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二孩政策让很多家庭拥有了曾经只敢想而不敢要的第二个孩子,让原本温馨的家庭更加快乐。很多当事人特别是女性,甚至把二孩当作改善夫妻关系的一种方式。然而,很多事不那么简单,夫妻关系更是一种最为复杂的人际关系⋯⋯


  齐芸进来的时候,和大多数理直气壮的原告不太一样,一脸的怯怯然,似乎做了亏心事。我是她的代理人。
  齐芸和对方有两个孩子。老大在加拿大,老二还不到两岁。两个孩子相差了十六岁,老二应该是二孩放开后生的。但让我不解的是:既然都决定生二孩了,夫妻感情应该是有的,为何在二娃不到两岁时就要离婚?
  齐芸先生进来的时候,对齐芸一脸的不屑。齐芸是带了调解方案过来的,在代理人陈述方案的时候,她先生似乎并没有太多表情变化,双方应该是没有意见。
  两人在上海有一套房子,在老家有一套,上海的房子出售后齐芸拿30%的房款,先生拿70%。但对于老家的房子,当先生说也要出售按比例分时,齐芸弱弱地说了一句:“这房子还是放一放再卖,否则亏很多。”“卖,亏本也要卖。我就是不想和你有任何关系了。”先生突然变得怒不可遏。
  我和先生对话了几句:“那么孩子抚养呢,你们怎么安排的?”“女儿给她,儿子我来抚养。女儿已经给她教坏了。”他说。
  “那么抚养费呢?”“我不要她抚养费。”
  “那她的探视权呢?”“我不想让她来看。”
  “这不行的。”齐芸也乘机说一句,“孩子不让母亲看这算是怎么回事。”先生对着我说:“如果她要看,抚养费我是要的。”
  “你目前工资收入多少?”我问齐芸。“我没工作,现在回老家生活了。”她回答。
  “每月一千元,你们看怎样?”我说道。
  “一千就一千。”先生不耐烦地说,“探视方式再说。”齐芸也点了点头。
  看得出来,先生完全没有和齐芸继续磋商的意愿,只是希望越早和她解除身份关系越好,而齐芸只有无奈同意。
  我不是很清楚双方到底发生了什么。齐芸提的离婚,而更迫不及待的是先生。诉状中,齐芸说先生对自己各种嫌弃,先生理直气壮,倒是她表现得各种理亏。我还是好奇地多问了一句:“你们关系这么不好,为何要了二胎?”先生马上跳起来,指着对方说:“还不是你,非要二胎!你看老大让你养成什么样了!”齐芸低头不语。
  “关于房子,出售后分房款,你们可以今天另行签署协议,双方依据协议履行即可。除了房产你们还有其他财产吗?”“存款80万一人一半。”先生毫不含糊地说,“我这还有两万美元。”我问:“那还需要写在调解书里吗?”“不用了。”先生手一挥。
  齐芸欲言又止,代理人说:“可以的。”
  代理人要来白纸,写关于房子和存款协议时,我们也准备好了调解笔录。先生签完笔录,头也不回地走了,留给我们的是个傲慢的背影⋯⋯
  齐芸和前夫的感情本来就岌岌可危,但仍然希望能通过生二孩来改善和对方的关系,维持这段婚姻,只是事与愿违。这段婚姻失衡的主要原因是前夫是家里的经济来源,齐芸对这个家的贡献在前夫眼里几乎是一文不值,相反成了负资产。
  经济决定话语权,这个规律即便在这样一个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里也体现得一览无遗。即便分工仍然传统,但人们对婚姻的观点和彼此在婚姻中的价值衡量,已经完全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