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症女子是如何战胜死神的

阴暗的天空

  提起16年前,对于家居浙江杭州时年39岁的杨红娟来说几乎就像噩梦一样,那年她经常感觉自己浑身乏力,有时候还全身浮肿,开始的时候她也没有太当回事,以为只是工作太忙累的,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身体还是不见起色,反而更加虚弱了。在家里人的催促下,杨红娟才到医院做了检查,检查结果很快出来了:肾癌晚期。医生估计她只有一年的活头,其潜台词不言而喻:趁着现在还活着该吃点啥吃点啥,该穿点啥穿点啥,赶快在有限的生命里尽情享受人生吧!杨红娟闻听此言不啻于晴天霹雳,顿时感到天旋地转,自己还未到不惑,还有许多生活的甘苦没有亲身体验,难道就这样告别人世?实在是不甘心哪!再说自己上有老、下有小,本来家庭就不是太富裕,再加上自己治病,肯定要花不少钱,到最后只会是人财两空。与其这样,还不如一死百了,自己不遭罪,也给家里人减轻负担。于是在一个深夜,她躺在床上忍受着难以忍受的病痛折磨,思前想后,终于一横心拿出一瓶安眠药全部吃下,随后的时间里,她感到自己身子飘了起来,没有病痛、没有烦恼,就这么沉沉地睡了过去。可是当她醒来时,看到父亲、丈夫和儿子都守在自己的床前,焦急地呼唤着自己,特别是听到当儿子哭喊妈妈的声音,杨红娟的心都碎了,她甚至有些惭愧:自己只顾自己的感受,怎么就没有想到家人的感受呢?自己真是太自私了,要知道生命不仅仅属于个人。父亲也是老泪纵横,责备她不应该撒手而去,自己的晚年、外孙的童年都需要杨红娟,怎么能做出这样的傻事?杨红娟满面愧色地向他们表态:自己一定要活下去,因为自己还没有完成给父母养老送终、把儿子抚养成人的义务。稍事休息,杨红娟猛地坐起来,她不甘心就这样被疾病击倒就此沉沦下去,她从小就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及海伦的《热爱生命》,比起他们来自己的病又算什么呢。既然医生给自己判了死刑,可毕竟自己还有一年多的时间,还能干不少事情呢。于是,她把自己的生命设定为一年,然后在纸上写下这一年计划做的事情,她想即使这些事情不能全部都做成,那就做成一件算一件,这样也不枉到人世间来走一遭,能够给家人做点事情,自己也能闭眼了。
  到底是母子连心,杨红娟首先想到的是儿子,儿子那年14岁是一名中学生,在就业压力日益沉重的今天,只有上一所好大学才能顺利就业。她在纸上写下了第一个愿望:把孩子送入名牌大学。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她流泪了:在如此短暂的余生里,自己真的还不知道能不能亲眼看到儿子进入大学读书。杨红娟接着考虑第二个计划,这时,她想到了白发苍苍的父亲,他为自己操劳了一生,老了还在为自己的病担心、操劳。老人曾经透露过想到祖国首都北京逛逛,现在退休了因为身体不好又一直没有实现这个看来非常简单的愿望,如果不帮助父亲实现,做女儿的真的会遗恨终身的。想到此,她毅然在纸上写下这样一行字:有生之年陪父亲到北京游故宫、登长城,让老人享受一下生活。
  杨红娟把思路又转向了丈夫,自己跟丈夫结婚这些年来,已经没有了刚刚结婚时的激情。就在得病前,自己还痴迷于打牌、打麻将,整天混迹于牌桌上昏天黑地,一直没有正经地陪陪丈夫。而丈夫不抽烟、不喝酒,唯一的爱好就是喜欢运动和跳舞,都是健康高雅的嗜好。可是自己只在跟丈夫谈恋爱和结婚时跳过舞,再也没有跳过舞。想到此处,杨红娟感到对于丈夫非常愧疚,她决定在有生之年要陪丈夫好好地跳舞。想到丈夫就不由得想到婆婆,她毕竟是丈夫的亲生母亲,结婚这些年自己从没有想到为婆婆做点什么。对,就给婆婆洗洗脚、梳梳头、按摩一下身体,也算尽到做儿媳的孝道。
  就这样,杨红娟把所有的亲朋好友全部列入了自己思考的范围,到最后一统计列入自己余生计划的事情将近20件,这时才感到生命的短暂:自己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也不知道在剩下的日子里能完成多少心愿。杨红娟在此时才感到自己的生命是在虚度,一件东西只有在即将失去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它的珍贵,现在自己的生命进入倒计时,才发现这辈子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折腾了好久,再加上身体虚弱,杨红娟太累了,她一头倒在床上睡着了,把那张写有自己愿望的纸放在了写字台上。这时杨红娟的老父亲恰好走了进来,老人看见了女儿写的愿望,禁不住老泪纵横,他在心酸之余又有些欣慰,女儿终于懂事了。他提笔给女儿写下了一段鼓励的话语:你一定能够战胜死神,实现你所有的愿望。

 

快乐的舞蹈,亮丽的人生

  有了生活的目标,杨红娟感到活着有了奔头,她彻底放弃了自暴自弃的心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按时吃药、化疗,生活上也是严格按照医生规定的作息时间休息,只想能够延续生命,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看到杨红娟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她的家人也非常高兴,到处求医,想把她的病彻底治好。时间到了2002年,杨红娟的丈夫听说上海一家医院治疗肾癌效果比较好,就带着杨红娟到那家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对结果进行了病理分析,认为杨红娟的左部肾脏上的阴影扩大,这就意味着癌细胞在她体内开始扩散,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马上做手术,彻底切除病灶。当杨红娟的丈夫问手术后是否就可以痊愈时,医生根据以往的经验也只是说只能减缓症状,如果手术失败,癌细胞会很快转移,人很快就完了。杨红娟的丈夫也没有向她隐瞒,征求她的意见,杨红娟一思量,觉得与其等死,还不如横下心来试一试,也许就能闯过这一关获得新生呢,她就不顾危险毅然选择了手术。
  也许杨红娟不肯屈服的性格吓跑了死神,这次手术非常成功,恢复的也不错,术后仅仅一个星期医生就说可以出院了,杨红娟的丈夫把她接回家,开始休养。为了尽快使妻子康复,丈夫每天都买回各种食品,变着花样给妻子做各种美食,只想把她的身体养好,能够战胜病魔,尽快康复。喜欢文艺的丈夫还深知精神营养的重要性,他买来各种音乐光盘让妻子每天听。杨红娟躺在床上欣赏起拉丁舞曲,为了彻底忘记病痛,她把音量开到最大,听着听着,音乐教师出身的杨红娟禁不住随着音乐扭动起身体,而且频率也伴着音乐节奏越来越快,虽然跳完这段床上舞蹈后杨红娟感到精疲力尽、浑身是汗,但是却有一种特别的轻松感,睡觉也更香、睡眠质量更高了。
  就这样,杨红娟一连跳了将近20天的“床上拉丁”,精神比以前好了不少,她想下床跳标准的拉丁舞,尽快能够跟丈夫一起翩翩起舞,实现她的人生计划之一。杨红娟的丈夫见妻子的精神这么好心里也感到十分高兴,他试着搀扶妻子下床活动,可是由于卧床时间太长,杨红娟发现,自己下床后竟然不会走路,脚下好像踩在海绵上,软绵绵的。杨红娟和丈夫以为是神经系统出了问题,吓得急忙给主治医生打电话,医生说这是因为卧床时间太长,不适应,多活动一下就会很快适应,他们这才放心。在丈夫的帮助下,杨红娟经过几天的走路练习才能够像正常人一样,走路不再颤颤巍巍。
  见自己能够活动自如,杨红娟决定继续跳拉丁,她最大的愿望是能把舞蹈练得娴熟,能以优美的舞姿跟丈夫翩翩起舞,真正像一对恩爱夫妻一样双宿双飞。她每天都跳得筋疲力尽。杨红娟的丈夫自从她手术后也对妻子非常体贴,以前因为工作关系,在外面的应酬比较多,现在他尽量推掉了应酬,回家陪陪妻子,还陪着妻子跳舞。丈夫的舞蹈底子本来就比较厚,所以在丈夫的带动下,杨红娟的拉丁舞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每当跳舞跳累了,杨红娟的丈夫就会拿起毛巾给妻子擦汗,杨红娟感到这时候是自己最幸福的时刻。她还有这样一个念头——真得感谢这场因祸得福的大病,要不是这场病自己也许不会跟丈夫走得这么近,使自己跟丈夫生疏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这更促使杨红娟感到了生活的美好,对生命也更加留恋了,她真的打心里想尽快康复,从而能够把这样美好的生活延续下去。她的饮食习惯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挑剔,她试着按照书上和网上学的营养知识,自己动手做一些窝头、菜团子等一些粗茶淡饭,同时还根据医生的建议用蔬菜水果配置了营养餐,想不到吃惯了大鱼大肉的杨红娟一换口味吃起粗茶淡饭却感到特别香甜。更令杨红娟夫妇惊喜的是,自从杨红娟得病以来由于长期做化疗、服用药物,头上掉了不少的头发,杨红娟还因此羞于见人,现在杨红娟的头上又长出了秀发,以前连镜子都不敢照的杨红娟现在对着镜子照个没够,心情好了,感到身上的病痛也减轻了不少,她的家人也都说杨红娟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跟得病前差不多。病情好转的杨红娟这下有心思实施自己精心规划的人生计划了,她拿出那份计划,看到了第二项:陪父亲上北京。可当她提出自己的想法时却遭到了家人的反对,他们都担心杨红娟的身体刚刚恢复,会受不了长途跋涉。杨红娟不顾家人的反对,说自己的身体自己有数。在杨红娟的一再坚持下,家人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让丈夫跟着一起去。
  杨红娟的老父亲在女儿女婿的陪同下来到了梦里也想逛的北京,老人乐滋滋地游览了天安门广场、故宫,登上长城,游览这么多地方健康人都会感到疲惫,更别说一个刚刚复原的弱女子。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杨红娟竟然没有感到多么疲惫,相反她的精神状态出奇的好,这一点连丈夫和父亲也感到十分不解。要知道,这时候杨红娟不少的病友已经不在人世了,即使还活着的也大都已经奄奄一息,恢复得不太理想,他们包括杨红娟本人也认为这一切归功于杨红娟的良好心态,因此杨红娟的家人也不再反对她实施她的人生计划:2003年春节,杨红娟利用春节七天长假带着婆婆来到春城昆明,在北国冰封的隆冬时节游览了南国的花海,游览了大理。尽管她是个癌症患者,但是别人怎么也不相信她是个病人。在游览之余,杨红娟每天晚上都给婆婆洗脚、梳头,还给婆婆做全身按摩。婆婆十分过意不去,不好意思让有病在身的儿媳伺候自己。就这样,杨红娟先后游览了衡山、庐山等名胜古迹。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留下了她的足迹,杨红娟品尝了不少地方的风味小吃,还专门编辑了一本游记附上自己拍摄的照片,她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生活得如此愉快、充实。值得一提的是,杨红娟每天都要抽出一段时间跳拉丁舞,现在她的舞技也越来越娴熟、优美了。每当实现一个人生梦想,杨红娟都会在写有人生梦想的纸上画上一个勾。
  转眼间到了2005年,杨红娟从诊断出肾癌已经过去4年了,生存时间已经超过了医生当初预计的1年,对照自己制订的人生计划,发现因为还没有到高考时间,只有儿子考上名牌大学的愿望还没有实现以外,自己的大部分计划已经成为现实。杨红娟决心一定要实现这最后的愿望,帮助儿子考上名牌大学。
  2006年,离儿子高考还不到半年时间,高三的儿子已经进入了全面复习阶段。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舒适、科学的复习环境,杨红娟通过阅读有关书籍认为,高考的最后冲刺阶段在增加孩子物质营养的同时,还必须增加“精神营养”,就是要树立起孩子的必胜信心。为此,杨红娟在为儿子当好“后勤部长”,每天换着花样给他做一些好吃而又具有补脑营养作用饮食的同时,还从精神上对儿子进行鼓励,她在儿子的床头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儿子你一定行,妈妈期待你凯旋而归!”儿子见妈妈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还这样关心自己非常感动,学习更加刻苦了,他不想辜负妈妈对自己的殷切希望。
  为了减轻儿子的心理负担,杨红娟还经常跟他谈心,做心理疏导,对他说,要放下包袱,只要尽力了什么结果当妈妈的也会接受,再说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上大学并不是唯一成功的渠道。
  转眼到了6月份,距离高考只有几天时间,为了不增加孩子的压力,杨红娟和丈夫没有像其他家长一样专门陪儿子考试,也没有在考场外面等待,而是让儿子自己进入了考场。儿子每考完一场也不会询问他考的情况,反而劝儿子不要在意上一场考得如何,要抓紧准备下一场的考试。由于彻底放下了心理包袱,儿子发挥得相当不错,被杭州理工大学录取。拿到通知的那一天,杨红娟喜极而泣,她抱着儿子深情地说:“妈妈感谢你,儿子,你是好样的,帮助妈妈实现了人生梦想。”儿子说:“妈妈,多亏你的支持和教诲,我才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
  这天,杨红娟在这最后一个人生梦想上画上一个勾,在画这个勾的时候,她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成功、最幸福的人。

 

舞蹈延续不竭的生命

  随着时间的流逝,杨红娟了解到,当初跟自己患有同样病的病友已经都不在人世,在失落之余,杨红娟有些庆幸:自己已经超出了“死刑刑期”,还实现了自己的所有梦想,她想这除了家人对自己的照顾和支持以外,还要感谢自己每天离不开的舞蹈,她现在跳舞时,跟丈夫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其翩翩舞姿在杭州也出名。他们夫妻经常参加一些业余舞蹈比赛并且获得了较好的名次。
  就这样,时光荏苒,2010年到了,杨红娟的儿子大学毕业了,杨红娟的丈夫还有些愁:自己无权无势,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这么难,儿子到哪里去工作啊?杨红娟却非常自信地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儿子这么优秀,不愁找不到好工作。果然不出所料,儿子凭借着实力以优异成绩应聘到海南一家省级事业单位,能够自食其力、独立生活了。杨红娟感到上天对自己真是眷顾,自己总是心想事成,懂事的儿子每天都要跟母亲在QQ上聊天,向母亲汇报自己在他乡的生活工作情况,有了现代通信工具尽管相隔千里,但是他们母子总是感到近在咫尺,儿子经常给妈妈邮寄一些当地的特产。
  一个人就是这样,在目标没有实现的时候会迸发出无限的动力,然而,一旦所有的目标变成现实就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失落。现在,杨红娟就深深地感受到这一点,一段时间以来,她总是在心里问自己:现在自己的人生计划已经全部完成,还要做什么呢?
  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思索了一下午自己该再干什么。她浏览了网上许多自强不息的典型事例,决定制订更高的人生目标,向更高的层次迈进。人只有不断挑战自我、战胜自我,只要一息尚存,人生就永远没有终点、没有止境。她拿来纸笔,又列出了新的、更高的人生计划:把舞蹈事业进行到底,要获得更高级别的奖项,直到自己跳不动那一天为止。要走遍全国,到西藏去、到生存环境最艰难的地区磨炼自己,向自己的生命极限挑战;她还计划写一本书,把这几年自己同疾病作斗争的体会和经验加以总结,介绍给像自己患有同样病的人,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战胜病魔。
  有了更高的人生目标,杨红娟感到生活更有奔头了,她按照自己制订的计划每天都继续跟圈子里的人切磋舞技。为了推广舞蹈艺术,她还办起了舞蹈培训班,向热爱舞蹈的人们教授拉丁舞。每天晚上,杨红娟还到广场向群众传授交谊舞。渐渐地,杨红娟成了杭州城的名人,当地的新闻媒体也报道了杨红娟跟病魔搏斗的事迹,许多癌症患者都以她为榜样,学习舞蹈、热爱运动。在接受采访和向病友讲述自己的经验时,杨红娟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战胜病魔与正确的心态有很大的关系,其实许多癌症患者都是被病吓死的,与其什么不干等死,倒不如找点事情充实自己的生活。一些男子汉对一个绝症女子的心胸也自愧不如。
  今年,杨红娟到医院复查,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她的主治医师欣喜地告诉她,现在病灶已经彻底消除,身体各项均正常,就其体质来说比一般正常人还好。要知道,像杨红娟这样的病生存期一般只有一年时间。他连连向杨红娟表示祝贺,并把杨红娟作为治疗典范向自己的病人加以介绍。他通过自己多年的从医经验,总结认为杨红娟能够战胜病魔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心态好,没有让重病把自己的精神压垮,正是这种举重若轻的心态没有影响到她的饮食作息,使她有足够的抵抗力应对疾病。其次是因为她每天都跳舞,具有健身和陶冶情操的作用,特别是跳舞是个“体力活”,当跳得大汗淋漓的时候,会排出不少身体的毒素,这就减少了致病因子,减轻了肾脏的负担,有利于身体的恢复。最后是因为杨红娟有了生活目标,生命有了奔头,所以才使她的体内产生了一种抗体,由此更证明了心态对癌症患者的重要性。
  杨红娟没有因此而止步,她正在为远足西藏做准备,要实施更为宏大的人生计划。同时,她表示舞蹈还是她每天必修的“功课”。我们相信她的人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也相信跟她有同样遭遇的病人只要像她那样树立起人生目标,也一样会战胜病魔,获得新生。

● 责任编辑: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