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细胞工程》社会治理安顺模式专题报道之三

司法体制改革的法治精神

  2014年以来,安顺市委市政府在依法治国大背景下安排部署“平安细胞工程”建设,安顺法院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及上级法院决策部署,以法治地方创建推进依法治市工作,以多载体、多抓手、多办法将法治融入“平安细胞工程”建设,为全面打造法治安顺、平安安顺保驾护航。

 

队伍建设夯实法治之基

  2月24日,伴随着法官董莉手中法槌的落下,一起劳动争议案在安顺市西秀区法院落下帷幕。原告李某因无端被用人单位开除,一纸诉状将贵州省某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诉至法院。最终,法院判处被告补偿原告李某经济补偿金。
  “该法官业务娴熟,意料之外竟是西秀区法院院长亲自办案,在我律师职业生涯中首次遇到,这对调动广大法官办案积极性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被告代理律师刘某激动地说。
  贵州是全国司法体制改革第一批试点省份,法官员额制改革的推行使入额法官的人数明显减少。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实施使案件呈井喷式上涨,案件数量的急剧增长和法官人数的锐减之间的矛盾困扰着每一个法院。
  2017年1月,安顺市中级人民法院印发了《院长、副院长、专委承办案件管理办法》,将入额院长、副院长编入具体审判业务团队,作为团队员额法官之一,明确规定其承办案件的任务数,强化入额院长、副院长带头办案,做到入额院长、副院长办案常态化。根据该规定,入额副院长年度办案数不少于普通员额法官平均办案数的10%,院长年度办案数不少于普通员额法官平均办案数的5%。
  为了使入额院长办案不流于形式,2017年2月,安顺中院印发《关于认真落实全市法院入额院长、副院长办案任务的通知》,要求从当月起全市两级法院实行入额院长、副院长“开庭周”制度, 每月确定一周为入额院长、副院长“开庭周”,值周入额院长、副院长担任主审法官,集中开庭审理案件。将入额院长、副院长办案情况纳入其所在团队和个人绩效考评管理与监督范围,由审判管理办公室每月进行通报。
  安顺中院实行入额院长、副院长办案,坚持重大疑难案件亲自上,充分发挥其作为“精英法官”的作用。这不仅对调动广大法官办案积极性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而且有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审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规范审判管理,促进审判质量提高和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水平提升。
  自年初实施入额院长、副院长直接参与案件办理机制以来,安顺市两级法院院长、副院长已承办重大、疑难案件251件,审结161件,结案率为64.14%。安顺中院院长蒋浩担任审判长,公开开庭审理了刑事、民事、行政等类型重大案件并当庭宣判。
  “安顺中院将不断完善入额院长、副院长办案机制,强化入额院长、副院长办理疑难、复杂案件要求,从考核办案数量到考核办案数量与质量并重,充分发挥入额院长、副院长作为精英法官的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提升全市法院案件质效,进一步带动年轻法官成长。”蒋浩院长说。

  

大数据凝聚法治之力

  2016年4月,贵州省副省长陈鸣明出庭应诉“民告官”,开了全国副省长出庭应诉的先河。2017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贵州省法院院长孙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2016年贵州省行政诉讼一把手出庭率达到了33%,一些地区达到了50%以上。
  安顺市属于西部欠发达城市,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处于高速发展期,社会矛盾众多,特别是因政府拆迁、土地征收引发的各类社会矛盾爆发式增长。
  2017年,仅1至4月,安顺市就受理一审行政诉讼案件359件,案件数量仅次于贵阳市位列全省第二位。与之成反比的是法官的人数太少。
  安顺市中级法院行政庭庭长肖邦华介绍,行政案件的每年剧增和司法资源的越发稀缺,导致众多社会矛盾不能及时、高效地化解,不仅极大地影响政府的公信力,更加影响整个安顺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紧迫,急需破局。为此,2017年年初,贵州省行政审判大数据系统在安顺市中院上线试运行。
  行政审判大数据系统的开发贯彻证据“全面录入”的设计理念。对具体案件的证据材料全面导入系统,通过系统对设定的审判要素进行有效抓取,形成证据材料关联审判要素、审判要素关联合法性判断、合法性判断关联裁判结果、裁判结果关联文书制作。而法官对办案系统不能判断的政策性较强的文件材料、证明效力难以识别的证据以及涉及法官自由裁量权等问题,可以通过法官的专业判断对系统自动判断的结果,进行合理修正。
  肖邦华告诉记者:系统运行至今,效果明显。简单来讲,行政审判大数据系统的逐步应用,即是用现代科技的物力,换取现在法官的人力。
  2017年年初,家住安顺市的柏某因当地政府违法征收其房屋,一纸诉状将当地政府告上法庭。按照传统审理模式,该案件从立案、开庭、判决至少需要6个月。而运用行政审判大数据系统,该案件从立案到审结仅仅用了45天。
  原告柏某激动地表示,我在起诉之前曾多方咨询,按照预期,我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万万没有想到法院仅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作出了裁判。
  被告代理律师赞叹:按照之前的了解,一直以为法院的审判大数据系统只是单纯为了提升法官的办案效率。没想到,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案件质量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更加精益求精。
  蒋浩院长称,行政审判大数据系统的应用,不仅解决了“案多人少”的矛盾、提高工作效率,大数据运用于审判行政案件,可以促进司法公开,加强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而且大数据的技术手段,能较好地减少外界干扰,实现规律性的审判,有利于提升法院判决的公正性,也提升了法院的公信力。

 

亮剑执行彰显法治之威

  2017年2月,安顺市镇宁县法院执行局迎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来自镇宁县丁旗供销社的员工,他们是对镇宁县法院的执行法官表示感谢,正是因为法官7年来的坚持不懈,才让他们手中悬了7年的判决最终落到实处。
  2010年,镇宁县丁旗供销社向镇宁县法院申请执行皮某等三人财产权属纠纷一案,该案件2010年6月开始执行,执行标的是强制拆除位于镇宁丁旗街上7个临街铺面,因该案牵涉到数十人,其中还有80岁左右的老人,案情大且敏感,不宜采取强制执行,该案件最终被镇宁县法院终止执行。
  7年来,镇宁县法院执行局不断做皮某等三人的思想工作,力促双方执行和解,但是被执行方总是以宅基地是他家祖业为由,誓死与房屋共存亡,拒不拆除,案件执行工作一次又一次地被搁置。
  2016年9月,丁旗供销社再度申请执行,面对执行工作中的重重困难,镇宁县法院的执行法官克服万难,借助“基本解决执行难”的东风,20多次与被执行人及其亲属进行交锋。最终,通过张贴强制迁出公告,动用强制带离,责令被执行人缴纳5万元保证金等强制措施,最终改变了被执行人的蛮横态度,开始配合法院执行。2017年2月,案件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履行协议。至此,一场长达7年的执行马拉松赛终于圆满结束。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的最后防线,而执行工作是司法的坚实保障,如果司法这道防线不能够落在实处将毫无公信力,社会公平正义就会得到质疑,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就难以保障。”安顺市法院执行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最高法院关于“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决策部署,安顺市在贵州省率先出台了《关于支持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实施意见》,市中院、市检察院和市公安局联合出台了《关于敦促被执行人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通告》和《关于印发规范严厉打击规避、妨碍、抗拒法院执行违法犯罪行为工作机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各县(区)党委也相继出台了支持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实施意见。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主办、全社会参与的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大格局。
  为加强对反规避被执行人的打击力度,安顺市法院通过运用各种法律手段,对被执行人不如实申报财产、转移隐匿财产、不积极履行法律义务甚至暴力抗拒执行等行为,及时、依法进行整治,最大限度压缩失信“老赖”逃债空间,并将“老赖”依法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对依法纳入失信“黑名单”的被执行人,将被限制乘飞机、坐高铁、出国(边)境等高消费。
  2017年以来,共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170人(其中:自然人985人,法人185人)、拘留121人,限制消费52人,限制出境1人,追究刑事责任两人。
  安顺市法院还加强执行工作与信息化技术有机结合,使执行工作模式实现重大转变,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应执行财产难动等问题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2017年1至8月,全市法院受理执行案件3442件,同比增长21.98%;执结1690件与去年持平;执行到位金额7.6亿元,同比增长137.5%;实际执结率和执行标的到位率分别为 56.92%、42.02%。
  近年来,安顺市法院系统紧紧围绕平安安顺、和谐安顺、法治安顺、诚信安顺建设,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