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秘密战》连载之四十一

延安秘密战

-- ——中共西北局隐蔽斗争纪实

  边保并未因此放弃。
  当初逮捕都是秘密进行,策反说服也绕了一个大弯子,逃跑的五人并不知道其他人投诚的实情。因此,程慕颐尽管有所察觉,却可能并不知道破坏的程度有多大。于是,边保将这些人分散开来,继续使用。赵秀留在延安继续当防空监视哨的哨长,暗中与洛川、西安联系。王星文、张志刚去绥德,给榆林写信接头。李春茂去富县,设法与洛川联系。祁三益继续在新市场完小教书,保持这个秘密联络点。吴南山留在陇东,继续诱敌上钩。
  这批军统特务,成了国共双方手中的重要棋子,谁能将其用活?
  中共保卫机关侦破此案的高招在于“反用”。
  “反用”,又称“逆用”,其意义近似孙子的“反间”,就是利用敌方派来的间谍,反过来为我侦察敌方的情报。延安时候的说法是“化敌为我服务”。
  此案的发现,源于国民党军统特务吴南山的主动交代;此案的发展,主要依靠捕获后争取过来的祁三益、李春茂等人;此案的结果,又是大量被捕人员转化为中共的情报力量。由此可以说,中共情报、保卫机关侦破此案的高明之处,正是在于这个“反用”。不管“反用”“逆用”还是“反间”,反正这个“化敌为我服务”是个非常非常之危险、非常非常之艰难的事情。
  边保侦察员李启明,曾在陕北的错误肃反中受冤枉,西北局尚未全面总结过左的教训,现在边保又来再冒政治风险?五大难题横亘面前:
  如何做到敢于承担政治风险并大胆放手?回想以前的苏区肃反,国民党派遣两人冒充改组派,到鄂豫皖根据地策反许继慎,许继慎将其交给保卫部门处理,本人却仍然受到怀疑,甚至因此被处死。现在反用更加危险的军统特务,保卫干部能不担忧这会给自己扣上政治帽子?
  如何争取训练有素的间谍投诚并检验其忠诚?看看以前打入延安的特务,汉训班教师沈之岳、朱国才等人都是坚定的反共分子,他们训练出来的学生现在投诚,会不会是演出苦肉计?
  如何调动反用者的积极性并保护其安全?执政的国民党掌握着更多的权力和财产,安逸享乐不在我,高官厚禄在于敌,共产党有何资源优势?
  如何通过巧妙的反用来扩大情报战果?国民党的特务机关具有相当丰富的反侦察经验,如何瞒过其耳目诱使其上钩?
  如何安排反用者的政治待遇?共产党实行严格的干部审查制度,曾经具有国民党特务身份的人,能不能参加革命能不能当干部能不能入党?
  1942年6月10日,延安北门外文化沟,青年食堂。这个在延安小有名气的饭馆今天被全部包下,而且不准外客进入。走进宴会厅的是边保的布鲁、王凡、李启明。陪客也很威风,总政锄奸部的钱益民、张明、彭由。主人方面都是延安的保卫大员,贵宾是谁?客人们个个拘谨,祁三益、李春茂、王星文、赵秀、张秉钧,都是国民党军统特务。布鲁举杯,庆贺五人参加革命。由于这五人在案件的侦破中起到重要作用,边保决定吸收他们参加边保的外勤工作。
  第二天,延安卫戍副司令、陕甘宁边区保安处处长周兴,亲自接见这五人。这规格,超过以往所有保安处吸收新人的仪式。
  此时的延安政策开明,此时的西北局社会部工作大胆放手。

 

一网打不尽

  反用取得成果,但成果并不巩固。
  不久,西安来人,提出对祁三益的怀疑。这使边保想到,也许是李峰璧提供了祁三益被捕的消息。看来,必要时需要暴露祁三益,以保留其他人员。边保布置赵秀,向程慕颐写信,声称自己也对祁三益有所怀疑。可是,西安迟迟没有回信。
  1942年11月,张志刚又逃跑了。此人曾参加边保欢迎五人投诚的宴会,这下秘密难保!
  布鲁布置赵秀写信汇报,说是有个特务在绥德自首。企图以此扰乱程慕颐心思,令其怀疑张志刚的逃跑是边保有意派出。果然,西北特侦站代理站长王之定听了两方消息,难辨真伪,将张志刚关押审查。这谍报战异常复杂,别处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里是“用人要疑,疑人要用”。
  延安这边继续钓鱼。不久西安回信,调赵秀、祁三益两人回西安。祁三益不肯走,铁了心留在延安,怎么还去西安?赵秀想走边保不放。此人不像祁三益那样可靠,不能放虎归山。
  调人回西安,也是王之定手段。见赵秀、祁三益两个组长迟迟不归,王之定就中断了与延安的联系。赵秀从此惶惶不安,自己的家属在国统区的徽县,会不会遭受报复?白天吃喝嫖赌,晚上偷偷哭泣。布鲁不放心,将其软禁一个星期,赵秀就更加消极,说什么“混一天算一天”。1943年春天,经过一段时间考验的赵秀,被边保派到国统区榆林工作,却乘机跑回西安。
  为了掩饰自己,赵秀向站长王之定声称,自己一到延安就被共产党的密探包围,幸亏有公开身份,共产党不敢破坏统一战线,没法抓人。赵秀把延安组失败的责任一股脑儿推出:“祁三益、李春茂是打入汉训班的共产党,他俩到延安以后,军统派到延安的人就全完了!”赵秀证实了张志刚,王之定立即向重庆报告。
  戴笠亲自审问赵秀,得知潜入延安的汉训班特务已被中共一网打尽!汉中训练班的教材,处处称共产党为“奸党”,处处称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为“匪区”,这下可把国民党的反共内情暴露无遗。国民党如何解释自己的这种“合作”?
  戴笠只得采取果断措施:撤销军统西北特侦站,撤销程慕颐站长、林继之副站长职务;撤销西北特侦站设在边区的延安组,同时撤销边区周围各县的各个组,又连带撤销西北特侦站下属的有汉训班学员的宁夏组、洛阳组、郑州组、胶东组、安徽组、新疆组;凡是汉训班毕业的人员今后一律不得重用。
  西北特侦站成功打入延安,本来是军统的辉煌战绩,现在一朝覆没,戴笠也得有所交代。军统重庆特训班所在地“白公馆”举办了一次“延安死难烈士追悼会”,40多个烈士的英勇事迹感天动地。蒋介石亲自参观,指示戴笠:“可以将他们的照片也陈列出来。”戴笠忙说:“报告委员长,他们都是无名英雄,照片只能给委员长看,此外谁也不能看。”
  蒋介石满意地离去,戴笠回头就向全国发出通缉令:悬赏处理军统叛徒祁三益、李春茂!
  这两个军统的叛徒虽然被识破了,却还有一个更早的叛徒深深埋藏。
  尚在陇东的吴南山,一直秘密为边保工作。捕获祁三益之后,陇东保安分处依然对军统隐瞒吴南山的真实身份。赵苍璧布置吴南山给程慕颐写信,声称自己具有县教育科长的合法身份,建议今后派往边区的人员先通过自己,以便掩护和安排。
  吴南山继续受到国特机关信任。汉训班五期的禹济川主动报告,西北特侦站派教官朱国才潜入边区领导潜伏特务。陇东的安永善、安永录兄弟参加汉训班回来,先找吴南山联络,还告知具体任务。西峰镇党务通讯处的中统特务骆洪烈是吴南山的同学,来边区活动也向吴南山暴露身份。中统特务邓应贤、邓应德潜入边区,也来找吴南山帮忙。这些特务当然都落入边保的秘密监控。
  

● 责任编辑:崔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