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凶并未走远》连载之三——第二章 排查(下)

   关于紫藤巷凶杀案,现实发生的故事从一开始到最后结束,它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出乎我的预料,把我的想象力和生活经验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很快,马朝新从外面跑进客厅,他看见李慧和董昀站在客厅通往楼梯的大门边,就一把拉住李慧的衣服,他的第一句“台词”是:“妈的,你把我哥咋啦?”
   董昀赶紧劝他:“胖能,保护现场!”他迎上去想拦住马朝新,但没有拦住。
   这时,马朝新直奔楼梯而去。但不知怎么,他竟然没有第一时间在楼梯间看见哥哥的遗体,而是穿过半开的双扇门快步径直上二楼转了一圈儿。从二楼下来快到楼梯口时,他低头往下看才发现马朝晖躺在狭长的过道里。他俯下身子近距离观察哥哥的伤情,发现马朝晖脖项侧面有一道纵深开阔的口子,感觉人已经断了气。事后他回忆说,当时他还看见哥哥身上压着侄儿的一些玩具,左腿上还套着一个呼拉圈。
   马朝新放下马朝晖,一把拽住李慧衣服的前领,嘴里骂着:“李慧,我×你妈,你把我哥咋啦?”他一边骂,一边又转身扑到哥哥身上大哭,一边哭还一边斥责着李慧。
   李慧委屈地在他身后还回嘴说:“你好好地骂我咋啦?”
   这时两人怒目相向,气氛变得有些紧张。
   董昀闻见马朝新一身酒气,就一把抱住他说:“胖能,咱们都是干这的,千万别把现场破坏了。”
   董昀晚上刚和马朝新他们一起在县城里一家名叫太阳磁场的休闲吧小聚,马朝新刚喝了酒,而董昀在那儿刚喝完茶。
没想到,聚会刚刚散场没多久,两个人又先后被李慧召唤到一起了。
   这时,马朝新一直不停地骂着李慧,李慧的情绪也很激动,一边哭一边不住地对马朝新说:“你骂我咋咧?你骂我咋咧?”
两人在客厅发生了拉扯。董昀一个人无力把他们两人分开,就一边拉住李慧,一边用手机拨通了110向警方报案:“快来小康村,小康村杀人了。马朝晖让人杀了,我是技术科董昀。”他听出110指挥中心接电话的值班民警名叫徐东红。
   打完电话,董昀腾出两只手,他抱住马朝新想让他离开现场。马朝新一把甩开董昀就又往楼梯口那边走,李慧跟着也要过去,似乎这时她猛然来了胆量,想看清楚丈夫究竟是怎么了。
   董昀一看局面就要失控,他只好先把李慧推出客厅,拉到了大门边。在拉拽的过程中,李慧倔强地哭喊着:“你别拦我,我是他嫂嫂,我去问他要把我咋咧!”
   回头再看马朝新,他在屋里哭骂不止,董昀觉得自己对他已经无计可施,他得想办法让李慧先安静下来。他觉得应该把李慧送到她大姐李翠仙家去,因为通过多年和李家的交往,他知道李纯泰年事已高,现在李家一般都是由豪爽干练的大姐主事。
董昀把她推到捷达车的后座上,径直朝李翠仙家开去。
   李慧坐在后排一直哭着,喃喃地说:“这以后可咋见人,咋活呀。”
   汽车开到半路,在冷清的街道上,对面有车停下来,车里的人向董昀这边探头张望。董昀也停下车,发现是李慧的四姐夫牛海燕开着一辆三菱吉普车正往李慧家赶。李翠仙坐在汽车的后座上,是她眼尖,一眼从车牌上认出迎面开来的“捷达”是弟弟李志华的车。
   她放下车窗玻璃问董昀:“冬冬,咋回事咧?”
   “马狗狗被人杀了,我去接110的人。”
   这时,牛海燕下车把李慧从董昀的车抱下来,送到了三菱车的后座上。
   李翠仙问:“报案了没?”
   “报了。”
   “人是咋死的?”
   “头都割得快掉下来了,身上被捅了很多刀。”
   “你咋知道的?”李翠仙吃惊地问。
   “我到了现场,还到跟前动了狗狗。”
   说完,董昀开上车就往公安局的方向走,开出不到50米就遇见了110的警车,他招手示意,然后把车掉头给他们带路就又回到了李慧家。
   董昀他们离开现场的这段时间,马朝新事后说他抱着哥哥的遗体一直在楼梯间痛哭,直到发病哭昏了过去。当他醒来追出屋子,发现李慧和董昀已经不见了踪影。
   当董昀带着110的警车重新回到现场时,看见马朝新正在哥哥家门口的地上打着滚,嘴里一直在指名道姓地暴着粗口:“李慧,我×你妈;冬冬,我×你妈。”
   110的民警徐东红下车想把马朝新扶起来,但他根本就没有站起来的意思。
   这时,董昀清楚,这是酒精的作用加上意外的打击,马朝新已经完全无法自控,所以,他没有接马朝新的嘴和他理论,而是站在不远处给刑警队的技术员卫长征打电话:“师傅,马狗狗被杀了。” 
   很快,北关派出所、刑警一队的同事陆续赶到了,副局长李德宝也来到了现场。
   这时,警戒线外聚集了不少围观的群众,大家都窃窃私语,远远地就听见马朝新一个人在紫滕巷高声嚷嚷着大骂李慧和董昀。现场的四五个民警为把董昀和马朝新分开,就把董昀拉到马朝晖家院墙外的墙根下,让他先等着。
   大约在10月3日零点30分,北关派出所的民警司刚找到董昀时,他一个人就这么一直静静地在墙根那儿蹲着。
   司刚事后回忆说,当时他并不知道前面的情况,他看见董昀像个罪人似的情绪低落,就奇怪地上前问道:“你一个人蹲在这干啥咧?领导找你,走吧。”
   在案发现场的大门口,董昀向李德宝等局领导描述了他在现场看到的情况以及报案的过程和时间,董昀查了一下报警的时间,手机显示的是:23点59分。
   随后,李德宝命令董昀跟随刑警一队的民警回去作笔录。董昀没有吭气,依着同事的安排上了警车。
晚上,办案民警还拿着现场的脚印和董昀的鞋印进行了比对。第二天,李德宝副局长把董昀叫到他的办公室,当面亲自核对了董昀手机从案发当天下午到晚上的通话记录。这样,董昀的犯罪嫌疑被排除。
   以上就是警方通过大量排查访问第一时间得到的案件回放,在案发之后,李慧的“冷酷”表现一直都遭人诟病,并且这一点还影响了案件侦破的方向。
   当晚,马朝晖的父母赶到案发现场,看见小儿子正在地上号啕大哭,他们向民警打听:“人还有没有救?”民警摇摇头。
马朝晖的母亲李毅又接着问娟娟(李慧的小名)和瑞瑞的情况。知道儿媳和孙子当时不在家躲过了这一劫,她就拉上马朝新,敲开了和马朝晖同住一排的县计生局局长韩家芳的家门,三个人就在那儿等消息。
   接下来,最刺痛他们神经的消息就是:案发后,李慧竟然一个人淡定地在丈夫的尸体旁边往外打了三个“无关紧要”的电话。
多年以后,我到紫滕巷2号实地观察了案发现场并看过警方当年绘制的案发现场图,才知道李慧打电话的地方和丈夫的遗体并不在同一个空间里,那个楼梯间因为隔着一面墙和一扇对开的门,所以它在结构上并不是客厅的一部分。李慧在电脑桌前打电话时,也不可能直接看到隔墙后面的遗体,所以,在“尸体旁边”打电话的说法并不准确。
   但不管怎么说,李慧只身一人处于血腥的杀人现场,的确显现出了超乎寻常的镇定与冷静。除了用客厅里的座机连续给亲朋好友打了三个电话之外,她既没有报警,也没有及时抢救满身是伤的丈夫。要知道,她家的邻居王建设就是翼城县人民医院的院长,她甚至直接就可以拍门向邻居求救。
   或许是因为在家排行老七,她从小就习惯于依赖家人为她解决困难,我们甚至可以大度地理解她打那三个电话也就是为了报警和求救。但是,对于警方而言,她的举动多少有些反常,这使得她成为犯罪嫌疑人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
   几年后,在法庭上,法官陈剑也向李慧问起了这个问题,她很干脆地回答说:“我们家有啥事,首先想着的就是给大姐打电话。”
   严谨的法官追问道:“大姐叫什么名字?”
   “李翠仙。”
   李翠仙后来告诉我,作为家里的老大和老七,她们是一头一尾,李慧对她有着一种几乎是与生俱来的特殊依赖。比如,平日里,李慧的孩子有病她不是先上医院找医生,而是先给姐姐打电话,劈头盖脸地就来这么一句:“姐,孩子病了。”
   至于面对血淋淋的场面,李慧为什么不惊不慌也不跑,李翠仙向我转述了李慧曾经给家人作出的解释,她眼睛近视,当时没戴眼镜,加上楼梯间的光线不好,她也不敢上前去查看,所以根本就没有看清马朝晖身上、脖子上具体的伤情。
   我一脸疑惑,还想继续追问,李翠仙笑笑,脸上显出几分无奈的样子。
责任编辑:崔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