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持证上岗”家长是怎样修炼出来的?

  当下社会,很多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必须拿到“上岗证”,方可持证上岗。例如,当会计要有会计资格证,当律师要有律师资格证,当心理医生要有心理医生资格证。那么,当家长要不要家长资格证呢?
  2017年5月16日,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正式启动了一项名为“星级家长执照”的工程,杭州市民马小民先生通过两个月的学习,在当天拿到了编号为00001的“星级家长执照”,成为国内首位“持证上岗”的家长。马小民之所以要考“家长执照”,实在是家里的两个宝宝教会了他一个道理:当家长是一门学问,必须经历无数场考试,方能鲤鱼跳龙门,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他告诉笔者,好家长是考出来的,而考官只有一个,那就是家里的宝贝。

 

新手父母育儿路上一波三折

  马小民,今年40岁,目前在上城区一家银行工作,妻子沈洁源今年31岁,从事餐饮管理工作。2013年9月,他们的大女儿马美晨出生了。这让马小民和沈洁源一下子明白了什么叫责任、担当和付出。
  为了做一对合格的家长,早在女儿未出世之前,他们就购买阅读了一大堆育儿书籍,各种理论方法虽然都知道一点,但在具体操作中却不知如何使用,常常今天对女儿实行挫折教育,明天又尝试赏识教育;有时候要求令行禁止,有时候又允许孩子有犯错的空间⋯⋯尽管如此尽心尽力,但效果却始终不尽如人意。
  2016年1月,二女儿马美盈降生了。因为美盈太小,马小民夫妻俩不得不将精力放在小女儿身上,没有办法过多地关注美晨。渐渐地,马小民发现每当他们和美盈互动时间过长时,美晨就会开始无理取闹,甚至偶尔还会对妹妹动手。如何平衡两姐妹的关系成了马小民夫妇面临的新问题。
  一天中午,马小民和同学林森聚会时,他向这位也有两个孩子的爸爸求助。可没想到,一提到家中的两个孩子,林森也是一肚子的苦水,原来,林森当初为了让家里的姐姐能够接纳他们刚出生的第二个孩子,为了顾全姐姐的感受,让姐姐不吃醋,他们做了这么几件事:姐姐继续睡在爸妈房间的大床上,刚出生的弟弟睡在隔壁的保姆房里;姐姐只要在家,妈妈就陪姐姐。可最后,事情还是失控了,在弟弟满一岁的时候,姐姐的妒忌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愈演愈烈。甚至发展到只要姐姐在家,朋友就不敢碰弟弟,不敢跟弟弟多说话,否则姐姐就大哭尖叫,甚至会在父母不在的时候偷掐弟弟,或是扔掉弟弟的玩具。
  林森的经历让马小民感到害怕。为了调停家中两个小姐妹之间的纷争,马小民和妻子常常对美晨说:“你是姐姐,你要让妹妹啊!”或者“你是姐姐,为什么让妹妹哭呢?”小美晨听了总是很不服气,总嚷嚷着:“爸爸妈妈,你们没有以前爱我了。”马小民和沈洁源急急忙忙开始找家庭教育的书籍来看。前前后后他们买了数十本,但一点也不实用。姐妹之间的争风吃醋、你争我夺、互相吵闹依旧每天都在上演。
  一转眼,小美晨上幼儿园了。马小民主动承担起了接送女儿的任务。可3岁的小美晨,简直是个“慢动作女王”,每天都让马小民着急上火。有一天早上,马小民8点半要参加重要会议,不能迟到。7点整,他就叫小美晨起床。小美晨却躲在被子里,蒙着头说:“不要起床,再睡十分钟。”十分钟后,马小民又说:“别磨蹭了,快点起来。不起来要打屁股了。”美晨这才从被子里露出头来,看了看。马小民以为她同意了,伸手把美晨抱出来。谁料,美晨赖在床上大喊着:“不要,不要!”这可把马小民气坏了,强行把她抱起穿衣服。
  马小民好不容易把美晨衣服穿好,已经是7点40分了。可小家伙还嘟着嘴挂着眼泪站在洗漱台前,拿着牙刷半天都不动。马小民急得吼道:“快点刷,爸爸要迟到了。”小美晨被吓住了,她哭着把牙刷扔在一边:“我不刷了。”这天马小民最终还是迟到了。
  其实,这样抓狂的场景几乎每天都会上演,穿衣要催、刷牙要催,吃饭也要催,饭放在她嘴里,不催她就不知道往下咽⋯⋯为了培养女儿的时间观念,马小民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教孩子认识时间,可收效甚微。时间久了,孩子和大人都觉得烦;不教吧,马小民又担心孩子无法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何改变女儿磨蹭的坏习惯,也成了马小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孩子的问题多是家长不懂沟通

  2017年3月4日,马小民去接小美晨放学。一进幼儿园大门,老师就递给他一张红色的宣传单,微笑着说:“这是上城区教育局开办的一个家长学习平台,目前正在我们幼儿园内测。该平台面向0至15岁孩子的家长,为家长提供学习和交流家庭教育知识的平台。大家有兴趣不妨去看看,一定会有收获。”马小民接过宣传单,心里暗自发笑:“当家长还要考执照,持证上岗?”不过,他又想着自己在教育上确实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多参考些思路也好。
  放学后,小美晨要在幼儿园再玩会儿,马小民便在一旁候着,顺便打开手机进入“星级家长执照公众号”,点开了一个视频观看起来。突然,他听见有人在喊,回头一看,小美晨和小朋友嘟嘟因为一辆滑轮车争抢起来。两个孩子谁也不肯退让。着急的美晨伸手推了嘟嘟一下,嘟嘟也不甘示弱抬起小脚踢向美晨。
  马小民和嘟嘟爸爸见状赶紧把两个孩子拉开,马小民严厉地说:“不许抢东西,操场上还有很多玩具,你去玩别的。”美晨却“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嘟嘟也觉得自己委屈哭闹起来。看着两个孩子哭成一团,两个爸爸站在操场中间尴尬极了。
  马小民猛地想到了刚才视频中说:“孩子在游戏中要学会守规则。”他想为何不试试这一招。于是,他走到正在哭闹着的美晨和嘟嘟面前,蹲下来平视着他们,接着轻轻抚摸着孩子们的头,微笑着说:“不如,我们来做个游戏,猜猜石头剪刀布,赢的那个人先玩,输的那个人后玩,每人玩两分钟。好不好?”马小民的话一下子转移了两个孩子的注意力,她们抹抹眼泪,走到一旁猜起了石头剪刀布,输的人很自觉地将玩具让给了赢的小朋友,赢的小朋友时间一到就让输的小朋友玩。
  不一会儿,刚刚还剑拔弩张的孩子又成了有说有笑的好朋友。晚上,马小民带着美晨刚一进门,沈洁源就严肃地对他说:“美晨上兴趣班的事不能再拖了,今年必须要上。”原来,妻子看着周围的孩子都在上各种兴趣班,她总觉得美晨要是不学点,就输在起跑线上了。马小民却一直不赞同,他认为美晨还小,玩才是孩子的天性。两个人每谈及此事都不欢而散。
  看着眼前执拗的妻子,马小民灵机一动说:“我今天正好观看了一个‘如何做个好家长’的视频,不如你也看看。”沈洁源起初不以为然,可当她看到视频都是由杭州市的名校名师参与录制时,不禁坐直了身体,认真观看起来。视频里专家说:“父母的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陪同孩子一起去亲近大自然远比送孩子进培训班或关在家里强。妈妈通常是感性的,她总希望把自己不具备的让孩子掌握,其实各种补习班就像枷锁绑架了孩子⋯⋯”
  听着教育专家的讲述,沈洁源有些脸红了,她不好意思地说:“我确实太着急了。我们不如把兴趣班先放放,以后要多多陪伴孩子,而且要提高陪伴孩子的质量。”说到做到,接下来的周末,马小民和沈洁源推掉了所有的朋友聚会和加班,一心一意陪着女儿去爬山。

 

持证上岗当一名合格家长

  可小美晨对运动没有多少兴趣。这次爬山前,马小民特意做足了功课。他从平台中学到了:“家长可以在运动中加入游戏的元素,让孩子在运动中找到快乐点。”为了给女儿找到快乐点,爬山前,马小民告诉女儿:“今天我们要去寻找白雪公主丢失在森林里的宝藏。”美晨最喜爱白雪公主了,她一听就积极响应爸爸的号召,背起小书包说:“妈妈,快点去,我要去找宝藏喽。”一路上,每当美晨找到爸爸偷放在路边的小玩具时,都更加兴致高昂往前走去。看着女儿蹦蹦跳跳的身影,马小民和沈洁源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第二天,马小民利用午饭时间一口气看了三段视频,通过学习他才懂得,原来女儿磨蹭没有时间概念,错不在孩子而在自己。因为抽象的时间概念对幼儿而言难以理解,如果将时间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孩子自然就明白了。
  第二天下班,马小民特意到文具店买了一个紫色的沙漏。他想比起具体的时间数字,用沙漏表示时间长短,相信女儿会更容易接受。
  晚饭前,马小民拿出紫色的沙漏,一边翻转沙漏,一边告诉小美晨:“这个沙漏翻转两次,爸爸就能把饭吃完,美晨你需要几次呢?”小美晨看着流淌着的五颜六色的沙子,兴奋地说:“爸爸,我只要五次就能吃完。”吃饭的时候,美晨没有再像往常那样边吃边玩,而是一边吃一边盯着沙漏,眼看沙漏翻转了四次了,小美晨埋着头加快了吃饭速度。这天,小美晨第一次在半个小时内吃完了饭,马小民和沈洁源特别开心。后来,马小民还在墙上挂起了一个荣誉榜,每次孩子提前做完了事情,就会在荣誉榜上贴五角星,集满10个五角星,就可以换一件最想要的东西。
  后来,小美晨更是爱上了这个沙漏,她刷牙、穿衣服、玩游戏,都会主动把沙漏放在手边,每次时间一到,美晨不要爸爸催促就主动结束,她再也不是以前那个“慢动作女王”了。
  为了奖励小美晨的进步,马小民给她和妹妹买了一个漂亮的芭比娃娃。回到家,小姐妹俩上演了一幕你争我抢的画面。这个时候,马小民没有像以前那样斥责姐姐一定要让着妹妹。他把问题还给孩子自己,他问美晨:“现在只有一个芭比娃娃,怎么办?轮流好不好?”小美晨很聪明,她回答道:“剪刀石头布,谁赢了谁先玩。”原来,自从上次幼儿园争抢玩具事件后,小美晨学会了自己去解决小伙伴间的争端:每次,她和朋友们遇到都想要同一个东西时,她常常索性跳过争抢的步骤,直接跃进到了“谈判”或者“剪刀石头布”。
  安全教育是孩子教育中的重要一课,如何帮助孩子远离危险?如何把枯燥的安全常识深深植根于孩子心中呢?平台中的老师说,要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安全知识。于是,马小民从电脑上下载了十几个有关安全常识的小故事、小儿歌、小游戏,带着美晨一同学习。很快,他的安全教育就有了收效。再带着美晨去商场游玩,上电梯时,美晨会一本正经地说:“乘电梯,静站立;遇困难,按警铃;手扒门,不可以⋯⋯”电梯里的乘客们都被小美晨逗乐了。
  学来的教育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马小民越看越有兴趣,两个月下来,他已经学满0〜3岁阶段的课程,并通过测试达到100分。
  2017年5月16日,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正式启动了“星级家长执照”工程。启动仪式上,马小民拿到了编号为00001的星级家长执照,成为国内第一个持证上岗的家长。马小民手握证书激动地说:“这是我近年来获得的最有意义的证书。”
  7月15日,“星级家长执照”首场社区线下课程正式开启。课堂上,马小民认真地做着笔记:“孩子愿意倾诉的时候往往是他(她)觉得足够安全的时候,父母要促使这种时刻的到来⋯⋯倾听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舒服一些,而是给予对方充分地尊重与接纳,最终帮助对方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无穷智慧⋯⋯”马小民听着听着不禁笑着说:“其实,好家长是考出来的,而考官只有一个,是家里的宝贝。”
  (文中所涉当事人均为真名。未经作者同意,本文禁止转载、上网)

● 责任编辑:阮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