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桂清:一腔大爱的好“阿婆”

  61岁的谭桂清身后,常跟着一个虎头虎脑的“小不点”,围着她嬉笑打闹。“小不点”今年8岁,他叫谭桂清“阿婆”,叫得比谁都亲。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良庆区,不少熟悉谭桂清的人都知道,她本是“小不点”家的保姆,怎料风云突变,“小不点”成了无人照顾的娃。谭桂清毅然扛起重担,照顾这个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8年来,谭桂清在“小不点”身上倾注了全部心血。
  2018年9月,谭桂清入选“中国好人榜”。
  2019年2月,谭桂清带着“小不点”,和两个儿子黄咏刊、黄黎一起,过了一个开心的春节。“小不点”调皮地告诉客人:“我在黄家排行老三,叫‘黄老三’。”


保姆成了“阿婆”

  谭桂清是广西桂林市人,和老伴儿一起靠种田度日,家境清贫,夫妻俩有两个儿子。
  2003年,老伴儿因病去世,谭桂清四处打零工,和孩子们相依为命。2007年,大儿子黄咏刊和小儿子黄黎学业有成后,前往南宁市发展。谭桂清贷款,给孩子们买了房。2011年,谭桂清也来到南宁市,和两个儿子一起生活。当时儿子们都没结婚,家里经济条件也不太好,谭桂清想着出门找点活儿,也好贴补家用,减轻孩子们的负担。2011年7月,经家政公司介绍,谭桂清前往当地阳光新城,帮钱晓婉夫妇照顾孩子。
  钱晓婉和丈夫葛军是从外地来的,他们的儿子小树只有几个月大。钱晓婉说:“我们是做生意的,很忙,每月给你1500元,包吃包住,你只要照顾好小树就行。”谭桂清走到一张天蓝色小床旁,小树躺在里面,看到谭桂清,他突然张开嘴,“咯咯”笑起来。这个笑容,天真无邪,谭桂清打心眼儿里疼惜这孩子,轻轻抱起来,在怀里哄着。小树一点也不认生,安静地在谭桂清怀里躺着,睁大眼睛看着她,眼神里满是依恋。
  就这样,小树走进了谭桂清的生活。
  每天一睁眼,她第一件事就是帮小树擦脸、喂他吃东西。很多时候,家里只有他们两人,小树父母常很晚回家,有时干脆一两天不回来。谭桂清不太清楚他们做的是什么生意,也无心去打听。钱晓婉看到谭桂清把小树照顾得这么好,很满意。一个多月后,她提出:“谭阿姨,你把小树带到你家去照顾吧,我每月给你2000元,我们生意太忙,抽空了会去看小树的。”
  谭桂清没反对,但她还是想征求两个儿子的意见。“孩子这么小,我们怕你太累,还是别去做保姆了。”儿子们都反对,谭桂清知道他们是为自己好,为了不和孩子们起冲突,她趁两儿子都出门去工地工作那段时间,把小树接回家中。
  平时省吃俭用的谭桂清,第一次到当地一家比较高档的商场,买了张婴儿床,摆放在自己房间里。看着小树在床上睡得安稳踏实,谭桂清很高兴。她知道小树断奶比较早,便想着法儿给他喂米糊、奶粉、果汁等补充营养。
  黄咏刊和黄黎工作完回家,已是两个月后,看到母亲把小树接回家,他们也不好再说什么。两个儿子知道母亲带孩子不容易,下班后常会帮忙照顾小树。
  钱晓婉和葛军会不定时地来看小树,每次都带着不少吃的用的,呆上一两个小时,便会离开。“小树啊,你要听谭阿姨的话,哦,你不能叫阿姨,应该叫‘阿婆’。”钱晓婉抱着牙牙学语的儿子,让他发音“阿婆”。谭桂清笑道:“孩子第一声应该学叫‘妈妈’,哪有叫‘阿婆’的呀。”钱晓婉说:“谭阿姨,你对小树,比我这个妈妈还要好啊!我们都很感激你。”
  钱晓婉说的没错,谭桂清把小树当心肝宝贝疼爱着,有时两个儿子会假装“吃醋”:“我们小时候,你恐怕也没对我们这么好吧?”
  给谭桂清每个月的钱,钱晓婉都会按时送过来,但从2012年春天开始,钱晓婉夫妇来看孩子的次数越来越少,即使来了,也呆不上半小时。
  2012年4月,整整一个月,钱晓婉都没出现,谭桂清也没拿到工资。2012年5月底的一天晚上8点多,谭桂清的手机响起,传来一个陌生声音:“你是帮钱晓婉带孩子的阿姨吧?孩子还在你那里吗?钱晓婉出事了。”谭桂清还来不及问清楚,对方挂了电话。谭桂清半信半疑,没怎么当回事。转眼半个多月过去,小树父母一次也没来看孩子,谭桂清工资毫无着落。“小树妈妈不会真的出事了吧?”谭桂清慌了神,她多次给钱晓婉和葛军打电话,都没打通。第二天,谭桂清把小树暂时托付给邻居照顾,匆匆赶到钱晓婉家,敲了半天没人开门。


爱得真真切切

  一个多星期后,谭桂清突然接到葛军的电话,支支吾吾地表示:小树妈妈的确出事了,请她继续照顾小树,等过段日子,他会来结清工资。然而,谭桂清等了一个月又一个月,还是不见葛军,她打对方电话,也无法接通。
  小树的母亲出事,父亲“消失”,谭桂清看着无忧无虑玩着的小树,心里七上八下没了底。从那之后,她隔三岔五就会带着小树,四处打听钱晓婉和葛军下落,但始终杳无音信。
  直到2012年年底,谭桂清才得知:钱晓婉因贩毒,被南宁市公安局西乡塘分局禁毒大队抓获,已判刑入狱,关在广西女子监狱。谭桂清立即动身,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找到小树母亲”。她辗转来到广西女子监狱,和那里的工作人员说明事情来由,办了不少手续,才见到钱晓婉。
  “谭阿姨,对不起你。”钱晓婉泪如雨下,憔悴消瘦了许多。谭桂清本来心里是有点生气的,认为她太狠心,抛下小树不辞而别。但看到钱晓婉的样子,顿时心软了,连连安慰她。谭桂清拿出小树照片,钱晓婉看着,喜极而泣:“谭阿姨,你是我们家的大恩人。我从小父母双亡,唯一的亲姐姐也没了联系,自从我出事后,小树爸爸也不知道去了哪里。我要在这里呆8年,小树就全靠你了,等我出去后,一定报答您。”
  “8年?”谭桂清不由得叫出声,她本以为钱晓婉只是被关一段日子,没想到要8年那么久。
  钱晓婉赶紧说:“谭阿姨,如果你不愿意带小树,你把他送到福利院,或者送人……”谭桂清不知道该说什么,让钱晓婉照顾好自己,默默离开。
  “小树妈妈都答应了,咱们就把孩子送走吧。”黄咏刊和黄黎劝母亲,但谭桂清舍不得:“福利院这么多孩子,哪有家里好啊,再说,钱晓婉虽然口头答应把孩子送人,万一她出来后反悔,我怎么向人家交代。”“我们少吃一点,省下一口,就能把孩子拉扯大了。”谭桂清做了这个决定后,心里总算踏实了。
  “阿婆!阿婆!”小树每天像小尾巴一样,跟着谭桂清,晚上也睡在她身边,两人的感情非常好。谭桂清清楚,她已离不开小树,小树也离不开自己了。
  小树出生后,父母没及时给他报户口,到3岁时,上幼儿园成了难题。谭桂清为此东奔西走,在教育局和妇联的帮助下,小树终于在家附近的幼儿园入了学。
  “阿婆吃,阿婆吃。”小小年纪的小树,已知道心疼谭桂清,喝牛奶时,总要她先喝一口;吃好饭时,也会盛一勺塞进她嘴里,尽管不少都掉在了桌上。谭桂清感觉特别暖心,搂着小树,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小树长成大树了,知道心疼人了,以后也要这样对妈妈好。”
  “阿婆,妈妈在哪里呀?”随着小树慢慢长大,提到“妈妈”的次数也多了起来。谭桂清早就想好了一番说辞:“妈妈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打工赚钱,赚很多钱给小树,小树要听话,妈妈才会早点回来。”小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尽心培育“小树”

  谭桂清知道,小树对钱晓婉基本没什么印象,为了让他对“妈妈”有个概念,她不时会给小树描述“妈妈”的形象:“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爱小树的人,也是对小树最好的人。”
  2015年7月,谭桂清带着小树出门买菜,不小心摔了一跤,左腿骨折了。为了医药费报销得多一些,她不得不回桂林老家的医院治疗。小树也跟着回到桂林,黄黎请假,在医院照顾母亲。谭桂清动了手术,脚上装了钢板,医药费花了3万多元,不少钱都是用大儿子的信用卡刷的。那段时间,小儿子没收入,大儿子不仅要还房贷,每月还被信用卡催款,家里经济条件陷入窘境。
  让谭桂清欣慰的是,小树很懂事,才4岁的他,自己吃饭穿衣,守在病床边,从不乱跑。
  转眼,小树幼儿园毕业,毕业那天,谭桂清和两个儿子一起带着小树,去当地的必胜客吃比萨。小树特别高兴,他拿起一块比萨,递给谭桂清:“‘妈妈’,你吃。”“你叫我什么?”谭桂清和两个儿子都愣住了。小树说:“叫你‘妈妈’呀,你说妈妈是这个世界上对我最好的人,你就是对我最好的人,你就是我妈妈。”谭桂清的泪水在眼圈里打转,那一刻,她又惊又喜,自己多年的付出,换来了孩子的真情。但她还是努力克制住内心的激动,认真地对小树说:“我是阿婆,不是你妈妈。你有自己的妈妈,以后妈妈会来接你回家的。”小树噘着嘴,一脸难过。黄咏刊知道母亲用心良苦,把小树抱到自己身边:“不许哭鼻子哦,哭鼻子就不是小男子汉了,还怎么保护阿婆?”小树这才破涕为笑。
  小树7岁那年,因为没有户口,读小学成了难题。谭桂清跑了很多部门,得知小树只能上私立学校,但私立学校学费昂贵,家里拿不出那么多钱。“我带小树,不仅仅是要把他带大,更要让他像其他孩子一样,读书识字,做一个文化人。”谭桂清和儿子们商量,一家人齐心协力去借钱,要把孩子送去读私立学校。
  2018年9月,开学前,谭桂清终于凑足了学费,把小树送进当地的私立学校。
  辅导孩子做功课,成了谭桂清最重要的事,小树读书用功,懂事听话,她特别欣慰。
  偶尔,谭桂清会收到钱晓婉从监狱里寄来的信。有一次,她在信中写道:“谭妈妈,请允许我这样称呼您,您对我和小树的关爱,是亲情也是恩情,我用一生都无法还清……”
  谭桂清想着,等小树多认识一些字了,就手把手教他给妈妈写信。钱晓婉在监狱的事,她至今还用善意的谎言瞒着孩子,她知道,等孩子长大了,终有一天,会明白自己的苦心。
  (文中谭桂清及两个儿子为实名)
● 责任编辑:李爱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