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就是为民、爱民 ——优秀社区民警熊少波的故事

   2014年10月28日上午9时30分,北京人民大会堂。公安部召开的“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先进事迹报告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公安机关的100个“爱民模范集体”、100名“爱民模范”受到表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了这些代表,其中,就有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经开分局蛟桥派出所社区民警熊少波的身影。  


人生的大跨越

   1962年10月出生在江西省南昌县的熊少波,从军19载, 1999年8月由部队正营职干部转业到南昌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蛟桥派出所工作。
   当初,在得知自己分配在公安机关工作时,熊少波内心充满了向往,很想干出一番事业。可等当了社区民警后,因辖区地处城郊,居民大多数是农民,天天解决一些鸡毛蒜皮的琐碎事情,一度让熊少波的心理落差非常大。
   但通过工作的深入,熊少波发现,这些农民非常纯朴、善良,特别是帮他们做了一些社区民警本职工作内的事,都能看到他们不善言表的感激之情,这份感动使熊少波的心态慢慢平复下来了,也开始了他长达15年的为民、爱民之路。
   在随后的工作岁月里,熊少波成了群众的“贴心人”,他说:“只要心里装着老百姓,为民、爱民,被群众需要就是一种幸福。”


管理驻村显公平

   2008年4月10日,熊少波走马上任,到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白水湖管理处港口村任驻村民警,同时兼任港口村党支部副书记。
   当时,港口村大多数村民收入低微、生活贫困,是一个出了名的穷村、后进村。更让人头疼的是,港口村又是个大村,共有3000多名村民,除了曹、刘两大姓外,还有20多个小姓。村民宗族思想严重,宗族间矛盾不断,打架斗殴事件层出不穷。
   驻村没多久,熊少波就遇到了一道难题。当时,作为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之一的苏克尔高科技公司要入驻港口村,项目开工需要大量泥沙。港口村的几个宗族大姓看到有钱可赚,就纷纷想独揽“砂石业务”。 在争抢业务时不但妨碍了工地的顺利开工,还引起了入区企业的不满,同时,极易引起群体性的斗殴事件发生。
   得知此情况后,熊少波当机立断,立即会同白水湖管理处有关领导组织村两委班子开会研究,统一了认识,并制定了化解方案。在把村里几个宗族大姓的代表召集到村委会后,对他们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讲法、讲理,使他们认识到独揽业务的危害性及蛮干闹事的严重后果。
之后,由村里统一出面组织成立了“砂石公司”,安排村民小组长挨家挨户上门登记,让村里所有愿意参股的村民都可以交钱入股参加“砂石业务”。“没想到我们小姓也可以参与村里的事务,还能赚到钱,这是港口村有史以来从没有过的事。”一村民感慨地说。
   熊少波的这一做法,不仅平息了事端,还让村民感到了公平、满意,也赢得了企业的赞赏。


用爱心温暖村民

   港口村是一个贫富差距较大的村,条件好的村民家里盖起了洋楼,开上了小车,而有的村民家里连吃饭都困难。作为村党支部副书记参加村里的第一个会议,竟是商讨如何处理困难村民向村委会借钱的事。在开展“民警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中,看到家庭困难的村民,熊少波总是会忍不住自己掏钱给他们,但考虑到这仅仅只能解决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后,心系群众的熊少波被深深触动了,于是,他主动联系港口村的“两委”班子成员一起协商,积极探索扶贫帮困的长效机制。
   2009年春节前夕,熊少波提议由驻村民警和村“两委”班子干部带头捐献1个月的工资,并号召一部分先富起来的村民定期进行募捐,由此建立了一个扶贫帮困基金,利用募捐来的款物帮助村里的困难村民、救济特困户。
   “意想不到的是,村干部和部分富裕村民积极响应,第一次就募捐到了3万余元扶贫帮困基金。”第一批受助的就有12户困难户和28位特困村民,爱心开始弥漫港口村,帮扶效果非常明显。
   熊少波的创举引起了派出所领导的关注,在对全所民警宣传、动员后,所里决定设立“爱心存折”,号召所里每一位民警都自觉定期或不定期地捐钱存入“爱心存折”,以资助更多需要帮扶的困难群众。自“爱心存折”设立后,更多辖区的困难居民享受到了它的帮助,而这一爱心行动,至今还在延续。
   熊少波常说,当一名好“村官”,心里就要有一本弱势群体的“明细账”。
   2010年,村民曹小佬父子俩因盗窃被抓双双入狱,家里只剩下老伴儿、儿媳和3个年幼的孩子。没有了劳动力,使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顿时陷入了绝境,而大多数村民包括部分村干部都对他们十分疏远。熊少波知道这情况后立即找到村干部,他说:“曹小佬父子触犯刑法,受到惩处是应当的,但家属没有违法犯罪。现在,他们生活有困难了,都是一个村的,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渡过这道难关。”
   “谢谢!谢谢!我万万没想到村委会和熊书记会如此关心我这样的家庭。”当熊少波与村干部带着钱物来到曹小佬家看望时,曹小佬的妻子抹着眼泪激动地说。
   如今,“熊书记”在港口村的威望很高,而港口村也从以前的“问题村”,变成了白水湖管理处的“模范村”。


人民的金牌调解员

   熊少波处理社会矛盾与纠纷不但果断,有方法,还顾全大局,在南昌市经开区是出了名的调解高手。他总结出了十多种“说理执法”的方法。村里建有以他名字命名的“熊少波说理执法警务室”,名声传开后的熊少波不仅被经开区白水湖管理处聘请为调解委员会副主任,还是南昌市政府聘请的“医患纠纷调解监督员”。
   2011年9月21日,蛟桥派出所辖区某公司发生了一起3名工人同时被烫伤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虽经专家全力救治,3名伤者最终还是因伤势过重先后死亡。
   在第一时间得知了事故消息后,熊少波立即向所领导作了汇报,并当即前往事故地了解情况,主动协助企业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抢救伤员,安抚伤者亲属,密切关注事态的进展。
   在伤者抢救无效死亡后,死者家属情绪相当激动。熊少波马不停蹄地找到事发公司负责人,让公司派人和他一起上门慰问家属,并表示公司一定会处理好善后事宜,并送上2000元抚慰金。同时,他又建议白水湖管理处也派员看望家属,让家属相信有政府出面,事情一定会得到妥善处理。
   为了尽快解决事故善后问题,排除矛盾隐患,当日晚上,熊少波就召集了事发公司、死者家属及村干部进行了善后事宜的协商。
最终,在熊少波的调解下,此事以每个死者家属获65万元赔偿得到了圆满解决,一场可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被化解了。
   2014年1月30日,除夕之夜,熊少波和家人正围在电视机旁观看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突然电话铃声响起:“熊警官,不好意思,公司出事了。有个工人在工作中被机器挤压生命垂危,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了。公司领导都回家过年了,我们想请你过来协助处理这件事。”打来电话的是辖区某公司的办公室主任。冒着凛冽的寒风,熊少波当即赶赴现场,一直加班加点到2月4日(大年初五)才处理完这起人员伤亡事故。
   其实,这样的事例太多太多, 15年的社区警务工作,熊少波始终坚持一个信念:“只要为民、爱民,老百姓需要,就是幸福。”他默默耕耘,平凡中透着朴实与执著,辛勤的付出也赢得了群众和上级部门对他工作的肯定,熊少波先后被评为“江西省优秀责任区民警”“南昌市模范法制工作者”“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先进个人”等,2014年10月,光荣入选全国公安机关100名“爱民模范”。
责任编辑:李爱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