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视觉中国”到版权中国

  近日,因给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国旗、国徽等图片胡乱标注版权,图片网站“视觉中国”瞬间上了热搜,陷入了舆论漩涡,继而又陆续被爆出“盖戳卖钱”“碰瓷维权”的灰色产业链和行业黑历史,一时间引发了社会公愤。在有关部门迅速介入和约谈后,涉事企业被勒令整改,网站关闭,道歉声明火速出炉。然而舆情并未就此平息,围绕版权保护的公共讨论可谓如火如荼。
  “视觉中国”会不会成为第一个被“黑洞”吞噬的企业,或许并不重要。即便其真的不复存在,也自有后来者补位。更进一步,如果“视觉中国”真如众多媒体所披露的那般不堪,专精于做“版权猎手”、专注于打版权官司牟取暴利,那么这样一家混字号企业的倒下,也一点不值得惋惜。毕竟,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真正值得重视警惕的是,在中国的版权市场,“视觉中国”的个案并非孤例,甚至也并不局限于图片,而是具有相当程度的典型性和代表性。通过“钓鱼式维权”,一些以打着“版权保护”旗号的企业食髓知味,尝到甜头后便专注于在灰色地带“勤劳耕耘”,通过游走于法律的边界、玩弄法律于股掌之上来攫取暴利。“视觉中国”们的上述行径,严重扰乱了版权市场的正常秩序,阻碍了其健康发展,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市场业态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换个角度来看,此次“视觉中国”的跌倒,可能也是好事一桩,既给相关行业和相关企业树立了一个反面教材,也给公众上了一堂有关版权乃至整个知识产权保护的极其生动的公开课。经此风波后,那种动辄以版权为名,恣意而为碰瓷和讹诈的“钓鱼式维权”,已然被看破了手脚,“套路”价值显然已大打折扣。经过一番官方和民间的合力整饬之后,人们有理由期待,我国图片版权行业能够迎来一个更加良好的市场环境。而对于相关企业而言,无论商业模式如何包装和创新,底线思维不可或缺,坚守法律和商业道德的底线,才是企业行稳致远的根本保证。
  跳出个案,更需要反思和追问的是:能否以“视觉中国”事件为契机,促进形成一个画风正常的版权保护的市场机制?令人欣慰的是,有媒体已经发出倡议,呼吁以“图片库集群”的方式,完成图片大数据采集共享,并创建一个图片版权的第三方交易平台。这样的倡议,无疑比单纯的声讨或谴责更有价值,理应加以鼓励和探索。
  同时应当看到,“视觉中国”的被抓包,并不意味着遵循市场机制进行版权运营和版权保护不可行,更不应该成为监管者粗暴介入市场甚或以权力之手推行低效垄断“版权交易”的理由。对于版权交易和保护的市场机制,对于民间组织和企业在这一市场机制中所能扮演的正面角色、所能发挥的正向作用,仍然应当保有信心。监管者真正应该做的,是通过事前的规范引导和事后的执法纠正,以确保版权市场的正常秩序和良好的行业生态,而非轻易越过市场和权力的边界。
  同样重要的是,权利被滥用,并不意味着权利本身有问题。在知识产权保护观念仍然相对淡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仍然任重道远的当下,“视觉中国”事件并不能构成怀疑知识产权保护的理由。恰恰相反,从官方到民间,都需要进一步树立知识产权保护的观念,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意识。唯其如此,才可以擦亮眼睛,明确知识产权保护的可能性及其限度和边界,并分辨哪些是合理的法律诉求,哪些是权利的滥用甚或“钓鱼式维权”。
  从“视觉中国”的个案出发,版权中国的建设仍然在路上。尤其在开放共享的互联网经济时代,包括版权在内的知识产权的保护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集合来自官方和民间、组织与个人的集体智慧来共同面对。技术的不断创新,法律体系的持续完善,监管力度的适当加大以及全社会应当形成和普及正确的知识产权保护观念,都应当是努力的方向,如此,才会迎来知识产权健康成长的春天。
● 责任编辑:阿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