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秘密战》连载之四十五

延安秘密战

-- ——中共西北局隐蔽斗争纪实

群众运动+逼供信

  1943年3月底的一个夜晚,康生把周兴和师哲叫到自己居住的窑洞,拿出一个名单,用笔在上面勾勾画画,这个是“特务”,这个是“汉奸”,这个是“叛徒”,这个是“日特”。要求边保把名字上打“○”的人都抓起来,名字上打“·”的人送行政学院集训。
  同夜,中社部和总政锄奸部也进行逮捕。中社部主要抓中央直属机关的,关押在枣园。锄奸部主要抓军队的,关押在小砭沟。边保主要抓边区系统的,关押在后沟。
  1943年4月1日夜,黑暗之中的延安城,一场秘密大逮捕,悄无声息地进行着,一夜就抓了260多人,第二天还没抓完,又继续抓。当日,延安上午下雨、下雹子,晚上下雪。春天下雪?
  山西有出蒲剧《窦娥冤》,讲窦娥被斩时,本来不会下雪的夏季六月,突然天降大雪!感天动地,象征此案大冤。
  延安的四月雪,预兆气候的异常。
  1943年的春天,国际战场苏联处于不利态势,国内战场日本正在诱降蒋介石。国际国内,边区内外,都显示矛盾激化的趋向。
  4月1日的大逮捕,不可能只是康生的个人权限。当时的中央领导,都对敌情估计过重。
  4月9日和12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在中央直属机关大会上作报告:《特务的活动与中央对特务的方针》。任弼时提出:“国民党派来边区和八路军、新四军进行特务活动的,绝大多数是被诱骗、威逼的单纯正直的青年。他们经过革命环境的实际生活和整风学习,是愿意改过自新的。”任弼时说明中央决定:“要给予这些一时被迫误入歧途的青年一种有保障的出路。”
  这种对待特务的政策,显然比过去的肃反和肃托更宽容、更开明。过去对特务是一律关押大多杀头,现在允许改过自新!
  延安各机关立即开始坦白运动⋯⋯
  四月刚过,共产国际在1943年5月宣布解散!
  斯大林希望以此让西方放心,鼓励美国开辟第二条反德战线。
  蒋介石赶紧抓住机会反共——你中共的上级组织都解散了,中共也应解散!
  胡宗南奉命偷袭陕甘宁边区的囊形地带,7月7日,胡部炮击关中分区的驻军。
  国共之战一触即发,共产党立即作出强烈反应。7月9日,延安召开民众大会,发出《关于呼吁团结反对内战》的通电。全边区党政军民紧急动员,逼迫蒋介石停止对边区的进攻。
  国内外舆论纷纷反对破坏抗日统一战线,7月11日,蒋介石、胡宗南复电朱德,表示并无进攻陕甘宁边区之意。
  国民党发动的第三次反共高潮偃旗息鼓,中共中央并未放松警惕。7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再次研究对策。毛泽东提出迅速进行五项工作:一、实行政治攻势。二、在军事上实行必要的准备。三、加强进行清查特务奸细的普遍突击运动与反特务的宣传教育工作。四、加强党内人民中的阶级教育。五、进行揭露国民党种种罪恶行为与反动思想、政策的宣传工作。
  抗战以来,国共之间虽有摩擦,但出于民族大局,始终维持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局面,这就弄得一些共产党员模糊了阶级界限。现在国民党率先撕破面皮公开反共,共产党也正好乘机抓一下久已荒疏的阶级教育,在内部消除国民党的影响。这次击退反共高潮,主要依靠准确的情报,从而争取舆论宣传的主动。这样,情报与反情报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延安也更加重视反特工作。
  1943年7月的时候,大敌压顶,延安的人们,满脑子都是敌人,更害怕自己人中也隐藏着敌人。就在这种敌情恐慌中,康生说了:“特务像蚂蚁,站着看不到,蹲下一看满地都是!”这就是“特务如麻”!
  “抢救运动”之所以称为 “抢救运动”,源于康生的一篇著名讲话。1943年7月15日,中央直属机关召开千人干部大会。中央总学委副主任兼中直机关学委主任康生,在大会上作长篇讲话,题目叫《抢救失足者》。康生打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比喻:“一个小孩子失足河中,如果是平时还可以从容去救,如果是涨大水就要抢救!”
  抢救?失足落水的人们谁不期望被抢救?事先安排的张克勤上台带头坦白。一个个此前已经坦白的人,此刻再次上台,痛哭流涕地检讨自己的罪行。还有些人是被赶上台的,但是,这些人的被动,反而更加证实抢救的必要。于是,坦白居然成了“自觉”行动,人们争先恐后地上台,争先恐后地发言,争先恐后地往自己头上扣特务帽子!谁都期望被“抢救”啊⋯⋯
  康生讲话的第二天,延安各机关单位都开始热火朝天的“抢救”。党政军民学,都要召开“抢救大会”。自此,“审干运动”就变成了“抢救运动”。
  延安各界都有国民党的特务,谁不相信,我就在他的机关拉出一个!康生的口袋里面有的是法宝翻天印,450个特务的名单,其中光是“戴案”就有33个!枣园坦白大会,戴案特务胡士渊痛哭流涕地发言,交代自己这个小组在二局的特务活动,引起全场震动。走到一个单位,康生居然能当场点名,一个“戴案”人员应声而起,这就镇住了各单位的领导,谁也不敢不在自己单位找特务。
  “延安新市场成了特务市场!”
  “中央驻地杨家岭有三个剃头的自首了,中央首长的头在特务的刀子下滚来滚去!”
  “外来知识分子至少有一半是特务!”
  抢救运动狂飙突进,不过十几天,已经风靡整个延安城。
  延安内外无形之中形成抢救大竞赛,各机关单位赛着抓特务,特务也就应运而生,越抓越多,十几天就抓出1400多人!
  确认特务,还需要经过司法程序。
  中社部总结抢救一个月来的审讯工作:“对犯人的感化劝导,也进行了一些工作,但打骂、肉刑、变相肉刑、指供、逼供的现象,亦是严重存在着。”关中一个县统计,采用过压杠子、打耳光、举空甩地等24种肉刑。更多的现象是变相肉刑,主要手段是车轮战、坐小凳、五花大绑、假枪毙。
  其实,在制度上,中共早就严格禁止肉刑。1941年1月,陕甘宁边区保安处发布《关于锄奸政策的指示》,规定“审讯权力”时提出:“审讯工作必须依靠智力斗争,政治感化,坚决的废止一切肉刑(如罚立正,冻身体,晒太阳,不准睡觉等),违者以法论罪,其上级不追究亦治罪。”“不得只凭口供了案,不得捏造罪名牵涉无辜,不得利用犯人弱点(尤其对女犯)指名指事逼供,致陷别人汉奸,危害自己。”“审讯人尊重人权精神,文明法制的精神对待犯人,不得施行非法侮辱态度。”这些规定相当具体,表现出一定的法制意识。1941年5月1日,《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坚决废止肉刑,重证据不重口供。这个纲领同时也是中共同国民党竞选的纲领,中共将废止肉刑的主张公之于众,显然是作为民主政治的施政原则。
  按照规定,打骂、肉刑、变相肉刑、指供、逼供等,都是明令禁止的。但是,运动来了,这种“禁止”也许就弱化了。1942年12月,周兴专门检讨“执行宽大政策发生的偏向”,其中提到:“废止肉刑被误解,捆人就成了肉刑,结果抓到的犯人跑了。”看来,领导上对于运动形势的把握,也会影响审讯手段。运动发起,着重防止过于宽大而放松镇压;运动高潮到来,审讯中的违纪行为也许被看作“群众热情”而纵容;在某个具体单位,违法乱纪的审讯手段甚至会被水平较低的领导作为“有效手段”而鼓励使用。

● 责任编辑:崔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