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法庭〉温暖了谁?》系列报道之六

《阳光下的法庭》,还原度最高的庭审剧

  2018年4月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推出的《阳光下的法庭》正式开播,紧扣“法治中国”的新时代主题,在“加快司法体制改革”这一新时代背景下,选择了非常具有代表性和现实意义的三个案例:环境保护案、知识产权案、纠正冤错案,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剖析了当前司法体制改革的现状,剧情紧凑,悬念丛生,高潮迭起,扣人心弦,既有上佳的观看性,又有极好的普法性。这部电视剧既向社会大众普及了法律知识和司法程序,又传播了法律政策,弘扬了法治精神,是充分展现司法体制改革成果的优秀作品之一,是笔者迄今为止看到过的最正式、还原度最高的国产庭审剧,而且极具思想性与艺术性。

 

法官新形象 改革新思路

  前些年拍摄的《小镇大法官》《马背上的法庭》《法官老张轶事之审牛记》等,这些电视剧塑造的法官形象是默默无闻的基层法律工作者的形象,而《阳光下的法庭》是我国第一部以“大法官”为视角的影视作品。剧中情节体现了我国司法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和民众普法意识的增强,法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精英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尤其是十九大强调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新时代下新使命对法院队伍素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中国法官形象必须重塑、必须进步。正是在这样大背景下,《阳光下的法庭》这部电视剧应运而生,中国法官形象已经变得更加职业、威严和成熟。
  《阳光下的法庭》剧情伊始,东方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庭,法官身穿法袍,昂首阔步,目光坚定,威严从容地走进法庭,让人眼前一亮。着装的正规性和仪式的严肃性更好地体现司法工作者职业、专业、敬业的一面,笔者深深感受到中国司法体制改革不仅在实质上取得了巨大进步,而且在形式上也取得了脱胎换骨般的发展。
  这部电视剧除了在人物形象上特别吸引观众眼球,更令人赞叹的是法官们在判案时所展现出的对法学理念的理解和适用。以白雪梅为代表的大法官们娴熟地运用法律知识伸张公平正义,充分展现了当代中国法官群体胸怀天下,心系人民,具有高超的运用法律能力、驾驭庭审能力、司法调解能力、判决说理能力,同时又能以优秀的职业素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白雪梅作为省高院的院长,意志坚强、睿智而沉稳,在推进法院工作改革中,不畏艰难险阻,砥砺前行,奋勇前进;作为审判长,她正直清廉,心胸宽广,既富有同理心,又在原则问题上毫不含糊,坚定而自信,温婉柔情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决不妥协”的心。她永远把公平和正义放在第一位。面对老同学栾坤的求情,面对政府工作人员想搞点特权,面对和丈夫发生的事业的冲突,凡是违反原则的事情,一丝一毫也不退让。同时,白雪梅院长又是有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的人,她把这种不退让分寸拿捏得极好,既不冰冷生硬,又能够有理有据有温度。比如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或者说普法者,面对群众和闹事的工人,她温柔亲民、平等待人,从来不以领导自居,非常耐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又比如在环境污染案的判决中,白雪梅说道:“下一纸判决容易,难的是,我们要考虑到判决的可执行性和涉及的社会现实因素。”这部电视剧中,作为传统的化工企业,志成化工里的3000多名员工都是年龄偏大的产业工人,在他们的背后是3000多个家庭,两亿多元的巨额罚金极有可能让这个企业遭受重创或者倒闭,那将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面对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白雪梅和合议庭并没有简单地按照法律的规定去执行判罚,而是在法律的框架内,很好地利用了法官的“自主裁量权”,平衡处理好了各方面的利益,作出了公正公平又创新的判决,让观众看到了法律的严肃和人心的柔软。
  这部电视剧还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从制度上保证业务能力强、办案经验丰富的好法官能够留下来?剧中提到的法官员额制改革,就是能够把更多优秀的法官放在第一线的有力制度保障,既是司法体制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当今当代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表现之一,中国司法改革下的法官队伍正在变得更加职业。他们不再是冷冰冰的法律机器,他们既是法律的执行者,更是法律的诠释者。正是他们通过一个个案件的审理,把正义、公平而又温暖的价值观带给每一个当事人,推动着司法的进步。

 

司法新气象 构建大格局

  《阳光下的法庭》这部电视剧让中国人看到了我国司法体制改革新进程、新方向和新气息。这是一场改革,是一场构建新时代司法体制大格局的改革。剧中,从白雪梅院长审理环保案中基于可持续发展出发点到法院系统员额制改革,从智慧法院的建设到庭审直播的推动,从信息平台的建立到鹰眼系统的开发,每一项具体改革任务都在有序推进,都在向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不断靠近。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大众的法律素养不断提升,人们渴望了解和参与更多的重大司法案件,渴望通过公正、高效、简明、便捷的司法途径解决纠纷和伸张正义,避免冤错案的发生。比如在剧中白雪梅院长就提到,一个优秀的法官不仅要有较高的智商,还要有很高的情商,要懂得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判决真正体现公平、正义,让当事人真正“案结事了”。
  剧中提到其中一项改革是法院系统数字信息化建设,这是顺应当今大数据信息化发展趋势的司法系统改革重点,比如在解决执行难问题中,数字化信息化和大数据的运用将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无论是执行案件的集中管理、执行过程的公开透明、执行行动的统一指挥、执行财产的查询控制,还是与有关部门的执行联动、对失信被执行人的信用惩戒,都必须依靠信息化建设成果。信息化运用的加强,不仅可以解决执法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还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法院查封、冻结、扣划被执行财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威慑拒绝执行和隐匿财产的被执行人。试想,被列入法院执行名单的被执行人如果失信或者隐匿财产不仅无法乘坐飞机高铁、无法入住星级宾馆,子女的教育和就业也将关联并受到影响,更重要的是财产无处可隐匿,这样一来,将极大地提升司法效率,提高整个社会的诚信度。这种有力又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与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提出的“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目标紧紧呼应,是中国在运用现代科技加快构建科学文明的司法大格局的重要一环。

 

法律新课堂 普法润无声

  《阳光下的法庭》这部电视剧对于平时极少接触法律的人来说,它十分重视法律知识和法治思想的宣传,能够使普通百姓通过观看该剧学习和了解到法院审案、判案和执行的过程,很有普法教育意义。
  比如,《阳光下的法庭》中的每一个案子有完整的一审、二审程序,相当于一个完整的中国法院审判程序的教科书式的案例。剧中详细地呈现了具体案件庭审的过程以及合议庭研究案件的流程等,普及了大量的法律专业术语和专业词汇。对许多一直对法官判案充满好奇的观众来说,绝对会大呼过瘾。在庭审举证的环节,在原告律师进行程序化的陈述以及一部分的猜测进行质证时,对方的代理律师也非常专业而理智地指出“举证不应当使用推测和主观臆断,应当以事实作为证据”进行反驳,让人确实感受到了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的法律原则在追求案件真相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阳光下的法庭》有时还有意无意为观众开展一次小普法。例如在电视剧的开头污水案刚开庭,就宣布了法庭纪律,并且宣读了审理方式。让观众懂得,由于该案不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未成年人犯罪以及其他另有规定的案件,可以采取公开审理的方式。在审理清水河案的前两集中,动不动就休庭,观众一度会以为法院的效率怎么这么低啊,后来才慢慢明白,原告被告双方都需要补充关键证据,法院除了接纳原被告双方的证据,也会亲自做相关的调查。让观众明白了在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中,遵循“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另外,从庭审开始的环境污染案到知识产权案,都提到了回避制度,例如白雪梅院长的丈夫和环保案的当事人韩志成达成了投资协议后,有了利害关系,白院长就需要回避。这种回避制度被真正执行体现了这部电视剧中司法审判的公正性,和剧名《阳光下的法庭》是一致的,是名副其实的。再比如剧中拘留的栾坤是市人大代表,而市人大代表的司法拘留是需要经过市人大常委会许可的,在这一点上也向观众做了一次小普法。这样的小普法在剧中很多,如同春雨滋润人心。
  还有,《阳光下的法庭》大量情节围绕着焦点热点的法律问题切入展开,让人们在剧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宣传教育,力求成为一堂全民共赏的法治公开课。剧中增加比较了几个贴近生活案例,让人感觉十分熟悉。比如有这样一幕:在法官们的会议前夕,众多法官对“一碗面”的日常生活中的小案例各抒己见,究竟是更适用合同法还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等,听着各位法官有理有据的辩论,真是过瘾!除此之外,剧中提到的和生活息息相关又让群众关心的案件还有“借条”案,还钱的时候如果对方将借条丢失,一定要对方写个收据,后期进行纠纷的时候,收据也可以起到证据的作用。这样通过小细节普法的例子很多,真是无处不在。
  这部电视剧既有一系列贴近生活、关注民生的大案要案,又十分重视运用细节进行小普法,十分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司法建设、改革、发展的进程和成果。让观众既走近法官,了解当今司法改革进程,也科普了法律知识,无形中在观众中形成理解法官、尊重法官、尊重法治的良好氛围。
  《阳光下的法庭》这部电视剧,让我们看到了一批品行端正、内心有光的法律人,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温暖,让我们看到了正义的力量,让我们增强了生活的安全感,让我们对中国法治建设更加有信心。

● 责任编辑:侯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