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自建美术馆回馈父老乡亲

  著名旅美画家李自健,30年来持续在三十多个国家与地区举办个人作品巡展,以写实主义油画艺术传播“人性与爱”普世价值,弘扬中华文化,被称为“艺术游侠”。他曾获国际和平特别贡献奖章,还曾受联合国原秘书长安南接见,并为安南画像。
  为了回馈家乡父老,他与妻子倾尽积蓄,在长沙湘江之滨创建了“全球最大的艺术家个人美术馆”,永久性免费开放。


震撼人心的永久性画展

  每逢节假日,都有不少长沙市民到洋湖湿地公园片区的李自健美术馆观看“人性与爱”的画展,享受一次刻骨铭心的艺术盛宴。静心岛、天鹅湖、水上音乐厅、艺术餐厅、艺术书店,优美的环境和全面周到的服务设施,让人们在此度过了一个个轻松、难忘的日子。
  美术馆屋顶外观是个大圆圈,酷似北京奥运会体育场鸟巢。圆顶下面是3层方形展厅,展馆门口是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长、台湾著名高僧星云大师手书的“李自健美术馆”六个秀美苍劲的大字。
  美术馆前的湖面上游着白天鹅、泊着小船,湖边一座雕像是匈牙利著名女雕塑家贝雅塔的“大地之母”,与湖南雕塑家雷宜锌的“洋湖少女”白色雕像两相对望。湖边的绿草坪上,一块大理石碑静立,碑上刻着李自健本人书写的一句话:“此馆献给深爱的故乡和人民。”
  走进美术馆1号厅,墙面底色是庄重的“城墙红”,正中是描绘汨罗江赛龙舟的大画《龙的传人》,右侧则是镇馆之作《南京大屠杀》。2号、3号、4号展厅,分别是以《孕》为代表的母女系列,以故乡红花被为主题的湘西南风土人情系列,以黄土高原人物为母体的乡土系列,以美国流浪生活为原型的流浪人系列……
  “人性与爱”是李自健美术馆油画作品展的主题,在过去的全球巡展中参观者逾355万人次。
  那幅《南京大屠杀》更是震撼了中西方观众。
  1991年,李自健在美国洛杉矶结识了台湾著名高僧星云大师。星云大师童年在南京亲自见证过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罪行,尸横遍野的惨状在他心中永远无法拂去。他请李自健画一幅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警世之作。李自健用80天时间,完成了震撼人心的《南京大屠杀》:画面分三联,主体是堆积成山的尸体,后面是滚滚奔流的长江。左侧一联为“屠”:两个趾高气扬的日本军官站立着,其中一个狞笑着擦拭沾满鲜血的战刀;中间一联为“生”:尸山上面,一个孩子趴在裸露着胸膛惨死了的母亲身上哭喊;右侧一联为“佛”:一位佛家弟子正拖起一位惨死的老人。2000年,画作收藏者星云大师和画家一起将油画《南京大屠杀》捐赠给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2003年,李自健在美国重新绘制《南京大屠杀》,并在全国巡展后永久收藏于国家博物馆。2015年,李自健美术馆建设即将完成,他又特地创作了第三幅《南京大屠杀》,尺寸更大,更加震撼人心。
  在纷扰的尘世中,李自健不停地捕捉“人性与爱”的瞬间,清晨靠着牛背做梦的少年,仰躺在河边听泉的少女……对于观众而言,这些画面都如此似曾相识。
  童年的李自健,恰恰就是在邵阳老屋的水田旁,感知到了最早的人性温暖。1954年,李自健出生于湖南邵阳。在成长的道路上,李自健经历过的一些事件,让他更加珍视“人性与爱”的意义。“我曾经目睹、切身感受种种丧失人性的丑恶行径。作为一个崇尚人道、向往和平的现实主义画家,我希望用艺术传播人性博爱、真情善美,永远告别荒诞与恐惧。”
  李自健美术馆开馆至今,观众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在展馆的留言簿上,有人饱含深情地写下感言:“人生第一次饱含着眼泪看完画展。”感动、震撼、伟大,是留言簿上出现最多的字眼。


建美术馆回馈家乡父老

  2013年6月,“人性与爱”系列油画国内巡展落下帷幕,观众感言写满367部留言簿,排列起来有10米长,这让李自健感动得流下热泪。如何让这些作品永久性地保存下来供观众参观?在外奔波了近30年,李自健决定在自己和妻子曾经工作生活过的长沙市建一座公益美术馆,免费向公众展出这些油画作品。
  2016年10月1日,李自健美术馆在洋湖湿地公园片区的湘江之滨开馆。美术馆分为A、B两区。A区由逾5000平方米的四大专属展厅构成,常设展以“人性与爱李自健油画环球巡回展”原基本阵容为核心,并附有他近年的一批新作及艺术生涯中的第一幅素描、第一幅色彩习作等。B区专设了大陆首个星云大师的书法艺术专馆,永久展出这位国际著名高僧的“一笔字”书法作品。与星云大师书法馆同时开放的,还有星云大师书屋。
  美术馆修建历时两年,个中艰辛自不必说。占地面积15亩的美术馆,总投资2.25亿元,李自健夫妇为此花光了20多年积蓄。从场馆设计到装修,从室内沙发摆放到外围的水上音乐厅、天鹅湖餐厅、艺术书店、文创超市等配套设施,作为馆长的李自健事必躬亲。“监督工程质量与进度,布置展览,还要挤时间画画卖钱补贴建馆资金的不足。”李自健坦言,那段时间他们夫妇天天忙得筋疲力尽。
  “馆内2.5万平方米的每一个地方,都渗透了我们夫妻俩的心思。”李自健说。美术馆的设计师是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魏春雨,他当初参考的是西方那种很庄严肃穆的美术馆,但作为馆长的李自健却有自己的想法。“我希望美术馆有红花、绿草,人们进来能有回家的舒适感。”他把美术馆看成自己的一部大作品,像创作一样谨慎、细致地对待每一个细节。
  “美术馆的建成也凝聚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李自健感激地说。对他有知遇之恩的星云大师赶来参加奠基仪式并题写馆名,省、市及湘江新区领导对建馆用地给予了大力支持。2016年9月,工程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室内装修工程的领头人王彦病了好几天,仍坚持打完吊针就上工地。他手下的27名泥瓦工病了13位,干脆就把医生请来工棚打吊针,没有一个工人叫苦。建馆布展资金困难,他的同学兼好友、本土企业家谢子龙,果断地以重金收藏了他专为美术馆而作的第三幅《南京大屠杀》巨作。
  “父老乡亲们给予了我这么大的帮助,春晖难报啊!”李自健说。美术馆虽然以他的名字命名,但其中展出的他的画作都是别人买下的藏品,已不属于他个人财产。建馆之初,他就和妻子约定了“三不”承诺:不拿工资,不收门票,不拿美术馆的盈利。
  2017年7月16日,李自健美术馆被英国世界纪录认证中心(WRCA)认证为“全球最大的艺术家个人美术馆”,成为长沙市又一文化新地标。但李自健认为光“最大”还不够,还要“最好”。不仅美术馆周围环境要建好,服务也要进一步提升。此外,他还要联系更多艺术家来此办展览,让家乡人民欣赏更多的艺术佳作。2017年11月,他将日趋完美的美术馆赠与湖南湘江新区,并被聘为终身馆长后,依然践行当初的诺言,不要一分钱工资,无偿为家乡人民服务。
  

故土是不竭的创作源泉

  有人说,李自健的画,安宁、质朴,却又动人心魄。看他的画,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看到了自家门前的那条大黄狗,看到了慈祥的老人,看到了姐弟情深和家的温暖。李自健说,早年的经历对他是一笔珍贵的财富。创作时,他常要从这些经历中寻找灵感,汲取养分。
“我的创作得益于两种魅力:一是中国、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魅力;二是现实主义的魅力。”在他的画作中,人们可以体会到他对家乡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的炽热的爱。
  “我是湖南人,湖湘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厚重对我的油画创作是一种滋养。”李自健说,家乡广阔的土壤、淳朴的民风,都是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家乡古朴典雅的水府庙建筑、碧波荡漾的资江、过河摆渡的艄公都是他曾经写生的参照;邻家的老爷爷、老太太,优美的少女,顽皮的孩童,都是他免费的模特。“乡土系列”“家书系列”“红花被系列”等作品中,都有他们的影子。
  今年65岁的李自健,做了馆长之后更忙了,很多计划都被打乱,但他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没有放弃创作。
  “在外奔波多年后回到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就像回到母亲的怀抱一样亲切与安稳,也激起了我新的创作热情。”李自健说,这几年他先后完成了《湿地之晨》《邓小平肖像》《暖冬》和第三幅《南京大屠杀》等40多幅作品。今后他还要出去采风,收集素材。
  “偏远山乡里那些原初的、没有虚伪、没有矫饰的美,非常可贵,我要用画笔一笔一笔画下来。”李自健饱含深情地说。虽然现在的农村跟以前不一样了,但是,李自健画里的人物不是想去表达穷还是富,他看重的是人本身,挖掘的是人物的内心。
  现在,人们玩着手机、电脑,会慢慢地离画中的场景越来越远,但那牛背上的少年、泉边的女孩儿,多年后看起来依然会很有价值。只要人们在看完李自健的画后心中有所触动,那就足够了。
  (独家采访。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摘编和上网)
● 责任编辑:李爱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