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健康发展须考虑守法成本

  近期,外卖送餐员大规模、高频率的交通违法现象,成为社会热议话题。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上海市送餐外卖行业共发生交通伤亡事故76起,平均2.5天约1名送餐员伤亡。南京交警则查处外卖送餐电动车闯红灯12184起、走快车道16983起和逆行17889起,共发生交通事故3242起,导致3人死亡、2473人受伤,其中94%的交通事故存在送餐员交通违法的情形。透过这些残酷的数据不难发现,外卖送餐行业上演的“速度与激情”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外卖小哥”群体,正成为新的“马路杀手”。
  闯红灯、逆行、超速、走机动车道⋯⋯当这些交通违法行为在身边擦肩而过,引发的不仅是行人司机的心惊肉跳,也是“外卖小哥”身家性命的重重危机,更是整个交通秩序的混乱无序。说到底,这种挑战“马路法治”的普遍现象,最终是一种“多输”结局,并让新兴行业陷入发展困境。
  几乎一夜之间,快速发展的“互联网+餐饮”,催生出一个庞大的外卖送餐行业。这一新兴行业,无疑具有既增加就业又方便百姓的积极功能,但为何引发交通事故频发的负效应?一些“外卖小哥”即使肇事逃逸也要抢单送餐的原因何在?究竟是谁在外卖送餐的时间链条上按下了“快进键”?如果把板子完全打在“外卖小哥”身上,显然未触及问题的实质。有调查显示,外卖骑手们之所以“与时间赛跑”,无非是为了按时送达不被扣钱。当整个行业都采取“超时扣钱”的奖惩规则,而完全忽略其中的守法成本时,我们又怎能忍心仅仅指责为生计奔波的“外卖小哥”呢?
  不难发现,外卖送餐的行业规则,乃是经济利益脱离法治共识的“原始冲动”。以交通违法的低成本,换取外卖送餐业的高利润,暴露的正是新兴行业发展中对守法成本的忽视。其实不独外卖送餐,共享单车也是如此。在缺乏基本的法律引导和规范的情况下,急于冒进的共享单车几乎不考虑城市规则的无序投放,几乎不考虑消费者行为导向的无序开发,成为许多城市新的病症。其中既有运营商和消费者的原因,更有政府监管的责任。
  令人聊以慰藉的是,在问题倒逼之下,政府部门和行业商家已开始注重源头治理。针对外卖送餐违法现象,各地交管部门已开始采取集中整治、约谈外卖企业、签署交通安全文明公约、实行快递车辆内部识别系统等措施。比如南京市交管部门近期就拟推出“外卖十规”,其中包括要求外卖平台调整抢单机制、限制送餐员抢单数量等,对于违规平台,将以“违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行处罚。此外,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也发出安全提示,将进一步加强外卖送货公司源头管理,对违法频次较高、不服从管理的列入“黑名单”。同时,一些外卖平台也出台举措,对骑手的接单量进行合理控制和优化,执行“一车一证一号”的管理措施,以降低交通违法的可能。
  倘若各种规范机制能够落实到位,外卖送餐的电动车应当能够“慢”下来,守法成本也将渐渐融入行业发展规则中。但仍需追问的是,从共享单车到外卖送餐,每一个新兴行业的发展,难道都必须经历一个野蛮生长的原始阶段吗?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已成为社会共识,这意味着在法治社会,任何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都不能违反国家法律规定,更不能默认甚至鼓励从业者以违法为代价无序逐利。而目前一些新兴行业初期发展的丛林乱象,恰恰折射出与法治经济的差距,反映出现行法治机制对一些新兴行业的规范和治理缺位。
  可以预期,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未来将涌现出更多的新兴经济行业,创造更多的商机与利益。面对这样的发展态势,如果从经营者到消费者都缺乏基本的法治共识,如果行业自治缺乏基本的守法成本考虑,如果政府部门缺乏有预见性的法律引导和规制,那么每一个新兴行业的崛起,都可能引爆无序竞争乃至丛林运营的初始生态。相反,只有在充分考虑守法成本的基础上,确立起规则化治理,使行业发展行进于法治轨道上,才是新兴行业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正确姿势。

● 责任编辑:阿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