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透明,方可避免网络众筹信任危机

  近期,德云社相声演员吴鹤臣因脑出血患病,其家属在网络平台发起众筹,却被指隐瞒真实财产状况,此事不仅引发一片社会争议,还惊动了民政部。民政部对此表示,个人求助不属于慈善募捐,不在民政部法定监管职责范围内。但由于影响到慈善领域的秩序规范,下一步,民政部将引导平台修订自律公约,针对群众关切持续完善自律机制,并将动员其他平台加入自律。
  事实上,这已不是网络众筹首次遭遇信任危机。此前,深圳白血病女童罗一笑的父亲众筹治疗费时,也被指圈钱营销,引起网友铺天盖地的质疑。一系列负面事件,不仅让求助者及其家庭遭受困扰和伤害,而且挫伤了公众的爱心和热诚。网络众筹这一民间救助模式,也因此陷入了尴尬境地。
  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主要在于网络众筹模式的低门槛、高度分散以及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发起网络众筹非常容易,只要有相关的病历资料以及病人及其家庭情况的介绍,就可以通过众筹平台启动。而众筹平台若想一一审核相关信息,不仅极为繁琐,而且未必有效。例如像存款、住房、有价证券等财产性信息,都属于公民隐私,众筹平台很难获取,也很难查证。
  信息审核的不到位乃至形同虚设,必然给隐瞒和造假行为提供可乘之机。有媒体调查就发现,在微博等平台,不少用户公开售卖诊断证明、住院记录、病历本、B超报告单、CT片子等病历资料,花费150元即可购买一份“诊断证明”,并且“可以证明任何病情”。此外,网络卖家还能提供“代写众筹文章”服务,用户提供部分虚拟信息后,写手改写并加上大量煽情文字,每篇仅售50元。这些调查结果足以说明,在互联网众筹火爆的背后,一条隐约的造假服务产业链已然形成。
  显然,以网络众筹目前的粗放模式,势必难免大量不真实的求助,进而不断侵蚀网络众筹的公信力。也正因此,对于网络众筹这一慈善模式,已到了必须扎紧篱笆的时候了。

  扎紧网络众筹的篱笆,平台当然有责任。其中的关键是核实求助信息的真实性,对此,平台应当调动一切合法而有效的手段。比如,众筹平台可以和各地的民间公益组织合作,对求助家庭进行走访和调查。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双重审核和保障,遏制造假的空间。此外,为了确保众筹平台有能力履行责任,不妨明确,可以从众筹资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求助信息的真实性调查。

  当然,平台的核实责任并不是无限的。正如前文所述,大量涉及公民隐私的信息,难以进入查验范围,这也是网络众筹信息不对称最大的症结所在。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只有依靠更为主动、全面的个人信息披露制度。也就是说,求助者发起众筹,不能局限于简单介绍疾病和家庭情况。为了防范欺诈,确保爱心不被操纵,求助方有义务让渡更多个人的隐私,使捐助者可以更细致地了解其真实家庭情况。比如可以规定,每一次众筹的发起,必须附上家庭经济情况和财产情况清单。同样,众筹获得的资金具体如何花销,募款方也必须提供详细的账单。更重要的是,为了防止造假,求助者必须对清单的真实性负责。因此有必要在相关条款中明确捐助者的“后悔权”,即求助者如存在提供虚假信息或违规使用等情形,捐助者有权追回自己的捐款。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网络众筹才能全面摆脱虚假病历的阴影、悲情文案的操作,从粗放走向精细。换言之,只有确保捐助者的知情权和“后悔权”,才能真正改变求助和捐助双方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实现权利对等。让捐助者可以自由选择和充分监督,进而树立起网络众筹的公信力。
  更应看到,在我国,网络众筹是民间慈善的一种可贵探索。尽管目前它存在着不少问题,但这一模式挽救了许多生命,帮助了大量陷于困境的家庭,因此网络众筹对于民间慈善的贡献毋庸置疑。只要自律机制完善,制度规范到位,一些乱象终将逐渐消除。而这,需要从政府到众筹平台的共同努力。
● 责任编辑:阿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