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代表 新委员 新期待》系列报道之三

肖微:不负“人民之托”

  肖微律师,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首届经济法专业,获得法学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国际经济法专业,获得法学硕士学位。同年取得中国律师执业资格。1985年至1989年,肖微分别在北京市第七律师事务所和中国法律事务中心从事律师工作。1989年,肖微作为创始人之一创办了君合律师事务所。1991年,根据司法部与英国文化协会安排的交流培训计划,肖微赴英国和香港一年,先后于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学院及司力达等律师事务所学习英国法律和进修律师业务。1995年,又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学习美国公司和商业方面的法律,并于1996年取得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学位。

 

最早一批职业律师中的杰出代表

  2017年12月1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大会代表名单正式公布,14名律师当选市人大代表,肖微作为北京市东城区律师界代表,首次当选。
  作为从业30余年的资深律师,肖微在公司并购、资本市场、争议解决等专业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荣获多项国内外法律大奖。曾获中国首届十佳律师、全国优秀律师。2017年肖微荣膺由国际知名法律媒体《亚洲律师》和《美国律师》共同主办的2017“亚洲法律大奖”的“年度亚洲杰出律所领袖”,并在同年斩获《金融时报》2017年亚太创新律师“管理与发展创新”大奖。他还曾四次摘得亚洲权威法律杂志《Asian Legal Business》2009、2013、2016和2017年的“年度最佳管理合伙人大奖”,可谓荣光无数!英国权威评级机构Chambers & Partners出版的《钱伯斯亚太法律指南》和《钱伯斯全球法律概览》连续多年将肖微列为证券、收购兼并方面的元老级律师。
  肖微作为中国最早的一批执业律师中的杰出代表,推动着律师行业的恢复和发展,也见证了中国法治的进步和完善。
  肖微说:“我现在已经从事律师工作30余年了。近年来,随着依法治国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律师事业蓬勃发展。从恢复重建初期的几百名律师,到现在律师队伍突破30万人,我在成长,中国律师在成长,中国法治也在成长!这种身在其中的感觉,是现在的年轻律师永远都不可能再经历的。”
  对肖微来说,律师这个职业专业且充满乐趣,让他三十多年来都一直行走在不断学习和不断挑战的路上。
  在肖微看来,律师是一个永远能学到新知识的职业。做律师知识不仅要精,还要广,不仅是法律方面的,还包括经济、政治、历史等。做律师第一个需要的就是律师的专业知识,如果你是一个喜欢专业知识、喜欢学习的人,做律师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这个职业要求你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让你想停都停不住。无论是因为项目需要的外在压力驱使,还是充实自己为将来准备的内在动力,律师吸取新知识的脚步都不会停,而且在吸取新知识方面一直走在社会的前端。每当社会上出现甚至只是将要出现新的经济动态或者投资热点时,商人和投资者们已经闻风而来。而他们首先会求助的就是律师。在这种需求之下,律师也会成为努力掌握新的经济动态或者投资热点所需知识的先锋。这种学习对于律师而言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乐趣。
  除此之外,律师职业具有很高的挑战性。虽然,专注于某个领域的律师会反复忙于同一类项目,但是没有绝对重复的时候,每一个新项目都会具有其独特的挑战性。任何项目中的法律问题都要“因案制宜”,都不可能公式化地解决,即使是同一个问题,放在不同的项目中,都会产生不同的答案。
  作为律师常常接触很多新鲜的事物,许多新业务可能只是客户的一个点子、一个想法、一个计划或者是一个尝试,并不是成熟的行业,甚至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或者一般人不曾想过的问题。这些新鲜事是客户的机遇,也是律师的挑战。
  同时,律师的业务有时非常紧迫,经常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些极其重要的任务。下午拿到客户需求就被要求晚上出来一套方案,对于肖微来说可谓家常便饭。为了一个项目通宵挑灯夜战也不罕见。这不仅是体力上的挑战,也是需要机智和心理素质的挑战。
  但是对于肖微来说,勇敢地迎接挑战时的快感和用自己的力量征服挑战后的成就感正是律师这个职业吸引他的地方。

 

做不负“人民之托”的代表

  虽然是首次担任北京市人大代表,但早在1997年,肖微就曾担任过北京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1998年担任东城区第十二届人大代表。二十年来,除了律师的本职工作,肖微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没有丝毫懈怠。他曾于1999至2003年任中国证监会第四届、第五届发行审核委员会委员;2002至2004年任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重大重组审核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北京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金融专业仲裁员等。
  肖微告诉记者,随着律师的知识性、专业性得到社会的认可,近年来,一批优秀的律师开始在人大、政协等国家、地方机构发挥作用,成为代表、委员等。对他来说,人大代表既是光荣的使命,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作为人大代表,就应当不负“人民之托”,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敢于担当,尽己所能履职尽责。
  在本次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上,肖微积极建言献策,从自己专业角度出发,向大会提出了几项建议,发挥代表的参政议政职能。
  肖微提出,应当充分发挥市人大的监督职能,加强对“一府两院”的执法、检查和司法的事后个案监督。此监督不在案件过程监督,而在案件事后进行监督。建议市人大组成监督小组,发挥代表作用,结合社会的力量,抽查一些结案案件,深入研究案件“DNA”,向“一府两院”反馈肯定或质疑的监督意见。这样,除了制度监督外,通过具体案件的监督,使得市人大的监督工作“接地气”,有的放矢。
  肖微还提出,作为行政执法部门,检察院和法院应甄选出一些重要案例,通过“科普式”的宣传,提高个案执法、个案检察和个案审判对社会生活规范和秩序产生宏观影响的“杠杆”作用,促进法治社会的建设。另外,整理各部门行政执法的清单,列明各自的行政执法依据、方式、措施、限度和责任,为政府基层单位和民间社会对行政执法提供一个一目了然的“菜单”,便于全社会了解执法环境,发现存在问题,更利于促进行政执法和监督。
  此外,肖微认为:“政府不宜把所有社会责任和问题都扛在自己肩上,应适当加强民间组织建设,给民间组织更多的责任和空间,让政策和资金起到杠杆的作用,挖掘和撬动社会的潜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政府能力非常强,但民间组织能力不足、能力发挥不充分的城市是不够健康的。”
  作为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大代表,肖微在当选后,收集了很多律师同行的意见建议,结合自身工作,反复提炼,形成了这些建议。
  从知名律师到区人大代表,从区人大代表到市人大代表,每一次身份的转变都让肖微感到肩头的责任沉甸甸的。新的起点期待新的作为,为律师同行代言,为中国法治建设建言献策,肖微的代表之路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