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检工作的淮安样本》系列报道之一

倾听花开的声音

-- ——全国未检工作创新实践基地经验交流座谈会纪实

编者按

  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既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2017年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指引(试行)》并予试行,以进一步提高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专业化、规范化水平,细化未检工作具体标准和操作程序,确保工作质量与效果。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检察机关积极开展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打造了“检护女童”“蓝天校园工程”等未检工作特色品牌。近日,淮安市检察院还被确定为全国未检工作创新实践基地。本期聚焦为您倾情介绍淮安市检察院关于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有益经验和创新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2017年5月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最高检未检工作办公室)下发通知,决定建立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创新实践基地。经过大半年的推进发展,2017年11月29日至30日,全国未检工作创新实践基地经验交流会暨未检专业化规范化建设座谈会在江苏省淮安市召开。
  最高检未检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史卫忠,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少年司法专业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宋英辉,江苏省检察院副检察长蒋永良,淮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赵洪权,淮安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肖天奉,部分省级院未检部门负责人、申报未成年人检察创新实践基地检察院代表和全国未检工作专家顾问等100余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淮安市检察院等4个已经被确定为全国未检工作创新实践基地的单位做了经验交流,上海市浦东新区检察院等29个申报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创新实践基地的单位介绍了自己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方面的先进做法及创新计划。与会同志还就加强未检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建设进行了座谈,共同研究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推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方法举措。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检察机关用心倾听着花开的声音,不断总结经验,以创新推动发展。

 

为什么要成立全国未检工作创新实践基地?

  据了解,设立全国未检工作创新实践基地的原因之一是基于发展经验。史卫忠介绍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并57次提到创新。未检工作已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总结,在总结中不断完善,是未检工作的基本发展经验之一。为推动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不断创新发展,最高检未检工作办公室决定建立一批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创新实践基地,赋予特定创新任务,力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目前已经有70余家单位提出了申报。希望通过创新实践基地的建立,推动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发展。
  设立全国未检工作创新实践基地的另一个原因是基于客观需要。近两年来,最高检未检工作办公室部署了一系列新的工作举措,很多制度措施都需要先行试点,待取得成熟经验后再全国推广。一些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联系点单位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工作探索和创新,有必要予以引导培育和总结完善。建立创新实践制度有利于推动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不断创新发展。
  全国未检创新实践基地承担最高检未检工作办公室安排的特定试点创新任务,在规定的期限内开展相关研究和创新试点工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实践成果。在创新过程中,最高检未检工作办公室和省级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部门也将加强对相关工作的指导和支持。
  全国未检创新实践基地从工作基础好,研究、创新能力强的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联系点单位中择优确定。联系点单位申报创新实践基地的,由省级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部门审核推荐。截至目前,经最高检未检工作办公室综合评估后,已向江苏省淮安市检察院、山东省武城县检察院、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检察院等八家单位颁发“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创新实践基地”匾牌。
  全国未检创新实践基地实行动态激励管理。期限届满,最高检未检工作办公室将对创新实践基地的工作成果进行评估和验收;若任务未完成,将取消创新实践基地资格。根据工作需要,可以主要围绕以下项目进行创新实践:1.未成年人保护检察监督信息平台。2.未检检察官司法责任制改革。3.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办案救助机制。4.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观护机制。5.未成年人综合保护工作(包括民事行政检察、刑事执行检察业务试点)。

 

全国未检工作
创新实践基地有何亮点?

  近年来,江苏省检察机关在推动未检工作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建设中取得许多新成绩,积累了许多新经验。而淮安市检察院未检工作则处于全省前列。肖天奉检察长非常重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发展,他认为,做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是功在当代、利惠千秋的事业,对涉罪未成年人的挽留、帮教、感化也有利于保证社会安定。
  在本次会议上,淮安市检察院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创新实践基地”匾牌,而授予该匾牌的理由则是该院精心打造的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办案救助机制。据淮安市检察院分管未检工作的副检察长刘月进介绍,2015年以来,该院立足实际、创新思路,以检护女童为“支点”,以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办案救助机制为“杠杆”,形成司法社会力量互补互动格局,为受害女童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他们以专案专办为“依托”,在全市两级检察院组建独立编制的未成年人检察机构,推动全市两级公安机关成立专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中队,联合市公安局出台《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取证工作若干规定》,联合公安、法院、司法出台《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证据审查指引(试行)》,对证据收集、证据审查、证据认定及法律适用等提出要求;同时,以平台搭建为载体,在全市8个县(区)均建成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询问中心——“暖阳之家”,组建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师、法律援助律师团队,建立了提前介入机制,对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公安、检察共商询问提纲,确保一次、全面询问、及时有效收集固定证据。并且以资源整合为“途径”,吸纳社会力量,突出对被害女童的个性化救济,会同法院、公安、司法、教育、民政、妇联、共青团等,建立集司法救助、医疗救助、心理救助、法律服务“四位一体”的被害女童救助机制。开设“检护女童”举报电话、微信举报平台和网络举报平台,为被害人提供紧急救援。
  同时,以宣传教育为“抓手”,以预防犯罪、远离侵害为重点,进行多维度法治宣传。组建“女童保护”宣讲团,面向全市低龄女童和家长开展“检护花蕾童享蓝天”法治宣讲活动,实施体验式教育,邀请中小学生观看法治教育警示片、性侵害行为易发多发场所MG动画,编辑出版《袋鼠博士讲故事》《女生防狼手册》等读本。
  近几年来,在淮安市检察院的统一领导下,该市各基层检察院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创造性开展未检工作,形成了“一院一品、春色满园”的喜人局面。
  开发区检察院针对辖区内高校集中的区域特点,启动了“豆蔻校园”检务项目,在高职校内选址建成校园检察室,未检工作人员常驻检察室开展法律咨询、受理控告投诉、维权帮教、犯罪预防、心理干预和综合治理等工作。
  针对未成年被害人受创后的特殊心理,清江浦区人民检察院设立全省首个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询问中心——“暖阳之家”,配备专线视频监督网络系统,通过远程视频将未成年人询问、讯问和检察机关信息中心联合,有效保护未成年当事人隐私。
  淮阴区检察院针对当前被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未成年人再犯率高的问题,开展“彩虹少年”关爱工程,针对被行政处罚尚未触犯刑法的未成年人(即彩虹少年),淮阴区检察院关口前移,组建由心理咨询师、法学院大学生、关工委老同志等组成的联合帮教小组,对他们进行跟踪帮教,防止他们走上犯罪道路。因工作成效突出,2017年11月30日,淮阴区检察院被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少年司法专业委员会确立为“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少年司法专业委员会研究基地”。
  淮安区检察院于2012年6月与教育部门联手打造了“蓝天校园工程”,充分利用有效资源,不断创新工作举措,持续、扎实开展各项活动,促进了全区未成年人犯罪率持续下降,由于措施扎实,成效显著,2014年5月,该工程被淮安市检察院联合淮安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推广。
  洪泽区检察院重点打造“紫藤12345”关爱工程,突出对留守儿童、闲散青少年等四类特殊人群的关注,创设了“紫藤寄语”等五项机制。
  盱眙县检察院以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为切入点,通过构建“双向保护”司法办案、“有法成长”法治教育、“无痕回归”帮教保护等三项机制,全面加强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护卫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经过两天的会议交流,宋英辉点评道:“通过此次会议,我感受到了未检检察官富有爱心、专业精神和开拓精神。各单位汇报情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过去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拥有很好的基础;另一类是现在正开始着手,谋划宏大的未来。大部分的介绍是很好的,其中有共性的内容:注重专业化、规范化,有相当一部分单位推动了公安、法院、律师、社工等多部门联动、协作;以问题为导向,立足实际,全方位拓展、突破;保障有力,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通过开拓创新,逐步摆脱成年人检察工作的模式;从单一保护到全面保护,延伸到家庭、学校各个方面;少年司法的理念体现到各类案件的办理中,具备了少年司法的雏形。总体上,今天相关工作的经验介绍契合了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需要,推动了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完善,开拓了检察事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淮安市检察机关
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有何创新?

  11月30日上午,淮安市检察机关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举行揭牌仪式。
  淮安市检察机关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位于淮安区内,占地2600平方米,是目前江苏省面积最大、功能最全、设备最现代化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在淮安市检察院的指导下,淮安区检察院承担了基地建设的各项任务。在近一年的工作中,淮安区检察院与设计公司密切配合,全程参与基地法治教育的内容、板块、展示手段等设计、施工,为打造优质法治教育基地贡献了自己的智慧。
  基地共分法治文化区、法治安全区、法治教育区等三大板块。法治文化区由我国历代法治历程、我国现行宪法介绍等模块组成,以宣传法治思想、培养法治意识为宗旨;法治安全区通过自然灾难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体验活动,解读法律与社会安全关系,强化安全意识,提升保护自我安全能力;法治教育区则通过模拟法庭、VR体验区、禁毒教育区、网络安全教育区、预防犯罪教育区等模块,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提高他们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的自觉性。
  基地通过声光电等现代化展示手段,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全方位介绍法律知识、开展法治教育体验。基地设施齐全,展示手段多样,普法内容丰富,令人耳目一新,印象非常深刻。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总书记的讲话,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这与我们基地设计理念不谋而合。因此,我们在设计法治教育基地内容和板块时,高度关注实践这两个字。”谈起基地的设计思路,淮安区检察院检察长徐承业立即打开了话匣子。
  徐承业告诉记者,为了让法治教育基地更贴近学生实际,对学生更有吸引力,淮安区检察院未检科干警先后前往浙江、上海及省内多家法治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思路,那就是建设的基地,不能是简单机械地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而是通过动手操作、情景体验、合作研讨等形式,让学生在一项项“实践”中学习、理解、运用法律知识。
  揭牌当天,近3000平方米的基地里,来自淮安区工业中专学校的学生正在参加各种与法律有关的活动,表现得兴味盎然。
  在法治辩论区,八名学生围绕“在国家治理中道德和法律哪个更重要”这个主题,展开激烈的辩论,台下的几十名学生听得十分专注;在交通安全体验区,一辆经过改造的真实公交车上,一名学生坐在驾驶室内,双手紧握方向盘,在驾驶室前面的大屏上,显示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遇到的各种状况,让人感觉仿佛真的驾驶公交车在人流密集的道路上行驶,围观的学生看得也是津津有味;在模拟火灾逃离现场,电子屏上是熊熊燃烧的烈火,仿真烟雾在巷道里弥漫,耳边听到的是反复播放“捂住口鼻、弯腰逃生”的警示语,学生们则手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快速从“烟雾弥漫”的巷道通过⋯⋯
  “为了加强对学生的守法教育,预防违法犯罪,我们在法治教育形式上也可谓煞费苦心。”徐承业介绍,为了警示学生远离不良场所,拒绝赌博、吸毒、酗酒等不良行为,在基地专门设立了VR体验区,学生戴上眼罩后,会立即感觉真实置身于上述不良情境中,通过这些虚拟现实场景,让学生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感受自己身边可能发生的危险,警示他们拒绝不良习惯,远离不适宜的社会场所,防止走上违法犯罪道路,避免受到非法侵害。记者注意到,像这样将法治内容融入实践活动的事例随处可见。
  “国旗在上,我们的一举一动决不触犯法律的威严,祖国在上,我们的一思一念决不违背人民的意志⋯⋯我们以生命的名义庄严宣誓: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当记者经过守法宣誓厅时,一群学生正在老师的带领下,高举右手,面对鲜艳的国旗,庄重进行守法宣誓。学生们铿锵有力的誓言在大厅里回荡,庄严的仪式感撞击着每一个人的心灵。“这是我们基地的又一大亮点”,徐承业介绍,在参加完基地的各种实践体验活动后,学生们都会来到守法宣誓大厅,举行庄重的宣誓仪式,通过仪式感十分强烈的活动,让遵纪守法的观念植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以期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学生,他说:“来到基地我感觉很新鲜,这是我第一次这么直观地接触各种法律知识。通过高科技演示,令我印象十分深刻,也感到很有趣。在最后宣誓时,我感觉热血沸腾,心情非常激动,真希望有机会再多来几次。”
  据悉,法治教育基地投入运行后,淮安市中小学生将按照课程计划,分批进入基地参观学习,检察机关将派出经验丰富的检察官,对中小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实现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的常态化和课堂化,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提高中小学生学法、守法自觉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检察机关正在不断创新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推动我国未成年司法制度的完善,以国家的名义,呵护未成年人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