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发挥法学会的巨大作用

  从2012年11月至2017年10月,从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看起来是短短的五年,但在全国法学法律工作者看来,这是成果丰硕而且极为不平凡的五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五年,是显著增强中国共产党运用法律手段领导和治理国家能力的五年,也是我们见证并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发展的五年。
  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我们推出这组报道,从政治引领、理论研究、立法咨询、法律服务、对外交流、夯实基层基础等方面的工作成就进行盘点与梳理,既是十八大以来中国法学会各项工作面向全国法学法律工作者交出的一份“成绩单”,更是全国法学法律工作者为庆祝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而献上的一份厚礼。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关键部署、核心举措,并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群团改革、强调群团组织做好服务工作的精神,中国法学会着眼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立足法学会职责定位、立足所联系的法学法律工作者,寻找工作结合点和着力点,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提供理论支持。
  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为党和国家的“三个团体、一个组成部分”(即人民团体、群众团体、学术团体和我国政法战线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法学会成立35年来,在繁荣法学研究、服务法治实践、加强法治宣传、培养法律人才、拓展对外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五年,中国法学会在进一步强化政治引领、充分发挥智库作用、全面推进地方法学会和研究会党组织建设、加强各级研究会的服务管理监督、创新法治宣传法律服务工作、拓展深化对外法学交流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法学会能否抓住机遇、破解难题、创新发展,对新时期法学会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关于加强党的群团工作精神是我们做好未来一段时间法学会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
  政治性是群团组织的灵魂,是第一位的要求。做好新形势下法学会工作,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牢牢把握法学会各项工作的政治性要求,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最广泛最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在法学会各项工作中,要强化对法学研究领域和法治实践领域的政治引领。当前,要按照中国法学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法学法律工作者政治引领的意见》和《中国法学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要求,切实加强政治引领,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到位。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在历经反复论证、多次修改和广泛征求意见,报请中央政法委、中央深改办讨论并原则同意,今年5月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批准同意而最终形成并予以印发实施的《中国法学会改革方案》指导下,法学会要紧跟时代要求,锐意推进改革,不断增强法学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所以,全面推进实施《改革方案》,确保各项改革举措按时、高质量完成,是法学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任务。中国法学会和各级地方法学会要切实抓好改革方案落实,为法学会事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中国法学会,一个赋予法学研究梦想的名字,在未来的岁月中,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上,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因其“智囊团”与“思想库”之特色,将越来越强有力地显示其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