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盐首度回应: 正确认识食盐专营利弊

   2014年,对于中国盐业总公司来说可谓是多事之秋。

   盐业专营带来的暴利、消费者在食盐上毫无选择权、专营的种种弊端等质疑铺天盖地而来。实际上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并不是所有的地方盐业公司都是中盐的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为普及碘盐防治碘缺乏病,我国政府对食盐实行专营政策,专营促进了我国盐业快速发展,但也造成了我国盐业产销分离的局面。
   中国盐业总公司董事会办公室副主任赵利根介绍说,从批发端来看,目前按照行政区域设立的各级盐业公司享有食盐的批发专营权。全国共有31个省级食盐批发企业,各地市县基本都设有食盐批发企业,负责各行政辖区的食盐分销和市场管理任务。2013年,全国共有食盐批发企业2222家,绝大多数属于独立法人。
   从省级企业来看,有2/3实行政企合一;省级批发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也并不统一,有的属中盐总公司旗下,有的归属当地国资委,有的归粮食或供销社系统,还有的被其它企业集团重组。批发企业存在行政割剧、各自为政的局面。
   中盐是一个企业,是一个承担了一定管理职能的企业。负责制定全国的盐业生产计划、调配计划,实际上是在执行上级单位的决策。比如,食盐暂时短缺时、被抢购时,增加生产、补充货架等应急性工作,就需要中盐来出面。
   谈到目前国内盐业市场秩序混乱的原因时,中盐认为,我国盐业资源丰富,制盐行业技术含量相对较低,行业准入门槛低,一些地方出于发展地方经济的考虑,对非法开办的小盐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原本已供求失衡的产能进一步失控,极大地影响了盐业市场健康发展。
   特别是国务院推行简政放权以来,国家发改委取消了制盐项目核准制,工信部将食盐定点许可证审批权下放地方管理,各地借机纷纷上马了一批制盐项目,使本已结构失衡并产能过剩的制盐行业雪上加霜,应该引起政府部门重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盐业呈产销分立、管理多元、主体分散、集中度低的特点,虽然我国是产盐及需求大国,但并不是盐业强国。由于制盐企业主体众多,盲目上项目,导致盐行业长期存在产能过剩,市场化条件下的两碱工业用盐市场长期处于低价竞争的被动局面,制盐企业普遍效益不佳,大多数企业处于凭借资源维持简单再生产状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较低。食盐由于受专营政策保护,效益有保证,具有食盐定点资格的制盐企业为逐利把更多精力放在争夺食盐市场份额上,加之我国对食盐批发实行专营制度,各地盐业公司大多政企合一,对制盐企业食盐计划分配具有话语权,造成市场主体不对等及产销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引发盐业内部产销矛盾。其根源是产业集中度低,利益主体众多,产能过剩造成市场环境恶化。市场主体的负面情绪被媒体借机炒作,将矛盾引向食盐专营政策,进而引发社会对食盐专营政策的大讨论。


食盐专营政策的起源

   碘缺乏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危害人群最多的一种地方病。我国是碘缺乏病流行的重灾区,病区人口4.25亿,占世界病区人口的40%。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要元素,又被称为“智力元素”,它在人体内的含量极微,平均为30微克,但它却是人体各个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素。
   人体一旦缺碘,对健康的最大危害是损害大脑发育,导致智力落后或智力残疾。妇女儿童最易遭受碘缺乏危害。妇女在怀孕期间缺碘,会导致流产、早产、死产、胎儿先天畸形;儿童处在生长发育十分迅速的时期,对碘的需要量明显增加,如果一旦缺碘,则严重影响智力发育,且因缺碘造成的智力损伤不可逆转。碘缺乏对成人的最明显影响是甲状腺肿。但大多数碘缺乏病人并无明显临床表现,只有经过实验室通过检查发现甲状腺机能低下,这些人多表现为表情淡漠、无力,易疲劳,体能下降和生活适应能力差。这些受害群体有如隐藏在水面下的山体,他们混同于正常人中,不易被察觉,这也正是碘缺乏最普遍、最严重的所在。它关系到人口素质提高、民族繁荣和国家昌盛。由于分布广泛,受害人群众多和危害严重,碘缺乏危害一度从一个单一的疾病问题上升到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成为社会关注、限期消除的疾病之一。
   从1979年起,中国在一些重病区推广实施了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到上世纪80年代,通过组织全国性的流行病学调查,逐步查清了我国碘缺乏病的流行范围和发病情况。1990年,中国政府在“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上庄严承诺“200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1993年国务院召开“中国200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动员大会”,正式启动了《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规划纲要》,推行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根据我国国情,国务院决定于1994年对食盐实行专营,并先后颁布了《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和《食盐专营办法》,卫生部门每五年制定涵盖碘缺乏病在内的《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积极推进加碘食盐普及工作,自此,我国防治碘缺乏病工作走上了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
   自1996年实行食盐专营政策以来,我国普及碘盐供应、消除碘缺乏病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06年在“纪念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十周年”电视电话会议上,卫生部高强部长说:“我国普及食盐加碘的十年,是消除碘缺乏病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十年。2005年全国第五次碘缺乏病监测结果显示,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从1995年的39.9%上升到2005年的90.2%;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由1995年的20.4%下降到2005年的5.0%;尿碘中位数达246.3微克/升;儿童平均智商达103.5。”平均提高了12个智商点,处于正常水平。“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尿碘中位数等三项指标都达到了国际消除碘缺乏病的标准,表明我国的消除碘缺乏病工作已经进入国际先进国家的行列。”
   中国消除碘缺乏病取得的成就,被联合国有关组织评价为“世界的典范”和“里程碑式的成就”。中国盐业总公司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授予“全球儿童事业贡献奖”,并多次在国际会议上介绍中国政府在推行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病工作中获得的成功经验,在国际社会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食盐专营不应被妖魔化

   针对各种暴利的舆论渲染,中盐认为,这么多年来涨得最少应该就是食盐。
   对国家来讲,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是经济的。政府通过建立一种制度,没增加任何经济投入(由国家背书,中盐总公司代表全国盐业向世界银行贷款9.8亿元人民币实施加碘盐项目工程,贷款最终由盐业企业分期偿还),在较短时间内成功解决了我国消除碘缺乏病的公共卫生问题,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中国创造,也是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一。中国消除碘缺乏病制度模式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认可。
   对盐行业来讲,实现了盐业企业的良性发展。食盐专营以来,通过加碘盐工程的实施,提高了制盐技术,改善了加碘工艺,满足了碘盐需求。碘盐生产能力从1995年的350万吨达到现在的900万吨。全国建立了覆盖城乡的碘盐供应网络和质量保证体系,保证了13亿居民的食盐质量安全和供应安全。
   对消费者而言,低成本实现大收益。据统计,2001年,全国年人均食盐消费支出约7元,占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0.1%;2005年约为9元,占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0.086%;2013年约为13元,占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0.049%。吃盐成本占居民收入比重呈下降趋势。特别是专营体制下形成的抽肥补瘦、抽中补边定价机制,保证了农村边远贫困及少数民族地区与城市居民一样得到质优价廉的平价食盐,保证了最弱势群体的补碘需求和民生需要。
   对社会而言,专营体系保障了应急供应和市场稳定。食盐事关民生,社会敏感度高。据不完全统计,近二十年来,社会突发事件、自然灾害、谣言曾引发数次大规模食盐抢购事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2003年SARS疫情和2011年的日本地震期间,都曾发生过全国性食盐抢购风潮。在突发事件面前,食盐专营体系发挥了政策和组织优势,不涨价、保供应,起到了市场稳定器的作用,使抢购风潮得以很快平息,维护了社会大局的稳定。
   当然,任何体制不可能十全十美。食盐专营体制也存在一些不适应市场化的弊端,突出表现在政企不分、市场割据、缺乏竞争、产品不够丰富、流通效率低、产销利益不均衡和专营扩大化等方面。这些有的是体制性问题,需要通过体制改革来解决;但更多的是产业调控的问题,如产业结构调整问题、集中度低的问题、产能过剩问题、竞争力差的问题等,这些问题,不是取消食盐专营政策就能解决的,需要配套综合产业改革措施来逐步解决。


盐业体制改革真正应关注的问题

   盐业体制改革一直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从2000年开始,就盐业体制是否要改,怎么改,改了会怎样等一直存在争议,社会上有不同的声音。最近,盐业体制改革再次提到议事日程,又成为了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盐业体制改革之所以会受到社会关注,争论十几年而未能实行,有其内在原因,盐虽然是小行业,但关系大民生,应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及风险,确保改革积极稳妥。
   盐业是一个小行业,不会因为改革而释放出巨大红利。
   2013年全行业营业收入806亿元,工业总产值375亿元。其中,占盐业主体的工业盐市场已经于1996年全面放开,在工业盐领域,市场机制起决定性作用。食盐受国家管制,实行专营。所谓盐业改革,其核心问题是食盐管理的改革,改革争论焦点在于食盐还需不需要专营,若市场化应如何推进?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盐业不会因为改革而释放出巨大红利。就食盐业务,全国全年消费量在940万吨,产值200亿元左右。市场对食盐的需求是刚性的,不可能通过改革来释放巨大需求。同时,盐业本身是基础的原料产业,工业盐为基础化工的主要原料,产品附加值有限,也不会因为改革而提升附加值。
   另外,盐业改革关系到食盐安全和消除碘缺乏病的公共卫生目标。
   食盐专营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古代对盐实行专营制度,其核心目的是为了通过盐税来聚集国家财富,确保国家安全。1994年,我国实行食盐专营的目的则是因为食盐加碘,通过对食盐的专营,确保合格碘盐供应,以持续性地、有效且经济地消除碘缺乏病。中国是一个普遍性缺碘国家,大多数地区属碘缺乏区,个体如果不能持续补碘,碘缺乏病将卷土重来。印度、俄罗斯等国家已经有这样的教训。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一些化工企业生产出了以氯化钠为主要成分的副产品,如浙江省共有工业副产盐生产企业26家,主要分布在杭州、宁波、湖州、金华、衢州和台州等地,最大年份生产量为6万吨左右。大部分工业副产盐生产企业为生产化肥或农药的企业。这些工业副产品盐,外观与精制盐近似,其氯化钠含量在85%至95%之间,含有有毒成分,一旦流入市场被误食,必将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媒体曾曝光江苏镇江的“农药废渣盐”流入食盐市场案件,涉及多省食盐市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目前各省盐政部门除采取驻厂监管等严防措施外,积极想办法帮助企业为这些副产品寻找出路。由于是工业副产品,企业堆放保存成为难题。有的甚至愿意付钱请人处理。工业废渣盐在很多地区存在,盐业改革之后,这部分工业废渣盐将成为食盐市场一大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