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界律所的瀛和模式》系列报道之五

“和合”文化:一片独具慧眼的律师公益底色

  160多年前,美国总统林肯曾经竭力呼吁,让法律成为国家的信仰。他说:“让每一个美国人、每一个自由的热爱者、每一个对他们的后代有良好祝愿的人,用这次革命之血宣誓,在任何情况下,决不违犯这个国家的法律,也决不容忍其他人对这个国家法律的违犯。”简而言之,就是要让法律成为这个国家的政治信仰,让法律成为一种文化。
  对于一家律师事务所来说,有人将律所的业务比作一块砖,将文化比作泥沙,只有一块块质量过硬的砖与黏和力适度的泥沙相结合,大厦才能屹立不倒。可见,文化建设对于一家律所来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律师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客户,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律所环境?律所管理层又如何对待和影响自己旗下的团队?这一切的一切,叠加后就形成了鲜明的律所文化。
  2013年,七个志同道合者聚在一起,立志打造拥有互联网基因的新型律师事务所,于是有了“瀛和律师机构”。短短五年时间,瀛和迅速发展成为拥有300多家成员所、5000多名专业律师的规模化大所。这一现象的背后,我们不禁好奇:是什么样的律所文化,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如此多律师同行的加盟?
  答案是瀛和律师机构的“和”文化。具体,我们可以归纳为:理念之“和”、运动之“和”、公益之“和”、行业之“和”。


理念之“和”:赋能

  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为传统律所及律师赋能,提高律师工作效率及服务能力,是瀛和不变的初心。
  五年来,瀛和信息化贯穿连接着平台的各项发展,“基础架构、资源共享、品牌保障、基础设施、工具体系、瀛和家SAAS”,信息化的进步,将这些零散的信息、资源连接在一起,完成了“从点到面”的覆盖。
  “站在时代当下,与其默默等待被技术所取代,不如积极拥抱改变,法律人们也应该参与到科技改变的潮流之中,主动出击,成为扇动时代风暴的蝴蝶之翼。瀛和研发中心持续迭代更新网站系统,不断从用户调研中进行优化升级,积累和挖掘更多的数据。同时,也不断注入更多优秀的专家力量,实现全体成员所信息化的联动与赋能,做好共建与开源,打造一个法律人的线上工作平台。”瀛和律师机构品牌总监王晓瑞介绍说。
  “以生态促进业务成交,以平台对接业务合作。”瀛和业务系统历经数次调整打磨,目前已经全新升级,组成了运营、业务、品牌、培训、资源及研发六大中心。以六大中心的专业服务为主导,赋能与支撑成员律所运营发展中的各个问题,全面解决成员所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痛点。如今,六大中心在原有基础上全面系统升级,以更快速、更智能、更联动、更专业、更具影响力的服务,为全体瀛和人持续赋能。除了真正实现“让律师回归律师,让律所专注业务”这一初衷,更希冀将全体瀛和人紧密联结在一起,将信息、资源全面落地,共同发挥能量。
  “过往五年,瀛和始终在积累与沉淀,以互联网精神为主旨,以五大共享为理念,以六大中心为支持,以瀛和生态为覆盖,将全国律所紧密连接在一起,搭建起服务、技术、资源的整合型平台。作为法律服务模式的新型打造者,瀛和以‘取势、明道、布局’为大前提,将对瀛和各成员律所及律师的赋能具化落地,打造集平台化、数字化、产品化、一体化的法律服务新生态,致力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律师事务所。”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瀛和律师机构孙在辰主任表示。
  除此之外,针对我国律师队伍数量增长速度过快、实习律师成长所需的教育培训渠道有限、专业能力亟待提高、激励保障不到位、生存和发展困难、缺乏有效保障等问题,瀛和律师机构也不忘尽自己的一份社会责任,主动赋能。
  为此,瀛和律师机构联合全国律协共同发起助力青年律师数字转型成长计划。未来,瀛和将与各地律协、律所合作,向实习律师免费开放数字化法律服务系统KindleLaw。这意味着,实习律师可于实习期间免费享受8000万+法规案例、12000+合同库模版、1.8亿企业信息查询、案件管理、大数据一键生成报告、行业雷达等Kindlelaw数字化法律服务系统所提供的服务,利用科技提升专业使用;另外,瀛和将与各地律协合作,为实习律师提供线上+线下使用课程培训,合力提升青年律师数字化能力。
  赋能,无疑是瀛和发展的底色。


运动之“和”:担当

  谈起瀛和,就不得不谈到全国法律人马拉松赛。作为全国法律人马拉松赛的发起方与赞助方,四年来,瀛和律师机构深度参与了历届法律人马拉松赛的筹备与组织,带动了越来越多的法律人参与到马拉松运动中来。
  2016年发起成立的“法律人马拉松赛”已经跑完四届,从最初的几百人到现在的上千人参赛,规模和影响力越来越大。
  现实生活中,法律职业共同体因存在诸多阻力,迟迟构建而不得。而在法律人马拉松赛场上,我们却欣喜地发现了各行各业的法律人平等交流、尽情畅谈、热情分享的美好景象。“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愿景,在法律人马拉松赛场上率先得到了实现。
  今年是中国律师制度恢复40周年,瀛和律师机构又发起了首届法律人戈壁挑战赛,按照“一次比赛、一场论坛、一部新书”的惯例,还将以“长征精神与法治信仰研讨会”为主题,举办法律人戈壁论坛。
  对于为何选择长征精神作为主题,中国法学会《民主与法制》周刊总编辑刘桂明认为:“以长征精神对接法治信仰、理想、行动、坚持、超越。目前律师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代,更需要坚守信仰与凝聚初心。如何秉持法治信仰,坚持使命担当,保持职业精神,也是新时代律师面临的挑战与选择。”
  对于跑马与戈壁挑战,这次活动的发起人刘桂明表示:“两者有着许多共性,都是恒心与耐力的双重考验。可以是一个人的坚持,也可以是很多人的陪伴。正如在法律这条路上的前行,需要大家共同秉持内心坚定的信念,去追寻公平和正义。”
  同样,戈壁之行不仅让曾经参加过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的瀛和律师机构创始合伙人董冬冬收获了朋友,更重要的是收获了不同的人生体验与心得感悟。艰苦卓绝的戈壁环境,干燥的天气,崎岖的路途,任何一项都能成为令人放弃的理由。而作为戈壁A队的队长,在体会恶劣大环境的同时,董冬冬还要带领团队伙伴坚持走下去。“走过这段难忘的戈壁之路,我感觉今后不会再有比这更大的困难能够阻挡自己。”人生无非是接受一个个困难,并不断跨越过去罢了。在戈壁之上,董冬冬和戈友们不仅征服了戈壁,也征服了自己。
  无论是在法律人马拉松赛场上,还是在戈壁挑战赛的赛场上,我们都可以看到瀛和人对自己的担当、对跑友的担当、对队友的担当,也让我们看到了瀛和人对中国法治事业的担当。


公益之“和”:奉献

  在业务精进的同时,瀛和人也在积极参与各项公益事业。
  自成立以来,瀛和便积极投身各类公益服务项目中。在世界孤独症日大型公益活动上,瀛和公益律师团队以实际行动为孩子们奉献爱心、提供志愿服务;在“京城大律师”社区服务站授牌仪式上,瀛和被荣聘为公益服务团志愿者单位;2018年6月5日,瀛和正式加入阿拉善SEE公益机构,携手社会各方,共同推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016年5月15日,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颁布20周年之际,瀛和发起了中国律师发展论坛。
  首届中国律师发展论坛即以“进程与进路:中国律师的下一步”为主题,通过发现律师行业的危机、从危机中寻找契机、从契机中探索中国律师业的未来。第二届中国律师发展论坛围绕“中国律师的新机遇、新战略”为主题,从中国律师业的“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共享发展”五个方面,科学探索了融媒体背景下中国律师行业的发展路径。2018年,第三届中国律师发展论坛以“新时代背景下律师行业的探索与律师法的修改”为主题,针对律师法的修改对律所未来发展的影响、互联网技术在律师行业的提升与运用、律所组织形式的创新与探索,进行了深入研讨。
  转眼间,中国律师发展论坛已经走过三个年头。2019年,正值中国律师制度恢复40周年之际,中国律师人数突破40万大关。伴随着数字化在各领域的全面覆盖,作为提供法律服务的律师行业,如何有效融合、如何适应市场变化、把握趋势脉搏、如何借助数字化实现法律服务的创新和升级,成为律师行业共同面临的困境。而这些疑惑,都将在以“新时代数字化律所的创新与发展”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律师发展论坛上找到答案。
  经过四年的发展,中国律师发展论坛时刻紧跟立法趋势、理论焦点、实践中的法律热点,不仅为立法机关建言献策,更为广大律师同行提供了一个思想交流、观点碰撞、业务研讨的专业优质平台。而共享知识、兼容并包,也正是瀛和文化的内涵所在。
  2017年12月12日,北京社工+瀛和法律志愿服务中心授牌。在授牌仪式上,瀛和开通了社工法律咨询电话,并向北京地区社会工作者及其家属,提供不低于30000小时的免费法律咨询服务。
  瀛和律师机构总部负责人孙在辰在捐赠仪式上说:瀛和律师机构将坚守“政府放心、行业认可、客户满意”的底线,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传递社会正能量。在北京社会工作者协会支持与指导下,将以北京社工+瀛和法律志愿服务中心为抓手,组建志愿服务队开展更多法律志愿服务。
  在孙在辰来看,“律师群体所做的工作本就是一种公益。以专业的法律知识为客户提供精准的解决方案、优质的法律服务,设身处地地为客户解决生活及工作上的疑难琐事,让百姓有理可寻、有法可依,真切地感受司法的公正与公平”。
  服务、尊重、业绩、创新、正直、团队精神,是瀛和人秉持的行动标准;为客户提供卓越服务、实现员工自身价值与职业理想、促进法制环境持续改善,是瀛和人确立的使命。在这样自我加码的使命和愿景之下,瀛和人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前行。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作为瀛和人,参与公益事业,是一份责任,更是一种情怀。公益路上,瀛和人从未停止过脚步。


行业之“和”:沉淀

  一百年前,随着辛亥革命兴起,律师制度落地生根,中国律师已走过百年历程,如今已经成为中国法治不可或缺的四十多万人的队伍。这期间有辉煌,也有迷茫。但是,遗憾的是,这些曾经的辉煌、迷茫和曲折探索,却鲜有被记录。
  基于此,2017年5月18日,瀛和律师机构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首任院长徐建、《民主与法制》周刊总编辑刘桂明、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原副会长宋建中,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律师博物馆。他们希望通过真实的历史资料和实物,把中国律师的发展历程进行完整展示,向社会公众普及律师制度的发展历史。“我们作为多年的律师从业者、教研者、宣传者,认为有必要搜集抢救中国律师的史料,总结回顾,展示于众,使同仁知其历史,让社会知其价值。”这便是中国律师博物馆创办的初衷。
  中国律师博物馆所有展品均保持其原始风貌,不做加工,凡与中国律师有关的事件、文物、资料均可展示,不以价值判断为取舍,以尽可能地展现中国律师行业发展的历史全貌。
  孙在辰表示:“在律师行业发展的漫长道路上,瀛和不仅致力成为‘探路者’,更希望成为‘记录者’。作为行业的一分子,瀛和清楚地意识到,将律师发展背后的艰辛与荣誉予以记录和保存,将律师文化的每一个发展阶段传递给更多的律界同仁,传递给社会大众,这是全体律师共同的职责与使命,也是中国律师博物馆不变的初心。”
  历时几年的筹建,律师博物馆展览已于2018年12月29日在京正式开幕。在博物馆专业人员的协助指导下,实体展馆逐渐成形,共分“律师前世、民国往事、律师今生、未来展望”四个展区,通过律师同仁捐赠、筹委会成员收集,现已搜集千余件珍贵律师历史文物,并部分陈列在馆。
  此外,博物馆还设有七君子律师展馆、民国律师办公室以及律师与法庭VR室。通过七君子故事和律师工作的信函、稿件、财务票据以及VR设备,真实地还原与再现了民国时代律师的事业与生活状态,为律师博物馆增添了些许趣味性。
  律师博物馆打破了大众对于博物馆的刻板印象,实体馆既是展馆又是律所,既收藏着古代珍贵律师历史文物,又展现了现代律师同仁真实的办公场景。以创意内容、经典形象、主题展馆为发展模式,结合互联网打造线上馆,并与实体展馆相辅相成,共同发展。虽然律师群体总是给人以严肃的形象,然而律师博物馆更希望通过这些创意内容,引发大众的共鸣,让更多人了解律师群体、了解律师行业。
  行业的发展,历史的传承,离不开每位律师的助力。未来,瀛和将继续为行业发展贡献全部力量。
  岁月虽无痕,但瀛和人坚信,微薄却绵长的力量,定会为律师业的蓬勃发展添上精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