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文书“京点”之比》系列报道之三

这个典礼不一般

  阳春三月,春风送暖。
  记者第一次来到北京法院优秀裁判文书网上互评活动颁奖现场。一进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礼堂大厅,专业的灯光效果、精美的舞台布置,瞬间就能让人感受到主办方的良苦用心。
  要说颁奖典礼,记者参加、报道过也不少,但是当天的现场不论从氛围、流程设计,还是颁奖、获奖嘉宾发言,都是最富创意、最别出心裁的。


这里有传承的美妙

  记者没有想到,参加喜气洋洋的颁奖现场,竟也能直戳泪点。
  随着流程的顺利进展,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廉小淞上台为一等奖第六名、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法官邓青菁致点评辞。在致点评辞前,廉小淞女士公布邓青菁是第六名获奖者后,等待邓青菁从右侧台下走上舞台。在人们的掌声中,廉小淞与邓青菁对视了数秒,两人都面带微笑。宣读完点评辞后,廉小淞女士主动想与邓青菁握手。手还没伸直,邓青菁一把握住她,顺势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这一举动让记者瞬间领悟:哦!两人应该在这之前就认识。直到邓青菁发表获奖感言后,记者才意识到,岂止是认识这么简单。
  “刚才给我颁奖的,是我的母亲。”邓青菁开场的一句话,让包括记者在内的现场人员始料未及。愣了两秒后,礼堂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人们这才明白刚刚两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紧紧拥抱。
  邓青菁深情地说:“小的时候都是我的母亲牵着我的手上台,今天从母亲的手里接过这个奖杯,心情非常激动、非常开心。”邓青菁的母亲是一名医生,她曾希望邓青菁也能跟自己一样,成为一名医生。但最终邓青菁没能如她母亲所愿,选择加入法官的队列。这么多年,廉小淞虽然没多说,但是做女儿的邓青菁一直知道母亲的遗憾。不过即便如此,廉小淞还是以自己的方式支持着邓青菁的工作。
  为了拉近距离,在家聊天的时候,廉小淞经常把医生和法官的工作做对比。说法官判案子就跟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医生得先听病人说病情,法官也得耐心听当事人说案情;医生得仔细检查,法官得仔细审案;医生对症下药、治病救人,法官依法审判、惩前毖后。
  廉小淞的腰椎不好,一次做手术,赶上邓青菁年底结案。怕耽误女儿工作,不让邓青菁陪床。为了让孩子放心,她忙劝说:“我是医生,清楚自己的身体,护士用药都要征询我的意见,但你的当事人可都等着你去解决问题呢。”后来邓青菁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但是对母亲的愧疚多年依旧没有消逝。
  现场邓青菁握着奖杯,动情地说:“我想这就是父母心。他们忽略自己感受,忽略自己的状态,竭尽所能地帮助我们,支持我们的工作。借此机会,不仅向我的父母,更向所有法官的父母致敬。”话毕,深深一躬。
  虽然廉小淞女士为邓青菁颁奖后下了台,记者看不到她听到女儿这些话的表情反应,但是能培养出这样优秀的女儿,廉小淞平时一定对她倾注了无尽的关爱。子承父业、女承母业固然让做父母的欣慰骄傲,但是廉小淞选择尊重女儿的意愿,为孩子的梦想插上飞翔的翅膀,这种心态和理解确实让人佩服。在如此盛大的典礼上,能亲手将这个“含金量”十足的奖杯传递给自己的孩子,这种开心与自豪,相信廉小淞会是当天在场最幸福的人。
  

这里有“误会”的奇妙

  在典礼开始前,记者翻看活动流程。既然是颁奖典礼,颁奖环节必是“重头大戏”。对应着此前网上公布的获奖名单,目光一扫而过,与记忆中的顺序别无二致。视线跳到颁奖嘉宾,因为此前没有获悉,便留心对应查看。
  “咦,搞错了吧?”
  怎么给一等奖第五名获得者、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法官王成颁奖的嘉宾还印着王成?莫不是主办方疏忽,印错了名字?
  待到对应颁奖环节开始,主持人邀请北京大学法学院法治与发展研究院司法案件研究中心主任王成教授上台公布一等奖第五名获得者,记者才意识到,这原来是一个精心准备的“误会”。
  当王成教授念起获奖者是王成法官时,台上的教授王成和正上台的法官王成都笑了。发表获奖感言时,王成法官高兴地说:“今天能够在这里接受这个奖项,我心情非常激动。让我更加欣喜的是王成给王成颁奖,感谢高院会议组织者如此有心的安排。王成教授是我的良师益友,也是我非常崇敬的一位具有丰富司法实务经验的学者。我很荣幸王成教授给我颁奖,这个奖杯对我来说真的是太有意义了。”
  很多人典礼后都说这个环节设计得很巧妙,但在会务人员北京高院审管办主任周晓冰看来,这种巧思还源于上一届评奖活动的“被逼无奈”。
  可以说,颁奖会的流程设计相当复杂,要涉及十名一等奖获奖法官、二十名二等奖获奖法官、十名颁奖嘉宾、多名评委代表及院领导。几十号人,变数非常大,而一旦发生变动,就不得不重新调整流程。
  所以,让周晓冰会前最焦躁不安的,就是颁奖嘉宾或发言的评委代表因为临时有事不能参加的问题。别说,上一届网上互评活动表彰会真还发生了这样的事。临近表彰会,有一个嘉宾缺席又找不到替换人选,周晓冰他们便突发奇想:能不能让获奖法官的家人来做颁奖嘉宾?经过一番筛查,决定让从一中院借调到市高院监察室工作的李程为她的爱人——一等奖获奖法官郑吉喆颁奖。
  周晓冰回忆,就在颁奖会召开的前一天晚上,李程托人联系他,问能不能把颁奖辞的语气调整一下。追问原因,李程觉得其他颁奖人都是领导,她级别太低,用那种点评的口吻不太合适。周晓冰笑答:你是郑吉喆家里的领导,点评他一点问题都没有。
  颁奖那天,屏幕上出现点评人的信息是一个年轻的法官助理,现场人员一时没有反应过来,都奇怪怎么找了一个法官助理给法官颁奖。直到最后郑吉喆在发言中说,谢谢我们家最大的领导给我颁奖,大家才明白原来这两个人是夫妻。郑吉喆在感言中讲述他和李程的故事,特别是李程义无反顾地照顾家庭,支持他的审判事业,大家都非常感动。当时就有人发微信给周晓冰说,没想到看一个裁判文书的表彰会,竟然看哭了。
  了解到前因后果,记者才知道不论是上一届的妻子为丈夫颁奖,还是本届母亲给女儿颁奖、王成给王成颁奖,这些环节设计的由来不易。也许在周晓冰看来是无奈之举,但是从结果来看反响非凡,绝对是件好事。


这里有感言的精妙

  早就听说北京法官队伍里卧虎藏龙,这次真不虚此行,记者亲身见识到北京法官的风趣幽默、才华横溢。
  去年站在同一领奖台的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法官陈广辉,今年又从颁奖嘉宾手中接过奖杯,梅开二度的他去年领完奖时曾许下了一个小小的心愿:今年花比去年红。这个美好的愿望真的实现了。发表获奖感言时,他的“文书是改出来的,这篇文书前后修改了十几次,投入了我半个脑袋的头发。头顶日渐稀,皆因文书累。终知明镜里,童颜不可回”。换来笑声掌声不断,这不正是现场大多数政法干警内心想法和现实写照的真情流露嘛。
  北京东城法院法官冯宁获奖判决书针对的是跟单信用证涉外纠纷,他准确适用国际条约、国际惯例与国内法律,精准援引了我国与西班牙王国缔结的司法协助条约,彰显了我国法官的国际视野。但就是这么个international的法官,却喜爱援引《论语》。
  冯宁说,古人将法官的工作称之为“听讼”,所以“听”应当是法官的看家本领之一。《论语》中说:“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意思是说,听了单方当事人的陈述就可以判案的,大概只有仲由这个人了。仲由是孔子的学生,其所谓“片言折狱”,不是因为他有超能力,而是因为他善于倾听,为人忠信,以致发生了纠纷,当事人在他面前不敢也不忍心说假话。
  “实践中,我们所处理的形形色色案件,都是由纷繁芜杂的事实细节堆积而成的,我们所追求的公平正义往往也都是具体而微小的,办案子难在查事实,这就要求我们要带着情感去倾听、去感受、去判断。在平时工作中,我有一个习惯,休庭后一般我会跟当事人再多聊一会儿,想听一听他们放松的、随意的陈述和抱怨甚至哭诉。我相信,一个善于倾听、保有温度且充满恻隐之心的法官,对于纠纷的解决必定是事半而功倍的。”
  如果说冯宁是在经验分享,那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法官刘井玉则是呐喊出他的肺腑之言,与众共勉。同样是二次获奖的他在感言中说:“法治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现阶段我们距离法治政府的建成还有很长一段路程要走。法官审理案件、作出行政裁判,也只能在一定的法治发展水平之下进行,难免会有彷徨、无助甚至无力感。但如同一位诗人所说:‘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正是现阶段法治发展的这种不完美才更需要我们坚定法治的信仰,不断通过一个个案件、一份份裁判文书为法治建设贡献力量,筚路蓝缕,砥砺前行!”
  待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法官丁宇翔上台领奖时,他的话让现场所有政法干警感动不已。“判决书蕴含着行动者的力量。回想二十多年前刚上法学院时的意气风发,如今不惑的我,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志在四方。难道真的是岁月风干了理想,现实磨灭了本我吗?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比二十多年前的理想主义更为困难的,是脚踏实地,坚持做一个行动者。当面对当事人充满希望的眼神,但因证据不足无法形成内心确信而不得不援引证明责任规则驳回其请求时;当面对当事人充满激情的辩论,但因合议庭意见不一而只能少数服从多数作出艰难决定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法官作为行动者的艰难,更体会到法官作为行动者的伟大。当全社会都在高唱法治凯歌的时候,我们,每一位法官,正在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谨慎小心地勉力处理每一起具体的案件,正在切身经历着在个案推进法治过程中的苦痛与酸楚。然而,那些痛苦过的和正在痛苦着的煎熬,才真正是我们已逝青春的意义。或许一份判决书改变不了什么,但她蕴含着我们行动的力量,更是我们青春的力量。我们背后有国徽,身上有法袍,只要我们内心光明、清洁、正直、诚实,我们就一直拥有这样的力量。同时,因为有在座的所有法院人的共同努力,这力量正在积少成多,并且已经成为促进法治发展的磅礴力量。”
  记者从未这么集中听到过如此多优秀法官的感言表白,从他们讲话的字里行间,我感受到有血肉、有感情、有力量。过往中从法官群体口中听到的大多是案件背后的思考,但关于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还是第一次得以聆听。如果有机会,真希望能一一近距离接触他们,听一听这难得的声音。
  除了获奖嘉宾,此次颁奖嘉宾的设置安排及致辞内容亦让人印象深刻。北京高院刑二庭庭长朱军、山东德州中院法官张小雪、北京高院民一庭庭长单国钧、北京市人大代表黄勇、全国政协委员刘红宇、北京高院民三庭庭长杨柏勇、《民主与法制》周刊总编辑刘桂明、最高人民法院审管办主任李亮……何止廉小淞女士、王成教授与获奖法官间有故事,其他八人与获奖法官的互动亦很精彩,只可惜篇幅有限。这些感人的、有趣的、有看头、有掌声的情节设置不禁让记者思索:什么样的有心人能设计出这么棒的盛会典礼?


这里有安排的巧妙

  如同记者开头所说,北京高院此次活动准备的用心程度早在记者一进礼堂大厅就已感受到,这场用情怀营造的法官盛会还要感谢一群人的默默付出。颁奖典礼后,周晓冰告诉记者,早在活动部署的初期,会务人员就已经形成了共识:要组织一场颁奖会,而非是领奖会。这个颁奖会,要方方面面体现法官的主体地位,体现对法官最充分的尊重。
  从最后呈现的效果来看,他们确实做到了。台上不设主席台,致辞和发言都在侧台,舞台中央留给获奖法官。领导给法官颁奖,要从座位起身到台上来,颁完奖再回到座位去。
  为了给参会的领导及全市政法干警代表呈现出最好的效果,周晓冰带着他的同事召集获奖者开了一次说明会,后又进行了两轮排练;专门建立微信群,和大家随时沟通交流;找来立案庭舞台调度经验很丰富的法官给他们做指导。周晓冰说:“获奖感言的内容,当然应该是有感而发,而非排练出来的。但是作为一个隆重的表彰会,我们希望让所有的流程都很顺畅、有序,不出现明显的纰漏,这样才能最好地呈现出效果,体现好主题。”
  记者当天作为台下观众,一方面被获奖法官精心准备的获奖感言所感动,另一方面更为现场环节设计、工作辅助部署的自然流畅、水到渠成所折服。小到一场会议,大到一台典礼。一旦举办过、参与过,就会对活动举办方的辛苦万分理解。不能苛责他们把任何情节状况事无巨细统统考虑到,这不科学,也更不可能。但当天这场数百人的盛会偏偏让记者的担忧落空,两个小时下来,会务观感仅化作“舒服”二字。让人看着“别扭”的现场,能立马找到原因。可是这井然有序的秘诀,记者只能拜求会务人员的绝招了。
  等到听完周晓冰的解惑后,记者感慨果然没有什么“天上掉馅饼”,一切只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为了呈现更好的效果,会务组把统一颁奖的人员排好队列后,在舞台上逐一贴上地标。而由于一等奖和二等奖的人数不一样,需要用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地标做出区分。同时,因为无法确定颁奖当天,颁奖领导嘉宾会不会临时有事不能到场,还为20名二等奖获奖者设计了分两组和分三组上台的两套方案。
  一等奖有十个人,要逐一上台,为了避免视觉上的单调,会务组安排他们从不同的台口上下台,并且在舞台不同位置设置了两个发言的话筒,一个靠左一个靠右,舞台进深也有区别。十个人要记住自己从哪个侧台口上,发表感言时找哪个话筒,最后再从哪一侧台口下,一并上台时要找到自己位置的地标。这些细节听起来简单,但对缺少舞台经验的获奖法官来说,还是让他们觉得过于复杂。
  周晓冰和同事反复特别提醒获奖法官:“你们一定要记清楚自己是在哪个话筒发言,否则就会有三个人连续在同一侧话筒发言。”这样的严要求遭到了法官们的“强烈”反对,压力下他们觉得责任重大,说应该所有人都一样,比较好记。“就设一个话筒,在舞台中央最好,谁都不会错。”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双方各退一步,所有获奖法官从同一个台口上下,但是必须依次在不同的位置发言。
  像这样细抠的点还有很多,不过感谢他们这般的努力和付出,让参加此次颁奖活动的所有人不仅充分感受到了北京法官撰写裁判文书的功力,更充分领略了北京法院在颁奖仪式上的高明创意。让我们见证到母亲给女儿颁奖传承的美妙,看到王成教授给王成法官颁奖“误会”的奇妙,聆听到所有获奖感言构思的精妙以及体验到这所有一切安排的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