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法律服务遍地开花》系列报道之五

上海:如何让“最后一公里”触手可及?

  近年来,上海着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大力拓展公共法律服务领域,加快建立健全具有上海特色、全面覆盖城乡街镇、惠及群众的“12348”公共法律服务线下、线中、线上三位一体网络平台,以满足市民基本法律服务需求,实现对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侧的优化,打造“最后一公里”,实现让公共法律服务触手可及的价值定位。

 

着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7月28日,记者前往坐落于小木桥路的上海市司法局行政服务中心,走进大门,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滚动播报各类办事信息和流程,一楼设有咨询台、办事取号机、自助查询打印机、法治图书阅览区、办事窗口等。
  上海市司法局行政服务中心于2016年1月18日正式建成试运行,中心占地2800平方米,共有三层楼面,有10个单位(部门)进驻,设立10个办事窗口、6间公益法律服务咨询室。中心采取“窗口式、柜员制、专业化”服务模式,向社会群众提供一站式司法行政综合法律服务。市级窗口包括三类功能:一是行政审批以及辅助服务功能。二是以法律援助、法制宣传、司法考试政策咨询和资格审查、涉台公证文书核对、信息公开受理、政府公共信用信息系统查询为主的公共法律服务功能。三是依托律师协会、公证协会、司法鉴定协会以及人民调解协会等社会团体组织提供的公益性法律服务。截至去年年底,中心共接待群众27338人次,其中,一楼大厅窗口接待23434人次,二楼公益法律服务咨询接待3904人次。目前11个区已建成司法行政综合法律服务中心,与市司法局行政服务中心标志标示统一,门口统一挂着司法行政综合法律服务中心、法律援助中心、人民调解中心三块牌子。
  陪同记者采访的上海市司法局行政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处处长何祝辉介绍道,上海于2013年组建了由局领导牵头的上海市司法局综合法律服务窗口建设调研组,2014年为贯彻落实司法部《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制定下发了《关于建立司法行政综合法律服务窗口的指导意见》以及《上海市司法行政综合法律服务窗口的建设方案》。上述文件从顶层设计上明确了窗口的基本架构,提出了上海各区综合法律服务窗口以市司法局行政服务中心为样板,功能上应覆盖行政审批服务、法律援助、法制宣传等公共法律服务以及依托律师协会、公证协会、司法鉴定协会、人民调解协会等法律服务组织开展的公益法律服务等,同时也就窗口规范化运作、标准化管理、信息化改造、构建质量管控体系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为上海司法行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建设标准及前瞻性思考。
  2014年10月,上海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处组建,牵头负责履行上海司法行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职能。上海市司法局党委于2016年5月正式发文成立了上海司法行政12348公共法律服务平台领导小组及其项目办公室,局主要领导任领导小组组长,办公室人员由机关各相关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上海16个区司法局也全部建立了以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以及项目办公室,为推进上海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组织领导保障。
  按照局党委提出的“搭平台、整资源、强辐射”的总体建设宗旨,经过三年多的全力推进,上海司法行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搭建了线下、线中、线上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整合了各类司法行政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强化了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侧的辐射范围。从目前调研情况看,上海16个区中已有12个区基本建成线下平台窗口,占全市的75%。
  据了解,上海目前已建设打造了“沪e法”12348公共法律服务线上平台(包括互联网页面、微信公众号以及App),网上功能以“公开”“咨询”“办事”“普法学法”四大板块作为支撑,整合相关资源,充分运用互联网+法律服务+信息化技术支撑保障,实现网上服务与线下线中平台互联互通,构建了内容多元化、普惠型“上海司法行政12348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信息公开板块全面整合汇集了司法局机关、监狱、戒毒、矫正三局和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人民调解、爱心帮教、社区矫正等社会组织以及16个区司法局政务类、公务类、业务类公开信息共3万余条;全市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人员检索信息功能;法律服务队伍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法律顾问团信息。网上咨询板块包括法律服务类咨询、政务业务类咨询,采取网上PC端、微信、App实时咨询、留言咨询和智能咨询三种方式,通过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人民调解、社区社工、司法考试、基层法律服务、社区矫正以及行政审批等法律服务队伍资源,组建并确保公益性法律服务线上咨询志愿团在线率,对网上咨询进行有效支持,目前共有志愿者1139名。办事大厅板块集成了行政审批系统、律师管理考核系统、司法考试服务平台(含微信服务)、法律援助、在线公证、远程探视等十项在线办事服务。普法学法板块功能包括法宣动态、法宣活动展示、在线访谈、网上学法平台等。
  何祝辉表示,市级中心作为线下平台主要是发挥“可复制、可推广”的引领、辐射效应,实现以点带面,推进市、区、街镇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使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深入人心,打通百姓期待的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这既满足了人民群众公共法律服务需求,又使全社会的法治文化、法治精神得到了培育,实现“让公共法律服务触手可及”的价值定位。

 

这里的服务是一流的

  7月28日上午10点,上海正值三伏天中,在中心2楼的法律咨询室和公证室里,还是有不少市民顶着烈日,前来咨询和办理公证。
  上海市东方公证处民事部副部长傅匀表示,上海市东方公证处在此设立了一个窗口,每天两位公证员值班,在这里的窗口服务有两项工作内容:一是上海市公证行业有一项惠民政策,为8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办理遗嘱公证;二是市民网上预约,就近办理公证。
  为8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办理遗嘱公证是一项有风险的工作,80岁的老人大都身体不好,听力视力都有问题,有生病担架抬来的、有聋哑老人。不少老人文化程度不高、不能表达清楚真实意思;有患过脑梗的,说话含糊不清;有的老人带有浦东、南汇等郊区方言,讲了半天,公证人员却听不懂,等等。遗嘱内容大部分涉及房产,目前上海一套房产基本大都价值100万元甚至数百万元。“任何一个疏忽都会造成很大的麻烦,因此我们不能在工作中埋下地雷,否则这颗雷随时都会炸。”傅匀说道,“在这里给老人办遗嘱公证,公证员的压力特别大。”
  这就要求公证员的工作方式特别细致,在接到遗嘱公证预约后,公证员首先会打电话给老人,了解老人的生活、身体和家庭状况,做到心中有数。等老人到现场办遗嘱公证时,公证员与他们聊家常,反复询问了解老人的真实意图,这一聊往往一两个小时。当了解到来此公证并非老人本人意愿时,公证员马上会与门外等候的家人作进一步了解。
  51岁的公证员孙盛扣工作特别认真负责,经验也十分丰富。由于上班时要不停地讲话,7月初他声带长了息肉。医生建议手术治疗,而且他还曾患过脑梗,同事们都劝他多注意休息,但他对工作还是一丝不苟。
  傅匀说:“来这里办公证的老人只需来一次,制作好的公证书可以让其家人来代领。老人在公证中遇到法律问题,公证员还会请隔壁法律咨询室值班律师解答疑问。来过这里的老人都会说这里环境好,公证员态度和蔼,称赞这里的服务是一流的,帮他们了却了一件心事。”
  在隔壁的法律咨询室,值班律师是由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安排的,每天两名律师值班。上海市震旦律师事务所律师林子云介绍起一个她经办的案子:刘某因涉嫌运输毒品罪被批捕,他家在外地,家中经济情况不好,家属没钱给他聘请律师,刘某属于法律援助的对象。2017年2月24日,上海市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她担任刘某审查起诉阶段的辩护人。
  林子云从事法律援助巳有十多年,平时在事务所经办的案件也很多,但不会因为是法律援助的案件就有丝毫马虎,她照样全身心投入。
  杨浦公安分局侦查后认为:2015年12月17日,犯罪嫌疑人黄某军、刘某驾驶机动车至江西,购买约6公斤冰毒后返沪,被查获。其二人行为触犯了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之规定,遂以涉嫌运输毒品罪移送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审查起诉。
  接受指派后,林子云查阅了案件卷宗,及时会见了犯罪嫌疑人刘某。根据案卷证据以及刘某的陈述,林子云认为,指控刘某运输毒品证据不够充分。她向检察院提交书面《辩护意见》明确提出,本案没有证据显示刘某“明知是毒品而实施运输”,因此,指控刘某运输毒品证据不够充分,应对其不予起诉。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收到林子云提交的意见后,予以采纳,遂将本案退回杨浦公安分局补充侦查,要求其补充刘某“明知是毒品而实施运输”的证据。而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在补充侦查期间,未能补充该部分材料,遂以“该案原认定的犯罪事实有重大变化,不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刘某的刑事责任”为由,撤回对刘某移送审查起诉。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出具《同意移送机关撤回通知书》,同意杨浦公安分局撤回对刘某移送起诉的意见。
  林子云对记者说,在本案中的辩护意见被完全采纳,正是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严格奉行“疑罪从无”“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这一认定犯罪嫌疑人有罪的证明标准的体现,维护了法律的公平正义,维护了刘某的合法权益,也是对我们律师认真钻研案件细节、努力工作的肯定,更是法律援助工作成效在每一个具体案件中的体现。
  据值班律师介绍,2015年法律援助的民事案件635件刑案553件,2016年民案649件刑案631件,今年上半年民案263件刑案297件。
  记者了解到,上海市法律援助中心以民事法律援助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为契机,邀请上海市律师协会组织专家律师共同参与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相关的专业标准的制定工作,并根据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持续推进民事法律援助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形成了一套由27项国家标准、两项行业标准、7项地方标准、93项企业标准组成的民事法律援助服务标准体系。2016年3月,民事法律援助服务标准化试点通过市级验收;2016年8月,民事法律援助服务标准化试点通过国家级试点中期评估。
  据了解,上海市司法局积极探索推进“互联网+”法律援助服务工作,进一步提升法律援助服务效能。2016年5月,已正式上线运行“上海市司法局法律援助服务平台”,实现法律援助机构案件受理、审查、指派、办案、监督、结案、法律援助人员管理、经费情况管理、信息收集及发布等业务全流程的电子化和信息化,并在上海司法行政网及“12348”App上开通了网上预审、办事预约、法律咨询等服务,极大地提高了法律援助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也为运用大数据手段推进法律援助工作打下了扎实基础。目前,上海市法律援助中心正在与上海市律师协会共同合作展开研究,拟在“上海律师”App上增加法律援助案件办案模块,增加网上办案、案件监督等辅助功能,将通过每个节点律师提交的办案文书,强化“案中”动态监管,有效提高律师参与法律援助工作的科学性和办案效率,进一步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

 

传播法治的力量和温度

  2017年6月27日,袁琳在法治上海微信公众号发布道:“2017年上半年,共181天,O2O法治沙龙共举办16期,这16个历历在目的日子,我们创造了超过160万次的点击总量;平台改版后,活动影响力期间有效延长,日常回看流量已达日均近千,活动结束几天后仍有网友在页面评论留言。目前,我们的观众已覆盖全国!并延伸到世界12个国家!”
  据记者了解,这12个国家中有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荷兰、瑞典、巴西、英国等。
  何祝辉介绍道,法治宣传也是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上一项重要的工作,上海市司法局着力打造市级窗口法宣平台,通过线下窗口举办系列O2O法治沙龙活动,有效发挥市法宣办统筹协调指导的职能作用,在内容上精心策划,紧密围绕民生关注热点、法治建设难点和司法行政亮点,吸引全市20余家委办局、区、社团及司法行政系统内多个单位部门共同举办不同主题的法宣活动;在形式上新颖多样,有论坛有讲座有活动,采取线上线下提问、交流、体验、讨论、抽奖等有趣的互动环节,受到参与者欢迎;在传播手段上不断创新,采用网络直播互动新技术,并在微博上同步图文直播,有效突破传统活动的时空限制,切实增强“互联网+”法律服务社会辐射面。
  上海市司法局行政服务中心专设一个法治宣传办公室,有专门人员策划每一期的O2O法治沙龙。2016年共举办18期活动,现场及网络参与人次超过220万。今年,中心将更加注重法宣阵地的均衡性和广覆盖性,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开展法律服务专题活动,充分发挥整资源、强辐射效应,将承担举办58场上海司法行政专题法律活动,上半年已举行了20场。
  O2O法治沙龙的工作人员袁琳告诉记者,今年世界禁毒日沙龙举办“无毒”青春,“爱在你我他”法治校园行班会课系列活动。徐汇区日晖新村小学四年级的同学们来到了市司法局行政服务中心,在同学们的倒计时声中,上海市禁毒办、上海市法宣办、上海市司法局、上海市爱心帮教基金会、徐汇区司法局、徐汇区教育局领导共同启动“爱在你我他”O2O法治沙龙校园行主题班会课系列活动。上海市爱心帮教基金会理事长霍超英就“爱在你我他”项目作了介绍。法治校园行主要以青少年为对象,开设法治主题班会课,首场主题是“我们拒绝毒品”。徐汇区日晖新村小学四年级的同学们走进O2O法治沙龙准备的大教室,跟着老师一起学习毒品的种类和识别方法,这些四年级的小学生表现出彩,回答问题时,除了老师当堂所授外,他们还说出了许多自己的思考。参与活动的嘉宾和同学们一起,在象征着希望、收获的树叶和苹果型卡纸上写下了自己的感想和愿望,并贴在愿望树上。聚叶成阴,让我们共同筑起毒品防护墙,保护青少年远离毒品;春华秋实,让法治理念随校园行活动植根于青少年心中,结出累累硕果。
  据了解,O2O法治沙龙的内容接地气,紧扣社会热点,百姓所需。结合反家暴法的出台,向老百姓讲解婚姻家庭中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关注舌尖上的安全,与市食药监局合作,结合《国家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出台,教会老百姓如何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等;劳动维权20年,关于你的合法权益,知无不言;与市公安局交警总队合作,宣传全市交通大整治活动等。沙龙还以多样的形式,尝试了单人宣讲、三人对话研讨、多人多角度政策解读以及电影播放、文艺表演等多种新颖的形式;在互动环节,设置了视频、音频和文字三种互动形式,线上线下观众争相提问,主讲嘉宾耐心解答,来不及解答的网友留言问题全部在活动后予以回复;在会场安排方面,探索尝试“1个主会场+X个分会场”的模式,使法治传播深入社区,走近百姓身边,O2O法治沙龙模式获得了社会的巨大反响。
  袁琳介绍说,O2O法治沙龙从2016年正式启动,今年已是2.0版本了,明年把它打造成一个市法宣办直播平台,涵盖全市法治宣传活动的直播,不再局限于论坛直播,还会增加新闻发布会和法院庭审的直播内容,同时在互动性上也会有所加强,在直播中网友能直接连线提问,召开新闻发布会时能让老百姓直接提问,我们在这方面会作一些探索,而不是闭门造车打造一个法治宣传平台。
  据了解,O2O法治文化沙龙通过面向全社会开展司法行政专题普法讲座、论坛、案件研讨、理论交流等,突破了时空和地域的限制,现场参与和线上直播相结合,实现了法治宣传的时空同步,扩大了普法的辐射面,更有效地向社会传播法治的力量和温度。

● 责任编辑:侯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