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人民军队转型重塑的坚实保障

  90年前的8月1日,南昌城头一声枪响,打响了武装革命的第一枪,随后的秋收起义,宣告了一支新型人民军队的诞生。自此以后,从井冈山到古田,从瑞金到延安,从西柏坡到北京,这支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一路筚路蓝缕,一路苦难辉煌。在刚刚过去的八一建军节,我们一起回望人民军队走过的非凡历程,总结其攻坚克难、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宝贵经验。其中,军规如铁、执纪如钢,依法从严治军,是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成为建军治军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重要法则。
  刑起于兵,师出以律。90年前,当中国共产党创建自己的武装后,正是依靠革命的纪律,将“烂糟糟的”“游民的队伍”改造成一支愈战愈勇的“革命之师”;68年前,当党领导我军创建属于人民的共和国后,也是依靠“五统四性”的严明法纪,将分散的武装力量整合锻造为一支正规化军队;39年前,当共和国巨轮驶入改革开放大潮后,还是依靠恢复和重建法制,不断推进军队的现代化转型。回顾人民军队走过的九十载春秋,从“小米加步枪”到“航母战斗群”,从“游民队伍”到“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在凤凰涅槃的跨越转型中,始终都离不开法治的坚强保障。
  古往今来,军队以治为胜。具体采取什么方式治军,不同时期的不同统治者虽有不同选择,但依法从严却是通则,是一条被历史检验得出的铁律。战国时期列国争雄,最终“六王毕,四海一”,表面上是秦铁马金戈的胜利,实质上是秦法制的胜利。拿破仑、巴顿严军容、振军威,留下一段段依法从严治军的佳话,创造出一幕幕经典战例。我军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提出“要编制红军法规”,到抗日战争时期制定内务条令、纪律条令、军事工作条例等;从解放战争时期强调“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到新中国成立后制定兵役法、政工条例、三大条令、第一代作战条令等;从改革开放后军队各项法规制度的迅速恢复,到依法治军作为治军方针正式写入国防法,再到中国特色军事法规体系基本形成……穿越历史烽烟,依法治军的脉络在时间冲刷下越发清晰闪耀。
  历史指引未来。厉行法治、严肃军纪,是治军带兵的铁律,也是建设强大军队的基本规律。当今世界军事竞争激烈,战争过程日益科学化,军队建设、管理和作战行动更加强调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更依赖于一套优良的治理制度和法治模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高度重视法治在建军治军中的地位作用,站在强国梦、强军梦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是我们党建军治军的基本方略,鲜明揭示了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法治密码,意味着将法治作为现代建军治军模式,对于我军转型重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时代价值。
  法治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一支现代化军队的鲜明特征。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世界一流军队,必然要求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写入全会决定,纳入依法治国总体布局。2015年2月,中央军委印发《关于新形势下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决定》。从此,人民军队法治化建设进入“快车道”。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军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央军委决策部署,强化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维,按照法治要求转变治军方式,加快构建完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立基于时代潮流,擘画于千秋伟业。当人民军队奔腾在强国梦、强军梦的征途,法治更成为我们党建军治军的时代强音,成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强大引擎和有力支撑。坚持用强军目标审视和引领军事立法,加快实现治军方式三个根本性转变,着力增强军事法规制度执行力,严密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通过严格的法治催生战斗力,通过严格法治彰显军队现代化程度,通过严格法治持续激发军事创新活力,通过严格法治提升军队保障国家利益拓展的影响力,这是历史的昭示,是时代的选择,也是人民军队转型重塑的必由之路。

● 责任编辑:阿计