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秘密战》连载之四十三

延安秘密战

-- ——中共西北局隐蔽斗争纪实

第九章  “抢救失足者”
——政治运动中反特斗争扩大化

  “戴案”的案情表明,国民党的“死间”特务已经大量打入边区。这当然引起保卫部门的高度警惕,反特斗争不可能一网打尽!
延安整风审干中,越来越强调反特锄奸任务。而一些军统特务主动被动的投诚,又使组织上更加强调运用坦白政策。
  到1943年爆发“抢救运动”时,军统汉训班的“坦白分子”,都成了“典型”人物⋯⋯

 

“反特”与“运动”同步

  让我们看看这段时间表:
  从1938年春到1942年春,军统汉训班创办时期,正是延安整风的筹备期。
  从1942年春到1943年春,延安侦破“戴案”的一年,正是普遍整风开展的一年。
  这种同步关系耐人寻味。
  1938年年初,国共商谈合作。
  这年4月,国民党成立了两大特务组织“中统”和“军统”。军统局负责人戴笠指派上海区行动组长程慕颐,搞一个专门对付中共根据地的“特别侦察组”。为了培训特务,程慕颐在温州老家办了一个“特训班”。
  同期,中共内部正在酝酿整风。1938年9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传达共产国际的态度,明确中共中央以毛泽东为核心。随之,党的高级干部开始整风学习和路线学习,纠正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左倾路线。
  1939年2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社会部,统管全党的情报、保卫工作。
  9月,军统将专门针对共产党根据地的特训班,从浙江迁到汉中,大批招收培训边区的知识青年。
  调整政策的同时,国共双方都没有忽视隐蔽斗争。
  1940年10月,吴南山主动交代自己受骗参加汉中特训班的情况。陇东保安科逆用吴南山,侦察军统西北特侦站的特务活动。
  12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党内指示《论政策》,指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政策过左,概括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政策和策略,同时规定对叛徒、特务的政策。
  中共根据地的整风学习和反奸工作,都在深入发展。
  1941年期间,军统汉训班的学员以进步青年身份投考延安学校,分别渗入中共领导的陕甘宁边区和其他边区。8月,戴笠指示将这个颇有成效的“特别侦察组”扩编为“特别侦察站”。10月,军统西北特侦站在西安召集会议,决定派遣联络员,汇集延安各机关单位的潜伏人员,大力开展情报活动。
  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在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8月,中共成立中央调查研究局,毛泽东亲任局长,任弼时任副局长。9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检讨党的历史上的政治路线问题,中央决定成立高级学习组。
  1941年10月,陇东保安分处逮捕军统延安组联络员祁三益。1942年1月,祁三益在延安新市场辨识联络员杨超。
  调查研究,既是整风中统一思想的基础,也是开展反奸工作的基础,还是各项工作的基础。这些部署,标志中共中央正在全面抓紧关于普遍开展整风的准备工作。
  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发表演讲《整顿党的作风》。
  第二天2月2日,中央社会部发布《为反对国特高级特情突击运动指示》。边保加紧侦破“戴案”,又发现军统另一联络员李春茂。
毛泽东的这次讲话,标志延安整风从准备阶段转入普遍整风阶段,也称延安整风的开始。同期,中社部部署反特工作,边保对军统汉中特训班的侦察取得重大突破。这表明:整风的普遍开展与戴案的侦察突破,同时同步。
  1942年春,延安整风进入全党普遍整风阶段后,整风、审干、锄奸等工作,全都加快了节奏。
  2月17日,王实味在《谷雨》杂志发表《政治家、艺术家》一文。2月21日,康生在延安八路军大礼堂向延安两千二百多干部传达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的讲话。3月,中央办公厅驻地发生中毒事件,正在接受批评的王明声称医生对自己下毒。3月9日,丁玲在《解放日报》发表《三八节有感》一文。3月13日,王实味在《解放日报》发表《野百合花》一文。3月下旬,王实味在中央研究院的壁报《矢与的》上连续发表文章。4月3日,中宣部发布“四三指示”,指导整风工作。4月5日,《解放日报》发表中央青委《轻骑队》壁报检讨文章《我们的自我批评》。
  5月1日,延安召开五一纪念大会。边保在会场识别军统延安组总联络员赵秀,至此,军统延安组的所有联络员都被边保控制。本月下旬,边保集中搜捕边区各地的“戴案”特务,第一批掌握11人。
  5月2日,毛泽东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23日,毛泽东做“结论”讲话。5月27日,中央研究院开始清算王实味。
  一武一文,延安同步进行两场战斗。
  6月2日,中共中央成立总学习委员会,毛泽东亲任主任,副主任由康生担任。主管情报、保卫工作的中央社会部部长康生,同时主管党的中心工作——整风。
  6月10日,边保正式吸收“戴案”反正人员祁三益、李春茂等五人加入外勤工作。
  6月19日,王实味被定性为“托派分子”。
  10月,中社部侦破“戴案”之中最为危险的军委二局潜伏小组。
  10月19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召开高级干部会议,总结陕甘宁边区的历史经验。
  12月6日,中央总学委发出《关于反对“小广播”的通知》,指出:特务人员正是依靠这些“小广播”取得党内秘密,散布“合理流言”并作为反革命活动的掩护。这个通知被认为是“审干”的先声。年底,军统汉中特训班案件全案告破,陕甘宁边区各地共发现潜伏特务32名。
  侦破案件与整风运动同步进行,这是否有意而为?
  整风是有计划进行的,可是“戴案”的发现就有偶然性。谁能规定吴南山在1940年10月主动交代问题?谁能指定程慕颐在1941年10月派祁三益来延安?
  不过,后来的侦破,却是有计划地推进。特别是1942年5月的集中搜捕,更是高层对于时机的选择。当时的解释是,由于时局紧张,必须及时收网。
  当时的时局有何紧张?曾有情报表示胡宗南准备在5月突袭边区,但并未成实。放眼全局,可以看到,最为紧张的不是战场形势,而是整风的转折关口。延安的整风,恰恰正在从整顿党风转为对攻击党的王实味等人进行批判。
  这样看,“整风”与“锄奸”的这种同步关系,就不会完全是巧合,而是带有一定的因果联系。
  “戴案”在“整风”中爆发,“整风”又推动“戴案”加紧侦破;“戴案”的成果提醒“整风”中要注意“审干”,“审干”的进展又提示着“锄奸”的重要。
  如果说“戴案”的侦破决定了整风审干的发起,那肯定是夸大了这个案件的影响。但是,这个案件的发现,使得中共中央更加重视在整风之中进行审干,却是合乎逻辑的。
  为了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动,延安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整风运动。整风有两大对象:“半条心”的人,即有非无产阶级思想和犯错误的人;“两条心”的人,即特务或叛徒。解决“半条心”的问题靠思想教育,解决“两条心”的问题靠审查干部。
  “整风必然审干,审干必然锄奸。”这个风靡一时的结论,出自康生。
  身兼中央总学委副主任和中社部部长的康生,同时领导着整风和锄奸两项工作。不知是职务习惯还是神经敏感,康生经常将思想问题上纲为政治问题。有证据表明,王实味等人的定性,从思想错误上升为政治错误,又定性为反革命问题,就由康生大力推动。
  康生得知“戴案”的侦破情况后,专门向毛泽东作了汇报,毛泽东当然进行了表扬。康生却根据这个案子分析认为:涉案人员都是青年,特别是外来知识分子,而且渗入了边区党政军机关,因此,审干、肃反也要做得广些,主要对象是外来知识分子。
  康生说:“‘戴案’给我们敲了一个思想上的警钟。”“外来知识分子至少有一半是国民党派来的!”

● 责任编辑:崔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