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办孙小果案,个案正义并非终点

  在社会舆论场激起轩然大波的云南昆明孙小果涉黑案,近期出现了重大进展。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办公室宣布,已将此案列为重点案件,实行挂牌督办。这一信号,令社会各界对此案最终得到公正处理,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21年前,昆明黑社会老大孙小果因强奸、殴打、侮辱妇女等不法恶行,被绳之以法,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本来已是死囚的孙小果居然毫发无损,上演“亡者归来”,并成为昆明夜场人所皆知的“大李总”。若不是孙小果在此轮扫黑行动中再次落网,公众对他的神奇经历仍将一无所知。
  孙小果再次落入恢恢法网,充分彰显了中央全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决心和魄力。此前,中央扫黑除恶第20督导组进驻云南省期间,发现孙小果案背后存在诸多问题后,即将此案作为重点案件向云南省交办。此次,全国扫黑办将配合中央督导组对该案同步督办,一盯到底,不仅以实际行动回应了社会关切,更为彻查孙小果案提供了强力护航。
  一波三折、峰回路转的孙小果涉黑案,确实有太多的悬疑有待解开。
  早在1994年,孙小果就曾因一起轮奸案被抓。轮奸是刑法规定的重罪,然而,作为主犯的孙小果,因为采用了篡改年龄的障眼法,却在整个团伙中被判罚最轻,仅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更令人称奇的是,据媒体调查,被判有期徒刑的孙小果,竟然没有进过一天监狱,直接保外就医。很显然,要彻查孙小果案,此案作为源头,是首先要解开的谜团。
  其后,继续犯下暴行的孙小果于1999年被判处死刑后,蹊跷获得改判,则是一个更大的谜团。究竟是谁作出了改判?改判的依据是什么?改判死缓的孙小果在狱中不断被减刑,减刑的依据又是什么?这一个个问号无疑都需要回答。同样需要追问的是,据媒体披露,孙小果是靠一项发明专利获得减刑,这一情形是否属实?身陷囹圄的孙小果,又是如何成长为一名发明家的?
  在孙小果涉黑案中,其父母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也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孙小果的父母均供职公安系统,按理都应回避此案。然而有调查表明,为孙小果四处奔走的并非别人,恰恰是其父母。那么,孙小果父母有无借助职务便利,为其脱罪洗白?是否获得了某些关键人物的协助,等等,无疑也是必须解开的谜团。
  显然,彻查孙小果涉黑案,以上种种疑点一个都不能放过。只有澄清了此案的每一个疑点,才能全面揭示真相,解除人们心中的问号,驱散公众的正义焦虑。也只有还原此案的每一个细节,绝不一笔带过,才能为未来的全面追责打下基础。进而一查到底,真正实现除恶务尽,让扫黑除恶行动更具警示性和威慑力。
  让孙小果涉黑案回归真相和正义,是对受害者,也是对社会公众的负责任交代。不过也应认识到,个案正义固然重要,但并非终点。与孙小果的个体恶行相比,更可怕的其实是为其提供营养和庇护的土壤,只有从根本上铲除这样的土壤,才能对黑恶势力釜底抽薪,杜绝下一个孙小果的出现,也才能真正带给社会公众踏实的安全感。
  就此而言,一个声名狼藉的黑老大在犯下重罪后竟能长期逍遥法外,其中暴露出哪些法律和制度的漏洞和瑕疵,才是更为关键的问题,也是更应引起警惕和反思的议题。因此,有必要在全面彻底和梳理案件的基础上,深入检讨可能存在的漏洞和瑕疵,进而调整法律和制度的相关设计,使之更为缜密,更为精确,也更为透明。可以说,法律和制度的调整愈是到位,设计愈是合理,就愈能扎紧篱笆,让恶行无处遁逃,让正义不再蒙尘,从而进一步强化司法的尊严,赢得公众的信任。
  唯其如此,孙小果涉黑案才算真正画上圆满的句号,并由此赢得比个案公正更为重要的社会效应,让公平正义的理念,更加真切地深入人心。
● 责任编辑:阿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