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法院审判团队建设成绩单》系列报道之四

“类案专办”:朝阳法院道交案件速裁团队

  司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以来,应对“案多人少”难题成为我国基层法院不遗余力攻关的课题。朝阳法院是北京市乃至全国收案量最大、审判任务最重的法院之一。对于人民法院寻求提升审判工作质效、破解“案多人少”矛盾,朝阳法院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呢?

“简案快审”初体验

  2018年9月6日上午9点,市民刘超(化名)和小马的代理人王东(化名)准时来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北里39号的朝阳区人民法院亚运村人民法庭,这是他们第一次来到亚运村法庭。
  时间往前推半小时,也就是早上8点半,某保险公司代理人冯宇(化名)轻车熟路地把车停在法庭外,夹着公文包准备过安检,这是他这周第二次来亚运村法庭了。虽然冯宇感觉自己作为保险公司的代理人,对亚运村法庭再熟悉不过,但当天早上还有一个人比他到的更早,对亚运村法庭更熟悉,这个人就是朝阳区交通事故调解委员会调解员佟桐。
  说起当天刘超、王东、冯宇和佟桐四人之“约”的缘由,还要从一年前的一个黄昏说起。
  2017年10月24日下午,在朝阳区富力又一城A区,21岁的小马骑电动自行车行驶在路上,当时路边停满了违章停车的车辆,占用了自行车道。小马打算从两辆违停的机动车的间隙绕进机动车道,没承想此时刘超驾驶的机动车正由东向西行至此处,双方发生碰撞,小马倒地受伤。
  事故发生后,小马被送往天坛医院紧急救治,经诊断为闭合性颅脑损伤重型、多发性大脑挫裂伤、创伤性硬膜下出血、创伤性硬膜外出血、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皮血肿、颅骨骨折。
  就事故赔偿问题,小马将刘超及刘超车辆投保的保险公司诉至法院,索赔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住宿费、营养费、伤残赔偿金、被抚养人生活费、生活用品费、财产损失、精神损害抚慰金、鉴定费等各项损失逾36.5万元。
  正是基于以上的原因,四人当天上午首先聚在亚运村法庭的一间调解室。不到十平方米的调解室布置得很温馨,米黄色的墙上挂着两幅画,屋内正中间的桌子上还摆着一小盆装饰盆栽。佟桐坐中间,双方当事人坐两边。
  在双方面前摆放的准备材料中,有一份文件值得一提,名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庭审要素表》。根据交通事故案件特点,法庭区分人身伤害类、车辆损失类两类纠纷类型,分别设计原、被告填写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庭审要素表》。根据案件是否进入调解程序,由调解员和法官助理分别引导当事人在调解前或开庭前填写,庭前准备阶段的要素式调查,有助于迅速梳理案件事实、明确各方当事人意见,为庭审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
  简而言之,可别小瞧了这张表,它可是有大大的力量。原告需要填写的内容主要包含赔偿义务主体、受害人身份情况、各项赔偿项目的数额及计算方式、鉴定情况等;事故责任人则主要填写各赔偿义务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对赔偿项目的意见;保险公司主要填写保险情况及对赔偿项目的意见。随后的调解就围绕这张要素表展开,通过对几方填写的要素表的比对,共同认可的事实、分歧和争议一目了然。调解员围绕双方的分歧和争议,陈述意见并居中调解。
  四人经过30分钟的激烈讨论,原被告双方在伤残赔偿金适用标准、被抚养人人数等问题上争执不下,调解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因此案件当即转由亚运村法庭道交案件速裁团队开庭审理。
  上午9时50分,亚运村法庭副庭长吴薇法官和她的书记员开庭审理了此案。整个庭审围绕审判要素进行,对于无争议的要素事实,法院直接确认;对于有争议的要素事实则重点审查,引导双方按照争议要素事项举证质证。10时20分,这起双方争议较大、诉辩双方赔偿数额差距较高的交通事故案件的庭审完成,吴薇法官当庭宣布9月14日到庭领取判决书。
  9月6日当天体验式的采访,让记者第一次领略到,原来一个案子有时候只需半小时就能审结,速度之快、效率之高实在让人咋舌。但当时记者并未深入了解,法院为此做的工作远非这表面上的半小时这么简单。

 

小案子背后的大功夫

  2018年10月19日,记者第二次来到亚运村法庭,因为上次时间紧未能深聊,所以记者再次约访吴薇法官。当天是个周五,吴薇并没有排庭,她在这一天主要集中书写判决、整理卷宗。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17年前后,朝阳法院立足基层实际在院级层面和庭级层面,全面探索构建符合司法责任制要求、符合审判权运行规律的新型审判团队。2017年1月,亚运村法庭调整为速裁法庭,专门审理交通事故等四类民事案件,实现类案专审、简案快办,吴薇就是在那段时间调来的。
  被调到这边,吴薇明显发现节奏跟以前在酒仙桥法庭办理普通民事案件的节奏有很大的不同。“以前一天最多排四个庭,一周还能空出两个半天跑跑外调、勘查现场,现在一天平均下来要开八个庭。”就拿前一天举例,吴薇的第一个庭排在8∶40,9∶10是第二个庭。第二个庭因为庭前已调解,开庭只需要走程序出判决,所以用时很短。第三个庭因案情复杂从9∶40开到10∶30,这里还发生一个小插曲。第四个庭本排在10∶20,但因为第三个庭耽搁十分钟,第四个庭的原告闹情绪,不仅质疑法院法官办案的能力,还抱怨法院不应该过多排庭。即使当事人言语中有再多的冒犯,吴薇还是极力安抚他。她告诉记者:“面对当事人的不理解、抱怨牢骚,你只能耐下心来疏导劝解,因为后面还有更多的庭在等着我,必须保证每个庭按节奏顺利开展下去。”多亏了吴薇的耐心和专业,后四个庭于当天13∶45、14∶30、15∶20、16∶00顺利进行。
  别看开庭时间紧凑,这背后凝结的努力其实一点也不少。
  2017年2月,吴薇所在的“道交案件速裁团队”正式组建,专门办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形成“1+1+1+1”团队模式,即团队由一名员额法官、一名法官助理、一名书记员、一名调解员组成。
  “道交案件速裁团队”专门办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有利于积累审判经验、统一裁判尺度、提高工作效率。案件受理后,由法官助理对案件进行初步的筛选和分流,将双方具有调解意愿、事实较为清楚、具备调解基础的案件,交由调解员开展调解工作;对于不适宜调解的案件,区分情况进入审判程序。
  在调解员组织庭前调解的同时,法官助理不仅负责完成起诉状送达、证据交换、审判要素提取、固定争议焦点、送达地址确认等辅助工作,为庭审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基础,也会负责诉讼主体审核、评估鉴定等庭前程序中的业务类辅助工作;书记员负责案件的后期送达、公告办理、排庭、归档等事务类辅助工作。通过分阶段、分类别、分层次地剥离辅助工作,一方面实现了辅助工作的集中高效办理,另一方面也使员额法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个案的审理、类案的调研。
  调解员调解成功的案件,法官审核依法确认后出具调解书;调解员调解未成功但已完成起诉状送达等工作的案件,在调解结束后由书记员及时确定开庭时间;不适宜调解的案件,法官助理初步审查诉讼请求是否明确、是否遗漏当事人等程序性问题后,及时交接处理送达和排庭工作。
  除了程序上井然有序的合理安排,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本身的性质也促成了简案快审的高效运作。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具有法律关系相对简单、案件事实较为清楚、赔偿项目基本固定等特点。吴薇表示,像死亡赔偿金、伤残赔偿金、住院伙食补助费等很多具体费用,都是按法律规定严格确定好的,一般不会产生争议。原被告双方争议较大的主要在误工费上,“有的原告会提出一个月两万、三万甚至更高的赔偿金额,这种情况下需要原告补充提交证据,不能简单拿着单位开具的误工证明。一般情况下,法院还需要其提供完税证明,打出工资卡明细,证明那段时间里工资确实是少了。”
  吴薇告诉记者,除了涉及原被告人数特别多的案子,大多数情况下道交案件在代理人的帮助下,诉讼材料庭前基本准备就绪。“就像小马那件案子,庭前会要求当事人填写《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庭审要素表》,这些准备工作保障庭审程序高效、快速进行。”在吴薇看来,佟桐庭前调解工作的益处还不仅限于此。“在诉前阶段我们的调解员展开调解工作,将形成的要素表交给原被告双方,让彼此一目了然,找出争议分歧点在什么地方。比如原告要误工费两万,我们要了解这笔钱如何计算出;被告方保险公司的保险情况如何、有没有垫付的情况……哪怕调解阶段没能调解成功,开庭时围绕之前形成的清晰争议点进行询问即可。”
  另外,调解阶段调解员会根据当时原被告双方提供的证据是否存在短缺、遗漏进行提示,并且在这一阶段,原被告双方对彼此的证据原件也进行了检查核实,进一步为庭审环节节省更多时间。
  2017年,吴薇所在的审判团队共审结案件1076件,相较此前“一审一书”的团队模式,全年结案数量提高了92%。与此同时,团队审结的交通事故纠纷,调撤率达56%,较2016年朝阳法院该类案件的调撤率超出近20个百分点。而在2018年前八个月,吴薇团队更是结案595件。

 

“简案快审”+“繁案精审”

  2018年,吴薇法官审判团队被授予北京市法院模范审判团队,但实际上,吴薇法官审判团队只是朝阳法院新型审判团队组建中的一个代表。目前,朝阳法院各民商事审判庭共组建速裁团队26个。2018年上半年,各速裁团队共结案20705件,以23%的民商事法官数量完成了48%的民商事审判任务。2017年以来,适用小额速裁程序审结案件11885件,简易程序适用率达到66.1%,民商事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14天。
  但不要以为朝阳法院新型审判团队只有速裁团队拥有出色表现。在民事和商事审判领域设立速裁庭,集中审理民间借贷、机动车交通事故等适宜开展速裁的类型化案件,依靠“类案专办”的集约效应为审判提速。但这种审判模式不见得对所有类型的案件都适宜。
  让简易案件驶入“快车道”的同时,在朝阳法院精品案件、调研成果不断涌现,审判经验不断积累。为提高审判工作质效,破解“案多人少”矛盾,朝阳法院着力优化审判格局,以专业化建设为主线,将相同案由的案件集中到同一审判庭办理,在全院层面构建类案分流体系。同样为适应新的审判工作格局,朝阳法院以速裁团队、专业审判团队为主体,组建了多样化的审判团队,除了26个速裁团队,朝阳法院目前还有95个专业审判团队。
  2017年以来,朝阳法院起草了16项案件实体办理规范,发布了《金融审判白皮书》《互联网平台用工劳动争议审判白皮书》等6份综合或专门性的司法报告。刑事重大案件专审团队,探索出“一个中心、六项对接”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1+6”审理机制。破产案件专业审判团队形成破产审理五项工作机制,某公司破产清算案在破产案件快速审理机制应用下,五个半月审结,七个月完成注销退市。
  具体操作上,朝阳法院加强金融审判、劳动争议、公司股权与破产等6个专业审判庭建设,依托8个人民法庭探索专业化和属地管辖相结合的管辖机制,将相同案由的案件集中到同一人民法庭审理,做到“一法庭一专长”。
  由于特殊的区位特点,朝阳法院审理的重大敏感案件多,社会关注度高。针对这一特点,朝阳法院在刑事、执行等审判领域,组建重大案件专审团队,提升案件办理效果,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例如在刑事审判领域,结合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专业性强、法律关系复杂、知识交叉性突出、涉案金额大、投资人数多、疑难问题多等特点,朝阳法院刑一庭、刑二庭打破庭室界限,集中精干力量,联合成立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专业审判组,配置6名员额法官、6名法官助理以及3名书记员,分别组建3个“1∶1∶1”团队和3个“1∶1”团队,集中办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非法集资案件。
  此外,为了使审判团队能够聚焦于审判核心事务、专注于提高审判专业水平、致力于提升审判工作质效,朝阳法院还为审判团队搭建了事务工作、专业支持、智能办案三大辅助平台。即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分流送达、排期、卷宗扫描和归档等审判辅助事务;通过建立法官会议制度、专家研讨制度、行业咨询机制为案件审理裁判、前沿问题研究提供智力支持;利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通过在办案中应用类型化案件“智能审”、裁判文书“智慧眼”、审执工作“事务通”、语音转写“精准记”等智慧法院建设模块,促进工作规范性和质量、效率的大大提高。
  通过两类团队的组建,依托三大平台的支撑,2018年1月到8月,朝阳法院共结案82733件,较新型审判团队组建前的2016年同期增加了3.6万余件。
  2018年首届北京市法院审判团队评选活动中,亚运村法庭吴薇审判团队获评北京市法院模范审判团队,民四庭鲁曼审判团队、行政庭朱军巍审判团队、刑事审判杜宗杰审判团队获评北京市法院先进审判团队。
  相信下一阶段,朝阳法院通过进一步优化审判团队的组建模式和运行机制,深入推进各项审判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办理,确保审判团队科学、顺畅、高效运行下,在努力破解“案多人少”的矛盾,推动执法办案质效问题上将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