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勇辉:律师的职责仅仅是为坏人说话吗?
“为什么替坏人说话?”可能大部分刑辩律师都被问过这样的问题,朱勇辉也不例外。作为一个执业将近20年的刑辩律师,他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澄清公众对刑辩律师工作的误解:“律师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是法律规定的律师职责;这一职责要求律师的工作表现,在形式上就是要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说话。”法律规定,任何人未经审判不能判定有罪,只有经过正当、公正的法庭审理,被判有罪,才能说有罪,在此之前都是犯罪嫌疑人。朱勇辉解释:“我们不是为坏人的坏辩护,我们只是为一个人应该享有的法定权利而辩护。任何一个涉嫌犯罪的人,都应该享有辩护的权利,哪怕最终被判了死刑。这是法律赋予他的最基本的权利。”
坚持刑事辩护18年
朱勇辉是京都律师事务所主任、高级合伙人。执业至今办理过国内各省市刑事案件数百起,曾承办多起知名企业家涉嫌犯罪的案件备受社会关注。在成为一名律师之前,朱勇辉曾先后供职于北京某大型国有企业、中央某部,2000年,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令人羡慕的稳定工作,师从田文昌,在京都律师事务所开始了自己的专职律师生涯。18年来,一直扎根在京都。
朱勇辉坦言,开始做律师那四五年,刑事、民商都做过,之后逐渐专注于刑事辩护。他是最早自我定位于从事刑事辩护的律师之一。当十几年前,律师们在自我介绍的业务专长里写上刑事辩护、民商辩护、法律顾问等,试图展示自己是一个全能的多面手时,朱勇辉的业务专长就只赫然写着四个字:刑事辩护。正是这种专注,使他迅速得到提升,走上专业刑事辩护律师这条路。
每一个案子都不同,每一个案子都是一个难忘的故事。在经手过这么多案件之后,朱勇辉律师依然对十几年前承办的一起当事人故意伤害致死案记忆深刻,说起当时的感受,眼中泛泪,几度哽咽。
当事人当年30岁出头,在与被害人互殴的过程中,一时冲动,将一把刀戳进了对方身体,导致被害人流血过多而死亡。该案当年一审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当事人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朱勇辉作为辩护律师,仔细查阅了案件的全部资料,充分听取当事人的辩解,努力在法理和事实上寻找突破口,经过了一系列艰苦的工作,想尽办法、做足了准备。最终法院裁定维持原判。当时最高人民法院还没有收回死刑复核权,所以由各省高院进行死刑复核,与二审合二为一,当事人很快被执行死刑。一个前几天还在跟朱勇辉讨论案情、朱勇辉还安慰他或许可以争取到一些希望、不必立即执行的鲜活的生命,忽然就消失不见了。这让朱勇辉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力感,即便自己已经竭尽全力,却还是没能改变最终的结果,没有帮到当事人,他为此案做出的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
作为一名刑辩律师,他会不由得把当事人面对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把对当事人的指控,当作对自己的指控,这种压力,往往让他喘不过气。“当你的当事人从事实和法律上都确实不应该获得那样一个结果,而最终却无法改变的时候,作为一名律师,我永远做不到那么洒脱,认为只要我尽力,这个结果就跟我没关系。尤其面对这种死刑案件,很考验律师的心理承受能力,那种感觉很难受,这么多年来,我每每回想起来,都无法释怀。”
对于刑辩律师来说,这种打击不仅仅来自败诉。而是你被当事人以及家人寄予了很大的希望,而你内心也确信这个案子有希望的情况下,得到不好的结果。这是对信心和意志的摧残。刑辩律师要面对的结果,往往是当事人失去自由甚至生命,这是无法逃避的。如果不能坚持,不能屡败屡战,不能战胜自我,不能提升专业能力,朱勇辉律师又如何能在刑辩这条路上坚持这么久?
专注、专业是办案的宗旨
对朱勇辉来说,其实每一个案子都像是一场战斗,这场战斗并不是特指跟哪个对手斗,而是以战斗的心态,为了维护当事人的权益、自由甚至生命,竭力再争取的过程。
朱勇辉几年前承办过一起某公司副总经理高某贷款诈骗案。高某被指控与深圳某公司法定代表人何某共同贷款诈骗银行资金两千万元,高某可能面临很重的刑罚。当时临近春节,朱勇辉也刚刚办理完一起历时3年的重大刑事案件,还没来得及喘口气,高某的家属就找到了他,希望他为高某辩护。
在听完高某家属对案子的介绍后,朱勇辉凭借多年经验和对专业的敏感,判断案件有很大的辩护空间,决定接受委托。
办理高某的案子朱勇辉面临两个困难:一是时间紧迫,从接手案件到开庭审理,满打满算也就十天时间,还在春节假期期间。二是该案涉及一种名为“保兑仓”的复杂银行金融业务,想要为高某辩护,必须从“保兑仓”下手。而关于“保兑仓”,他基本是零了解。
整个春节假期,朱勇辉没有休息一天,他查阅相关书籍,咨询金融专家,迅速掌握了“保兑仓”相关金融知识,并通过详细分析犯罪构成,准确地找到了案件的突破口,打算为高某作无罪辩护。
春节刚过,案件开庭,他和田文昌律师在法庭上的辩护无论从法理还是金融专业切入,都为当事人提供了强有力的无罪辩护支持,公诉机关在认真研究后从法院撤回了对高某的起诉,并作出了不起诉决定。这场阻击战让可能面临无期徒刑的高某最终得以释放。“虽然压力很大,困难重重,但是我们最终都克服了,而且结果是好的。”朱勇辉欣慰地说。
法庭是刑辩律师的主战场
京都律师事务所近期授予了十位律师独立出庭资格,刑辩律师应该具备哪些执业素质?朱勇辉作为首批被授予这个资格的律师,很有发言权。
朱勇辉解释,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刑事案件从身份来讲,法官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检察官代表国家行使公诉权,律师则是代表当事人利益,是一个非官方的身份,民事案件则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争议。从业务性质来讲,民事案件涉及的无非是民事权益,多是经济问题,而刑事案件关乎当事人的自由和生命;从庭审模式来讲,刑事案件的法庭对抗更加激烈。
基于这些原因,朱勇辉认为除去法律知识、对案件把握等一些一般律师应该具备的能力外,刑辩律师还需要有出色的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律师可能在庭下做了很多工作,查阅资料、取证、还原现场、寻找证人等。但所有的工作都需要在庭审中去表示,通过言辞表达出来。这种表达有很多方面,说话的技巧,语句的流畅,语调的轻重缓急,通过不同的方式就能够打动甚至说服法官。一个优秀的刑辩律师肯定是能言善辩的。
虽然律师在庭下准备充分,搞清了事实,吃透了案情,也模拟了很多种庭上可能出现的状况,但总有预料不到的事情发生,这就需要刑辩律师积极、准确地应变。刑事法庭上抗辩性最强,唇枪舌剑之间不容有缺陷,比如在公诉人发问环节,如果某个问题违规,而律师没有当即提出反对,这个机会便转瞬即逝,回过头来再反对,已经毫无意义了。
对于获得首批京都刑事独立出庭资格的律师,朱勇辉坦言,京都作为一个国内刑事辩护的知名大所,他能够作为其中一员并获得这个资格,是一种荣誉,也是对自己多年从事刑辩的肯定;其次是一份责任,代表京都出庭,无论大小案件,都要体现京都的水平;对没有获得这个资格的年轻律师,能够起到示范作用,得用自己的能力让年轻律师心服口服。
朱勇辉以71岁的田文昌老师为榜样,看到年轻心态的高龄律师还坚持在第一线,他希望有更多的律师加入刑辩的队伍,一起来探索刑辩的规律,提高刑辩的水平和能力,中国的刑辩达到理想效果是可以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