班长升任班长,同时兼任连队保卫委员。肩上担子增多,自知责任更重。不仅要掌握官兵思想动态积极开展教育工作,还要当好监督员、联络员,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犯罪苗头,为单位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新官上任、缺少经验的我,庆幸还有《民主与法制》这位老师,心中的底气也更加足了。
  一次周末,战友小李怒气冲冲挂断电话,嘴上直说:“我要回去揍他一顿!”原来,他的姐姐在老家遭到了丈夫殴打,并且伤得不轻。一听说姐姐被打的消息,小李便急匆匆想要请假回家,打算为姐姐讨回公道,执意要让姐夫付出代价。一听这件事,我赶紧和其他战友拉住了小李。经过开导,小李逐渐平静了下来。待小李情绪稳定后,我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便带他来到连队图书室,找到前不久《民主与法制》杂志刊发的几篇关于家暴的文章,对照案例商量有效的解决办法。几天后,上级批准小李事假。临走时,他连同那本《民主与法制》一起带回了家。没过几天,小李给我打来电话,说事情解决了,他姐夫再三向家人保证不会重犯。
  单位常年征订《民主与法制》,确保每名骨干都有“好帮手”,每名官兵都能阅读到“教科书”。春华秋实满庭芳,砥砺前行铸辉煌。
  回首四十载,《民主与法制》不断发展壮大,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成熟,从关注热点、难点问题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到倡导社会主义道德新风维护社会稳定;从歌颂先进集体、英雄人物、典型案例普及法律知识,到人人参与推进新时代法治建设。
  作为忠实读者,我的内心感受就是:一路走来,亦师亦友,受益匪浅!一路前行,栉风沐雨,再续辉煌!
  (作者系陆军某部士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