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法院审判团队建设成绩单》系列报道之二

“知人善任”:北京一中院刑事大要案审判团队

  夜已深,孙燕法官仍在伏案阅卷。审理手头上这桩案件期间,团队成员有半年时间都吃住在法院,通宵熬夜已成常态。彼时,孙燕所在的这个刑事大要案审判团队正在审理一桩震惊金融圈的大案……
  2018年年初,一份名为《关于被告单位安徽钰诚控股集团、钰诚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被告人丁宁、丁甸、张敏等26人犯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走私贵重金属罪、偷越国境罪、非法持有枪支罪一案立案执行的公告》,从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发出。公告称:为依法保护集资参与人的合法权益,我院将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开展执行工作,信息核实、资产变现、资金清退等各项工作正在按计划、按步骤有序推进。请广大集资参与人关注法院发布的相关公告及公示信息。
  此案,就是影响整个互联网金融圈以及无数家庭与从业者的e租宝非法集资大案。涉案金额之大、参与人数之多,超出了大多数业内人士的想象。案件体量如此之大,它的背后是一个什么样的团队?这个团队又是怎样运行的呢?

 

主攻刑事大要案的模范团队

  据孙燕法官介绍,北京一中院刑二庭审理的案件主要集中在刑法分则第三、五、八和九章所规定的犯罪,即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财产罪、贪污贿赂罪和渎职罪。刑二庭曾经审理过成克杰、李纪周、郑筱萸等20多件省部级官员职务犯罪大要案。2015年年底,e租宝案件的接办以及审理过程也见证着北京一中院刑事大要案审判团队的建立过程。因为刑二庭有着近20年的审理刑事大要案的经历,使得团队的组建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以往一些丰富和成熟的经验。
  “不管是职务犯罪还是经济犯罪,这类案件的特点就是卷宗特别多,案件都比较复杂。”孙燕介绍,“每个承办人手里都握着百余册的卷宗,刑庭开庭的时候,拉着满行李箱的卷宗去法庭的情况非常常见。”所以说刑事案件整个阅卷过程的工作量也十分庞大。“e租宝非法集资案刚立案的时候,我们收到检察院移交的卷宗时是5000多册,而后陆续增加补充侦查又有新增案卷,到结案时,该案卷宗已达7000多册,案值达到了数百亿。而且这些卷宗中还不包括42T的电子数据。”孙燕说。据了解,e租宝案件,涉及115万余名投资人、辩护律师40多位。这个案件不仅对刑二庭是一项挑战,对整个一中院也是一项挑战。
  孙燕向记者介绍,这样的案件对审判团队中“人员配置”是一个很高的挑战,虽然案情重大,案卷繁多且复杂,但在审理过程中,并不是办案人员越多越好。对于这类专案,审判团队组建的理念是“小而精”。此案由刑二庭庭长陶炜作为审判长和审判团队负责人,他挑选了包括孙燕在内的两名法官,组成了三人审判团队,进入团队的法官除了要有相关审判和接访经验,还要有良好的文字功底。每个人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作用,是陶炜组建团队的首要想法。按照3+2+2的模式组建的团队,在审理案件中,7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

 

“团队的基础是人”

  “团队的基础是人。”这句话,在采访陶炜的过程中时不时地被他提起。他认为,一个队伍的建设,对人的培养是第一要务,而他组建团队的核心定位,也是“看人下菜”。陶炜介绍,经济犯罪和职务犯罪有很多不同,不同的案件类型需要不同的团队发挥不同的功效。
  陶炜拥有多年的审判经验,他作为团队的负责人,回归办案一线,在一些疑难复杂、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中,发挥着审判经验和审判智慧方面的优势。“分工要明确,每人要盯好自己的一摊。”陶炜说,“以e租宝案为例,有法官专门管涉案资产这一摊,有法官专门管案件事实这一摊,有法官专门做群众工作,法官助理则负责核对赃物……”审判团队的组建,让庭里每个人的职能都有了一些变化,分工更精细、更科学。
  孙燕介绍,在刑二庭,一直以来形成的工作模式便是在开庭、宣判等一些重要节点中分工合作。在有法官审理专案期间,全庭人员都会协助各项事务,孙燕欣慰地称赞:“整个刑庭一盘棋的意识很强。”审判团队在孙燕的理解中,就是让工作更细化了,权责更清楚了。法官在具体案件上承担着主要责任,承担核心的审判工作,法官助理承担一些需要法律专业知识的审判业务性工作。此外,一些不太需要法律专业知识的审判事务性工作由书记员承担。
  团队人员各司其职,缺一不可。在e租宝案件中,一名书记员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整理出来5000多册卷宗的目录并将此提供给辩护律师和公诉人,让其快速地了解案情;一名法官助理在资产追缴方面,梳理了5000多个账户,包括核对相应的信息和外地资产归集;还有一名法官助理,负责协调了40多位辩护律师的阅卷和会见工作……孙燕解释,这样的分工合作运转起来,不仅能让法官集中精力办理复杂的案件,更能让当事人感受到法院工作的细心严谨,使得整个审理工作非常高效。“庭审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效果很好,控辩双方都能集中表达清楚意见,这个是建立在大量的庭前准备的基础之上的。”孙燕说。控辩双方的认可,从侧面反映着审判团队工作的良好质效。
  另外,在这个审判团队中的7名成员全部是共产党员,能够进入这个团队,不仅要有很强的业务素质,政治素质也要过硬。因为刑事大要案备受社会关注,政治敏感性强。
  此外,刑事大要案审判团队固化了大要案办理过程中的周例会、工作台账、法官会议、信息发布等工作方式。孙燕介绍,在团队内部每周有一次会议,汇报案件进展,提出问题。从外部来看,为了打消审判团队审理案子可能出现的局限性,尤其是像e租宝案这类存在很多新型法律问题的案件,团队建立了联系咨询机制,如果有疑难问题,第一时间找到庭里比较资深的法官,将具体法律适用的难点抛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形成一个最优化的思路。
  据了解,刑事大要案审判团队还针对常见的大要案罪名进行调研,撰写了涉众型经济犯罪、诈骗类经济犯罪和贪贿类职务犯罪等三类罪名的《办案规范指导》以及调研报告,涵盖了大要案审判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应对思路,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也明确了案件实体审理工作的责任重点。
  一组数据证实着这个团队的成就:刑事大要案审判团队共审理了一汽集团董事长徐建一受贿案等司局级以上干部受贿案件29件、e租宝案等重大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14件,重拳打击贪腐,为国家、社会和个人挽回经济损失百亿余元,有力地维护了首都经济、社会的平稳运行。2017年,团队结案率99%,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e租宝案审理,入选年度十大刑事案例。

 

“五化原则”和“五项机制”是什么?

  2018年8月23日,北京法院审判团队建设系列推介会的首场发布会,在北京一中院举行。一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吴在存介绍,一中院除了刑事大要案审判团队,还有金融行政审判团队和破产专业化审判团队。一中院根据最高法《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要求,积极探索推进符合中级法院审判实际的专业化审判团队机制建设。一中院将这套举措总结为——遵循“五化原则”依托“五项机制”,努力打造适应司法责任改革要求的新型专业化审判团队。那么具体为什么“原则”和“机制”?吴在存做了详细的解读。
  一中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先后制定出台了《审判团队优化配置及运行管理工作规范》《审判团队配置指导方案》《审判团队考核评价办法》等系列规范性文件,先后组建了54个标准化、规范化审判团队,审判团队以合议庭等法定审判组织形式为基础采取内嵌方式进行组建,确保专业化审判团队能够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突出专业化审判团队的法律地位。
  吴在存介绍说,一中院将专业化审判团队定位为审判为核心任务,以法官为中心,由法官、法官助理和书记员组建而成的相对独立、密切协作的审判单元、管理单元、考评单元和责任单元。而所谓的“五化原则”便是:组建原则科学化、配置模式规范化、权责关系标准化、行权方式平权化、组织运行模块化。依托的“五项机制”被解读为:依法定审判组织为基础,健全团队配置机制;以明细职责分工定位为前提,健全权责统一机制;以平权化实质化审理为方式,健全权力行使机制;以外部监督内部自治为合力,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以团队可持续发展为动力,健全人才涵养机制。“五化原则”和“五项机制”相辅相成,共同为一中院专业化审判团队提供科学的“培育土壤”。
  吴在存举例说,在配置模式上,立足中级法院的审级特点,以合议制为主、独任制为辅,两种模式组建审判团队。合议制模式,审判团队原则上由3至5名员额法官、1至3名法官助理和一定数量的其他审判辅助人员组成,独任制模式审判团队原则上由一名员额法官和一定数量的审判辅助人员组成。
  一中院明确,审判业务部门的副庭长一律编入相对固定的审判团队,庭长原则上也编入审判团队,强调审判团队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应当坚持平权原则,对案件的事实和法律适用平等发表实质性意见,共同承担审判责任,改变过去审判权运行过程中逐级层层把关的行政化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保障法官主体地位平等,进一步去除审判权运行中的行政化色彩。
  另外,针对审判团队间“同案不同判”等法律适用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一中院积极探索审判团队的内外监管机制,健全两级专业法官会议制度和法律统一适用机制,通过召开专业法官会议,对审判团队审理案件过程中遇到的法律理解分歧、新类型案件、裁判标准、审判经验交流等重大事项进行会商研讨,为审判团队提供参考意见,确保执法尺度和标准的统一。
  作为法官队伍的“蓄水池”和“后备军”,法官助理的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审判团队整体效能的发挥以及法官队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于此,北京一中院注重积极探索拓宽法官助理的培养渠道,在审判团队内部,诸如将法官助理的使用管理与培养锻炼有机结合起来,为法官助理选配经验丰富的资深法官作为带教老师,让法官助理在资深法官的悉心指导下,能逐步独立完成庭前会议、证据交换、对无争议的证据及案件事实予以确认、总结确认案件争议焦点、草拟裁判文书等工作,以辅助行权为核心。充分调动发挥法官助理的工作积极性,为法官队伍人才储备打下基础。就像陶炜庭长所说,“团队的基础是人”而对人才的培养,是审判团队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务。
  北京一中院刑事大要案审判团队正同其他审判团队一起,在整体布局下发挥着审判团队的司法效能,努力实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司法资源优化配置,从而让当事人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