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律协模式有何不同》系列报道之一

战略引领:重庆律协如何带动 行业起飞?

编者按

  作为律师的自律性组织,律协在对律师业务指导、律师维权、教育培训、惩戒、交流、调解、党建等工作中始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内部管理体制颇难理顺,近年来,深化律师协会改革、发挥律师协会在推进律师事业发展上的作用呼声不断。
  地处经济欠发达的西部的重庆律师协会,在2011年新一届会长班子上任后,从顶层设计上加强律协对于行业的“引领”,积极探索建立新的切实可行的内部治理体系,在短短8年时间内,全市每万人中律师比达到3.5,超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指标,全市律师行业总创收翻了四番,一举实现了重庆律师行业亿元强所“从零到六”的飞跃,位列中西部地区第一。
  重庆律师协会在撬动重庆法律服务市场,引领中西部律师行业方面的实践经验,演绎出了重庆律师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变迁,是现阶段适应中国律师行业发展的律协运作新模式,为未来中国法律服务现代化进程提供可借鉴和研究的发展思路。

  当岁月的年轮跨入2019年,一个喜人的消息在重庆律师行业中流传开来。
  重庆市律所达到了900家,社会执业律师9030名,律师总数10709名。“亿元所”已达6家,在中西部地区位列第一。全市律师行业总创收达30.63亿元。
  而在8年前,重庆市律师协会新一届会长班子刚刚上任的2011年,重庆市还仅有500多家律所、5100多名律师,重庆律所创收总和也只有7.7亿元,还尚未产生一家“亿元所”。
  一个地处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的律师协会,是如何在短短8年时间内,撬动重庆法律服务市场,做到引领中西部律师行业的?让我们走进重庆律师协会,看一看他们是如何推动律师行业发展的。

规律为本,规则在先

  我国律师法赋予了律师协会法定的职责。在全国律协的引领下,对于律师的维权、教育培训、惩戒、宣传、党建等工作,各地律协均成效显著。律协对于行业的“引领”作用、长远的战略规划效用在重庆律协得到了有效发挥。
  2011年,韩德云当选为重庆律协第五届理事会会长,4年后接着连任第六届理事会会长。如何从律师行业协会的角度来服务并引导律所、律师发展,是他长年思考的问题。在给记者介绍重庆律师协会工作时,韩德云说:“法律服务是有规律的,整个律师协会要尊重规律,善于引导。”韩德云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重庆律协新领导班子形成之后,就立即组织了一场“大调研”,深入到各区县律所律师进行走访和问卷调查。这是对重庆律师行业发展的一次“大摸底”,求真务实在这次调研中得到了深入贯彻。
  2012年,重庆律协在中西部地区第一个提出了《重庆律师行业(2012-2014)发展规划纲要》,从战略层面有效引导推动了行业发展,为律师行业发展提供了方向和指导。之后,重庆律师人数以年均12%的速度稳步增长,在经济、政治、社会各领域的专业服务能力和价值均得到广泛认可。
  尝到了发展的甜头后,2015年,重庆律协第六届理事会马上着手做第二个规划。首先梳理出行业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一是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的重组并购式辐射以及在对外投融资、涉外法律服务等高端业务方面的竞争,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二是法律服务市场成熟度偏低,区域发展不均衡,71%的律所在主城区,11%的律所在6个区域中心,18%的律所在其余的23个区县,给行业管理带来巨大压力。三是青年律师成长困难,执业5年内的律师占全市律师53%,整体的执业素质与行业发展的总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四是行业建设发展共识不足,合伙人与聘用律师间的共识不足,导致推广成熟规范的管理理念、营造健康活泼的律所文化、按分类管理目标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等,都面临巨大难题。
  针对上述行业问题,重庆律协找规律、做规划,连开24场行业大调研大摸底活动,超过全市20%的律师参与并有直接反馈,同时引进了重庆社会科学院的专家进行调研内容的设计,这也在真正意义上搭建了重庆律师行业的大数据库。
  2015年11月,第二个行业发展规划制定,确立了建成西部发展高地的转型发展升级目标。“专业性”是律师行业的立身之本。引导律师们向专业化迈进,律师应以专业而受尊重,以专业而获得报酬,成为重庆律协所尊崇的理念。“525”规划应运而生。
  “525”即在规划年度(4年)内:力争培育5家综台性品牌大所:做到管理精细、专业突出,执业律师人数200人左右,年创收1亿元以上,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20家特色强所:要求管理规范、特色明显,执业律师人数50人左右,年创收2000万元以上,在重庆及西部地区有较高美誉度;500家民生优所:力求管理规范、贴近基层、方便群众,服务有特色品质有保障。
  这个规划目标截至2018年年底已经实现,品牌强所已有六家。
  其中,重庆智豪律师事务所,是西南地区首家,也是重庆市唯一一家专做刑事案件的律师事务所。专业性在业内有口皆碑,在重庆市检察官和律师模拟辩论赛中,智豪所获得团体总冠军,甚至还折服了活动参与方检察官吕治平,随后辞职到智豪所做律师,成为智豪专业特色的佳话。中豪律师事务所是中西部第一家实现全球一体化管理的律所。只要聘用中豪律师,就可以得到中豪的基础服务,即专业水准平均。中豪发展很快,在北京、成都、重庆、贵阳、香港、纽约等都设立了分所,强化专业力量和专业品牌。
  重庆律协的顶层设计和落地执行,为律师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生态,重庆法律服务市场越来越活跃,不仅重庆本土律所快速发展,向外地扩张,也有很多外地大所纷纷落地重庆。目前,北京、上海等地大所来重庆设分所的有40多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行业业态。重庆正成为中国法律服务的另一个高地,也将促进重庆经济发展和依法治理水平进入新高度。


心有大局,胸有格局

  在我国,律师协会是社会团体法人,是律师的自律性组织,但是同时也受司法行政部门的管理。长期以来,各地律师协会会长和律协秘书长的关系颇为微妙。会长一般由专职律师兼任,秘书长一般由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兼任。秘书处是“铁打的营盘”,会长才是“流水的兵”。究竟应当如何确定律师协会管理和领导体制?通常是内部暧昧,外人迷糊。
  重庆律协这些年一直在尝试理顺律师协会的内部管理体制。2002年,重庆律协在全国率先实行会长、副会长全部由执业律师担任。2005年,重庆在全国最早探索会长专职驻会制度。但是,都没能在“两结合管理”这一问题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2011年,新一届律师协会会长班子上任。根据行业自律管理发展实际需要,又调整为会长不专职驻会制度,同时在重庆市司法局的积极支持下,重庆市律协开始探索建立新的切实可行的内部治理体系。
  经过不断的摸索,重庆律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机制,即“坚持司法行政机关行政管理和律师协会行业自律管理相结合的律师工作管理体制”,简称“两结合”管理机制。具体而言,指律协实行市律师行业党委领导下的会长负责制,党委书记由分管律师工作的局领导担任,副书记由局律师管理部门负责人担任,选派司法行政机关干部担任专职副书记以及兼任市律协秘书长。同时对秘书处进行改革。秘书处工作人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实行劳动合同制。2014年,重庆律协有了专门的办公场所,与原先合在一起的司法行政机关分开办公,更加明确自己行业自律组织的定位。
  “司法行政机关干部兼任市律协秘书长,发挥‘两结合’的连接纽带作用。律师行政管理部门与律协之间决策会商、情况沟通、信息共享、工作协同机制,做到组织到位,沟通到位,安排到位,落实到位,有效形成‘两结合’管理工作合力。”重庆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重庆律师行业党委书记熊世明在采访中提到。
  “情怀、规律、格局”,重庆市司法局律公处处长、重庆律师行业党委副书记彭建军这样总结律师行业的特点和管理服务工作。他认为“情怀”就是把工作变成事业,“规律”就是准确把住行业运转脉搏,“格局”就是以开放胸怀汲取养分、深度融入行业实际、高起点谋划工作,行政机关的坚强领导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律协秘书处就是把律协会长班子研究成熟的思路和工作部署落到实处,把想法变成做法,做好行政管理与行业管理相互协调。
  “重庆律师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两结合管理’的践行,律协秘书长和会长只是具体分工上有差异。律师工作要为司法行政机关增光添彩,司法行政机关要为律师保驾护航。”在谈到律师管理工作时,韩德云指出。
  从彭建军对于司法行政机关的定位和韩德云对律师管理工作的认识中,我们或可真正看出“两结合”下的效用。也正是重庆律师协会和重庆市司法局分管律师工作的领导对于律师行业发展始终具有共识,相互体谅,相互支持,重庆律师行业才有大发展。


培训指导,交流引导

  专业化已经成为律师行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如何提高律师的专业能力,始终是各地律师协会的工作中心。多层次的培训和提供足够多的交流平台,是重庆律协在促进律师专业能力培养上的两个抓手。
  来自重庆律师协会的统计数字显示,在重庆各类律师教育培训月均约12次,每年参与律师89000余人次,律师人均参加培训交流近10次,已经实现了对全市律师培训交流的广泛覆盖。
  对于青年律师,重庆律协制定了“千名青年律师阳光成长计划”。为加强对青年律师的基础性系统化培训,重庆律协举办了55期6430人次参加的刑事辩护、劳动法、房地产业务等6个专题培训,举办了律师演讲技巧、投资美国法律实务、房地产业税收策划、执行工作和申诉审查等12期青年律师沙龙主题执业培训交流活动。
  针对律师的中高端人才培养,在重庆市委人才办支持下,重庆律协实施“巴渝律师英才培养计划”,共选送了13批412名律师到美国、新加坡、北京、上海、浙江、香港、台湾等地区进行境外投融资、涉外商事贸易仲裁、涉港贸易法律服务等涉外业务专项培训和考察交流,其中23名优秀律师入选司法部涉外法律服务专家人才库,233名律师具备涉外法律服务能力。
  重庆亿元所之一——重庆坤源衡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重庆律协副会长何洪涛律师是这个计划的受益人。
  当时,何洪涛作为重庆衡泰律师事务所主任报名参加了这一计划,赴韩国交流,韩国金张(Kim & Chang)律师事务所的规模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韩国金张律师事务所是亚太地区最优秀的律师事务所之一,他们的办所模式让我大开眼界。一回到重庆,我就开始寻求变革。”何洪涛说。他遇到了同样寻求变革的重庆坤源律师事务所主任谢鹏。
  谢鹏是何洪涛的师兄,两人同样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投身律师业。决定整合后,两人共同前往北京、上海、广州,走访了20多家律所,特别是关注了一些整合律所的经验教训,最终形成了一种民主化管理的管理模式。即律所的管理层分为管理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管委会主任和执委会主任连任不能超过两届,每次换届都会有1/3的新鲜血液加入。遇到重大决策,都会进行不记名投票,现场开票。
  2013年,两家律所整合为重庆坤源衡泰律师事务所,次年就显示了整合成效,三年后创收就超过了亿元,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他的想象。2018年全年,律所创收已经达到了1.79亿元,跃居重庆律师行业前三甲!
  同样从“巴渝律师英才培养计划”获益的还有重庆鼎凌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刚。2012年,通过在北京的学习与交流,他发现提成制的律所管理模式是粗线条的,而公司化的管理方式更加高效。回到重庆后,他便开始谋划转型。
  除此之外,重庆律协还与检察院、仲裁委联合开展检察官律师模拟庭审大赛和律师仲裁庭审大赛,组织新法新规新型业务培训,构建了重庆律师网络教育培训平台,并在全国首创开展“年度律师(律所)大奖”和“年度十大经典案例”评选。
  其中,“年度律师(律师事务所)大奖”评选活动便是律师工作评价走向专业化的一个样本。
  韩德云介绍,每年的评选都为不同层次的律所设定不同的报选门槛,主要体现行业评选的专业化导向。活动设置硬性业务指标,在重大或疑难程度上明确要求,真正体现专业水准和创新性,整个执业过程公开规范,承办效果显著,得到全体理事会记名投票的认可,对办理同类案件有明显的指导和借鉴意义。颁奖活动还和电视台合作,不断拓展影响力。
  对于律师而言,律协设定的评选“门槛”反而成为自己努力的方向。
  国浩律师(重庆)事务所合伙人李尚泽是典型的重庆女性,直爽,讲话一语中的。回到重庆前,她曾在上海执业,对海派律所青睐有加,因为在那里,律师可以用专业诠释自己的价值。直到2012年,当李尚泽回到重庆后,才感受到重庆律协对律师的一种感召力。
  “我把评选的要求,作为自己发展的目标。我把评选的标准,订在我的案头,一条一条去衡量自己有没有达到这些要求。这个搭建起来的平台成为一种引领,告诉我什么样的律师才是一名优秀的律师。”李尚泽说。
  2016年,李尚泽获得了重庆市律师协会评定的“2016年度最佳商业交易(非诉讼)律师”奖项。次年,她获得“2017年度重庆市三八红旗手”称号。优雅美丽的她因此也成为年度评选颁奖活动的主持人。


执业福地,服务高地

  经过8年的发展,在新一届律师协会会长班子的领导下,重庆律师行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显著成绩,顺利实现了“建成中西部法律服务高地”的目标。
  重庆市律师协会会长韩德云告诉记者,这些年重庆律师队伍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截至2018年年底,全市律所900家,律师10709人,其中专兼职律师9030人、公职公司律师1679人。全市每万人律师比为3.5,超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指标,在全国处于前七位。
  “每100名专兼职律师中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3名左右,占比在中西部地区最高,在全国也排位前列。律师参政议政的积极性高涨,极大地提高了重庆律师的社会影响。”韩德云说。
  让韩德云引以为豪的是,律所的扩张和律师人数增长的同时,律所的结构同时得到了优化。
  这些年,重庆律协培育打造了一批全国知名的规模所和品牌所,涌现出了重庆百君、重庆坤源衡泰、重庆索通、中豪、大成(重庆)、德恒(重庆)等6家年业务收入1亿元以上的律所,这个数字在中西部地区名列前茅。
  在重庆律所中,年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中等规模所23家;有一批贴近基层、方便群众、管理规范的民生优所,律所分布较好适应了重庆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一批律所被评为全国优秀所、入选亚太地区强所。
  随着律师服务深入拓展,律师行业的收入也在水涨船高。2017年,全市律师服务总收入25.81亿元,2018年全市律师行业创收超过30亿元。全市律师行业的人均办案数、业务总创收、人均创收等主要律师业务指标总体处于中西部领先、全国前列。
  “这其中,重庆律协的战略规划引导、组织推动发挥了显著作用。在重庆总经济规模GDP2万亿的总量下,律师行业创收纳税再创新高,这是不容易的。”韩德云深有感触。
  重庆市律协的工作得到了重庆市委、重庆市有关领导的高度肯定。  
  重庆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强对重庆律师工作给予“律师队伍发展更加壮大,律师作用发挥更加充分,律师执业环境更加优化,律师管理体制更加健全”的充分肯定。重庆市政府副市长邓恢林在从业人员、律所数量、业务发展等方面全面评价全市律师行业发展时,正面赞誉“四个越来越多”的鲜明特点。
  重庆律师行业乘风破浪快速前行的背后,离不开重庆律协的砥砺奋进,开拓创新。8年来,重庆律协通过顶层设计、机制改革、队伍建设,在“做实”和“创新”上下功夫,管理和服务不断完善,实现了重庆律师行业的大发展。从律师行业发展的角度,重庆律协在推进重庆律师行业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必将为未来中国法律服务现代化进程,提供可借鉴和研究的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