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何能做到连续7年命案必破?

-- ——记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董德祥

  2017年5月19日,对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公安分局刑侦二大队大队长董德祥来说,是一个值得终生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隆重举行,董德祥作为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代表上台领奖,并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慰问。
  “每当看到公安民警舍生忘死、感人肺腑的事迹,我都深受感动;每当听到公安民警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面前赴汤蹈火、流血牺牲的消息,我都深感心痛。”“广大公安英雄模范身上体现的忠诚信念、担当精神、英雄气概,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真实写照。”总书记的讲话让来自基层一线的董德祥备感温暖,深受鼓舞,终生难忘。
  从北京载誉归来的董德祥在感到光荣和自豪的同时,更多的却是再一次感受了沉甸甸的责任。因为从警20年的他,深知基层刑侦工作的重要和艰辛,荣誉不是个人头顶的光环,荣誉背后是单位的大力支持和战友们的无私付出。正如他在接受民主与法制社记者采访时所言:“人民警察为人民!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应属于提供打击犯罪平台的单位和无数个日夜和我一同奋战、荣辱与共的战友们。我将把这次表彰大会作为人生的新起点,在今后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新的成绩。”
  翻开董德祥的履历表记者发现,这个在基层一干就是20年的普通民警,在人生的道路上曾荣获过许多殊荣:侦破或参与侦破各类刑事案件4000余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1000多名。先后获评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荣获个人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嘉奖三次。这些成绩的取得,见证了董德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付出,也记载了他从追逐梦想到坚守信念的人生轨迹。

 

梦想成就辉煌

  每个人小时候都有梦想,而董德祥小时候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孩童时的董德祥也许只是觉得警察抓坏人时威风,但正义的种子已经在他的心中萌芽。当渐渐懂事后,这个梦想越来越明晰,最终让他选择了自己的职业和人生道路。
  怀揣着儿时的梦想,董德祥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毫不犹豫地填报了甘肃政法学院公安系。入学不久,董德祥如愿穿上了警服。在许多同学眼里,穿警服帅气、威风,可在董德祥看来,穿上警服不仅仅是梦想的开始,还意味着很多当时他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多年以后,已在基层久经工作历练的董德祥才明白,从穿上警服的第一天起,就意味着对党和祖国的忠诚;意味着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稳定的使命;意味着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责任,还意味着严格的纪律约束和对家人深深的愧疚。
  1996年7月,董德祥从甘肃政法学院毕业。两年多的派出所经历,他对警察职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虽然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但他内心更想成为一名刑警,去实现小时候的梦想。后来领导发现这个朴实能干的小伙子是块当警察的料,找董德祥谈话,决定任命他到另一个派出所当副所长,在别人看来,从警两年多能当上副所长,前途无量。可董德祥坚持要到刑侦大队去当一名侦查员。“你再考虑考虑?”“不用考虑,我一定要到刑侦大队去当一名侦查员!”
  有梦想的人一定会有追求,有追求的人更会脚踏实地去实现梦想。董德祥把基层作为磨炼人生品质的大熔炉,把刑事侦查作为展现人生抱负的大舞台,一头扎进去,从普通刑警到刑侦大队大队长,一干就是18年。受一些影视作品的影响,很多人觉得刑警工作刺激和威风,却不了解他们工作背后的危险和艰辛。在凉州公安分局刑侦二大队办公楼上,一年365天每一个夜晚,总有一间办公室灯光是永远明亮的,这是大队值班室,不管是春节还是每一个平常的日子里。刑侦大队的工作量和压力是常人无法体会到的,特殊工作性质决定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不少满怀热情的年轻人,在干了几年刑警后纷纷转岗,原因只有一个:刑警太苦太累了。
  董德祥常对同事们说:“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职业就要无怨无悔。”从开始干刑侦到现在,董德祥已记不清勘查过多少次现场,多少次面对生与死的考验,多少次经历蹲守抓捕的煎熬,多少次面对受害者家属的无辜责难。18年的岁月改变了很多东西,董德祥也从当初的青葱少年变成了年过不惑的中年人,但从未改变的是他对刑侦工作的热爱,一起起案件的侦破、一个个罪犯的落网就是对他最好的回报,当初对梦想的追逐已经升华为对信念的坚守,对公安事业的无比忠诚。
  作为公安机关一名基层指挥员,董德祥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多年从事刑侦工作的经历,使他具备了出色的业务素养,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也形成了敢打必胜的工作作风。他始终把破获恶性刑事案件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目标,所在大队连续7年实现命案全破。

 

连续7年实现命案必破

  2012年6月11日凌晨4时许,在凉州区某小区一巷道内发现一具女尸。接到凉州公安分局指挥中心指令后,董德祥带领民警立即赶赴现场。通过现场勘查,初步推断死者是被人勒颈致死并被性侵。经过七个昼夜的走访调查、侦查实验、分析研判,他认为这起案件倾向于侵财杀人。他带领专案组民警立即对有类似犯罪前科的吸毒人员、刑满释放人员和曾在现场出现过的人员进行了排查。
  从6月11日到7月15日一个多月的侦办中,群众议论铺天盖地,领导批件纷至沓来,面对重重压力,董德祥始终保持冷静。7月15日,通过发布协查获悉,7月5日在白银市也发生了一起类似的案件。他立即带领侦查员连夜赶赴白银,通过分析现场视频资料,发现一名可疑男子。经过比对辨认,确认该男子是吸毒人员马某。经过审讯,马某交代了6月10日在武威市凉州区抢劫强奸杀人,并于7月5日在白银抢劫强奸杀害一年轻女子的犯罪事实。
  2010年冬天,董德祥所在的大队接到报案称,市区北一环路段凉州区法院新址旁的人行道上,一具头部血肉模糊的女尸横卧街头,要求出警。董德祥迅速带领侦查员赶赴现场,经过调查走访,该案是由于情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引发的命案,但凶手程延却逃之夭夭。追根溯源,经过几天几夜的奔波,董德祥和侦查员们眼睛布满了血丝,在对程延的生活轨迹进行梳理时,细心的董德祥发现程延的妹妹似乎知道程延的下落,经过讯问,程延的妹妹终于说出了程延可能投奔曾与他合伙做生意的陈某处,董德祥带领侦查员连夜赶赴陈某处,并设计将正准备外逃的程延一举抓获,历时五天五夜,“11·8”案终于告破。
  刑警常常面对的是最危险最凶恶的罪犯,每一次行动,董德祥都科学布置,精心组织,冲锋在前。2004年夏天,董德祥接到命令,抓捕持枪歹徒。他带领防暴队员迅速赶到案发现场。这是一座富有当地特色的四合院,围墙很高,不便观察。侦查员们报告,三名歹徒藏在北面房间。此时正值下班时节,街面上行人众多,附近一所小学刚刚放学。考虑到这伙人曾多次持枪抢劫,现在身上还带着武器,对这样凶残的罪犯,必须在院中完成抓捕,决不能让持枪歹徒伤害街上群众。董德祥立即制定了抓捕方案,当机立断走进院中装着找人,走向歹徒,此刻其中一名歹徒警觉地伸手掏枪,现场情况万分紧急。在生死抉择面前,董德祥毫不犹豫,在发出行动信号的同时,一个健步冲上去牢牢将其抱住制服,夺下手枪,冲入院内的队友将其他二人擒获。搜查时,发现三名歹徒两人带枪,子弹上膛。如果不是董德祥果断处置,后果不堪设想。
  刑侦工作千头万绪,考验无处不在。有些案件由于牵涉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如果不能及时破获,就会造成恶劣影响,甚至影响稳定和全市、全省的形象。有一年冬季,8名犯罪分子开车来到武威市黄羊镇的“中国藏獒西北繁育基地”,持枪抢劫总价值超过100万元的三条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藏獒。由于案件重大,案情复杂,被省公安厅挂牌督办。董德祥临危受命,带领侦查员们对案发时段宾馆、停车场食宿人员和停靠车辆进行了大范围的排查,先后向全国一些市、县、区公安机关发出紧急协查函1000份,并对城区及周边地区宠物市场贩狗人员进行了调查。根据青海、宁夏、河北、陕西、兰州等地公安机关的协查回函,此类名犬被抢案件在上述省份部分市县也曾发生过,作案手段雷同,均未破案。面对困惑和压力,他及时运用自己独到的思维方式解疑释惑、分析案情、研究方案,带领侦查员们连续奋战,先后转战青海、宁夏、河北、陕西等9省区17市、县。终于使一个以宁夏籍男子史某和河北籍男子侯某为首的在全国范围内持枪抢劫、盗窃世界名犬的团伙浮出水面。他及时带领侦查员们在宁夏石嘴山市、河北唐山等展开抓捕工作,成功将该团伙7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并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交代,在河北唐山将被抢的13条名犬追回。案件的成功告破,受到党政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我国著名田径教练马俊仁代表藏獒协会专程到武威向专案组赠送了锦旗,对武威警方破获这一系列抢劫世界名犬大案所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中央电视台专门拍摄《雪獒迷踪》在12频道“第一线”栏目播出。
  有一年4月,凉州区金羊镇村民郝某之子在上学途中失踪。接到报案后,董德祥带领侦查员立即展开摸排调查并全力协助寻找。他们一边围绕失踪小学生上学路线及周边走访摸排,一边对郝某家人近年来发生的矛盾纠纷进行梳理排查,寻找线索。4月13日15时30分,郝某接到一名陌生男子电话,向其索要赎金10万元。因为这起绑架勒索案涉及小学生,一时间各种版本的“传说”纷至沓来,舆论一片哗然。群众的质疑来了,上级的要求来了,领导的批件来了……直接负责破案的董德祥被无数双眼睛盯着,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他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靠前指挥,带领侦查民警与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巧妙周旋。通过对犯罪嫌疑人作案手法、语言特点等信息的综合分析,在最终掌握了其活动区域后,他果断组织,科学合理布控。于4月14日23时许,蹲守民警将试图通过取款机提取赎金的犯罪嫌疑人刘某抓获,并从其驾驶的黑色小汽车上成功解救被绑架的孩子。当受害人亲属送来锦旗、当慕名而来的群众称赞他“你真是一个好警察”时,他却谦虚地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有一年年初,凉州区周边十多个乡镇白天相继发生农民家中财物被盗案件,而且作案频率不断上升。对此,董德祥制定了“以案发现场为基础,以调查走访为手段,寻求突破口”的侦破方案,带领侦查员们深入案发现场,对现场进行勘查,广泛开展调查走访,团伙落网后,董德祥连续两昼夜,对团伙12个犯罪嫌疑人逐一进行审讯,根据审讯线索,又立即带领侦查员们转战在废品收购站和旧货市场,追回被盗价值70多万元的摩托车、电视机等物品。公安机关召开赃物发还大会,将追回的10辆摩托车、3辆农用三轮车、电器和字画等一批赃物发放给失主。当村民刘万奇从董德祥手中接过丢失5个月的摩托车后,紧紧拉住董德祥手连声说:“感谢!感谢!感谢你追回我的摩托车!”
  董德祥对犯罪行为坚决打击,毫不留情。但对群众的求助和报案,却总是满怀热情和有耐心。有一年,一位准备参加高考的高中学生被拐骗至宁夏,报案家属万分焦急,董德祥安慰群众要相信人民警察为人民,他自己的孩子正在备战中考,但他带领队员克服许多困难,最终找回被拐学生,同时对其耐心进行心理辅导,让该学生成功高考。据统计,董德祥从警以来,共帮助群众找回、解救少年儿童达460名。
  法不容情,但法外有情。凉州区新华乡杨某将7岁的儿子殴打致死,并藏匿尸体,试图逃避法律责任。凉州公安分局抓获杨某并将其依法刑事拘留。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董德祥心情极为沉重。当事人家境特殊,生活困难,且嫌疑人与受害人在同一家庭,案件的发生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为帮助受害家庭,感化犯罪嫌疑人,董德祥召集办案民警奉献爱心,筹集捐款1620元和部分衣物。
  作为一名基层侦查员,董德祥把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与呼声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始终把防范放在首位,创新并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提高辖区群防群控水平。为提高群众防范意识,他组织民警深入各银行网点,推行预防电信诈骗的“七个一”防阻机制,并张贴防骗宣传提示,组织辖区银行网点负责人参加座谈会,加强对金融领域工作人员的培训,共同防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同时,根据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频发的态势,他不断深化与辖区各银行网点的警银联动与合作,利用银行网点LED门楣、网点视频资源、张贴醒目标识及宣传海报等渠道,开展全方位、针对性强的防范宣传。自己亲自带领侦查员,奔赴深圳、广东、广西、河南等地侦破电信诈骗案件,最大程度地为群众挽回了损失。

  

荣誉背后的愧疚

  从警20年的董德祥,从橄榄绿到藏青蓝,从青葱岁月到年过不惑,他体会着身为警察的各种艰辛,也体会着作为警察的责任与喜悦。当别人每天享受着八小时以外休闲惬意的闲适生活时,董德祥和战友总是要么坚守岗位,要么就是在办理案件,夜以继日,以队为家。作为一名刑警,董德祥无愧于工作,因为他心里明白,警察这一职业注定了以自己的付出换来百姓的安居乐业;自己节假日的岗位坚守,换来了万家团圆的幸福时光。
  作为儿子、丈夫和父亲,对家人却满怀愧疚和感激:“我的军功章里,包含着家人的支持和理解!”侦查员的作息时间通常由案件做主,无论什么时间发生案件,侦查员必须第一时间到场,有时去办案就是数天不能联系家人。董德祥多年从事刑侦工作,家人都明白“不能打扰这个大忙人”。
  2009年10月,妻子黄吉秀突发急病,医生建议立即上兰州治疗。而此时,董德祥办理的一起盗牛案进入关键期,若错失良机,犯罪嫌疑人可能外逃。董德祥请家人陪妻子上兰州治疗,他则带领战友走白银、赴临夏等地,追踪并抓获所有犯罪嫌疑人,追回全部赃款两万余元。之后,他才去陪伴妻子。有一次,正在忙于办案的董德祥接到妻子电话:“钥匙锁在屋里了,把你的钥匙送过来!”忙于破案的他只说了一句:自己想办法。接到电话的妻子知道董德祥的性格,只得找人帮忙想办法进入家门。
  他年迈的父母,知道他工作忙,有病痛从不轻易打扰,每次见面,老人都要让自己显得精神些,让他放心工作。儿子上高二了,董德祥从没参加过家长会,他答应送孩子一套天文知识书籍,因为忙碌还没有兑现。懂事的儿子早已习惯了他的忙碌,不仅毫无怨言,还以父亲为荣。
  对于董德祥来说,荣誉只能代表过去,目标还在前方,所有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家人的支持。

● 责任编辑: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