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文章标题:
泪洒燕赵祭英烈
-- ——河北籍救火英雄张晓凯魂归故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两句永垂千古的诗句,表达了“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壮烈情怀。2015年1月10日上午10时许,在哈尔滨“1·2”火灾抢险救援中光荣牺牲的消防英雄张晓凯的骨灰在烈士的家乡——河北省沙河市烈士陵园安葬。尽管数九寒冬、寒风凛冽、雾霾弥漫,但沙河市区万人空巷,烈士陵园内外数千名市民自发前来向英雄告别。
站台上,张晓凯的亲朋好友的脸上都挂着泪痕。“孩子啊,你可回来了!”看到张晓凯的父母抱着英雄骨灰缓步走出车厢,张晓凯的伯母悲恸欲绝的哭声响彻站台。张晓凯的父亲走在最前面,他手捧骨灰盒,老泪纵横。张晓凯的母亲手捧遗像,眼泪像断了线般不住滑落。晓凯的伯父从其父亲手中接过骨灰盒,表哥从其母亲手中接过遗像,一同前去的表姐和表妹搀扶着晓凯的母亲,眼泪成串滴下,失声痛哭。现场的群众目睹张晓凯骨灰归来的场面,眼泪也潸然而下……
当晚9时许,英雄“走”进了阔别两年的小山村。全村男女老少自发出来迎接,个个眼含热泪,此时月光惨淡,山风呜咽。随后,张晓凯的骨灰和遗像被安放在沙河市册井乡锁会村张氏祠堂。
1月9日上午,册井乡各部门代表、全乡23个村的群众代表及学生代表向张晓凯烈士敬献了花圈,亲朋好友们前来进行了悼念活动。
1月9日,记者怀着崇敬与悲痛的心情来到张晓凯烈士的家乡。锁会村地处太行山深处,冬日寒风萧萧、满目苍凉,跨过一座石桥,锁会小学映入眼帘,从小学旁穿过一石拱门沿小路向南走,一条胡同里摆满了花圈,张氏祠堂内香烟袅袅,门口刚贴上一副挽联:“锁会骄子感天动地,救火英烈永垂青史。”
张晓凯的遗像放在正厅中间,崭新的党旗覆盖在骨灰盒上,两旁摆放着英雄获得的荣誉证书和奖状、奖章。“英名留后世,肝胆映河山”,令人痛惜,令人敬仰。
一位年轻人默默地在这里忙碌着,他叫张江波,是张晓凯的邻居和伙伴。“晓凯就生长在这个寂静的小山村里,因为我外出打工,后来他去当兵,我们好几年没有见面了,未曾想再也见不到了。”他哽咽着说,“晓凯从小活泼好动,是个热心人,在小伙伴中人缘非常好。谁有了困难,他都想法去帮一把,谁被大孩子欺负了,他会挺身而出打抱不平。”隔着一条街的孙守兰老人还清楚记得晓凯参军前,给她背柴、抬水的场景。“这么好的孩子,怎么说走就走了。”老人说,张晓凯的热心肠在村里是出了名的,不论谁家红白喜事,他一准儿前去搭把手,搬凳子、端盘子;看见村里的老人挑水或背柴,他会主动跑过去帮忙,有时候还不吭声悄悄把院子打扫干净了。
张晓凯的四伯张月魁回忆说:“这孩子从小就梦想着当兵,一看见电视上的解放军,就指着说‘长大了,我也要当解放军叔叔’。他还喜欢穿军装的雷锋,常常说要向雷锋学习多做好事。可万万没想到,他英年早逝了。”
“我好后悔啊,没让孩子回家探亲,他说想家了,要回来看看的……”张晓凯的母亲肝肠寸断,几度昏迷,让她感到内疚的是“回家看看”竟成了儿子的最后一个愿望,但因为她的阻拦没有实现。
1月9日,张晓凯的三伯父张现魁哽咽着说,本来沙河市有关部门商量8日晚上回来后,9日直接将晓凯的骨灰安放在沙河市烈士陵园,但父母为了满足孩子回家看看的愿望,才把孩子的骨灰领回老家的,在张氏祠堂里祭奠一天,10日上午再去沙河市烈士陵园安葬。
原来,2012年12月1日才入伍的张晓凯,2013年即获得了哈尔滨市消防支队“优秀士兵”称号。2014年12月本该退役了,因为张晓凯表现较好,部队想留他再服役几年。张晓凯曾告诉父母,他自己也非常想在部队多锻炼几年。父母欣然同意。2014年12月底,张晓凯打电话给妈妈,说他可以回家探亲了,两年来在部队服役,一次也没有回过老家,他想回家看看。妈妈批评儿子:“你刚转了士官续签了合同,应该给新战士作个榜样,等明年开了春再回来吧。”
2015年1月1日,张晓凯给堂姐张利换打电话,又说自己想家了。“当时我还嘱咐他在部队要好好表现,家里都好,谁能想到,这竟是最后一个电话。”
一场大火夺去了张晓凯年轻的生命,也让这位思念家乡的年轻人回家探亲的愿望破灭了!
1月2日13时,哈尔滨市道外区北方南勋陶瓷大市场仓库发生火灾,并造成坍塌,将参与救援的消防战士埋在下面,张晓凯、杨小伟、侯宝森、傅仁超、赵子龙5名消防战士不幸殉职。
1月4日,公安部政治部批准在哈尔滨“1·2”火灾抢险救援中光荣牺牲的张晓凯等5名同志为烈士,并颁发献身国防金质纪念章。之后,黑龙江省公安厅党委亦追认张晓凯、侯宝森、赵子龙、傅仁超同志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认杨小伟同志为优秀共产党员,并为5名烈士分别追记一等功。同时,共青团黑龙江省委员会、黑龙江省青年联合会、共青团哈尔滨市委员会、哈尔滨市青年联合会分别追授5名烈士“黑龙江省青年五四奖章”和“哈尔滨市青年五四奖章”。
在张晓凯的家乡,1月5日,共青团邢台市委、邢台市青联决定追授张晓凯“邢台青年五四奖章”。邢台团市委向邢台全市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发出号召,以张晓凯为榜样,弘扬他吃苦耐劳、献身部队的优秀品质,学习他忠于职守、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操,传承他不怕牺牲、以身殉职的英雄美德,永远铭记他的英名,广泛传播他的英雄事迹……
1月8日上午,哈尔滨市为在“1·2”仓库火灾中牺牲的张晓凯、杨小伟、侯宝森、傅仁超、赵子龙5名消防烈士举行追悼大会,数千群众自发为烈士送行。
上午9时50分许,载着张晓凯烈士骨灰的灵车缓缓驶来,张晓凯的大妹妹张丹手持一束白菊走在前面,他的二伯父捧着遗像,大伯父抱着骨灰盒,在众人簇拥下进入陵园。
烈士纪念室前,庄严肃穆,两旁悬挂着“热血忠魂耀千秋,卫士赤诚解民危”的挽联,消防英雄张晓凯骨灰安放仪式在这里举行。武警战士向张晓凯烈士敬献花篮,全体默哀三分钟,随后社会各界代表一一走上前向英雄道别。
张晓凯的爸爸妈妈被人搀扶着,泪水早已流干,从仪式开始到结束的近一个小时里,两位老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白发人送黑发人,巨大的失子之痛令他们苍老了许多。一位亲属表示,晓凯的妈妈昨天(9日)晚上一夜没有睡,她的心都碎了,但她能理解儿子,也为有这样的儿子感到骄傲。
专程赶来参加张晓凯骨灰安放仪式的“全国爱国拥军模范”高英向记者表示,她的心情极其沉痛,她是代表河北省的爱国拥军模范来送英雄最后一程的,愿晓凯一路走好。“正是有无数像张晓凯烈士一样的燕赵儿女无私奉献、保驾护航,才有了我们国家的安宁、人民的幸福。”高英眼含热泪说。
江西省萍乡市的荣先生经过多番打听获得了记者电话。他说,这几天在网络上看到了有关张晓凯烈士的报道,惊奇地发现,张晓凯竟然和自己的儿子荣盛同年同月同日生,并且是同年同月同日参军入伍。“这太巧合了,我儿子在四川成都是一名武警战士,2014年12月2日刚复员回家。”荣先生表示,他和儿子商量好了,如果晓凯的爸爸妈妈同意,荣盛愿意立刻去河北沙河,认英雄的父母为爸爸妈妈,两家结为亲戚,每年一至两次从江西赶来河北看望老人,也欢迎两位老人随时到江西作客散心。
据沙河市民政局有关领导介绍,他们将严格按照《烈士褒扬条例》和《人民警察抚恤优待办法》等规定,对张晓凯烈士的遗属进行慰问抚恤。按照《烈士褒扬条例》规定,张晓凯被追认为烈士后,家属将得到烈士褒扬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倍。2014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目前还没有公布,但按照2013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的标准,烈士遗属就可获得约80万元的烈士褒扬金。根据《人民警察抚恤优待办法》规定,人民警察因公牺牲的,还会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本人40个月的工资。公安部追认张晓凯一等功,一次性抚恤金还额外增加25%。张晓凯的父亲年满60岁、母亲年满55岁以后还可能会获取定期抚恤金。
另据了解,由于张晓凯烈士的家庭比较困难,邢台市、沙河市两级团委已经发出倡议,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对英雄的家庭伸出援助之手,尽己所能给予支持和帮助。
烈士踏上回乡路
1月8日晚上19时许,邢台东站出站口外,数百名市民、志愿者胸佩白花,拉起条幅,迎接消防英雄张晓凯回家。共青团邢台市委、邢台市消防支队、沙河市政府有关负责人前往站台迎接英雄,并护送英雄回到沙河市老家。张晓凯的父母护送儿子的骨灰一同从哈尔滨回到邢台。站台上,张晓凯的亲朋好友的脸上都挂着泪痕。“孩子啊,你可回来了!”看到张晓凯的父母抱着英雄骨灰缓步走出车厢,张晓凯的伯母悲恸欲绝的哭声响彻站台。张晓凯的父亲走在最前面,他手捧骨灰盒,老泪纵横。张晓凯的母亲手捧遗像,眼泪像断了线般不住滑落。晓凯的伯父从其父亲手中接过骨灰盒,表哥从其母亲手中接过遗像,一同前去的表姐和表妹搀扶着晓凯的母亲,眼泪成串滴下,失声痛哭。现场的群众目睹张晓凯骨灰归来的场面,眼泪也潸然而下……
当晚9时许,英雄“走”进了阔别两年的小山村。全村男女老少自发出来迎接,个个眼含热泪,此时月光惨淡,山风呜咽。随后,张晓凯的骨灰和遗像被安放在沙河市册井乡锁会村张氏祠堂。
1月9日上午,册井乡各部门代表、全乡23个村的群众代表及学生代表向张晓凯烈士敬献了花圈,亲朋好友们前来进行了悼念活动。
1月9日,记者怀着崇敬与悲痛的心情来到张晓凯烈士的家乡。锁会村地处太行山深处,冬日寒风萧萧、满目苍凉,跨过一座石桥,锁会小学映入眼帘,从小学旁穿过一石拱门沿小路向南走,一条胡同里摆满了花圈,张氏祠堂内香烟袅袅,门口刚贴上一副挽联:“锁会骄子感天动地,救火英烈永垂青史。”
张晓凯的遗像放在正厅中间,崭新的党旗覆盖在骨灰盒上,两旁摆放着英雄获得的荣誉证书和奖状、奖章。“英名留后世,肝胆映河山”,令人痛惜,令人敬仰。
一位年轻人默默地在这里忙碌着,他叫张江波,是张晓凯的邻居和伙伴。“晓凯就生长在这个寂静的小山村里,因为我外出打工,后来他去当兵,我们好几年没有见面了,未曾想再也见不到了。”他哽咽着说,“晓凯从小活泼好动,是个热心人,在小伙伴中人缘非常好。谁有了困难,他都想法去帮一把,谁被大孩子欺负了,他会挺身而出打抱不平。”隔着一条街的孙守兰老人还清楚记得晓凯参军前,给她背柴、抬水的场景。“这么好的孩子,怎么说走就走了。”老人说,张晓凯的热心肠在村里是出了名的,不论谁家红白喜事,他一准儿前去搭把手,搬凳子、端盘子;看见村里的老人挑水或背柴,他会主动跑过去帮忙,有时候还不吭声悄悄把院子打扫干净了。
张晓凯的四伯张月魁回忆说:“这孩子从小就梦想着当兵,一看见电视上的解放军,就指着说‘长大了,我也要当解放军叔叔’。他还喜欢穿军装的雷锋,常常说要向雷锋学习多做好事。可万万没想到,他英年早逝了。”
在烈火中永生
2012年12月1日,高中毕业的张晓凯如愿穿上了绿军装。李政达与张晓凯是小学同学,两人还同年当兵,一个南下四川,一个开赴东北。“临行前几天,我们哥儿俩还约定要比赛,看谁当兵期间表现好,看谁先入党。”一个月前,李政达当兵期满复员,而张晓凯因为表现好,转了士官。“我好后悔啊,没让孩子回家探亲,他说想家了,要回来看看的……”张晓凯的母亲肝肠寸断,几度昏迷,让她感到内疚的是“回家看看”竟成了儿子的最后一个愿望,但因为她的阻拦没有实现。
1月9日,张晓凯的三伯父张现魁哽咽着说,本来沙河市有关部门商量8日晚上回来后,9日直接将晓凯的骨灰安放在沙河市烈士陵园,但父母为了满足孩子回家看看的愿望,才把孩子的骨灰领回老家的,在张氏祠堂里祭奠一天,10日上午再去沙河市烈士陵园安葬。
原来,2012年12月1日才入伍的张晓凯,2013年即获得了哈尔滨市消防支队“优秀士兵”称号。2014年12月本该退役了,因为张晓凯表现较好,部队想留他再服役几年。张晓凯曾告诉父母,他自己也非常想在部队多锻炼几年。父母欣然同意。2014年12月底,张晓凯打电话给妈妈,说他可以回家探亲了,两年来在部队服役,一次也没有回过老家,他想回家看看。妈妈批评儿子:“你刚转了士官续签了合同,应该给新战士作个榜样,等明年开了春再回来吧。”
2015年1月1日,张晓凯给堂姐张利换打电话,又说自己想家了。“当时我还嘱咐他在部队要好好表现,家里都好,谁能想到,这竟是最后一个电话。”
一场大火夺去了张晓凯年轻的生命,也让这位思念家乡的年轻人回家探亲的愿望破灭了!
1月2日13时,哈尔滨市道外区北方南勋陶瓷大市场仓库发生火灾,并造成坍塌,将参与救援的消防战士埋在下面,张晓凯、杨小伟、侯宝森、傅仁超、赵子龙5名消防战士不幸殉职。
1月4日,公安部政治部批准在哈尔滨“1·2”火灾抢险救援中光荣牺牲的张晓凯等5名同志为烈士,并颁发献身国防金质纪念章。之后,黑龙江省公安厅党委亦追认张晓凯、侯宝森、赵子龙、傅仁超同志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认杨小伟同志为优秀共产党员,并为5名烈士分别追记一等功。同时,共青团黑龙江省委员会、黑龙江省青年联合会、共青团哈尔滨市委员会、哈尔滨市青年联合会分别追授5名烈士“黑龙江省青年五四奖章”和“哈尔滨市青年五四奖章”。
在张晓凯的家乡,1月5日,共青团邢台市委、邢台市青联决定追授张晓凯“邢台青年五四奖章”。邢台团市委向邢台全市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发出号召,以张晓凯为榜样,弘扬他吃苦耐劳、献身部队的优秀品质,学习他忠于职守、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操,传承他不怕牺牲、以身殉职的英雄美德,永远铭记他的英名,广泛传播他的英雄事迹……
1月8日上午,哈尔滨市为在“1·2”仓库火灾中牺牲的张晓凯、杨小伟、侯宝森、傅仁超、赵子龙5名消防烈士举行追悼大会,数千群众自发为烈士送行。
英雄安息沙河烈士陵园
1月10日一大早,从邢台市及沙河各地和邯郸永年县赶来的送别群众,陆续聚集在沙河市烈士陵园前,他们手捧菊花,默默等待着英雄的到来。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邢台市战友之家、启民义工、邢台第七医院、沙河家乐园百货等社团和单位打出了“赴汤蹈火为人民,向英雄晓凯致敬”“英雄晓凯,一路走好”等内容的大横条幅。上午9时50分许,载着张晓凯烈士骨灰的灵车缓缓驶来,张晓凯的大妹妹张丹手持一束白菊走在前面,他的二伯父捧着遗像,大伯父抱着骨灰盒,在众人簇拥下进入陵园。
烈士纪念室前,庄严肃穆,两旁悬挂着“热血忠魂耀千秋,卫士赤诚解民危”的挽联,消防英雄张晓凯骨灰安放仪式在这里举行。武警战士向张晓凯烈士敬献花篮,全体默哀三分钟,随后社会各界代表一一走上前向英雄道别。
张晓凯的爸爸妈妈被人搀扶着,泪水早已流干,从仪式开始到结束的近一个小时里,两位老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白发人送黑发人,巨大的失子之痛令他们苍老了许多。一位亲属表示,晓凯的妈妈昨天(9日)晚上一夜没有睡,她的心都碎了,但她能理解儿子,也为有这样的儿子感到骄傲。
专程赶来参加张晓凯骨灰安放仪式的“全国爱国拥军模范”高英向记者表示,她的心情极其沉痛,她是代表河北省的爱国拥军模范来送英雄最后一程的,愿晓凯一路走好。“正是有无数像张晓凯烈士一样的燕赵儿女无私奉献、保驾护航,才有了我们国家的安宁、人民的幸福。”高英眼含热泪说。
江西省萍乡市的荣先生经过多番打听获得了记者电话。他说,这几天在网络上看到了有关张晓凯烈士的报道,惊奇地发现,张晓凯竟然和自己的儿子荣盛同年同月同日生,并且是同年同月同日参军入伍。“这太巧合了,我儿子在四川成都是一名武警战士,2014年12月2日刚复员回家。”荣先生表示,他和儿子商量好了,如果晓凯的爸爸妈妈同意,荣盛愿意立刻去河北沙河,认英雄的父母为爸爸妈妈,两家结为亲戚,每年一至两次从江西赶来河北看望老人,也欢迎两位老人随时到江西作客散心。
抚恤金褒扬烈士
据悉,公安部分别为包括张晓凯在内的5名烈士家属发放抚恤补助金两万元。这两万元仅是荣誉奖励,而非真正的抚恤金。哈尔滨消防支队还为每位战士投保了50万元保险,另外发放1.5万元的特别抚恤金。邢台团市委、沙河团市委向张晓凯同志的父母分别发放了1万元和5000元的慰问金。据沙河市民政局有关领导介绍,他们将严格按照《烈士褒扬条例》和《人民警察抚恤优待办法》等规定,对张晓凯烈士的遗属进行慰问抚恤。按照《烈士褒扬条例》规定,张晓凯被追认为烈士后,家属将得到烈士褒扬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倍。2014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目前还没有公布,但按照2013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的标准,烈士遗属就可获得约80万元的烈士褒扬金。根据《人民警察抚恤优待办法》规定,人民警察因公牺牲的,还会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本人40个月的工资。公安部追认张晓凯一等功,一次性抚恤金还额外增加25%。张晓凯的父亲年满60岁、母亲年满55岁以后还可能会获取定期抚恤金。
另据了解,由于张晓凯烈士的家庭比较困难,邢台市、沙河市两级团委已经发出倡议,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对英雄的家庭伸出援助之手,尽己所能给予支持和帮助。
责任编辑:李爱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