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文章标题:
让当事人“赢得明白,输得服气”
-- ——记河北省衡水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关信娜
人民法官,肩负着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保护国家、集体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神圣职责。
关信娜自从到河北省衡水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以来,一直奋战在审判执行第一线,先后在民一庭、执行局、民二庭工作,逐步成长为审判一线骨干法官。她始终坚持“公正与效率”的信念,把“办铁案,出精品”,彰显司法的公平与正义作为最大追求。
关信娜审结的一件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上诉人是情绪压抑、年近50岁的女性杨某,关信娜通过细心观察,感受到杨某情绪中包含着的无奈、愤怒甚至绝望。经过交谈,了解到杨某的丈夫多年有家不回,在外做生意赔了钱、偷偷卖掉共有房屋还债。一审判决杨某夫妇按照房屋买卖协议交付房屋。一、二审中,杨某的丈夫均不到庭参加诉讼。
经过交谈和审阅卷宗,凭借多年的办案经验,关信娜感觉此案不是单纯的房屋买卖,应涉及高利贷。但苦于杨某不能提供这方面的证据,仅凭现有证据判决的话,对杨某非常不公,案好结,事难了,杨某心里的疙瘩解不开,社会效果不理想。关信娜决定以调为主。关信娜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但决不“和稀泥”,而是释法明理,明确是非,提供切实可行的调解方案。经过一个上午背对背、面对面反复交流,双方最终找到了契合点,案件以对方再给付杨某28万元购买案涉房屋的方式圆满结案。
2011年至2014年在执行局工作期间,她所承办的90多件案子执行节点安排紧密,查控全面,强制措施到位,财产处置及时,所有案件都得到圆满解决。自2014年10月调入民二庭工作后,关信娜承办商事案件600余件,年均结案率95.16%,平均审理天数58.7天,审限内结案率100%,无一错案,无一发回重审或改判,无一缠讼信访,办理案件数量在中院女法官中位居第一位。同时,参与合议庭审理案件1500余件,圆满完成了办案任务。在处理一些矛盾较大、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案件中,加大调解力度,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起到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仔细翻阅案卷后,关信娜认为案子判决容易,但若当事人的心结解不开,恐有信访隐患或引发其他恶性事件。她决定先开庭,让当事人有一个充分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庭后再见机调解。庭审中,弟弟细数陈年琐事,反复诉说满腹委屈,厉声质问哥哥,但对相关法律规定只字不提。旁听席开始有人打起瞌睡,有人开始烦躁。关信娜始终保持尊重与接纳的态度,一直没有打断弟弟的陈述。她神情专注,不时轻轻点头,目光一直没有离开正在发言的当事人。好几次弟弟情绪激动得站起来,她都和颜悦色地请他坐下说。
直到中午12时多,双方的情绪开始缓和下来,当事人表示没有新的说明了,庭审结束。关信娜走下审判台,去给双方当事人各端来一杯热水,让他们边喝水边听她讲解相关法律规定。因哥哥拒绝调解,庭后调解未能进行。她感到很遗憾,但弟弟却对她说:“关法官,你能完完整整听完我的讲话,你对我的尊重让我信任你。我尊重法庭的意见。”
判决结果是驳回了弟弟的上诉请求,维持原判。出判决书前,她专程去养老院看望了当事人的老母亲,了解到两个儿子现在能按时去交纳托老费,养老院照顾得还不错,才放心了。判决书送达后,弟弟没有信访、没有申诉。
法官是处在中立位置上的裁判,当事人最关心的也是这一点。受西方法律观念的影响,有些专家认为法官应该跟当事人保持距离,这是保证中立的方法。但关信娜说:“保持距离不是保持冷漠。”她在办案时会选择在庭后调解或判决中,把自己的认识和见解传递给当事人,尽最大限度地解释法律,让当事人在打官司的过程中,学习到法律知识,感受到法制的精神。
一家橡胶制品公司,经关信娜的手打过两场官司,第一场官司经她析法明理,这家公司主动撤回了部分举证成本很高且胜算不大的诉讼请求,避免了双方企业间无休止的缠讼,公司很感激她的指引。第二场官司这家公司败诉,判决后,公司有些难以接受。代理人拿着法律条文、判例找到关信娜询问,关信娜耐心地解释,一讲就是一上午。临走时,代理人说:“在你这儿打了两场官司,虽然败多赢少,但是你把双方的利弊讲得清清楚楚,我们赢得明白,输得也服气。”
关信娜曾在执行局工作三年多,对此有着更深的理解。她说执行是司法公正的最后防线,要筑牢这条防线,一要“实”,用足用尽法律手段;二要“活”,采取分期付款、以物抵债、亲友担保等灵活方法,不激化矛盾。有时还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情”字去突破执行瓶颈。在执行一起当事人人数众多的借款纠纷案中,由于申请人人数多,情绪不稳定,案件标的额巨大,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发生群体矛盾激化事件,她和合议庭其他成员多次合议,不断调整工作步骤,前后制定了5套执行方案,穷尽了所有执行方法和执行措施,多次耐心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最终使一件执行标的4000多万元的案件得到圆满解决,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达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2018年11月22日,正值感恩节,在这个特殊的节日,关信娜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来自陕西西安的专利权人张军,行程15个小时,亲自将一面写有“专利卫士执行利剑”的锦旗送到她手中。“如果没有您的帮助,我18年的心血就会付之东流!”初次见到关法官的申请执行人张军,握着关信娜的手,不住地致谢,激动不已。
原来,2018年10月19日,关信娜在借调执行庭参加基本解决执行难会战期间,接手一件专利侵权赔偿的执行案子,到2018年11月16日全部执行款打入申请执行人张军指定账户,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张军说,做梦也没想到,衡水中院执行庭的法官办事如此神速。为了表达谢意,他不顾关信娜的劝阻,执意从西安来到衡水,一定要见关法官一面,当面致谢。面对当事人的感谢和媒体的镜头,关信娜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承办此类案件都是这样,真的不值一提。”她坚定地表示,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像张军这样的专利权人的利益必须受到司法保护。
关信娜的勤奋努力学习在衡水中院是出了名的。这种孜孜不倦的学习动力来自两方面:一是“被逼”的,一是发自内心的主动需要。科技日新月异,经济高速发展,各种新类型案件层出不穷。“面对一个个全新的领域,必须补充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修养,否则就没办法办好案子。”她敏锐地意识到,法官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观念,仅靠过去的知识底子,以往的工作经验和一张笑脸、两袖清风,已适应不了办案的需要。要行使好手中的权力,就必须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至少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为此,她为自己确立了争当专家型法官的目标:法学理论要达到一定的水平,能在办案中运用理论解决疑难问题,办出高质量的案件。
关信娜常说:“我不仅仅是一个职业女性,我还是一个女儿、一个儿媳、一个妻子、一个母亲,我的家人都需要我的爱;我工作很忙,但我也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关信娜谢绝一切应酬,工作之外的时光全部都是跟家人在一起度过。她每周都会去给年迈多病的老母亲洗个澡、剪剪指甲、做做饭、买买药品食品,陪陪老人说说话。她也经常带孩子去看望公婆,陪老人们一起吃饭聊天。对孩子的教养她付出的心血比一般人都要多,每天一下班就和女儿一起学习英语、背诵诗词、阅读课外书,还和女儿一起报了亲子剪纸课程。她说她很享受陪女儿的过程,这使她收获很多,她和女儿一起在成长。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关信娜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法官,时刻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的工作心态,以身边的先进模范为榜样,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当事人,专业地审理每一件案件,不辱人民法官的光荣使命。她以出色的工作业绩荣立三等功一次,嘉奖两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和“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被衡水市妇联授予“巾帼建功之星”荣誉称号。
关信娜自从到河北省衡水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以来,一直奋战在审判执行第一线,先后在民一庭、执行局、民二庭工作,逐步成长为审判一线骨干法官。她始终坚持“公正与效率”的信念,把“办铁案,出精品”,彰显司法的公平与正义作为最大追求。
让法律的阳光疗治当事人的伤痛
“无论做人还是做法官,最根本的是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关信娜说,这就是她的人生信条。法官审理案件,固然需要法律专业知识,但更重要的是把心放正,需要的是一颗善良公允的心。关信娜审结的一件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上诉人是情绪压抑、年近50岁的女性杨某,关信娜通过细心观察,感受到杨某情绪中包含着的无奈、愤怒甚至绝望。经过交谈,了解到杨某的丈夫多年有家不回,在外做生意赔了钱、偷偷卖掉共有房屋还债。一审判决杨某夫妇按照房屋买卖协议交付房屋。一、二审中,杨某的丈夫均不到庭参加诉讼。
经过交谈和审阅卷宗,凭借多年的办案经验,关信娜感觉此案不是单纯的房屋买卖,应涉及高利贷。但苦于杨某不能提供这方面的证据,仅凭现有证据判决的话,对杨某非常不公,案好结,事难了,杨某心里的疙瘩解不开,社会效果不理想。关信娜决定以调为主。关信娜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但决不“和稀泥”,而是释法明理,明确是非,提供切实可行的调解方案。经过一个上午背对背、面对面反复交流,双方最终找到了契合点,案件以对方再给付杨某28万元购买案涉房屋的方式圆满结案。
2011年至2014年在执行局工作期间,她所承办的90多件案子执行节点安排紧密,查控全面,强制措施到位,财产处置及时,所有案件都得到圆满解决。自2014年10月调入民二庭工作后,关信娜承办商事案件600余件,年均结案率95.16%,平均审理天数58.7天,审限内结案率100%,无一错案,无一发回重审或改判,无一缠讼信访,办理案件数量在中院女法官中位居第一位。同时,参与合议庭审理案件1500余件,圆满完成了办案任务。在处理一些矛盾较大、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案件中,加大调解力度,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起到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让法槌每一次都敲得问心无愧
关信娜说,做法官先要能坐得下来,听得进去,要对当事人充满感情。她承办的一件弟弟状告哥哥、索要伺候父母的陪护费81000元的劳务合同纠纷案,该案一审驳回弟弟的诉讼请求。弟弟不服提起上诉。从上诉状看出,弟弟性格执拗,字里行间充满着愤恨不平。他们的父亲已病故,80多岁的母亲被送进养老院。前两年,其母曾将两兄弟告上法庭,索要赡养费和医疗费。赡养案判决后,弟弟不服曾多次信访。仔细翻阅案卷后,关信娜认为案子判决容易,但若当事人的心结解不开,恐有信访隐患或引发其他恶性事件。她决定先开庭,让当事人有一个充分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庭后再见机调解。庭审中,弟弟细数陈年琐事,反复诉说满腹委屈,厉声质问哥哥,但对相关法律规定只字不提。旁听席开始有人打起瞌睡,有人开始烦躁。关信娜始终保持尊重与接纳的态度,一直没有打断弟弟的陈述。她神情专注,不时轻轻点头,目光一直没有离开正在发言的当事人。好几次弟弟情绪激动得站起来,她都和颜悦色地请他坐下说。
直到中午12时多,双方的情绪开始缓和下来,当事人表示没有新的说明了,庭审结束。关信娜走下审判台,去给双方当事人各端来一杯热水,让他们边喝水边听她讲解相关法律规定。因哥哥拒绝调解,庭后调解未能进行。她感到很遗憾,但弟弟却对她说:“关法官,你能完完整整听完我的讲话,你对我的尊重让我信任你。我尊重法庭的意见。”
判决结果是驳回了弟弟的上诉请求,维持原判。出判决书前,她专程去养老院看望了当事人的老母亲,了解到两个儿子现在能按时去交纳托老费,养老院照顾得还不错,才放心了。判决书送达后,弟弟没有信访、没有申诉。
法官是处在中立位置上的裁判,当事人最关心的也是这一点。受西方法律观念的影响,有些专家认为法官应该跟当事人保持距离,这是保证中立的方法。但关信娜说:“保持距离不是保持冷漠。”她在办案时会选择在庭后调解或判决中,把自己的认识和见解传递给当事人,尽最大限度地解释法律,让当事人在打官司的过程中,学习到法律知识,感受到法制的精神。
一家橡胶制品公司,经关信娜的手打过两场官司,第一场官司经她析法明理,这家公司主动撤回了部分举证成本很高且胜算不大的诉讼请求,避免了双方企业间无休止的缠讼,公司很感激她的指引。第二场官司这家公司败诉,判决后,公司有些难以接受。代理人拿着法律条文、判例找到关信娜询问,关信娜耐心地解释,一讲就是一上午。临走时,代理人说:“在你这儿打了两场官司,虽然败多赢少,但是你把双方的利弊讲得清清楚楚,我们赢得明白,输得也服气。”
让胜诉当事人的权益得以实现
如果只有公正的判决,没有公正的执行,那么审判工作就会成为“半拉子”工程。关信娜曾在执行局工作三年多,对此有着更深的理解。她说执行是司法公正的最后防线,要筑牢这条防线,一要“实”,用足用尽法律手段;二要“活”,采取分期付款、以物抵债、亲友担保等灵活方法,不激化矛盾。有时还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情”字去突破执行瓶颈。在执行一起当事人人数众多的借款纠纷案中,由于申请人人数多,情绪不稳定,案件标的额巨大,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发生群体矛盾激化事件,她和合议庭其他成员多次合议,不断调整工作步骤,前后制定了5套执行方案,穷尽了所有执行方法和执行措施,多次耐心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最终使一件执行标的4000多万元的案件得到圆满解决,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达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2018年11月22日,正值感恩节,在这个特殊的节日,关信娜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来自陕西西安的专利权人张军,行程15个小时,亲自将一面写有“专利卫士执行利剑”的锦旗送到她手中。“如果没有您的帮助,我18年的心血就会付之东流!”初次见到关法官的申请执行人张军,握着关信娜的手,不住地致谢,激动不已。
原来,2018年10月19日,关信娜在借调执行庭参加基本解决执行难会战期间,接手一件专利侵权赔偿的执行案子,到2018年11月16日全部执行款打入申请执行人张军指定账户,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张军说,做梦也没想到,衡水中院执行庭的法官办事如此神速。为了表达谢意,他不顾关信娜的劝阻,执意从西安来到衡水,一定要见关法官一面,当面致谢。面对当事人的感谢和媒体的镜头,关信娜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承办此类案件都是这样,真的不值一提。”她坚定地表示,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像张军这样的专利权人的利益必须受到司法保护。
让优秀法官形象留在人民群众心中
关信娜认为,法官的权威不仅来自法律的授权,也来自法官自身业务素质和道德人格力量的支撑。在法院工作近10年来,她以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管好自己的“生活圈”,始终保持着一名法官应当具有的公正廉明品质。关信娜的勤奋努力学习在衡水中院是出了名的。这种孜孜不倦的学习动力来自两方面:一是“被逼”的,一是发自内心的主动需要。科技日新月异,经济高速发展,各种新类型案件层出不穷。“面对一个个全新的领域,必须补充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修养,否则就没办法办好案子。”她敏锐地意识到,法官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观念,仅靠过去的知识底子,以往的工作经验和一张笑脸、两袖清风,已适应不了办案的需要。要行使好手中的权力,就必须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至少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为此,她为自己确立了争当专家型法官的目标:法学理论要达到一定的水平,能在办案中运用理论解决疑难问题,办出高质量的案件。
关信娜常说:“我不仅仅是一个职业女性,我还是一个女儿、一个儿媳、一个妻子、一个母亲,我的家人都需要我的爱;我工作很忙,但我也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关信娜谢绝一切应酬,工作之外的时光全部都是跟家人在一起度过。她每周都会去给年迈多病的老母亲洗个澡、剪剪指甲、做做饭、买买药品食品,陪陪老人说说话。她也经常带孩子去看望公婆,陪老人们一起吃饭聊天。对孩子的教养她付出的心血比一般人都要多,每天一下班就和女儿一起学习英语、背诵诗词、阅读课外书,还和女儿一起报了亲子剪纸课程。她说她很享受陪女儿的过程,这使她收获很多,她和女儿一起在成长。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关信娜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法官,时刻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的工作心态,以身边的先进模范为榜样,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当事人,专业地审理每一件案件,不辱人民法官的光荣使命。她以出色的工作业绩荣立三等功一次,嘉奖两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和“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被衡水市妇联授予“巾帼建功之星”荣誉称号。
● 责任编辑: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